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賞個雪景摔斷手還被困山上!成都人為看個雪太拼了!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都江堰市趙公山迎來了一場大雪

整座山都被白雪所覆蓋

一時間仿佛變成了童話中的冰雪世界

引來了不少遊客上山觀賞雪景

然而,極個別遊客準備不充分

還不知道量力而行

意外就往往會找到他們

1月4日下午

有一名遊客在下山途中不慎摔傷

被困在陡峭的懸崖邊

體力透支

最後報警經消防救援大隊護送才下山!

據被困者說:"我們一行3人組團前往趙公山賞雪,由於下山時冰爪損壞且山路結暗冰溼滑,在行經至「慶雲寺」附近時,其中一人不慎滑倒導致右肩關節脫臼摔傷,加之又在飄著雨雪,氣溫逐漸下降,又冷又餓,且長時間跋涉導致體力透支,無法自行下山。

(視頻:成都交通文藝廣播)

看了這個視頻,川哥就想說一句,朋友,量力而行嘛!爬個山,尤其是趙公山這種野山,好歹衝鋒褲登山鞋弄起!好歹帶上一根登山杖!

不慎滑倒導致右肩關節脫臼摔傷,摔倒弄成這樣,依川哥經驗,估計是雙手放荷包裡走路,一摔才能這樣。在媒體公布的救援照片中,同行這個白衣服男的,繼續手操荷包下山。這樣不摔你們摔哪個!

還有啊,三個朋友一起,一個人摔到半隻手,另外兩個朋友攙扶注意點也能下山吧,又沒摔到腿!(大家可以看救援下山的視頻,把這男的攙著就下山了)

你們簡直就是在浪費消防戰士的時間!

浪費公共資源

就在前不久

也是同一個地方

同樣發生了遊客被困趙公山事件

還上了央視

位於都江堰的趙公山作為尚未開發的景區,叢林密集,地形複雜,海拔2400米,一直是很多初級徒步者挑戰的首選。在網上,隨處可以搜到網友推薦的趙公山徒步攻略。

然而,趙公山也是屢發事故的地方,媒體公開報導中可以看到

趙公山近年事故

2016年,12名大學生跨年夜被困趙公山,後被救出

2017年,7位遊客登趙公山迷路,最後被民警解救

2018年,一位四川大學副教授在趙公山失聯。

2020年11月,一位男性在徒步登趙公山時,身體出現不適後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

2020年12月13日,一對父子賞雪被困趙公山(娃娃七歲),後被救援出

這裡川哥也給那些沒有戶外經驗的朋友支點招,希望大家出去玩,開開心心去,健健康康回。

一日遊爬山準備建議

1,結伴而行,儘量不要一個人去爬山啥的,尤其是野山。(今天這個事件說明,結伴還是要找靠譜的)

2,出發前儘量做足攻略,對去的地方有一定了解,規劃好上下山時間

3,裝備齊全點(衝鋒衣褲,防滑的鞋子,登山杖等帶起,爬山有個登山杖,既安全又省力,衝鋒衣褲這些,不怕打溼,不要穿個牛仔褲,運動鞋就去爬山)

4。熱水,食物帶足(長時間在低溫環境下待,一口熱水能讓你直接回血一大半,食物規劃好量,多帶一頓的防萬一)

最近馬上寒潮又要來了,

成都周邊很多地方又要下雪

大家出門耍雪時,一定多多注意!

相關焦點

  • 南方大學生第一次看雪被困9小時,原因竟是:沒見過下雪
    近日,四川康定一名大學生爬山看雪景被困9個多小時。近日,四川康定一名大學生爬山看雪景被困9個多小時他說自己沒看到過下雪一時衝動獨自爬上深山賞雪被困最終,消防員摸黑將其救下12月6日傍晚康定消防接到報警稱:一名四川民族學院大學生上山觀賞雪景被困超過9小時情況十分危急17時28分,消防救援人員抵達姑咱鎮與當地政府專職消防隊取得聯繫
  • 1993年,成都下了一場北方的雪
    詩裡描繪的天地間都被白雪「籠統」,江山白茫茫一片的場景,對於成都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身邊有人戲稱成都下得雪該有個專屬名稱:頭皮雪。 頭皮屑?頭皮雪!成都下雪不過夜。 身邊也有朋友戲言,每當看到外地大雪封路的新聞時,他身邊就要響起一首陳奕迅的歌作為背景音樂。
  • 成都的第一場雪,落在了孩子們心裡
    2021年的第一場雪,終於圓了成都人的冬天賞雪的夢想。一早如絮的雪飄落,雖未能成積雪,但依然裝點了世界,裝點了這個冬日。 作為南方的孩子,偶遇這場雪,讓成都的校園突然「沸騰」起來了。孩子們跳著笑著,老師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孩子們「瘋」,欣賞著難得一見的雪景。
  • 元旦期間 成都市民登山徒步賞雪景、迎新年
    人民網成都1月4日電 (朱虹)據悉,元旦假期,四川600餘家A級景區迎客超500萬人次,冬季溫泉冰雪產品倍受追捧。記者從戶外旅行社了解到,今年元旦期間,短途徒步遊備受歡迎,成都市民也熱衷於登山徒步賞雪景、迎新年。
  • 成都周邊有個密林仙境:可玩雪、賞冰瀑奇觀,徒步難度小,無門票
    比鄧生溝小眾,玩雪、賞冰瀑奇觀~離成都不遠,不要門票!文/雙姐旅遊成都周邊的冬天,不止有雪~雙姐最近找到個冰雪秘境聽說那些人超少,而且景色特別美麗!這裡有大片森林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厚厚的青苔上面布滿了皚皚白雪俗話說有溝必火,今年就讓這裡火一把這裡就是臥龍梯子溝01臥龍梯子溝梯子溝距離成都130公裡左右。
  • 重慶人看雪都喜歡去的地方,你更喜歡去哪裡呢?雪景迷住你了嗎?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但是對於南方人來說,想要欣賞雪真是太難了!特別是對於重慶主城的人來說,期盼了一年又一年,還是沒有實現看雪的夢想!其實重慶也有很多可以看雪的地方,比如金佛山、仙女山就不錯!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金佛山的西坡索道究竟有多美?
  • 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究竟有多大?
    成都「第一場雪」究竟有多大  經過一天的降雪,至7日晚間,成都市內不少地方已白雪皚皚。  這場降雪從何而來?成都市氣象局預報員韋瑋分析,7日左右成都市有較有利降雨條件,加之北方較強冷空氣入侵導致的氣溫下降,讓降水形態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了本輪降雪天氣。  這場雪究竟有多大?「這要看從哪個範疇來理解『大』?」
  • 今天成都人過節了!2021年的第一場雪,超認真,有人用袋子裝,有人用...
    成都氣象臺發布了看雪地圖 成都周邊景區的雪景則更加驚豔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
  • 寒潮來襲 雪花飛舞 雪景動人 也「凍」人 溫馨提示:別光顧看美景...
    遊客在景區賞雪景瑞雪兆豐年。2021年伊始,我市持續迎來降溫天氣。7日,受寒潮影響, 我市多地迎來降雪,就連中心城區也飄起雪花。迎著紛紛揚揚的雪花,不少市民走出家門,前往蒙頂山、二郎山、 轎頂山等景區(點)打卡賞雪,感受冬日雅安的魅力。
  • 壹現場丨北京「房山藍天」新年第一救:男子觀冰瀑摔斷胳膊被抬下山
    2021年1月2日,一名觀看冰瀑時不慎摔斷胳膊的遊客被抬下山去,這是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的「新年第一救」。1月2日上午12時許,正值新年假期,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接到求助信息,一名遊客受傷等待救援。「事發位置在上方山附近的野山中,這個地方經常有人到山上觀看冰瀑。」
  • 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究竟有多大?
    1月7日,成都遭遇2021年的「第一場雪」——全市所有區縣普降小雪,持續整日。18時,成都市氣象臺發布降雪跟蹤預報:目前成都市出現大範圍降雪天氣,預計未來6小時,小雪天氣持續,最低氣溫達-1℃。   這場雪究竟有多大?成都真的有那麼「貧雪」?成都平原為何難遇大規模降雪?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哈爾濱97個公園喊你堆雪人!有獎盃有證書那種……
    為助力哈市冰雪旅遊工作,增加城市公園互動參與、玩雪賞雪的遊園體驗,市城管局園林辦發布《公園堆雪人做雪景群眾活動方案》。今冬,全市具備條件的近百座城市公園將布設形式多樣的雪景,增加公園冬季景觀效果。今冬,哈市園林部門將結合全市公園實際,在全市公園利用廣場、大型綠地、足球場等區域,製作形式多樣的雪景,增加公園冬季景觀效果。造景用雪以自然雪為主,有條件也可以採用人工雪。
  • 北京多地氣溫破極值,多地飄雪,朋友圈裡都在曬雪,深圳人眼巴巴
    有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度以下。江西、湖南、成都等地都在飄雪,氣溫也都在零下幾度。好久沒有看到這樣的低溫氣候了。儘管一直生活在溫暖如春甚至如夏的深圳,網友小洪也還是感覺,今年的冬天,冷得不尋常。當然這種感覺主要都來自朋友圈。
  • 老人在醫院摔斷手 家屬討監控4個部門輪番「踢皮球」:不歸我管!
    母親檢查完後,在拍片室裡面摔斷了手。 鍾先生說,母親是檢查完下床時摔倒的。不過,當時母親為什麼會摔倒,鍾先生想問個明白。可是一附院各種推諉,不給家屬看當時的監控,叫110出警,也調不了監控。
  • 商機無處不在,成都一市民腦洞大開街頭賣雪,20元一桶生意火爆
    你看,四川成都這位市民便從這場雪中發現了這一新商機,賣雪賺錢! 他敢想也敢幹,立即付諸了行動,上附近山上搜集積雪,用三輪車拉到市區街街頭出售。 這天,他用三輪車裝了滿滿一車雪,在街頭叫賣。雪按桶賣,大的20元/桶,小的10元/桶。老闆賣得並不便宜,生意卻不錯,有不少的市民來購買,開開心心的把雪帶回了家。
  • 2021年成都熊貓基地第一場雪如約而至,滾滾與雪的故事
    成都熊貓基地2021年的第一場雪戳視頻看滾滾與雪的故事↓↓↓一場飛雪染了一座城。2021年1月7日,冬天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漫天飛舞的雪花為成都熊貓基地增添了一份冬日雪的詩意。胖達帶你領略一場大熊貓與雪的詩。
  • 成都下雪了,趕緊抓住機會來教娃背古詩!
    1月7日清晨,成都喜提降雪一大早激動的成都人朋友圈又開始「過年」了#成都下雪#也登上微博熱搜大家紛紛表示這是最近成都的雪下得最認真的一次網友們樂瘋了↓↓↓(微博截圖)快來一起欣賞一下讓咱們成都人民快樂到飛起的雪景
  • 曹公奇:《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
    預設: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描寫西湖雪景的?雪景有什麼特點? 2.「痕」「點」「芥」「粒」等詞的用法有什麼特別之處? 3.在湖心亭碰見的金陵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 被「百億補貼」圈粉 成都消費者四個月在拼多多下80多單
    四個多月,下了80多單,花費兩萬多元——這是成都市民羅女士使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至今的「剁手單」。她稱是被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圈粉,然後「全面淪陷」,從新款iPhone、日常化妝品到農產品、海鮮,拼得停不下來。「很多品類,各家電商都是同樣的商品,拼多多上面能便宜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