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體黃褐色有彈性,放置家中大半年不腐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叫「太歲頭上動土」,其所指的「太歲」究竟為何物?網絡資料顯示,「太歲」,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 近年來,我國各地不斷有「太歲」被發現。
這不,家住濟水街道辦事處的周虎軍就收穫了這樣一個意外「驚喜」。近日,他致電濟源晨報熱線2181818 稱,家中有一塊重五六十斤的神秘物體,疑似「太歲」,從王屋山上無意間挖得。他將其小心翼翼地運回家中,然後拍照發到網上,沒想到竟引來不少買家。這更加證實了他的猜測。
這真的是傳說中的「太歲」嗎?濟源晨報記者決定前去一探究竟。
【目睹】奇怪寶貝不腐爛不燃燒
日前,濟源晨報記者應約來到周虎軍家中,見到了他在電話中提到的「太歲」。
這個疑似「太歲」的東西就放在周虎軍家院子裡的一個角落,當他的父親將其拎到院子正中間時,濟源晨報記者才看清它的全貌,這個奇怪的東西呈黃褐色,表面有一層角質,用手觸摸感覺軟軟的,富有彈力,還有些黏性。
周虎軍的父親表示,「太歲」剛挖出來時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是呈球狀,層次分明,最下邊一層是像果凍一樣的淡黃色物體,中間一層是像豬肉脂肪膏一樣的金黃色物體,最上邊一層是黑色物體。「運回家後,沒地方安置,就把它分離了,有的賣了,有的送人了,現在就剩下這些。」話音剛落,他又從角落裡拎出兩小塊「太歲」,和之前的不同,呈黑色。
「出土」至今已有大半年,周虎軍家中的「太歲」卻沒有絲毫腐爛跡象。周虎軍的父親說,他們曾嘗試用打火機點燃「太歲」,但是只要把打火機拿開,燃燒的組織很快就會熄滅,並冒出一股青煙,聞上去有一股焦味。
【來歷】在王屋山幹活時偶然挖出
對於家中「太歲」的來歷,周虎軍的父親稱,是兒子從王屋山上挖到的。
致電周虎軍後,濟源晨報記者得知,今年春天,他在王屋山上幹活時,挖出一塊重一二百斤的軟物體,在場的其他人都說是橡膠,讓他找個地方埋了。但是,周虎軍覺得不對勁,他近距離觀察半天后,認為此物很可能就是央視五套一檔綜藝節目裡介紹的「太歲」,於是,便找來一輛車將其運回家。
「其實,我也只挖了一部分,因為當時挖出來後,『太歲』身上有被挖斷的痕跡。」周虎軍表示,現在他家中的「太歲」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可能是受環境所限,「太歲」自從被運回家後就沒怎麼生長。
【轟動】照片發網上引來外地買家,半年賣出近萬元
家裡新添了個奇怪玩意兒,周虎軍並沒有四處聲張,只是將「太歲」拍照,並發到網上,誰知,竟引來不少南方買家。500元一斤,周虎軍陸陸續續賣出近萬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親朋好友都知道周虎軍家中有「太歲」的事情了。
前幾天,周虎軍的堂姐來到家中,稱聽人說「太歲」可以治療腳氣和婦科病,所以想要一塊回家泡腳和泡水喝。於是,周虎軍的父親便從家中剩餘的「太歲」身上給她割了一塊。「在這之前,我哥也來家裡要了一塊,他胃不舒服,不知從哪兒聽說『太歲』能治胃病,就想弄一塊回家泡水喝。」周虎軍的父親說,由於不懂「太歲」,他們一家人從來沒敢用過。
對於「太歲」能治療疑難雜症的說法,網上有專家表示,由於「太歲」生長在土中,表面含有細菌、病菌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並且目前還沒有科學實驗證明它們的治療功效,建議不要食用。關於這個「太歲」的真實情況還有待進一步鑑定。
【疑問】這真的是傳說中的「太歲」嗎?
周虎軍家中的「太歲」是真的嗎?對此,周虎軍表示,曾經給北京一些民間「太歲」收藏愛好者寄過樣品,他們稱,這東西就是「太歲」。此外,對比網上有關「太歲」特徵的介紹後,他發現家中的「太歲」都符合。
濟源晨報記者諮詢了市農科院的專家以及一些喜歡研究動植物的市民,他們表示,聽說過「太歲」,但不了解。隨後,濟源晨報記者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找到了很多疑似「太歲」物體的照片,有些確實與周虎軍挖到的神秘物體非常相似。
資料顯示,「太歲」又稱肉靈芝,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黏細菌,有很多種形態。生活於土壤之中,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中一種少見的大型黏細菌複合體。但這究竟是不是「太歲」尚有待專家考證。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太歲」呢?歡迎致電濟源晨報熱線2181818發表意見。(濟源晨報記者 張佩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