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2號從708萬千米的遠處看去,太陽系第八大行星海王星散發著幽幽藍光。這顆行星上的大暗斑飄浮在低緯度地區。
圖源:NASA/JPL
撰文:ANDREW FAZEKAS
隨著北半球的夜晚開始逐漸變長,天文愛好者們可以有更多時間在秋高氣爽的時節欣賞夜空。本月,火星合日,我們派往火星上的所有探測器都將短暫失聯;海王星衝日,地球上的人們將迎來觀賞海王星的最佳時機;月圓中秋,家人團聚、喜獲豐收的節日即將到來;秋分日,從此晝短夜長,天氣漸涼。還有更多天象等你發現,標記好日曆,準備欣賞9月份的美麗星空吧!
9月2日,火星合日
9月2日,地球與火星將位於太陽相反的兩側,紅色行星上的機器人將暫時與我們失聯。
插圖:ANDREW FAZEKAS
這天,從地球上看,火星恰好位於太陽的另一側,不僅天文愛好者無法看到它,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和軌道器也都將在視野中消失。火星合日現象每隔2年發生一次,因此,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將暫停向火星探測器發送指令,以免信號中斷而出錯。美國宇航局出于謹慎,在8月28日至9月7日之間,好奇號火星車停止行走,洞察號著陸器的機械臂也停止工作,火星軌道上的探測器也將暫時停止向地球傳送數據。
9月5日,木星大三角
9月5日,月亮、木星和天蠍座附近的心宿二將形成一個迷人的三角形。
插圖:ANDREW FAZEKAS
當晚,南方的夜空中,上弦月、木星和550光年外遙遠恆星心宿二將形成一個惹眼的大三角形。這三個天體都位於天蠍座周圍。
心宿二其實是一顆巨大的恆星,名曰紅巨星,比我們的太陽大440倍。如果把心宿二放在太陽的位置,它將輕易吞掉火星以內的所有行星。事實上,天文學家們估測,如此龐然大物最終將變成一顆超新星。
9月8日,月亮與土星
人馬座裡有一個又矮又扁的茶壺星群。9月8日,土星將位於茶壺柄附近,而月亮將會懸掛在茶壺上方、壺嘴左側。
插圖:ANDREW FAZEKAS
黃昏後,看南方的天空,盈凸月將會與土星幽會。
仔細看它們二者下方,你會發現明亮的茶壺星群。這組獨特的星群位於人馬座內,銀河系核心恰好也位於它所在的區域。
9月10日,海王星衝日
9月10日,冰巨星海王星將變得最藍、最亮,但是想要在寶瓶座方向的眾星裡找到它,你還需要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
插圖:ANDREW FAZEKAS
太陽系第八大行星將在這天來到衝日點。當晚,海王星恰好與太陽的位置相反,因此,從地球上看去,這顆冰巨星將達到最大、最亮。不過,它的亮度也只有區區7.8等,因此,你需要用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在南方低矮的天空中,從寶瓶座的眾星裡尋找它的蹤跡。
不過,9月6日傍晚,我們可以藉助一個「嚮導」來尋找海王星。此時的海王星停靠在肉眼可見的壘壁陣八(寶瓶座φ,亮度4.2等)旁邊。
9月13日,中秋月圓
日落之後,月亮將從東方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它將在北京時間9月14日12:32達到最圓狀態。
在西方國家,最接近秋分的那個滿月被稱作「收穫月」。之所以有這個稱呼,可能是因為它的亮光幫助了北半球的農民在夜裡收穫莊稼。巧的是,這天恰逢中國的中秋節——中國人慶祝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賞月時,使用雙筒望遠鏡即可看到月亮上的深色區域。這些深色區域都是月海,是幾十億年前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月球後,月球內部的巖漿湧出地表形成的廣闊的熔巖平原。
如果藉助天文望遠鏡,視野將更令人欣喜。你將能清晰地看到山脊、山崖和撞擊坑。
9月23日,秋分
今年秋分的準確時間是北京時間15:50,標誌著北半球秋季和南半球春季的開始。英語中「分(equinox)」這一詞彙來自於拉丁語,意為「日夜等長」,即只有在春秋分這一天,白晝和黑夜的時間才相等。
如果北半球的人們在夏日裡仔細觀察每天正午的太陽位置,會發現太陽已經在慢慢地靠近南方的地平線,萬物形成的影子也日漸加長。
只有在春秋分這兩天,太陽才會從正東方升起,從正西方落下。
從天文學上講,秋分是季節輪轉的四個轉折點之一。地球自轉軸與其公轉面的夾角為23.5度,而在春秋分這天,太陽與地球的連線恰好與地軸垂直,南北半球所接受的太陽光恰好相同。
9月23日,月亮與雙星
9月23日,月亮將運行到雙子座裡的北河二、北河三附近。
插圖:ANDREW FAZEKAS
日出前約45分鐘,往東方望去,可以看到一絲銀鉤月與兩顆明亮的恆星相伴,它們就是雙子座裡的「雙子」:北河二與北河三。北河二是一顆亮白色的恆星,而北河三是一顆橙色巨星。它們在物理上並無聯繫,事實上,遠在51光年外的北河二屬於一個六顆恆星繞彼此運轉的系統。若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你可以輕易地把北河二歸入視覺雙星系統。這兩顆恆星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冥王星軌道的直徑,彼此繞對方一圈大約需要440年。
9月25日,月掩蜂巢星團
9月25日,一彎新月將會輕輕掠過巨蟹座裡的蜂巢星團。
插圖:ANDREW FAZEKAS
北京時間凌晨5:41左右,月亮將會遮掩住巨蟹座方向的蜂巢星團。中國境內除華南地區均可見掩星現象。
9月26日,軒轅十四合月
1940年,獅子座之心的軒轅十四爆發出的光子,歷經79年的宇宙之旅,即將經過月球,抵達我們的眼睛。
插圖:ANDREW FAZEKAS
月亮在於天空中的「巨蟹」伴舞幾個清晨後,終於贏得了巨蟹座的芳心:距離地球79光年的軒轅十四。這顆恆星是整個夜空中亮度排第21的恆星。它位於北鬥七星附近,而北鬥七星的「鬥」恰好構成了獅子座的「頭部」。
軒轅十四的體積是我們太陽的3.5倍,其固有亮度是太陽的140倍。它自轉的速度非常快,不到16小時便自轉一圈,因此,它的兩極地區已經顯得較為平坦。
9月26日,黃道光
從9月26日往後的兩個星期內,日出前大約1小時,北半球熱心的觀天者可以尋找最神秘莫測的天文現象:黃道光。
這種金字塔形狀的光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遠處城市的燈光,而且還被人稱作是「假黎明」。不過,這種光更為虛無縹緲,它是太陽光被行星間的塵埃反射形成的。
尋覓這種神秘天光的最佳時機是日出前一個小時,只需要往東方地平線附近望去即可。
大約46億年前,行星形成之後,行星際空間無數塵埃大小的粒子反射太陽光,形成了這種天象。
祝天朗氣清,觀星愉快!
(譯者: mikegao)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