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最強烈的一種感情,這種說法一點都不誇張。未經曾經過的人,總是看著那些痴男怨女,笑他們太傻。
然而,當有一個人撞入自己的內心時,又感覺如何的沉陷都不為過。
就像莎翁筆下的一位年輕的男士一樣,他看著自己的朋友因愛而忽喜忽悲,他嘲笑他,說自己寧可自由自在,也不願意嘗到那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的戀愛心情。
然而,當他愛上一個女人時,終於承認,愛情是一位權傾天下的君主,他甘願臣服在他的面前。
總有人說,女人在愛情裡智商會退化,其實,男人何嘗不是呢?有的時候,他們的痴與執念甚至不亞於女人。
只是,與女人一樣,太過沉迷於愛情的男人,註定要吃這份苦。
張愛玲筆下,男人眼中的女人大體分為兩類:自己娶到的和別的女人。娶到的那個,永遠是慢慢褪色,最後變得無味。
而沒有娶到的,是遠處的白月光,觸不到的紅玫瑰。
張愛玲小說《五四遺事》中,羅先生是個很有豔福的男人,因為他最後有了三房太太。無論曾經的白月光,還是日後粘在衣服上的飯粒子,統統都成了他的女人。
按周先生朋友的說法,他們關起門來剛好湊一桌麻將,省得請別人了。
但是,周先生心裡苦。他因為嚮往的愛情,兩度離婚,錢全填給曾經的妻子了。但沒想到,自己想要的愛情,最後過著過著,竟還不如從前的好。
最後,他又把曾經離掉的妻子娶了回來。但是這兩個女人卻由此多了個心眼,她們都有錢,卻偏偏不拿出來,看著他窮,看著他必須養一大家子人。
這事,還得從幾年前說起。
那時候,年紀輕輕的周先生已經結婚了,但妻子在鄉下,他獨身在城裡過著近乎於單身的生活。
平時,周的工作並不忙,於是,幾男幾女便泛舟湖上。閒而生事,周先生與範小姐彼此有了心照不宣的情感。
範小姐是新時代的女性,知性優雅,恬淡美麗。
對於周先生來說,這才是他人生應該有的愛情。於是,這位周先生便鐵了心的要離婚,他的妻子張氏死活不同意。本來嘛,人家又沒有犯什麼錯,而且,那個年代裡離婚,就像判了女人死刑一般。
但是,周先生的意志非常堅定,這婚一離就是六年之久。
周先生認為,自己為了愛情,為了範小姐有種大義凌然的感覺。最後,他終於擺脫了自己的髮妻,給了人家一筆非常可觀的賠償費,成了自由的單身漢。
但是,在這六年的空檔裡,他聽說範小姐竟然背著自己去跟別的男人相親。他感覺,自己純潔的情感,受到了極大的羞辱。
自己忙活著兩個人的未來,而這個女人卻忙著相親,而且聽說還收了人家的鑽戒。
於是,當他恢復單身的時候,立刻又找了別人結婚。他娶了王家的美麗的女兒後,轉身卻發現,範小姐的婚事並沒有談成,她仍然是單身。
兩個人又見面了,範小姐刻意地表現出自己的美好,而且還寄了封無字信給周先生。
這個女人永遠是這樣,甚至不言不語,就能輕易地拉動這個男人的心。
在周先生看來,他不能對不起這樣的女人,於是,他又折騰著離婚,幾年後他被折騰得傾家蕩產。
但是,終於娶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範小姐。
周先生僅剩的錢造了個小房子,完全按照範小姐的喜好來設定。
但是,這片白月光並沒有照耀多久,就成了粘在衣領子上的飯粘子了。婚後的範小姐慢慢地不修邊幅,從前那個清麗溫婉的形象似乎離她而去。
她變成了一個無趣的婦人,從前吟詩誦詞的才氣被世俗的煙火弄得消失無蹤。
兩個人三天兩頭地吵了起來,其實,與周先生的經濟狀況也大有關係。後來,在別人的勸說下,這位周先生又把從前離掉的兩個妻子重新娶了回來。
這兩個女人有錢,但是也有了心眼,眼睜睜地看著他窮,看著他養活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就是不肯掏出錢來。
後來,一夫一妻制了,這位周先生卻非常有豔福,擁著三位夫人出遊。
可是,他心裡的苦啊,實在是咽著難受。
作家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周先生與範小姐的愛情,似乎從來都與這些俗事無關。
也許,在婚姻中呆久了的男人,再遇到讓自己心動的女人時,內心會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這種幻想中,他們認為只有離開當下俗不可耐的婚姻,跑到自己的靈魂伴侶懷抱中去,世界才是另一番美好的模樣。
其實,說白了,不就是換了一個人一起吃飯、賺錢與睡覺嗎?
與一個人在婚姻中相處,是與他最真實、最世俗的一面相伴。在婚姻的圍城裡,再看其他女人,都是裹著一層朦朧的紗的。
對於女人來說,婚姻是需要經營的,結婚並不是終點。若女人只是認為嫁給了心儀的男人,此生就算是圓滿了,這當然是幼稚的想法。
若說婚姻就像是種下一株樹苗,若只是種下了而沒有勤於打理,又怎麼能奢望它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呢?
女人不是為了吸引男人而美好,有的女人一旦結了婚便不修邊幅,似乎認為外表只是用來獲取愛情,而這個目的達到後,便可以任由著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
女人是美好的,這種美好不應該是為了誰,而是打心底裡的疼愛自己。當你把自己看的重要與珍貴時,便會像呵護一朵花一般,無論何時,都努力讓自己美麗地盛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