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勞動者畫作熠熠生輝 作者是紹興人

2021-01-09 浙江日報

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覽近日在線上亮相。本次展覽的117件作品,是從該館收藏的11萬餘件作品中梳理、精選出來的。其中,有紹興著名畫家董希文和劉文西的作品,分別是《千年土地翻了身》和《祖孫四代》。

這兩幅由紹興人畫的勞動者形象何以熠熠生輝?

藝路朝聖,三進藏區

董希文曾說,一個畫家從不會畫到藝術上的成熟,要經過「無理作畫、以理作畫和以情作畫」三個階段。重感情的特點一直貫穿於董希文藝術生涯的始終,而以晚年的西藏題材為著。

董希文(1914-1973)是受毛主席讚譽的油畫大師,出生於柯橋區華舍街道原官華村。他在家藏的大量書畫瓷器、金石碑帖中接受了藝術啟蒙,中學畢業後考入之江大學土木系。但一年之後他便輟學,之後的7年裡,他輾轉蘇州美專、國立杭州藝專、上海美專等學校學畫,遍訪名師,接受了當時國內優秀的美術專業教育,林風眠、常書鴻、李超士、潘天壽等著名藝術家都曾影響過他。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詹建俊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千年土地翻了身》創作於1963年,是董希文上世紀6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他以樸素的畫風和真摯的感情表現了西藏解放後當地人民的新生活。

正如董希文自己所說:「被犁頭鏟起的新土,閃閃發光,熟褐色的溼土,可可色的幹土需經形象加工,使它們散發出難以形容的芳香」,在《千年土地翻了身》這幅畫中,人物後仰的動勢,犛牛昂首奮蹄的姿態和黑土地筆觸的走向,使畫面充滿了行進感,高聳的雪山和碧藍的天空,使人感受到了西藏的春天那略帶寒意的心曠神怡,並恰好襯託出了畫中人桃紅色的上衣,使畫面色彩響亮起來,也因之使內蘊的情感得到了強化。

舒展、純樸、明快、清新,是董希文筆下西藏的氣息。

董希文曾三次深入藏區,第一次是1954年隨人民解放軍代表團進藏慰問康藏築路部隊,那次時間短,基本上沒有寫生創作活動,但給他留下極深印象,他歸來創作了《春到西藏》。畫中那條呈「之」字形的公路和列隊行進的汽車,是作者所表現的重點——被西藏 人民稱為「黃金路」的康藏公路。董希文那次訪問時,沿途看到了許多景象,如通車典禮時的剪彩、獻哈達、跳舞等,他不滿足於這些現成的印象,而是在畫面中通過遠處綿延而來的公路,巧妙地把西藏的春天和藏族人民心裡的春天融合在一起,表現出西藏正在和將要迎來的美好生活;第二次是1955年他隨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組沿紅軍長徵路線進行寫生,歷時半年之久,爬雪山、過草地,在康藏高原作了大量寫生,回來後在京舉辦畫展;第三次是1961年,西藏經歷了民主改革的偉大歷史變革,百萬農奴站起來了,他在西藏生活了數月,畫了大量作品。

著名美術理論家水中天曾中肯地評價董希文的西藏題材作品:「上世紀60年代那些描繪西藏 人物、風土的作品,留給人們淳厚、質樸、單純而又強烈的意趣,董希文對西藏的人和高原風物的感情都是真摯的。」

作為一名植根於祖國土壤的藝術家,董希文對創作的態度十分嚴肅、精細,從不草率從事。他常說:「在自己作品上一筆下去幾乎要負千年的責任。」

《祖孫四代》:紮根陝北,描繪人民

劉文西(1933-2019)可能是中國觀眾最多的國畫家,由於目前通行的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毛澤東畫像是由他所畫,所以幾乎每個中國人手上都有他的「作品」。

劉文西。

他是黃土畫派創始人,出生於嵊州市長樂鎮水竹村。1958年,他告別了風景秀麗的江南,毅然前往陝西安家落戶,在西安美院任教60餘年。

《祖孫四代》創作於1962年,劉文西時年29歲。在199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劉文西個人畫展中,這幅畫曾引起轟動。

劉文西《祖孫四代》。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祖孫四代》以四代人的群像構圖,以他們雙腳融入泥土的造型,表現了農民與土地的關係,並以四代人不同的經歷、氣質、風彩,展現出歲月的滄桑和時代的變化。人物造型受陝西茂陵古代雕塑的啟發,筆墨也格外渾厚粗樸,使全畫極具整體感和雕塑感。這幅畫不僅是劉文西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上世紀60年代中國畫創作中的一件重要作品。

《祖孫四代》畫了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孩子。四代人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時代痕跡反映出了不同的精神面貌。劉文西此前在談到這幅作品時說,老年人是代表曾經受剝削、受壓迫的一代人,這個形象來自他在山西畫的一幅速寫;中年人有革命戰爭的人生經歷,所以就以陝北二十里舖一位跟隨過毛澤東和劉志丹的老紅軍為原型;年輕人應該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一代人;孩子則是天真活潑的新一代。

在吳為山看來,劉文西在構思《祖孫四代》這幅作品時,最初是想畫陝北基層幹部和農民在一起的情景。後來經過不斷思考之後,覺得還是用祖孫四代的表現形式更具有概括性,更能表現時代的變遷和人民的生活面貌。《祖孫四代》在筆墨上整體呈現出蒼勁老辣的線性特徵,畫面用色主要為黑白紅三色相互搭配,整幅畫帶有濃厚的西北風格特徵。在細節表現上,通過對四個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狀態的描繪,將四代人的特徵展現得淋漓盡致。

劉文西筆下的陝北人物來源於豐富的寫生積累,可以說,他的畫作不僅是用筆畫出來的,更是用「腳」畫出來的。

劉文西曾說:「作為一個藝術家,從置身於陝西起,我就把目光對準了陝北。我曾經八十次去過陝北,足跡踏遍陝北二十六個市縣的鄉鄉鎮鎮,十幾次在陝北度過春節,結交了陝北數百個農民朋友。可以說,我的血液裡有一半來自陝北,我的藝術細胞中絕大部分的營養都是陝北那塊土地供養的。」

60多年來,劉文西走遍了陝北的山山水水,直到80多歲高齡,依然堅持去陝北寫生。他在高原上與陝北老鄉扭秧歌、唱信天遊,在窯洞的炕頭上包餃子、喝米酒,和老鄉們一起過大年。很多陝北農民都能一眼認出他,親切地叫他「老劉」。

(原標題《大美勞動者,紹興人畫 中國美術館館藏董希文、劉文西作品展出》,原作者童波。編輯阮帥)

相關焦點

  • 90後智障小夥幾筆畫出"雙魚圖" 畫作常被搶空(圖)
    90後智障小夥幾筆畫出"雙魚圖" 畫作常被搶空(圖) 2014-07-18 08:59:41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教育)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新華社照片,紹興(浙江),2021年1月4日 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2021年1月4日,在浙江省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農民畫館,三都小學美術社團的學生展示自己學畫的生肖牛。 當日,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小學美術社團的學生來到三都農民畫館,在當地農民畫家的指導下參觀農民畫展,了解農民畫的特點,並學習用農民畫的技法畫生肖牛。 新華社發(郭斌 攝)
  • 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浙江紹興
  • 徐渭紹興大展:英才天縱的狂妄與悲涼
    一年後,2016年4月9日,故宮博物院和紹興市人民政府二度攜手,聯合舉辦「跟著徐渭看書畫 一個南腔北調人的藝術人生」徐渭感映藝術大展(以下簡稱徐渭大展)。本次徐渭大展是蘭亭書法博物館開館以來投入最大的一個展覽,也是近些年關於徐渭最全面最生動的一次專題展,展期從4月9號到7月15號。這次徐渭的大展,不僅提供了一個接近他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提醒當下的人們,那些曾經高峰的存在。
  • 中國夢·勞動美——基層勞動者風採美術作品展
    —基層勞動者風採美術作品展」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藝術館開幕。來自不同行業的勞動模範代表、職工藝術家與中央美術學院百餘名師生相聚在太廟享殿廣場,共同演奏了一曲高亢的「最美勞動者」之歌。 4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市總工會聯和中央美術學院共同組織下,來自中央美術學院近80餘名藝術家和走出畫室與職工藝術家一起,開展了為期三天的「『中國夢·勞動美』基層勞動者風採展」主題寫生活動。
  • 紹興美猴王崔毅超從小熱愛藝術,酷愛並傳承美猴王文化
    崔毅超,浙江紹興人,空閒時喜歡寫悲傷傷感的歌詞,師成李向榮老師,心哲老師,原創歌手崔子弦二徒弟。崔毅超曾表示非常感謝金聲玉振創作室,感謝榮榮師傅與創作室的每一位老師的付出。在榮榮老師的啟萌指導下,做出歌曲祝你做幸福新娘(曹天壽老師譜曲,編曲李勝華老師,龍思平老師演唱)全網發行。寫過了悲傷歌曲寫第二首歡快的(幸福吉祥)黃進軍老師譜曲,祁付勇老師演唱。
  • 紹興知名連鎖美業-『紅曼薇克麗緹娜...
    公司領航人蔣總致辭  迎恩門店是紅曼薇在紹興的第五家店,面積1600平,是目前店面最大、設備最全面、人員隊伍最壯大的一家門店。    倚靠迎恩門作為紹興地標商圈的有力優勢,加上紅曼薇在紹興多年的影響力,定將未來可期!
  • 《幸運星》作者美水鏡亮相CCG,敬業籤繪至熄燈!
    《幸運星》作者美水鏡亮相CCG,敬業籤繪至熄燈! 動漫 天聞角川 ▪ 2012-07-18 15:13:27   2012年7月13日,人氣動漫作品《幸運星》繪本的作者美水鏡老師出席第八屆CCG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
  • 繼杭州之後,浙江又出現一座「暴發戶」城市,GDP是紹興的2倍
    浙江一直是我國經濟強省和著名的旅遊大省,國內有很多經濟實力強,旅遊資源也豐富的城市,省會杭州是最有力的代表,杭州從秦朝開始設有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吳越國和南宋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氣息,杭州的風景很美,有江南水鄉的味道,有進入詩畫的感覺,因此也被稱為「人間天堂」,西湖風景區、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大明山景區、千島湖東南湖地區等地方是人們最喜歡去玩的地方。
  • 踐行勞動者的「中國夢」 綻放新時代的「勞動美」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製造部副部長張春新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後觸動非常大。他作為汽車行業的一分子,又是廣汽系統企業中的創新帶頭人,認為在技術創新上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未來面向世界的科技競爭中發揮更大作用。
  • 時光淘沙 芳華不減 劉競將人生之路走得熠熠生輝!
    回憶起人生種種,我們總會感嘆時光去得太快,童年時看過的電視劇被翻拍了一版又一版,當那些陌生的年輕臉龐逐漸替代了熟悉的面容時,我們也許會恍然感慨:紅塵難道留不住那些美嗎?《楚辭·九章·思美人》中寫道:「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 2500年紹興高端人居圖騰!這個「景點級示範區」昨日開園!
    魏晉是風流時代,多風流好物,王羲之的字,顧愷之的畫,嵇康的廣陵散,曹植的洛神賦……自然也少不了園林。有人說,走進魏晉時期園林,常仿若走進一幅寫意畫卷。尤其對書聖王羲之這類大家而言,一般園林,早已不入眼,唯有清幽雅致的蘭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觴曲水,才能承載他對生活的嚮往。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紹興諸暨五洩鎮西皇村 鄉賢託起「雲中村落」
    一旁的田間地頭辦起了畫展,書畫家毛康樂的127幅畫作被布置在木樁畫框中,花鳥蔬果與山村鄉野的自然風光完美融合。花海、噴泉、民樂、漢服……前來看展的年輕遊客袁斌玲說:「在這裡感受到了山村的『鮮活』。」遊客忙著「打卡」,西皇村黨總支書記楊新偉則在和美西皇主題公園、鄉村藝術館等各個景點查看情況。「幾個停車場滿滿當當,私家車從村口排到了村中央的民宿,安徽、上海等地的旅遊大巴也來了好幾輛。」
  • 當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怎麼辦?
    當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可攜帶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等材料到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職業病診斷。診斷職業病需提供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檔案及體檢結果、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及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職業史是指勞動者工作經歷,記錄勞動者既往工作過的用人單位的起始時間和用人單位名稱和從事工種、崗位。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 「大小周」工作制 不能侵害勞動者權益
    但前提是,必須履行相應的法律程序,並且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支付加班費。(1月7日 《工人日報》)所謂「大小周」,是指這個星期上6天班(只休息星期天1天或者星期六1天),下一個星期只上5天班(休星期六和星期天兩天),再下個星期又只休1天,如此循環。據悉,「大小周」工作制在網際網路公司已很普遍。
  • 中國夢·勞動美——2019五一「心連心」特別節目今晚開播 唱響新...
    《「中國夢·勞動美」——2019五一「心連心」特別節目》將於5月1日20:00檔在CCTV-1綜合頻道首播、5月2日19:30在CCTV-3綜藝頻道重播。本次五一「心連心」特別節目設北京、廣東珠海兩個分會場,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圍繞「使命與夢想」的核心理念,匯聚全國和北京市勞模代表、職工等千餘人共同唱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新時代勞動之歌。
  • 迎恩門 能否承載起紹興人的水鄉情懷?
    這是晚清紹興著名文士李慈銘在其《霞川花隱詞自序》中描寫的迎恩門。這座水陸兩用城門,因古時凡朝廷命官以至皇帝親臨必經此門,故有此名。它是歷史上從杭州進出紹興城的主要水道關隘和物流人流的聚散地帶,寄託著紹興人獨有的商貿情懷。如今的迎恩門風情水街項目經精心打造,重現繁華景象。
  • 登頂眺望紹興古城:東西南北映射時代之音
    如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所說,要努力將文化打造成為紹興「不易被模仿」的核心競爭力。傍晚,紹興鏡湖新區一影。 虞子安 攝輾轉七十載:任爾東西南北風登上府山飛翼樓最高層,紹興古城肌理一覽無餘。以該點為核心,70年府山依舊,紹興城滄桑巨變。
  • 雪後的大連高校驚現巨幅畫作!8個字,航拍震撼
    雪後的大連高校驚現巨幅畫作!他們在無人機的指引下繪製出佔地1250㎡的巨幅畫作10餘人歷時12小時來看航拍記錄的創作過程↓↓↓在現場,同學們各自分工通過無人機的指引測量、標點、踩繪草稿草稿完成之後再鏟雪、培雪、封邊
  • 唐伯虎殘破畫作 鑑定是明代真跡
    這批古畫大部分均有故宮博物院研究鑑定專家單國強、潘深亮開出的真品鑑定證書,包括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手書對聯、清代謝東瀾《花鳥四條屏》、王原祁山水、蔣廷錫花鳥、費丹旭《瑤池仙祝壽圖》、馬逸《花鳥圖冊》等珍貴文物。 唐伯虎為明代「吳門畫派」代表人物,畫風「秀潤縝密」,是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高峰。《八景圖》景致布局精細到位,人物栩栩如生,畫面生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