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
早在100多億年前,無數冷卻的塵埃微粒在宇宙中盤旋著,在這一巨大渦旋的作用下,它們互相吸引、融合,慢慢的聚集在一起,逐漸形成一個不停旋轉的巨型圓盤,在該圓盤之上甩出一個個圓環,而在46億年前,圓盤的中心形成太陽,而外圍圓環上聚集起來的微粒形成一個個巨型火球,待這些火球冷卻凝固之後,演變成如今的九大行星,地球排行第三,而冥王星排行第九!
其實,在冥王星被發現之時,距離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已經過去了84年,而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發現之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從1906年開始,天文學家們就開始對第九大行星進行了搜索,之後有天文學家提出該天體可能處於天球坐標,但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25年之後著名天文學家湯博通過一張質量極為模糊的照片確認了該天體的運動,隨後在天文臺進一步拍攝驗證,最終在1930年3月13日向哈佛大學天文臺宣布發現第九大行星的消息。
第九大行星最初由羅威爾天文臺開始搜索,故而該天文臺擁有對它的命名權,他們在全球搜集了1000多條徵名建議,最終採納了英國牛津一名10歲小女孩的提議,當時這個名叫威妮夏·伯尼的學童對古羅馬神話極其崇拜,便用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神普魯託命名此行星,最終該提議以全票通過,之後該名字迅速被大眾文化所接受。
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國際天文聯會中,天文學家們以投票的形式,將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因為當時發現冥王星的天文學家錯估了它的質量,認為這是一顆體積超過地球的天體,但歷時48年後在197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冥王星的天然衛星卡戎星,通過對這兩顆天體的研究中發現,冥王星的質量並沒有之前估計的那麼大,僅為月球的1/6,體積也僅為月球的1/3,而且冥王星的運行軌道極為反常,橢圓形軌道位於柯伊伯帶區域,也就是說某些時候,冥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會比海王星離太陽更近,據科學家們測量得知,冥王星距太陽最近時僅僅大約44億公裡,而最遠時則為73億公裡,繞太陽公轉一個周期需要248年的時間,這個公轉周期剛好是海王星的1.5倍,從它們的運行軌道痕跡來看,冥王星似乎要穿越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其實則不然,它們永遠都不會有交集,更不會碰撞!
為什麼冥王星的軌道反常會成為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原因呢?因為在定義成為一顆大行星的標準中提到,該行星必須有清理運行軌道附近其它天體的能力,冥王星與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為3:2,而海王星比冥王星大太多倍了,冥王星根本不具備這一標準。
其實,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建議把冥王星踢出大行星之列,卻被當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否決,但在2005年發現的離散盤天體鬩神星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甚至多出27%,而鬩神星只是一個屬於柯伊伯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矮行星,此時IAU明白,冥王星不具備大行星的標準,只算的上是眾多外太陽系天體中的一員,也正是鬩神星的發現,2006年冥王星從行星之列中被除名,並賦予其編號為小行星134340號。
可能很多小夥伴對「冥王星」這個名字,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而且在其他一些國家還被稱之為「閻羅王星」「地獄之神」等等,的確從名字上看的出來,冥王星是一個可怕的天體,但當你對它足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它遠比你想像中的更恐怖!
冥王星是一個極其寒冷的天體,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離太陽太遠了,平均距離都高達59億公裡,也就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39倍,太陽的光照射到冥王星是有限的,而且需要5.5個小時才能達到,站在冥王星上看太陽就像站在地球上看到一個極亮的小星星一樣,因此冥王星表面的溫度低至零下223攝氏度,完全算的上是一個「冰球」。
除了寒冷之外,冥王星的表面一片黑暗,用地球15攝氏度的平均氣溫衡量零下223攝氏度的冥王星,你會發現冥王星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了獲取更多冥王星的信息,在2015年7月14日,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新視野號探測器,這也是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在探測結果中發現,冥王星表面布滿高大山脈,而且這些高山的頂部就像地球一樣,被皚皚「白雪」覆蓋著。
冥王星在2006年被除名,意味著九大行星的輝煌歷史也成為了過去,人類不得不接受目前為止,太陽系只發現八大行星的事實,但人類永遠不會停止對太陽系其它天體的探測,或許在多少年之後,九大行星會重新被定義,甚至會有第十大行星,因為太陽系太遼闊了,人類對它的研究還會持續很久很久,時間會帶給我們答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