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用生肖組詞的時候,為何與「狗」有關的多是貶義詞

2020-12-01 澎湃新聞

在博大精深的漢語裡,有不計其數的成語、諺語,其中關於「狗」的為數不少。奇怪的是,這些熟語往往以貶義居多,這是為什麼呢?

鄙夷狗狗的古人

狗是人類最早豢養的動物,很多人說狗是我們人類很好的朋友。因此狗文化很早就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生根發芽。各種語言中幾乎都有關於狗的熟語詞彙。譬如在英語裡,狗是「忠實、賣力、辛勞」的化身,這便有了諸如「像狗一般的忠誠(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樣的累(dog-tired)」之類的說法;甚至連上夜班也被有趣地說成「狗值班(dog-watch)」,讀書之類的事按理說與狗毫不相關,可英語中卻將讀得卷了邊的書戲言為「像捲起的狗耳朵似的書(dog-eared books)」。與此同時,英語論及論功行賞時常說「好狗應有好骨頭(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當然,由於《聖經》將狗描寫成不愛乾淨而又墮落的動物,英語中也保留了一些對狗的貶義用法,舉世聞名的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裡就常常將狗和戰爭恐怖,如饑荒、屠殺和暴行等聯繫在一起,譬如「the dogs of war」就是戰禍、兵變的意思。但總的來說,英語關於狗的詞彙以中性或褒義為多。

莎士比亞

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在東亞大陸的蒙古語中見到。蒙古語中滿是對狗的讚美之詞。蒙古諺語中也常把狗的忠實與貪官汙吏的奸詐、貪婪對舉形成鮮明的對照,進而褒狗貶官。譬如「狗守護浩特(城市),官剝削庶民」、「 劣狗尚能保護家園,貪官只會盤剝百姓」、「諾海(nohoi,狗)不狡猾,諾彥(noyan,官)沒臉皮」等等。甚至成吉思汗麾下的四員名將(忽必來、哲別、速不臺、者勒蔑)也被稱為「四狗」,足見蒙古族始終保存著對狗的鐘愛。

「四狗」中的哲別

可是漢語中的情況就顯得有些不一樣了。許多與狗有關的成語、俗語都帶有貶義,常常用於比喻壞人壞事壞行為。「蛙鳴狗吠」用來比喻拙劣的詩文。「雞鳴狗盜」:比喻卑微的技能,也比喻偷偷摸摸的樣子。「狗苟蠅營」的意思是像狗那樣苟且求活,像蒼蠅那樣營營往來,引申為不顧廉恥,到處鑽營。「狗嘴吐不出象牙」用來諷刺壞人的嘴裡說不出好話來。「聲色犬馬」則用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當然,儘管今天的「狗」與「犬」是一組同義詞,但從文字史的角度來看,是先有「犬」後有「狗」的。「狗」字尚不見於甲骨文。在春秋以前傳世文獻裡,也只見用「犬」指「狗」,譬如《詩經·小雅》裡就有「躍躍毚兔,遇犬獲之」的說法。甚至起初的「狗」也是指小獸(不單是小犬)。《爾雅·釋獸》就說,「熊虎醜,其子狗。」意即熊虎之類的猛獸的幼子也是稱之為「狗」的。後來是為了區分彼此才分別寫作「狗」、「豿」(幼熊、幼虎)、「駒」(幼馬)等字而已。只是到了戰國之後,後起的「狗」字逐漸在口語中取代了「犬」的地位。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裡認為,「犬,狗之有縣(懸)蹄者也,象形。」他把「犬」說成是「狗」的一個「有縣蹄」品種,可能是受到小篆形體的影響而誤解了,同時也說明在漢代,人們對「犬」的口語用法已然不甚了了。到了如今,全中國更是幾乎只有閩東一隅還在口語中保留了「犬」的說法(福州話:k』iɛŋ),此是後話不提。

問題在於,即使是古意盎然的「犬」字相關的成語,其含義同樣不佳。「犬牙鷹爪」比喻奴才。「喪家之犬」用來比喻失去依靠、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土雞瓦犬(泥捏的雞,瓦做的犬)」指的也是徒有其名而不實用的東西……雖然現在的漢語裡還保留著狗的個別優點,例如「狗不嫌家貧」。但相對於鋪天蓋地的貶辭,這點褒揚大概也算不上什麼了。

起初並非如此

畢竟今天一般說到狗,人們往往會想到忠誠、老實、溫順、體貼、勇於獻身的精神這些詞。狗聰明通人性關鍵時刻甚至能救人於危難之中,這點其實也是被認可的。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義犬救主的故事。《論衡》說「亡獵犬於山林,大呼犬名,其犬鳴號而應其主。人犬異類,聞呼而應者,識其主也。」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義犬》一文對「狗品」也大加讚揚。以此觀之,漢語熟語對狗的評價如此之低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聊齋志異》

但在一開始,可能不是這樣的。《易經·艮卦》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這說明艮卦是吉卦。根據《易經·說卦》的解釋,「艮為狗」。用吉卦艮與狗相匹配,自然說明狗是吉祥的動物。歷代「祥瑞志」中狗都被列為重要的祥瑞之物,可能就是這個道理。與《易經》同樣列入儒家「六經」的《禮記》則說,狗在先秦時期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廚庶羞用」。關於這三種用途的狗,在古代文獻裡留下的也都是褒義的記載。

「田犬」,也就是狩獵犬,可能是狗被馴化後的首個用途。在人們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時代,人們狩獵能否滿載而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獵犬的有無及其優劣。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就說,「齊有好獵者,終日不得獸,入則愧其友,推其所以不得獸者,狗惡故也。欲須良狗,……有良狗則數得獸矣」。這樣對獵犬的良好評價一直持續到漢代初年,《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臨刑前慨嘆,「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韓信既以良「狗」自喻,可見其尚不是貶義。

《呂氏春秋》

「食犬」,就是用來吃的肉犬。但即使是用來吃的狗,也反應了上古時期狗並沒有什麼惡評。因為用狗祭祀,古典文獻上專門有一個名詞,叫「羹獻」。《禮記·曲禮(下)》上面就說,「凡祭祀宗廟之禮……犬曰羹獻。」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故而祭祀用狗,並不是對上天與祖宗的不敬。與此同時,《禮記·王制》也記載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更加說明西周時期狗肉的地位相當之高,只有「士」以上的「諸侯」、「大夫」階層才有隨意享用狗肉的權力。

至於「守犬」,顧名思義用來看門、守御。《呂氏春秋·士災口論》有載,「齊有善相狗者,其鄰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此良狗也』。其鄰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之,則桎之。其鄰桎其後足,狗乃取鼠」。由此可知,對付鼠害或許是守犬的份內事務之一,「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樣的貶義用法,在一開始也是不存在的。

地位的沉浮

毋庸諱言,即使在先秦時期,對狗的貶斥也是存在的。譬如《荀子·榮辱》中就認為:「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不若也」,將狗看作劣類的象徵。真正的問題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中國文化裡,狗之劣質愈來愈深,以致漢語熟語中褒狗之辭幾乎消失殆盡了……

或許這與狗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地位日漸下降有關。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在以種植業為主業的經濟形態下,在民眾生活和觀念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是農耕所需的牛、馬等役畜以及能給他們帶來較多肉類的豬、羊和家禽等等。結果,「田犬」幾乎成為上層貴族狩獵娛樂的專利而淡出普通農民的生活;「肉犬」也逐漸成為豬、羊之外可有可無的補充;因此上古家犬所具有的三項功能就只剩下了「守犬」一項。正是在農耕社會裡,家犬失去了遠古時期在人類生活中的顯赫地位。

京巴

這與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古代社會,馬不但是一種重要的畜力,還以騎兵在戰場上不可取代的價值被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宋人武力之所以孱弱,就是因為「諸軍缺馬,人多相與諮怨」。正因如此,儘管在中性的「犬馬之勞」一詞中,家犬尚與馬匹相提並論,但漢語中關於馬的褒義詞遠多於狗,「塞翁失馬」、「千軍萬馬」、「龍馬精神」、「馬到成功」、 「天馬行空」、甚至連「老馬」也被稱讚可以「識途」……這當然是與馬匹的重要性密切相關的。

在狗的實用價每況愈下的情況下,狗生活中比任何其它動物喜歡在人類面前搖頭擺尾、巴結人、取悅人的天性也逐漸為人所詬病。古代中國人將狗的這種本性與那些阿諛奉承、巴結討好上司的諂媚形象相聯繫,使那些搖頭擺尾的狗,被附上了貶義色彩。唐代的韓愈在《應科目與時人書》中說:「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晉代的葛洪在《神仙傳·劉安》裡也說,「時人傳八公,安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後來,人們就以「淮王雞狗」來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小人,這當然也不是什麼好詞。倒是清代的大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為狗狗說了句公道話,「餘謂犬為之物,不煩驅策,而驚夜不失職,寧忍寒餓,而戀主不他往,天下為童僕者,實萬萬不能及。其足使人愧,正不在能語不能語耳」。可惜歷史上類似紀昀這樣的明白人,似乎不多……

葛洪

於是,在具有幾千年農耕社會歷史的中國,雖然狗為人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表示狗貶義色彩的詞彙卻在漢語在中佔了絕大多數。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家犬幾乎成了「卑賤」的代名詞,有人評價說,「動物類詈語用得最多的是『狗』,古往今來,國人多有以『狗』罵人的,似乎唯有罵人以『狗』才能一洩心中之憤……」只不過,隨著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對狗的觀念受西方文化特別是英語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既然英語中的狗會與聰明 、幸運聯繫在一起 ,人們也常常以狗自喻;「單身狗」一詞今天已流行於網絡,並且形成了一批以「狗」為中心語素的指人名詞,這些詞語都是善意的,有自嘲和調侃的意味,卻褪去了傳統的貶義色彩。或許,這對於中國的狗狗們而言,算是一個姍姍來遲的好消息吧。

網絡上的「單身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狗是人類好幫手和忠誠朋友,為何帶「狗」的成語多帶貶義色彩?
    狗為什麼不被待見,成為貶義詞的代表?我覺得,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跟狗的社會分工和角色轉化有關。二是跟狗的天性有關。從歷史來看,狗的社會分工並不是一成不變。後來,隨著豬、馬、牛、羊、雞、鴨、鵝等動物逐漸被馴化,人類的家畜越來越多,它們有的可以做勞力和運輸工具,有的可以提供肉食和蛋類,能給人們帶來穩定而豐富的食物來源,因此,人類不再依靠打獵為生,只需把這些家畜飼養好、管理好、使用好,就基本能滿足一切生活需求。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因此只有當官的被稱之為「衣冠禽獸」,那個時候的衣冠禽獸可是一個褒義詞。當時的明朝,官服上所繡的飛禽走獸,就等同於今天的軍銜,從官服上所描繪的飛禽走獸,可以看出文武百官的等級,不僅如此,當時朝廷還規定,文官繡的是飛禽,而武官繡的則是走獸。其等級森嚴,不得逾越。
  • 12生肖中的龍虛無縹緲,古人為何認為龍與狗相衝?民間真有講究
    12生肖中的龍虛無縹緲,古人為何認為龍與狗相衝?民間真有講究中國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仍然自然存在,說明有一定的合理之處。「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傳統文化中,伴隨每一個人的除了《周易》中的五行文化,與人人有關的,恐怕就是12生肖文化了。從古人在制定幹支文化看,這裡藏有了自然大道、天地玄機的大智慧。
  • 生肖狗財運不順的年齡是什麼時候?
    在生肖狗42歲和45歲會遇到一生中最倒黴的兩年,是為劫數,做事情困難會很多,並且自身容易犯桃花劫,受騙和受傷的機率都很大,事業和家庭受到嚴重衝擊,聚財不易,散財增多,所以在此時應該端正自己的心態,不能受到外界的誘惑。此外多交良師益友,他們都可以在劫數之中挽救生肖狗的運勢,劫數度過後則得以翻身。
  • 已經成為了貶義詞,因為他們做法太極端
    因此引發我今天想寫的文章,曾幾何時「愛狗人士」這個詞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貶義詞,現在「愛狗人士」就是個貶義詞,我就覺得很不理解,我個人覺得這個詞非常普通的詞對不對,然後就是被一些人就搞得很莫名其妙,其實有的愛國人士就是把狗作為束縛人的工具,他們並不是單純的喜歡狗,而是喜歡多管閒事。
  • 土能生金:為何古人卻認為狗與雞屬相不合?看《易經》怎麼講
    土能生金:為何古人卻認為狗與雞屬相不合?看《易經》怎麼講《智慧易經》和《實用易經》專欄系列文章中,「源易緣」先後撰文談到了12地支裡的相關屬相。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卻又是非常有趣,物物相生相剋。動物的世界裡,人類忠實的好朋友——12生肖地支裡的狗,從來被稱為看門護院的「將軍」。四大名著《西遊記》和神話作品《寶蓮燈》裡,二郎真君身邊就有一隻哮天神犬。對於狗的認識,除了看家護院等司職外,還有兩句有關狗的諺語:一句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另一句是:狗攆雞,雞飛狗跳……大自然中的動物,符合自然大道,離不開相生相合,也難免相害相剋。
  • 玉皇大帝給十二生肖排序,為何將狗與豬排在最後,究竟有何寓意
    但是戍狗非常不擅長表達,很難讓自己的心意傳達給自己重視的人,一旦被全心付出的對象誤解或背叛,就會受到很嚴重的傷害。那玉帝在排序時為何將狗排在第11位呢,關於這其中的原因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於是狗老老實實的回答,我,每天看門守園一頓一盆,玉帝又問貓,只見貓靈機一動說:我會念經抓老鼠,一頓也只吃一小盞,玉帝判定貓吃得少,做得多貢獻比狗大,狗聽了很不服氣,認為貓用不光彩的謊言勝了自己,於是一邊罵一邊追咬貓,貓也自知理虧嚇得東躲西藏,不敢出來露面了,趁著貓藏在家裡不敢出來的機會,狗連忙同雞一塊去天宮排隊當生肖去了。他們一路急匆匆的奔跑。
  • 屬狗人12月運勢:穿什麼顏色鞋子最旺?生肖狗12月5號開始轉變
    屬狗的朋友充滿奮鬥精神,他們真誠,對待朋友總是十分仗義,受到大家的喜愛。屬狗的人特別踏實勤勞,不論做什麼總是非常用心,而且遇到事情能夠非常冷靜沉著去應對,一定會在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不會盲目衝動,屬狗人還特別低調,不論多麼優秀都能夠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屬狗的人生性高貴優雅,他們生來就攜帶著好財氣,一輩子都得到財神爺的護佑,錢袋鼓鼓,幸福得很。
  • 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
    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時間:2018-02-16 12:2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狗年教會孩子與狗有關的拜年成語 2018年新春狗年賀詞 農曆狗年馬上就要到了,相比其他生肖,大家提到狗都感覺是罵人的話,但狗年避不了還是要走家串戶去拜年的,都會說上幾句與狗相關的成語來互相拜年
  • 生肖屬狗的一生有幾次婚姻
    生肖屬狗的一生有幾次婚姻婚姻幾乎是每個人人生中不能夠避開的關卡之一,而誰都希望能夠收穫一份穩定而幸福的婚姻,不過著除了兩人的用心經營外還與個人婚姻運勢等有關哦,那麼屬狗人的婚姻運勢好不好什麼時候結婚最合適,屬狗的人性格非常強硬,不太容易聽進去大道理,不過屬狗人責任感還是非常強的,
  • 狗年話狗(輕鬆一刻)
    排在十二生肖第十一位的生肖狗是農曆戊戌年的吉祥物。  狗很早就被人類馴化,是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六畜之一。人類與這位夥伴的「親密」關係不僅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和書畫詩詞等藝術作品中,也體現在我們的日常話語中。人類對狗的複雜情感導致了評價的雙重性,所以與狗相關的詞語、諺語也往往帶有比較強烈的感情色彩。一方面形容其忠誠勇敢以及表示自謙時多為褒義,比如,犬子、犬馬之勞、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等。
  • 「生肖狗」什麼時候開始享清福?逢8財比山高,遇9運比火旺
    生肖狗,逢8財比山高,遇9運比火旺!3年一小運,5年一大運,進入8月份,算是祖上庇佑,屬狗人的運勢有一定的上升趨勢,接下來的收入會比以前好很多,特別是橫財和偏財方面,都有望超過正財,不過需要把握機會,主動出擊才行,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未來有相對可觀的資金收入。
  • 五十知天命,1970年「大金狗」享福的時候到了,屬狗人快來接福!
    1970年是庚戌年,庚的五行屬金,戌為狗,所以1970年出生是金狗之命,五行屬釵釧金命。釵釧金為六十甲子納音之一,對應庚戌(1970年,2030年)辛亥(1971年,2031年)年,對應的屬相是白狗和白豬。戌釵釧金老無用,待用而發,火煉而成器,鬼重而成實剛,逢辰衝也,是罡衝命之魁,以水克火也,福祿出於自然,不可強爭。
  • 五脊六獸是個貶義詞,為何成為皇宮廟宇屋頂裝飾物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五脊六獸是貶義詞「五脊六獸」是個貶義詞兒,常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態。所謂「五脊六獸」是中國傳統大型建築(如宮殿、廟宇、府邸)的一種裝飾物。在這些高大建築的五根房脊的邊緣上,安放著六種燒瓷的獸類小動物——這就是「五脊六獸」。
  • 生肖狗:生肖狗的最佳婚配
    屬狗人2020年總體的運勢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在這一年內都會踏踏實實的去努力,不管是從工作還是感情,他們都願意踏實的去付出,一起來看看2020生肖狗的最佳婚姻婚配.生肖狗生肖狗和生肖虎你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個人都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樂觀善良,又都樂善好施。
  • 2021馬上就到,牛年屬狗人的運勢怎麼樣,屬狗人來看看
    屬狗人雖然脾氣不好,這是因為他們很喜歡去撩撥異性,可謂愛憎分明,更多的時候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2021年開始,發橫財一夜暴富,大運加持,悶聲發大財,很多人都瞧不起屬狗的人,若能抓住機會自當錢財無盡,日後更是順心如意,一輩子大富大貴。屬狗的人天資聰穎,但早年生活平凡,空有一身技藝,但卻無施展的平臺,所以一般會走好多年的彎路。
  • 1月8日一到,生肖狗將會「禍從天降」,屬狗人看看怎麼回事
    早些時候財帛宮出現了「歲破」兇星,使一些人遭遇貴人不利的運勢,煩惱多使人傷神。儘管事業沒有突飛猛進更大的成就,但會有貴人相助,使他們能在1月逢兇化吉,萬事如意。而且生肖狗最怕的事情就是越忙越無效率,很難真正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民間俗語「晚上不怕鬼哭,就怕狗嚎叫」啥意思?為何害怕狗嚎叫?
    民間俗語「晚上不怕鬼哭,就怕狗嚎叫」啥意思?為何害怕狗嚎?文/農夫也瘋狂有一個成語叫「鬼哭狼嚎」,其形容的是是叫聲很大,並且聲音還很悽厲,多含有貶義的意思。比如當一個人唱歌很難聽的時候,就會用鬼哭狼嚎來形容。
  • 拼音帶gou的字大全_58個拼音含gou的字組詞 - 小孩子點讀
    1、狗(gǒu),8畫,左右結構,部首:犭組詞:雞鳴狗吠(jī míng gǒu fèi) | 走狗(zǒu gǒu) | 獵狗(liè gǒu) | 狼狗(láng gǒu) | 黑狗(hēi gǒu) | 狗彘(gǒu zhì) | 2、購(gòu),8畫,左右結構,部首:貝組詞:採購(cǎi gòu) | 購買(gòu mǎi
  • 生肖狗2020年流年運程詳解!
    要說屬狗人在這一年裡錢用在什麼地方比較多,那就是為家人付出很多,這樣做也會讓屬狗人和家人的聯繫更強。 生肖同樣屬狗,但是出生在不同年份的其具體的運勢如下: (一)1958年出生的生肖屬狗的人,家裡喜事多、好事多,旺子女 1958年出生的生肖屬狗的人,是戊戌年,納音屬木,與2020年庚子流年的納音形成木去克土,是為克出,所以,在這一年裡面要注意一些小毛病,比如腸胃類,肝膽類的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