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大家好我是民間故事系列原創作者~半杯水。
清朝年間,至德縣有位姓夏的老人,為人忠厚老實,日日行善積德。某一日,這姓夏的老人突然做了個怪夢,夢到有位老仙人告訴他,很快就要發洪水了,讓他趕緊造條船,洪水來的時候好帶著家人走。
這位夏老翁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可是夢裡的情景太真實了,讓他不由得就信了。於是醒來他就開始著手造船,當地原本都是平原,有水的地方就是池塘,根本就用不上船,所以當地很多村民就開始嘲笑夏老翁,覺得他肯定是老糊塗了,竟然無緣無故造船。於是夏老翁就告知人們自己做的這個夢,希望大家也能造船,以防不測。
可是夏老翁的好意提醒反倒讓村民們覺得好笑,晴天烈日,哪來的洪水,紛紛罵他是老糊塗了。其實夏老翁也質疑過這個夢,覺得就是個夢而已,但是萬一夢是真的,也好有個防範。於是夏老翁就開始不顧譏諷,日夜不停的造船,終於耗費了月餘時間才造出一條船。
眼見著天氣晴朗,十多天都不見下雨,村民們就更加嘲笑「夏老翁,趕緊搬家吧,搬到東海或者是江南水鄉去,要不你那船該發黴了,多可惜呀!哈哈…」夏老翁聽著,只說了一句「有備無患吧!」
在夏老翁造船後的第二個月裡,某一天下起了小雨,這雨下了一整天,村民也不甚在意,畢竟下雨沒什麼稀奇的。可是隔天這雨竟然也不停一直下,而且還越下越大,一個月的時間整個村子就被泡在水裡。
村民們大多都不會遊泳,有的人就爬到屋頂上,有的人就爬上樹,哀嚎聲一片。而此時的夏老翁就劃著小船將家人運送出去,而運送出去後就趕緊回來運送其他人,這個時候那些曾經嘲諷他的人羞愧難當。不過,夏老翁卻沒有在意,儘可能地把村民都救出去。
夏老翁救出了一半村民,另一半人被大水衝走了,被救的那些人失去了親人,紛紛指責夏老翁不作為,恨不得吃了他。夏老翁聽著那些話,有些難過,可他也因為自己沒有救出所有人而心痛。可是夏老翁越是低眉順眼,越引起了那些人的憤怒,有幾個年輕人失去了妻兒,恨不得手刃了夏老翁才解恨,對著夏老翁一頓打,氣憤之下還毀了他的船。
夏老翁的孫子鐵蛋氣惱不已,立馬就拉起爺爺的手衝出了人群,頭也不回地走了。臨走時說了一句「活該你們被淹死,早就勸你們造船,如今不是爺爺的船,你們早就淹死了,還來怪我爺爺!」夏老翁沉默不語,眼中的哀傷卻很明顯,對著孫子搖了搖頭,神情落寞地離開了。自此以後就再也沒人見過夏老翁,誰都不知道他帶著孫子去了哪。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用夢境拋磚引玉,看似玄幻無比,實則闡述村民們忘恩負義,不知感恩。當別人做某一件事的時候,自己覺得十分搞笑,不屑一顧。可是忽然有一天,你發現別人做的事情如此有用收穫頗豐,你想分一杯美羹,卻被拒絕,從而記恨他。就如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他一直堅持班長講的話「要活得有意義」,可是一直被所有人嘲笑,可最後呢?還記得連長說的話嗎?「我一直以為他是小樹苗,可是忽然有一天這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我覺得不要看輕任何人的努力,還要有顆感恩的心。
溫馨提示:「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文學。本故事屬虛構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由半杯水原創。不可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今日話題:村民們忘恩負義,夏老翁該不該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