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佔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過日子就得精打細算做好規劃,才能生活無憂,不致受窮。
記得有一位富人曾經說過:他今天所得到的財富,不光是他自己的努力,還有他自己的開源節流。
一個富人都知道節約過日子,對於佔大多數的工薪階層來說,自不必說。
一個月就那麼點工資,除去日常家庭生活開支,月底基本所剩無幾了,如果不加計劃,不但成為月光族,甚至有可能不夠花。
就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說,誰也沒預料到會發生,至今已近兩月了,原來兩人工資貼補家用,如今變成一個人有收入,還只是發了平時一半,可以說是「坐吃山空」了。
如果不是平時有些積蓄,後果不堪設想,也許要借錢來維持的。
我有一個朋友,是鄉下退伍轉業分到單位的,剛結婚租的房,他對人熱情友好、為人謹慎,特別會存錢。
記得在2000年初的時候,當地花5萬元能買到70平米的二手房,我手頭有三萬元,看上了一套房,70平不到,總價六萬多點,錢不夠,於是通過房屋抵押,商業貸款買下來了。
我的那個朋友當時手頭有7、8萬塊錢,本可一次性買下來,卻一直存著,他說以後房價會降下來的,還罵我二手房花六萬多買不值。
如今,買的房子中介可賣70多萬,那位朋友雖也存到三十多萬,可省吃儉用,現在更買不起房子了,依舊租房擠著住,腸子都悔青了,直說羨慕我有眼光。
所以說,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節約意識一定要有,但該花的地方一定要花,這是對自已的未來負責,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呀。
家庭過日子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要想把家裡的日子過好,就必須什麼事都要心中有數、精打細算,那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量入為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對自己收入水平有一個客觀定位。比如:女人用的手提包,便宜的幾十元,一般的幾百元,奢侈的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如果你不根據自己的能力,消費買高檔包,家裡的日子還怎麼過。
量體裁衣。要清楚自己的能力,過日子要根據自己家裡的經濟狀況來規劃家裡的生活,從吃、穿、住、用、行到生活中的細節,否則,上半月胡吃海喝似土豪,下半月就會變成勒緊褲腰帶的土鱉了。
精打細算。過日子必須得仔細,過日子要對家裡的收入和支出做到心中有數,統籌每個月收入、支出,做好基本規劃。
日常生活費用必須要保證,對孩子、父母、人情往來等要有計劃,同時,還要有一些積累,要考慮到特殊情況下的支出等。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生活一定都不容易,都一定有這樣那樣的困擾,可精打細算是必不可少的,過著也許不會太富裕,但絕對不會受窮。
總之,過日子就要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來分配,支出要有計劃性,要精打細算才能把日子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