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13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那是一屆非常經典的世界盃,不僅球星雲集,精彩比賽還層出不窮。而其中英阿大戰更是被大多數球迷看作是當屆杯賽的象徵而被深深銘記——「上帝之手「」加「世紀入球」,馬拉度納讓阿茲臺克成為一座豐碑。
背景
在1986年6月22日前,阿根廷與英格蘭交手就已經非同小可,因為那時他們就已經成為世仇。兩隊的梁子結於1966年世界盃一場粗野的1/4決賽,英格蘭隊主帥拉姆齊的表現即可反映場上氣氛的火爆,賽後他禁止自己的球員與阿根廷人交換球衣,並稱對手為「動物」。從此兩國在足球場上勢同水火。15年後的馬島戰爭就像強力催化劑,加劇了兩國的仇恨,政治上的敵對在球場上得到成倍放大,這一點在阿根廷人身上反映的尤其強烈,因為他們的軍隊在家門口完敗給了英國人。又是五年過去了,到了1986年,在世界盃的1/4決賽上他們相遇了,淘汰賽意味著刺刀見紅,你死我活。對觀者來說。雙方是最好的對手,就比賽而言,他們是最好的註解,而在阿根廷人看來,這是最好的復仇機會。
英阿之戰從來不缺看點和英雄的誕生
1986年的英格蘭隊一心想重回20年前奪冠的舊夢,開賽前12連勝的成績使英格蘭隊被看作世界盃奪冠大熱門,然而他們的表現卻如同踩鋼絲一般,小組賽就險些打道回府。頭場佔據優勢,卻被葡萄牙人偷襲,0:1告負。此戰勢在必得的情況下,被摩洛哥隊0:0逼平。末戰,破釜沉舟的羅伯森祭起地面進攻大旗,終於依靠萊因克爾的帽子戲法3:0幹掉了實力不俗的波蘭隊才得以出線。6月18日,英格蘭人在墨西哥城又以一個3:0斬下巴拉圭殺入1/4決賽,英格蘭隊此前四場比賽的表現近乎一個向上的曲線,谷底反彈後上升趨勢強勁有力。而這時,他們遇到了阿根廷隊。
英格蘭頭號球星,萊因克爾
大敵當前,英格蘭人還是非常輕鬆,中場大將霍德爾一如既往地聽著「老鷹樂隊」進行了賽前熱身。而另一位中場,埃弗頓隊長裡德也對比賽充滿著渴望。不過阿根廷人並不這樣,當裡德熱血沸騰時,馬拉度納和門將蓬皮多,正在球場另一側鄙夷地斜視這群英格蘭人。
比賽進程
比賽的上半場,讓墨西哥人和英格蘭人都鬆了一口氣,如臨大敵的墨西哥安全部門慶幸比賽沒有出亂子,雙方動作不大,比賽氣氛平緩。而英格蘭人則覺得阿根廷隊不過如此,中場休息時,裡德在更衣室裡大聲鼓舞同伴加油。
1986年的阿根廷隊
下半場開始,高潮隨即而來。下半場的前十分鐘,馬拉度納做了兩件足以載入足球史冊的大事,這兩件事即使再過100年,同樣會被人們津津樂道。第51分鐘,馬拉度納從左肋策動攻勢,傳球至右側禁區邊緣,英格蘭隊18號霍奇搶劫成功後,匆忙將球回挑門將,希爾頓在小禁區前躍起,正欲手接來球,一個藍衣小個已到身前,只見他迅速跳起甩頭,做爭頂狀的同時,左手抬起輕擺,將皮球打入網底——此人便是馬拉度納。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馬拉度納高舉雙臂奔向角旗區慶祝。希爾頓和後衛芬威克跑向裁判申訴,但突尼西亞主裁不為所動。賽後,裁判採訪馬拉度納,後者稱此球是「上帝之手」。裡德認為,這個進球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如果換做自己,也不可能會同裁判說,「這個球是用手打進的」,尤其是在世界盃的1/4決賽中。
上帝之手進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分鐘後,馬拉度納中圈附近接球,拉球後銜枚疾走迅速從裡德和比爾茲利間穿過,沿右肋直插英格蘭隊禁區,隨後他如障礙滑雪般左躲右閃,先是撥球硬吃後衛布徹,再順勢抹過芬威克。此時馬拉度納已和希爾頓一對一,後者連忙出擊,馬拉度納左腳虛晃,佯裝射門,希爾頓被騙倒地撲球,前者過人後右腳輕鬆將球送入空門。就在馬拉度納起腳的同時,布徹從後鏟倒了他,可惜為時晚矣。這就是所謂連過五人的世紀進球,被封為世界盃最佳進球的驚世傑作。墨西哥人甚至在阿茲臺克體育場門口豎起一座紀念碑,上面刻著馬拉度納連過五人的路線。
世紀進球
馬拉度納帶球歷時12秒,橫貫球場50多米,視英格蘭幾員大將如無物。最後射門時,面前已無一人。英格蘭人被侮辱的同時也對此球讚嘆不已,連被過掉的裡德也在賽後讚嘆:他有著閃電般的速度,並且如此強壯,他帶球奔跑的能力讓人驚嘆。英格蘭人同時也認為這個進球偶然因素,當時英國的媒體認為,如果裡德腳踝不是有傷,他將在第一時間阻攔馬拉度納,如果不是芬威克此時已吃到一張黃牌,他會不假思索地送給對手一個兇狠的鏟斷,最關鍵的是,以前的上帝之手或多或少的影響了球員們的心態。但說什麼都晚了,這個進球的偉大是如此空前的被一致公認。它的偉大不僅僅在於有多麼精彩,而在於它是出現在世界盃的1/4決賽上,且對手是強大的宿敵——足以使任何一支球隊落馬的英格蘭隊。本場比賽裡的英格蘭球員也因成為偉大進球的精彩註腳而被牢記,「世紀入球」的另外幾位主人公是:比爾茲利、裡德、布徹、芬威克、希爾頓。
驕傲的英格蘭人從來就不甘心做比賽的配角,隨後他們發起了反攻,並由主力前鋒萊因克爾在第81分鐘扳回一球,這是萊因克爾在當屆杯賽打進的第六粒進球。縱觀整場比賽,儘管英格蘭隊在場面上與對手不相上下,比分差距也是達到最小,但還是不能挽回失利的結局,原因只有一個——阿根廷有馬拉度納。
這是一場一個人的戰爭,飽含著中國史志中過關斬將的個人英雄主義元素,因為英雄,因為上帝,因為馬拉度納一個人的戰爭變成全世界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