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手下一小官當面斥責姜維,姜維為什麼不敢吭聲

2021-01-09 網易

2020-12-31 10:43:21 來源: 嘚啵嘚說歷史

舉報

  建安二十四年,鎮守荊州的蜀漢大將關羽,發起北伐曹魏的襄樊戰役。戰役最初階段進行十分順利,關羽一路勢如破竹,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坐鎮許昌的曹操都慌了手腳,生怕關羽一路高歌猛進端了他的老巢,甚至一度考慮遷都,以躲避關羽的兵鋒。

  

  但關羽志得意滿,卻忘記了他實際上已經身處險境。荊州地區,正處在曹魏和東吳夾縫中,如果魏國和吳國聯手出戰,前後夾攻,關羽就是三頭六臂也是抵擋不住的。然而最壞的局面終於出現,曹魏和孫吳這一對多年死對頭,此時卻一拍即合,雙方聯合出兵攻擊關羽,一代戰神兵敗身死。

  關羽死後,他手下的荊州兵團也全軍覆沒,一部分遭到圍殲,一部分潰散,一部分投降孫權。關羽手下的一個小官廖化,擔任主簿之職,此時也夾雜在亂軍之中,被迫投降吳國。但廖化降吳國只是權宜之計,他心中仍然忠於蜀漢,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重回益州投奔劉備。

  

  《三國志》記載,公元221年,廖化假裝重病身亡,騙過了吳國監視,帶著妻兒老小星夜兼程,從水路逃奔蜀漢。巧的是,劉備在當年為了給關羽復仇,出動大軍順江而下,向吳國發起夷陵之戰,廖化正好在途中遇見劉備。

  

  廖化對劉備訴說自己的經歷之後,劉備大為感動,認定廖化忠心可嘉,當場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廖化隨同劉備參加了規模空前的夷陵之戰,不幸的是,劉備在這場戰役中被東吳少帥陸遜擊敗,蜀漢大軍兵敗如山倒,廖化再度死裡逃生,得以回到蜀漢。

  隨著五虎大將相繼殞命,劉備與世長辭,蜀漢面臨青黃不接的人才荒。廖化雖然名不見經傳,但他畢竟也是久經考驗的蜀漢老資格,因此得到重用,進入一生中的輝煌階段。他先後擔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是蜀漢後期的重要武將,參加了當時蜀漢與曹魏之間的一系列重大戰役。

  

  諸葛亮故去後,姜維全面主持蜀漢軍事大權。姜維繼承諸葛亮遺願,繼續堅持北伐曹魏、恢復中原的目標不動搖,先後十一次發起對魏國的進攻戰。廖化對於姜維的這種做法非常不贊同,他生性耿直,甚至敢於當面斥責姜維。

  《漢晉春秋》記載,蜀漢景耀五年,姜維又一次帶兵北伐,廖化難以壓抑心中怒火,當面斥責姜維:「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意思是說,不知道兵兇戰危的人,必定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你姜伯約。你的智謀不比敵人強,兵力又遠少於敵兵,卻屢屢貪得無厭發起戰爭,怎麼能夠長久維持下去?姜維聽後不敢吭聲,默然無語。

  

  姜維之所以不敢回擊,一是因為廖化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二是因為廖化所言確實是金玉良言。當時蜀漢國小力弱,綜合實力遠不如魏國。姜維卻不顧實際情況,屢屢窮兵黷武發動對外戰爭,且很少獲勝,搞得蜀漢民窮財盡,實在是得不償失。

  廖化的話,確實也非常符合當時實際情況,也說出了很多蜀漢臣民的心聲。姜維並非愚魯之輩,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深受諸葛亮信任與重託,心中有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遠大夢想,因此對於廖化的斥責,他深感矛盾,也有苦難言。姜維並未就此與廖化結仇,而是繼續信任重用廖化,顯示了他的博大胸襟。

  參考資料:《漢晉春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姜維為什麼到死都沒用過八卦陣?真實原因讓人很無奈
    我們都知道,在關羽死後,劉備帶著70萬的兵馬去給他報仇,一路上風馳電掣,所向披靡,根本就沒人能夠留得下他們。但是因為紮營遇到陸遜的緣故,被他直接火燒了700裡的營帳,劉備知道自己已經失敗了,所以一路逃回到了白帝城。而陸遜就在後面一直追趕著他,想要就此留下劉備,但是卻因為如此,來到了諸葛亮已經是提前布置好的八卦陣裡面。
  • 金戈鐵馬的三國時代,有哪些人比姜維更加智勇雙全?專家:有三人
    在《三國演義》中,姜維作為一名曾經的曹魏降將為了取得諸葛亮等蜀國軍政集團的信任可以說是用盡了力氣,當然,姜維也憑藉著他的強大能力幫助蜀國在後諸葛亮時期頑強挺立。在面對魏國的強大壓力之下,蜀國雖然最終以投降為結局但卻不能否認姜維的出色領袖能力。
  • 三國人物分析:老謀深算的諸葛亮,為何選擇降將姜維作為接班人
    遊戲中姜維的形象諸葛亮平生足智多謀,做事深思熟慮,除了輕信了馬謖導致街亭失守那次之外,一生中小心翼翼,給人留下的從來都是穩當持重、老謀深算的印象,那為什麼會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一個前來投誠的敵軍將領呢,難道就不怕他和呂布一樣反覆無常
  • 姜維北伐十一次,為何徒勞無功?最終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第一、二次北伐:兩次小勝由於姜維前兩次北伐時,地位不高,作用也都不大,這裡就不細說了。簡單的說,就是姜維奉蔣琬之命到隴西打遊擊,小敗郭淮一次,這是第一次北伐。公元244年,曹爽伐蜀漢,姜維奉命增援漢中,並逼退曹爽,這是第二次北伐。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三國演義》中沒有這兩次北伐,所以在演義中,就是「姜維九伐中原」,而不是「姜維十一伐中原」。
  • 黃皓陷害他,忠臣良將也都反對他 姜維在蜀漢朝中為什麼會被孤立?
    黃皓陷害他,忠臣良將也都反對他 姜維在蜀漢朝中為什麼會被孤立?時間:2020-04-03 17:49   來源:燕子說美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皓陷害他,忠臣良將也都反對他 姜維在蜀漢朝中為什麼會被孤立? 姜維是蜀漢最後的大將軍。
  • 姜維離世83年,成都發現一份23字絕密檔案,三國千古謎團真相大白
    我們先來說說姜維是怎麼加入蜀國陣營的吧。姜維一開始本是曹魏的幕僚,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時,各地民眾紛紛響應,姜維遭到莫須有的懷疑,被主公排斥,不放他進城,姜維走投無路,只好投降了蜀國丞相,來到了蜀漢陣營。
  • 《群雄逐鹿》新版呂蒙姜維魏延技能分析
    起凡《群雄逐鹿》最新版本滄瀾兵譜已經在新版體驗房更新了,新版本裡對很多英雄進行了機制調整和技能重做,尤其惹眼的是姜維。眾望所謂有木有?小編原先就是姜維的腦殘粉,由於後來各種英雄突進技能的加入,姜維的唯一的位移技能已經不再強勢。一起來看看新版本調整的英雄有哪些可玩的地方呢。
  • 姜維死後83年,一份23字絕密文件於成都發現,當年謎團終破解
    然而,他掀起的5次北伐均已失敗告終,一方面是因為糧草不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曹魏採取的「據守要塞」策略,諸葛亮有心無力,最終在五丈原含恨去世,把北伐之事託付給了姜維。 除此之外,蜀漢內部還分為了兩派,以姜維,鄧芝,夏侯霸等人為首的鷹派認為,即便不進行北伐,蜀漢也會因沉重的防務而難以增長國力,與此同時,曹魏完全可能迅速發展昌盛,畢竟他們佔據了天下
  • 姜維為什麼鬥不過黃皓?黃皓除劉禪的寵愛外,還有這兩位牛人相助
    而諸葛亮臨終前欽點的蔣琬、費禕和姜維三人先後被推上這個職位。第一任大將軍是蔣琬,他任職僅僅4年就病逝了,第二任大將軍是費禕,他任職時間也不長,只有10年。姜維這才接任第三任大將軍,而這時離諸葛亮去世已有14年時間了。
  •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突然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姜維為了完成恩師大業,他繼續大舉出兵北伐,然而,他的北伐之路並不順利,首先,遭遇「內部」的打壓。 因為諸葛亮欽定的「輔政大臣」費褘並不支持北他,原因是他想採取對內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保國安民,維持蜀漢的穩定局面。受費褘掣肘,姜維的兵權被「剝奪」, 手下的兵力只有區區幾千人,如此人馬又怎能「放手大幹」的北伐呢?
  • 姜維北伐導致益州疲弊,但為何劉禪卻支持北伐?從三件事看出答案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當時蜀軍按諸葛亮生前的要求秘不發喪,徐徐撤退,當時百姓看到蜀軍撤退,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司馬懿,而司馬懿聽聞這件事後,當即率軍追擊,此時姜維與楊儀等人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為中計,急忙收軍退回,不敢逼近。於是蜀軍安全而撤。
  • 姜維死後背負罵名,83年後有人發現一封信,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一個蜀漢大將,但是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一直都非常不錯,然而姜維雖然9次北伐為蜀漢盡心盡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姜維不配。因為諸葛亮是事必躬親讓人折服,但姜維卻最後投降了魏國,這是他洗不乾淨的一個汙點。
  • 麒麟蜀夢戰報47,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情況,蜀漢姜維當權!
    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蜀漢政權數據如下:由於姜維的爵位只是個王,並非皇帝,所以官職任免方面最高只能去到文職光勳祿,武職徵東將軍。暫時沒辦法任命丞相和大都督這些職位。雖說有蜀後主劉禪是尊為蜀漢皇帝,但是當權者還是秦王姜維,說白了,君主目前來看,還是姜維,只是姜維不稱帝,一直尊蜀後主劉禪為皇帝,這一點也確實令外人覺得你姜維這是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嫌疑,既然你姜維有意讓蜀後主劉禪當這個皇帝,為何不將權力還給蜀後主劉禪?但是為什麼姜維不歸還權力?想必大家心裡也有數吧?蜀漢好不容易得到復國的機會,就算要承認這是劉姓天下,那也要起碼是做到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以後的事了。
  • 姜維最後導致「滿門全死,屍身不全」的下場只是因為小人迫害嗎?
    在三國的後期,姜維的命運令人嘆為觀止。姜維有名姜伯約,故鄉是今甘肅地區。他原先是魏國也就是——曹操集團的將領,他受到諸葛亮的信任,被任命為許多重要職位。諸葛亮死後,他因為諸葛亮的遺命開始率領蜀軍。以姜維的軍事能力來解釋,他屬於三國後期的一流軍事指揮官,不亞於魏、吳兩國的領兵將軍。北伐的成就雖不理想,但不能貶低其軍事能力。因為他面對的敵人在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方面都比蜀國要大上幾倍!而他當時的軍事對手——鄧艾則是當時魏國的頭號將軍。更困難的是,姜維多年所進行的北伐戰爭是在克服內阻的條件下進行的。
  • 姜維死後83年,一封密信現世,於是世人嘆息:諸葛亮果然沒看錯人
    這幾句話是鍾會曾經勸降姜維的時候寫的。然而在鄧艾在吹噓自己的時候,也在說姜維的厲害:「姜維,自一時雄兒也。然與某相值,故窮耳。」等到蜀漢滅亡的時候,姜維於是轉向投降鍾會。因為姜維知道鍾會心存有謀反,於是慢慢唆使他,並且幫他一起起兵造反。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對姜維投降的評價到底是真是假說法都不一。上面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等到在姜維死後過了83年才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 姜維之 西安培華學院
    姜維之
  • 小S教你打姜維 起凡非凡勿擾第六期
    抓著清明節的小尾巴,起凡遊戲(微博)出品的電子雜誌《非「凡」勿擾》第六期上線啦,本期雜誌的主題是清明緬懷,為您盤點三大落寞英雄和五大神級戰隊;WCG(微博)和霸主賽冠軍DPS「小S」為大家帶來他的姜維心得,同時《修真世界》專欄和「凡人囧事
  • 《三國志12》武將設定圖 張遼許褚姜維黃忠現身
    預定3月2日發售的《三國志12》,目前仍在官網持續更新本作的武將設定圖,這次匯總給大家欣賞的圖集中,包含了黃忠、姜維、許褚、張遼、賈詡、甘寧、太史慈、陳宮等名將、謀士。
  • 魏延為什麼會反?看看他身邊的同事就知道了,司馬昭:不反才怪!
    簡單明了,他不像後來的姜維非要搞個什麼「遊擊戰」,最終輸在了人力上面,而魏延的戰略就不同,他是抓住了蜀漢的地理優勢,充分利用精銳兵力,將各個要害城池堅守,而且各個城池之間形成,掎角之勢,這一點或許是參考了當年陳宮提給呂布的建議。但是魏延能夠學以致用,實乃是大將之才。最終靠他的戰略,成功守住了漢中城。
  • 關羽是武聖,趙雲是武神,那武仙、武尊、武王分別是誰?
    三國時期名將如雲,光武力排行榜就有好幾個版本,如當下最流行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其實這只是衡量三國武力的一個標尺,三國就這九人最厲害嗎?當然不是。比如東吳的甘寧、周泰都是張飛級別的猛將,能排進前五名。蜀國的魏延、魏國的張遼、徐晃、夏侯兄弟比姜維似乎更加勇猛,排名七、八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