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還債,有的公司竟然賣孔雀?
日前,上市公司海正藥業發布告示:要向員工或外界低價出售孔雀。
在公告中能看到
1、3周年孔雀6隻,公的單價1280,母的單價1080。
2、2周年孔雀5隻,公的單價980,母的單價860。
3、1周年孔雀5隻,公的單價500,母的單價500。
4、新孵化的小孔雀7隻,單價200.
出售信息僅掛出一天,孔雀已經拋售一空。根據網絡流傳價格,23隻孔雀共計售價15640元。
據了解,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合計1286.98萬元。董事長蔣國平薪酬為4.35萬元,公司未披露總經理薪酬,董事會秘書沈錫飛薪酬為72.15萬元,財務總監張禎穎未在公司領取薪酬。
這家成立60多年的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6.66億元,但扣非後的淨利潤僅有546萬元。
翻閱近幾年財報,海正藥業業績經歷了大幅波動,甚至連續多年虧損。
海正藥業創始於1956年的一家化工廠,後涉足製藥領域,2000年實現上市,目前由台州市椒江區政府通過浙江海正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其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綜合性藥企。
海正藥業上市後曾連續多年保持營收淨利雙雙增長。2014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淨利潤則在2011年達到5.04億元的頂峰,但2015年以後情況惡化。2016年海正藥業出現上市首虧,2018年更是巨虧4.92億元,相當於公司前五年盈利總和的九成。
還需注意的是,自2015年以來海正藥業淨利潤呈現盈虧交叉的局面,若沒有政府補助、處置資產收益等助力,公司恐已遭遇披星戴帽——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已連續四年虧損,累計虧損額度達11.75億元,其中僅2018年就佔據一半多,虧損達到6.12億元,同比增虧約334%。
除了業務經營問題,海正藥業還蘊含著更大危機,高額的資產負債和在建工程及其背後施展的財技都值得關注。
數據顯示,海正藥業近些年資產負債率持續增長,最近三年均超過60%,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接近66%;流動比率也連續三年低於1%,今年中期進一步下降至0.63%,公司償債壓力形勢嚴峻。
具體來看,海正藥業債務以有息負債(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之和計)為主,其從2010年的不足20億元持續增長至2017年102.39億元的頂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略降94.45億元,但佔淨資產的比重繼續走高,達到134%,其中佔比約六成的短期負債增長最為迅猛。
除了賣孔雀,海正藥業將33處房產以九千萬的價格變賣,此外海正旗下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也將其新建辦公大樓已2.9億元底價公開掛牌出售。但是相比較企業多年積攢下來的百億負債,這區區幾億資產實在是杯水車薪,這不得不讓人認為賣孔雀是為還債,但幾隻孔雀估計很難救海正藥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