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國民黨競逐2020臺灣領導人大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請假拼選戰的態勢逐漸明朗,預計在15號宣布請假,16號啟動學習之旅,到全臺各地參訪。
韓國瑜面臨人氣下滑的困境,近來出爐的多份民調數據,都顯示他落後對手蔡英文。不過藍軍認為,距離明年1月的投票日還有時間,韓仍有機會挽回劣勢。
韓國瑜市政大選行程兩頭燒,傳出為拼選戰,計劃開始請假,時間就從10月份的第三周開始。
根據規劃,韓國瑜將從10月15日,高雄市市政會議之後,宣布請假,隔天啟動土地學習傾聽之旅,從臺灣最南端的屏東出發,一路向北。第一個周末,選定深綠選區臺南,舉行第一場大選、立委聯合造勢。
海外出訪也將展開,韓妻李佳芬10月下旬先訪東南亞,11月中旬韓國瑜第二度訪問美國。
韓國瑜不鬆口是否確定將開始請假,但評論認為,依照韓國瑜團隊目前規劃,一請假就全臺走遍,有助於提升他目前低迷的支持度。
韓國瑜本身庶民性格非常強,那如果以他的庶民性格然後去跑地方,去跟地方接觸,去強化接地氣的概念,對韓的庶民性格有加分的可能,他的形象最大的特質、最強的區隔性,就可以顯露出來。
但這種繼續強化庶民性格,是否能真正拉來更多選票,還需要三思。
反觀蔡英文這邊,借職務之便,常跑地方基層。韓下鄉就有制衡效果,直接聽取民眾的需求,也能調整現有政見,吸引更多選民。
韓北部競選辦公室副執行長孫大千說,「我們定下目標,這個落差十月底前就會打平,對韓陣營來看,韓國瑜這個產品現在最弱的,兩個顧客族群,就是年輕世代和經濟選民,面對這兩塊不同的客戶我們要做不同的操作,凸顯我們的優勢。」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說,有規劃就要有作為,按規劃推進,所以不要說「黃金交叉」會在哪一天,當事人會比較了解。
島內名嘴鈕則勳對東森說,逆轉有5個條件:
一,少失言。
二,強化政治幕僚,規劃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前瞻戰略,「國政團」由中壯派學者主導,讓民眾看到「影子內閣」的亮點新意。
三,儘快提出參選的合理正當論述,讓高雄市民對他跳攻大位可以理解或接受。
四,和黨中央分進合擊,讓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不能棄守韓國瑜。
五,兩岸政策不能只守在馬政府理念上,要升級到2.0版,要能團結國內,並區隔蔡英文、要求年輕族群。
對於上述建議,韓國瑜也有所行動,13日通過顧問團向蔡英文下戰帖,要來一場兩岸政策大辯論,時間、地點都由蔡陣營選,但愈快愈好。
韓顧問團發言人黃曼昕說,韓國瑜已經公布了兩岸政策白皮書,對蔡處理兩岸問題的方向與能力提出質疑,更對兩岸關係的現狀憂心忡忡。「臺灣人民已經厭惡了口水戰,需要的是真刀實槍的政策大辯論」。
黃曼昕說,蔡和民進黨不要再隔空噴口水了,這不是民眾想要的,兩岸關係不是只有對抗或屈服兩條路,韓國瑜堅持走對等、尊嚴的中道且絕不說空話,真心希望能和蔡進行兩岸政策大辯論,人民沒有時間再等了。
韓、蔡上辯論桌,韓國瑜有機會扳回一城嗎?
有網友說,「如果不要念稿子的話,韓的臨場反應還比蔡好多了,蔡當然不跟韓玩這個了」。
「韓總辯論幾乎是穩贏,還能激出中立票」。
「菜包連辯論都不敢面對,這種貨色你還挺得下去?」
「蔡恐懼辯論,一開口就是低頭看稿,否則立馬吃螺絲」。
但有不看好韓國瑜的網友認為,「辯兩岸只有更慘」。
辯論內容是一回事,說到底是韓國瑜怎麼補短板!
其實,臺灣開始直選以來,政黨輪替的主因只有一個,就是民心思變,導致風水輪流轉。
扁終結國民黨數十年的黑金派系,馬英九崛起也因扁第二任貪腐形象。
蔡上臺,也是因馬被烙上「無能」印象。
同樣,韓國瑜能翻轉高雄,原因就是民進黨20多年執政,民怨累積太深。
人心思變是主因,韓國瑜口中的「又老又窮」,一下子點燃並引爆積壓多年民怨。
韓式語言恰好打動選民的心坎裡,才會造成「韓流」,不是韓國瑜本身有多神勇。
而韓國瑜目前選情低迷,韓粉們希望重新喚醒高雄市長選戰的熱情,但靠複製去年的成功經驗來打大選,勝率不高。也就是說,總算是一成不變的所謂「庶民形象」,可能已經玩不轉了。
重新再來?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讓老韓展現外表莊重沉穩,內在有涵養,這種形象與人設大轉變,能不能帶來轉機?
老韓總是強調庶民、接地氣,形象就是捲起袖子,談吐也是毫不修飾,讓人聽了很「爽」。
豪邁不羈的形象,讓韓粉們覺得是跟自己零距離,但很多場合將基本禮儀丟了,談吐太隨興,就是孔子說的「野」了。
此外,在高雄市議會質詢或是造勢演講,激情有,內涵缺,孔子所說的,「質」欠奉。
韓國瑜要能逆轉勝,其中有一個因素是個人風格大調整,讓選民從豪爽外放,轉化為沉穩內斂。即使不能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形象起碼不能差太遠,這才有機會吸引知識藍和中間選民。
問題是,一個西裝革履,談吐文雅,文質彬彬的老韓,會不會與之前「他奶奶的」這種落差太大,導致與熟悉他的韓粉們產生距離感?
或許,庶民更符合老韓本身氣質,「人設」巨變後,韓總能不能自如地演好這個角色,可能會是一個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