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顆衛星抓拍到了印度部署在邊境附近,一處空軍基地的蒼鷺無人機,在使用常規手段沒能取得優勢之後,印軍難道想用無人機取得邊境優勢?計劃使用無人機搞對抗,不過,中國在無人機的運用與反制方面的積累無人能比,紅旗17教印度做人,班公湖印軍對此也很無奈,俄羅斯專家表示,該撤退了。
雖然印度直到現在才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察打一體的大型無人機,實際上,在高原邊境地區使用大量無人兵器進行作戰的設想,還是印度率先提出來的,不過,印度沒能將PPT上的計劃落實為前線的戰鬥力,被巴基斯坦使用進口的俄制戰鬥機器人打了個措手不及,部署無人機的計劃也在最初一陣口號之後偃旗息鼓,直到邊境衝突受挫之後,才想起來要將無人機部署到前線。
作為一款性能並不落後的察打一體無人機,蒼鷺無人機可以在低烈度的邊境衝突當中發揮重大作用,依靠足夠長的續航時間和先進的光電設備,無人機可以監控非常廣大的地區,一旦邊境線對面出現大規模調動,可以第一時間告知後方指揮部做出應對,同時,無人機自身攜帶的武器也能在特定情況下,對敵方目標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只需要部署足夠數量的無人機,完全可以在難以通行的山地,形成信息優勢和火力優勢。
也許是看到了亞阿戰爭當中,無人機在偵察和攻擊行動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印軍最終下定決心,將蒼鷺無人機部署到了邊境地區,但是印度軍方顯然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無人機在防空火力之下的生存問題,雖然可以依靠飛行高度規避步兵輕武器的打擊,但是只要遇到成體系的野戰防空系統,無論是35毫米高射炮還是紅旗17之類的飛彈,甚至是步兵攜帶的肩扛式飛彈,都能有效的打擊飛行速度緩慢,沒有隱身性能可言的無人機。
顯然,鄰國軍隊不是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隊那樣,缺乏完整的防空體系,可以被無人機騎在頭頂上欺負的軍隊,哪怕不使用硬殺傷手段擊落印度的無人機,鄰國也有辦法讓印度的無人機徹底失去戰鬥力,依靠在無人機技術上的積累,鄰國大可以幹擾印度無人機的正常飛行,為印軍每年必然發生的飛行事故當中加點料,或者依靠國產無人機更大的續航力,上演一回已經在利比亞發生過的戲碼,在空中耗到印度無人機不得不返航之後,直接攻擊其基地,將其摧毀在跑道上。
一直以來,想要依靠一兩件新式武器左右戰爭局面的人,最終無一不遭到了更慘痛的失敗,更何況,印度使用的無人機對鄰國來說,完全不是什麼先進裝備,如有必要,鄰國大可以拿出更多更好的無人機,徹底壓倒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