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應該很多人看過,顧名思義就是直播吃飯。不過,和我們平時吃飯不同,吃播是一個人,面前擺著數量誇張、熱量爆炸引人食慾的美食,在攝像鏡頭下,主播一口一口吃光所有食物,看得人心滿意足。
吃播在國內已經火了好幾年。最早是2014年先在韓國火了起來,被稱為「mukbang」,出自韓語「吃」(muk-ja)與「廣播」(bang-song)。傳到中國後,迅速與遊戲電競、美女秀場一起成為直播界的熱門內容。
吃播造就了不少有名氣的「大胃王」,比如日本木下,以一次吃掉100個炸雞、200個壽司而出名。再比如中國版木下密子君,一次可以吃下8斤白米飯20斤龍蝦10桶火雞面。他們在網上很是活躍,擁有不少忠實粉絲。
能紅的人有相同的特點——高顏值、吃相好、吃得多卻身材瘦。看的人多了,流量多,打賞多,主播們積攢了人氣,還可以接廣告帶貨,收入不菲。有報導大胃王「木下」年收入大約在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4萬元。
BBC曾專為吃播做了個專題,分析其走紅背後是滿足了現代大都市孤獨個體的情感需求。現代社會。都市人一個個原子化,生活越來越孤獨,對陪伴與情感安慰的需求隱秘而旺盛。而美食,當仁不讓成為讓人感到快樂的最簡單直接的東西。
想一想,夜深人靜一個人的時候,打開屏幕,看一個高顏值主播非常享受地咀嚼好吃的食物,人會本能地感到愉悅和被安慰。食物的味道、聲音,主播吃得很香的樣子,會傳導至屏幕這邊,給孤獨的人一種情感陪伴和精神慰藉。
所以,我對吃播火熱,是很理解的。畢竟,唯有美食可以治癒一切了。
直到, 「土味吃播」走紅,這種堪稱吃播界泥石流的東西,讓「吃播」畫風突變,一切顯得生猛又詭異。
什麼是「土味吃播」?隨便微博快手或B站搜一搜,隨處可見。用網友的描述是,看完土味吃播會有效抑制食慾,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種吃播,真的非常「土味」。相比早期吃播那種「深夜食堂」的日系治癒系風格,土味吃播顯得極其生猛。
主播不再高顏值,顏值基本不被考慮在內。同樣不考慮顏值賣相的就是食物本身了。食物不再以引人食慾為目的,開始追求食物的奇特、吃起來有戲劇效果,與傳統美食印象反差越大越好。
被直播的吃法,很土,過於原生大自然。起初還比較農家樂或田園風光,最多是在野外地頭田間吃個野味呀,自己動手炒個野菜,燒個竹鼠什麼的。土著土著,畫風慢慢就不對了。
可以感受一下當前土味吃播都在吃什麼。
目前最火的是分類是「海鮮吃播」。網上點擊量最大的是八爪魚爆頭、生吃墨魚系列。
所謂「八爪魚爆頭」,名字起得很是形象,就是拿一條活蹦亂跳的八爪魚,主播一口咬掉八爪魚的頭,然後把內臟朝向攝像頭來一個360度的內景觀摩。生吃墨魚也差不多,墨魚放嘴巴裡的時候還在蠕動,主播被墨汁噴得一臉。
活物吃播種類豐富,百無禁忌,什麼活吃青蛙了,活吃龍蝦了,活吃蜈蚣和蚯蚓了……
主播們追求進食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刺激。
網上最火的土味吃播一定是符合這兩個特點的。比如主播捧著油膩膩的肘子使勁兒往嘴裡塞,捧著超長的肥腸快速吞下,吃加了無數老乾媽各種紅油辣椒的不明生物,一口氣吞下巨大冰塊,吃腐爛龍蝦……
內容過於生理不適,這裡就不放具體的視頻了。
原本還算美好看著讓人下飯,引發食慾激發多巴胺的吃播,現在畫風往獵奇誇張甚至讓人生理不適的方向狂奔。
土味吃播裡的吃東西,不再是讓人享受快樂的事情,而是伴隨極重的自虐意味。點開這些視頻,不少女主播一邊吃一邊吐,生吃章魚被章魚吸住臉頰然後驚恐地死命往下扯,還有的吃各種爆辣,一邊吃一邊飆淚。
主播賣力表演,就算章魚咬也不忘號召粉絲666點個讚順手加個關注。看的人呢,就像圍看一個奇觀,一方面生理不適,狂發彈幕表示沒眼看或不忍看,一方面又覺得刺激本能想要看,然後把這些視頻推入熱門區。
不知道怎的,會讓人想起來古羅馬鬥獸場。那裡上演猛獸與猛獸、猛獸與奴隸、奴隸與奴隸的血腥角鬥,奴隸主與自由民圍觀,感受一種本能般的野蠻快感。這所貴族暴力娛樂的場所,被稱為史上最血腥的建築,因為這裡沒有規則,沒有勝負,只有生死。
對這些土味吃播的主播而言,他們在同一個流量池子裡互相競爭,觀眾注意力是有限,他們比拼看誰的點子更土更原生,誰吃的食物更讓人下不去嘴,誰吃的過程更不忍直視。這裡同樣沒有規則,只有流量大還是小。
當初土味視頻流行起來,有的說這是底層世界的殘酷物語,有的說這是看不到的中國真實,還有人為之正名,稱這是「中國版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看到微博上剪輯的土味中國版波西米亞狂想曲,真的有被觸動,甚至想流淚。
如果說之前的土味視頻,反應了大多數中國人的真實日常,或者是草根小人物努力生活的千姿百態。可是,看到今天熱門區的土味吃播,內心複雜。
他們戲劇麼?戲劇。他們是真實的麼,很真實。他們開心麼?是的他們被墨魚汁噴一臉的時候分明在笑,還在勾引圍觀的人笑。可章魚咬臉的時候,辣椒燻眼的時候,他們也害怕得不行,流淚花了妝。但是還要繼續,不忘號召粉絲666。
這讓我想到已消失在時間裡的江湖馬戲團,他們所謂的賣藝或表演,本質上都是在展覽自己的不舒適甚至痛苦。而圍觀的人則為欣賞痛苦而買單。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處在安全距離之外,觀看別人的痛苦,實在是經久流傳的人類癖好。
所以不難理解,土味吃播是如何後來居上,超越看起來無比美好的高顏值治癒系吃播。
這次是土味吃播,將來可能還會有其他各種「土味+」。這裡的「土」,越來越偏離「土」字本身的含義,不是非潮流非都市非中心非高大上這些層面的意思,反而愈加貼近生活的本質——殘酷而充滿悲劇意味,那種XX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
It never stops.
仔細看看,也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