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亡妻為何重新下葬?風水大師:你亡妻死得慘,後收費200萬

2021-01-10 寧文山

我國著名曆法專家蔡伯勵,研究風水60多年,精通於天文曆法和堪輿風水,他是廣東真步堂天文歷算的第三代傳人,他編撰的《真步堂通勝》2013年獲得了廣東省政府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香港特區政府還為他頒發了金紫荊星章,以表彰他在傳統曆法方面做出的貢獻。

對於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風水大師,錢財乃是身外之物,但當香港首富李嘉誠找蔡老先生看墓地風水時,就一句「你亡妻死得慘」而收了200萬的費用,這其中又有怎麼的故事呢?

從不相信風水到潛心研究

蔡伯勵,1922年出生於廣東順德,他的祖父蔡最白在晚清時期擔任欽天監,是當時著名的風水大師,創立了廣東真步堂。據史料記載,蔡最白在光緒末年,僅用算盤和毛筆就準確預測了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時間。

雖然蔡伯勵生於風水世家,但是早年,他並不相信風水,祖父本想從孫子幼時就開始教授相關知識,但他卻很抗拒。

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由於戰爭的原因,蔡伯勵沒法到學校正常上課了,在家又閒著沒事做,蔡父就建議兒子不妨學學風水,將來也能以此為生,因為在粵港澳地區,風水先生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蔡伯勵認為父親的話有道理,就開始跟隨祖父、父親涉足風水領域,這一年,他17歲。自從他學習後,倒不排斥了,反而覺得裡面大有學問,越學越感興趣,心就慢慢沉下來,進行潛心研究。

天文曆法博大精深,蔡伯勵想在更深領域鑽研,光靠家裡的長輩們教授還是不夠的,他還拜了當時廣州著名的數學家張兆駟為師學習數學,並師從中山大學校長張雲學習天文知識。

年輕的蔡伯勵頗具天賦,又極其勤奮,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有所成,22歲時,祖父和父親就放心地讓他接手家業,從此他就成為真步堂第三代傳人。

李嘉誠的高級風水顧問,為長江集團總部大廈布局

1952年蔡伯勵定居香港,而香港人特別講究風水,對於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風水大師從大陸來港,那些富豪、名流們紛紛登門拜訪,當然也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

李嘉誠有兩位貴人、也可以說是長江集團的高級風水顧問,一個是陳伯,另一個就是蔡伯勵了。李嘉誠對於較大的投資或需要做重要決定之前,經常會請教陳伯,而在風水布局上則就請蔡伯勵前來勘驗了,其中為眾人所知的就是長江實業中心大廈的風水講究。

上世紀90年代,李嘉誠拍下了香港中環的一塊土地,準備將其打造成為全港最高的標誌性建築,作為長江集團總部大廈,但是最終的設計高度卻是283米,而低於旁邊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這就是李嘉誠採納了蔡伯勵的建議。

中銀大廈是由著名的建築大師、美籍華人貝聿銘設計的,它在當年是香港的第一高建築,建築頂部的標誌形狀看似一把劍。

這在蔡伯勵看來,中銀大廈的這把劍太過鋒利,如果長實大廈高於中銀大廈,可能會對李嘉誠未來的事業產生不利影響。

那長實大廈僅僅低於中銀大廈就行了嗎?也不完全是。因為長實大廈旁邊還有滙豐銀行的大廈,於是,蔡伯勵給予李嘉誠的建議是,長實大廈的高度要低於中銀大廈、同時要高於滙豐銀行。

所以,設計終稿將長江實業中心大廈的高度調整為283米,滿足了兩個要求,而建築的外形也改為了方形。因為蔡伯勵欲將長實中心建築做成一個盾牌的形狀,這樣就可以擋住中銀大廈所謂「天劍」的不利影響。

說來也奇怪,自從李嘉誠搬到長實大廈辦公之後,他的事業發展一直都很順利。當然,不僅是看事業上的風水,還有家裡的風水,李嘉誠都很相信蔡伯勵。

亡妻重新下葬,風水大師收費200萬,只因一句話

李嘉誠的第一任妻子叫莊明月,李嘉誠能有後來的成就,與這位妻子有莫大的關係。李嘉誠年輕時是從內地一路逃難到香港,寄居在有錢的舅舅家,而莊明月正是舅舅的女兒,也是他的表妹。

莊明月與他情投意合,當年不顧父母的堅決反對,硬是嫁給了窮小子李嘉誠。在李嘉誠創業初期,莊明月不僅為他提供資金幫助,更是不離不棄地在他身邊,給予了事業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可以說,李嘉誠的成就中有一半是莊明月的。

對於這樣一位好妻子,李嘉誠自然是對莊明月的感情很深,也很尊重妻子,然而在1990年陽曆新年的第一天,各家都在歡度新春之時,莊明月卻在家中突然死亡。

對於她的死,外界有多種猜測,但是李家只是對外官宣,莊明月是心臟病突發猝死,而對於其他的事情自始至終都是避而不談。隨著莊明月的下葬,外界的各種傳聞也就慢慢消失了,她的名字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

然而到了2006年,又出現了一些變故,莊明月的墓地不知被何人破壞了,亡妻的墓地被毀也意味著李家的風水被人攪了局,李嘉誠一邊是非常氣氛,一邊自然是要請風水大師重新布局。

於是,李嘉誠來拜訪蔡伯勵,讓大師給予指點,要重新為莊明月修建墓地,以讓亡妻安息。蔡伯勵聽完,就向李嘉誠開出了200萬港幣的風水費。雖然李嘉誠是香港首富,區區200萬對他來說也是九牛一毛,但是蔡伯勵要價也太高了,這不是蔡老的為人,他很疑惑。

從李嘉誠的面部表情,蔡伯勵看透了他的心思,只說了一句「你亡妻死得很慘」。聽了大師的這話,李嘉誠目瞪口呆,什麼話也不再說,表示按照蔡伯勵的意思去辦。蔡伯勵要了莊明月、李嘉誠,還有他們兒子的八字,重新對墓地進行風水布局,了結完此事。

李嘉誠支付的這200萬費用,原來蔡伯勵並沒有佔為己有,而是全部捐助給了慈善基金,用以改善貧困山區人們的生活狀況,其中的用意著實讓人明白。蔡伯勵並不是一個貪財之人,他這一生預測所收取的費用基本都用於了真步堂的日常開銷以及捐給慈善事業。

一代風水大師蔡伯勵,收了李嘉誠200萬風水費,並用這筆錢做善事,其實也相當於為李家積了功德,以及為李嘉誠的亡妻祈福。

相關焦點

  • 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你亡妻莊月明的死」,李嘉誠便給他200萬
    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郭璞《葬經》 李嘉誠痛心不已的同時,連忙找到當時的風水大師蔡伯勵,希望他重新選址設計自己亡妻的墓地,務必不要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 蔡伯勵的傳奇往事:他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就收了李嘉誠200萬
    香港堪輿大師蔡伯勵於香港與世長辭已近兩年,大師的人生旅程終是永久地停留於96歲這一站。蔡伯勵落葬於香港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葬禮當天甚是莊重,各路人士紛紛自發前往悼念,其中尤為顯眼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身影。眾人皆知,風水大師蔡伯勵一言值千金,他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就收了李嘉誠200萬。也正是這一句話揭開了蔡伯勵與李嘉誠兩人淵源的序幕,更是富豪與大師雙劍合璧走天涯的關鍵點。
  • 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亡妻莊月明死得慘」,李嘉誠便奉上200萬
    李嘉誠妥善地安排好了莊月明的後事,一晃眼16年就過去了。誰料在2006年,居然有盜墓賊盯上了他們家,把莊月明的墓室給挖了。李嘉誠大怒,立即開始對此事進行徹查,同時決定修復墓地。他相當慎重,連動工的日子也要講究。當時,他請來了在香港可謂是首屈一指的風水大師蔡伯勵,誰料僅僅只是選個日子,蔡伯勵居然一口開價200萬!
  • 香港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你亡妻走得慘」,李嘉誠就轉了200萬
    他是廣東真步堂天文歷算第三代傳人,一生致力於風水研究、曆法編纂,其著作《通勝》甚至還被選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蔡老是在22歲時開始接管真步堂的,此前他一度認為風水就是封建迷信,但隨著父親逐步接觸後,他發現了其中的科學性。算盤、渾天儀、口訣、天文、曆法,這些都有規律可循,而風水就是靠這些推演出來的。
  • 李嘉誠將亡妻重新下葬,只因「他」的一句話,心甘情願奉上200萬
    現在「風水」這一水在民間中提及的比較少,特別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很多人都覺得風水等於迷信。但是在富豪圈,「風水」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富豪們的很多「重大決策」都需要詢問風水大師們的「意見」。 特別是在香港的富豪圈,對風水更是深信不疑。
  • 著名風水大師蔡伯勵,靠一句「你亡妻死得慘」,收取李嘉誠200萬
    更何況,人們一直認為,風水關乎著整個家族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富商,對於風水就更加重視了。我國著名風水大師蔡伯勵,就曾經是香港轟動一時的風水大師,2018年蔡伯勵去世之後,可以說整個香港都受到了巨大的波動。當年,蔡伯勵還曾靠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就收取李嘉誠200萬,並且成為李嘉誠最信賴的風水師。
  • 蔡伯勵:一代風水大師,他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就收了李嘉誠200萬
    李嘉誠就非常相信蔡伯勵的能力,蔡伯勵曾經對李嘉誠說了一句話,李嘉誠就給出200萬的價錢。蔡伯勵出身於風水學世家,他的爺爺就是一代風水學大師,創辦了他們家族傳承的真步堂,專門從事風水堪輿的事業。蔡伯勵的父親很好地繼承了爺爺的衣缽,把真步堂在家鄉發揚光大。可是蔡伯勵從小就不信這些,他認為那都是迷信。
  • 香港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你亡妻死得慘」,李嘉誠便給他200萬
    在風水學問中,給人看家宅、祖墳裡面的學問是最高的,至今為止,很多成功人士都還相信風水,會請專業的風水大師看為自己看一看。  蔡伯勵,出生於1922年,是中國香港殿堂級別的風水大師。蔡伯勵裡的爺爺是光緒年間就赫赫有名蔡最白,開創真步堂已有將近120年的歷史,父親也是風水大師,蔡伯勵乃第三代,一個風水世家能夠傳承下來,說明這一家在風水上面的研究真的有點東西。
  • 92歲李嘉誠心中不忘亡妻,曾請大師蔡伯勵擇日,六個字收兩百萬
    【文丨張 十 扒】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錢人請大師看風水,那就真的叫風水。沒錢的人請大師看風水,那就叫迷信。」說起玄學這個東西,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信的,但是碰到事情之後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心裡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對這些東西有些敬畏。
  • 蔡伯勵:一代風水大師,一句「你妻子死得慘」,拿走李嘉誠200萬
    早在近代的《葬書》當中就記載「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在我們國家的香港,確實存在一位堪輿之術的大師,他叫蔡伯勵,他被奉為風水師的傳奇,每日找他看風水的人數不勝數,曾經就因為一句話,他讓李嘉誠心甘情願掏了兩百萬。一:風水大師的成名之路《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
  • 富商御用風水師,何鴻燊霍英東都是客戶,一句話讓李嘉誠掏200萬
    ,足以見得其風水卦象的強大實力。而蔡伯勵作為其御用風水大師雖然早已在兩年前逝世,但是其繼承人蔡興華依舊秉承家業,繼續作為何鴻燊御用風水師前來為其卜測風水。 在蔡興華的指引下,何鴻燊家人決定聽其指揮,將逝者何鴻燊停放一年後再正式下葬。
  • 第一風水師蔡伯勵,為霍英東選墳,一句話讓李嘉誠掏200萬
    像何鴻燊、霍英東等富商、官僚家族,都是蔡伯勵的客戶,尤其是在李嘉誠這裡,蔡伯勵大師一句話,便斥資二百萬,足以見得其風水卦象的強大實力。風水大師第一人風水、卦象等事與封建迷信不同,是一種依照自然間的氣象、地理、人文等學科內容,綜合而來的中國所特有的學科。其中事態,看似奧妙神秘卻不乏科學道理,因而在很多高等院校中,也設有風水一科專業課程。
  • 著名香港「風水大師」去世,只用一句話,就拿走李嘉誠200萬
    可是他並不喜歡風水之道,認為這些東西並不可信,畢竟他從6歲開學習孔孟之道,對於家傳之學,他一直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由於當時山河搖墜,國家敗亡之氣已顯,加上時局的動蕩,讓他沒法專心上學,只能在家裡安心讀書,這時他的父親告訴他:「於其無人教你念書,不如跟我學這些家傳的學問,這個世道多學些本事總是沒錯的,沒準你以後用的上」。
  • 風水大師蔡伯勵去世,曾用一句話就收了李嘉誠200萬
    大多數中國人確實不信教,但有一件事兒,卻是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去遵守,即便是不相信的人也一樣,那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水"。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所體會,中國的各種規矩忌諱,不論你相不相信,它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即便你不是一個相信鬼神之說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去遵守。而在中國最看重這個"風水"的,就莫過於香港的商人了。
  • 風水大師蔡伯勵,靠一句話收李嘉誠200萬,讓他悔恨交加
    風水結合了很多精妙之術,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對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普通老百姓,都非常相信這一說。這就衍生了很多專門研究風水的門派,香港就有一個擁有120年歷史的真步堂,蔡伯勵蔡老先生就是真步堂的第三代傳人。而他之前還就因為一句「你亡妻死得慘」,就收了李嘉誠200萬元。
  • 「風水大師」蔡伯勵:說出6個字後,李嘉誠甘願給其200萬
    「風水大師」蔡伯勵:說出6個字後,李嘉誠甘願給其200萬我們在說起香港這個城市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是繁華的景象,和一些俊男靚女。在眾多的香港人中,大家都非常的信風水,而娛樂圈中的明星,也是對此深信不疑。曾經張國榮、古天樂、羅志祥等都到泰國找過一位高人,其實,在香港也有一位高人,他和首富李嘉誠的關係非常的密切。
  • 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話讓李嘉誠少賺幾百億,李嘉誠卻深信不疑
    風水是一種研究環境和宇宙規律的哲學,是一種人對自然的觀察以及規律的總結,如今的風水雖然依託於古代發展,但是也隨著現代的變化在不斷發展,很多大學都將風水納入了選修課程,甚至就連美國的大學都有開設風水相關的課程。幾乎每個朝代,都有非常著名的風水大師,而且深受王侯將相以及富人的敬重,如秦漢時期的張良、南北朝時期的葛洪和葛玄等,而在現代,同樣也有這樣一位風水大師,他的名字叫做蔡伯勵。
  • 2006年,李嘉誠原配莊月明墓地被盜,蔡伯勵一句話就收了他200萬
    都說小富靠運,大富靠命,勤奮努力的人不在少數,有膽有識的人也不勝枚舉,可為什麼偏偏你能成為億萬富翁呢?  機遇一詞恐怕沒有幾人說得清,所以香港富豪向來迷信,篤信風水。  澳門賭王家族也專門挑選了吉日為何鴻燊舉行葬禮,下葬時間更是定在了今年。
  • 香港風水大師蔡伯勵,只對李嘉誠說了一句話,便換來兩百萬報酬
    一代大師的養成2018年7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一位大師轟然離世,靈堂之上,眾多的祭拜之人宣告著這位大師生前的功績。他就是香港著名大師——蔡伯勵。1922年,蔡伯勵大師出生於廣州順德一個著名的天文曆法世家。蔡伯勵祖父那一輩便因為深得天文曆法精要,在廣州順德一代名聲鵲起。他的祖父也因此創辦了以探究風水、計算天文曆法為主要業務的真步堂。
  • 港媒揭秘賭王喪禮,何家找蔡伯勵後人擇日,蔡曾為李嘉誠亡妻修墳
    蔡伯勵已在2018年去世,享年96歲,他是富豪御用的風水師,與不少政商界名人都保持友好關係,他是大師級人物,中國的曆法專家。蔡伯勵曾編寫「通勝曆書」70年,歷年銷量超過7000萬冊,他曾說過,如果不是因為盜版泛濫,他寫的「通勝」銷量會更高。蔡伯勵的《通勝》備受肯定,於2013年獲廣東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