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十大看點:
1、區塊鏈將推動產業變革,專家建議建立技術標準和行業規則
2、人社部發布公告,擬新增職業信息包括區塊鏈相關技術人員
3、《上海市重點領域(產業類)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發布,涉及區塊鏈行業
4、湖北: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產業
5、江蘇省將加快建設以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
6、雲南2020年將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雲平臺
7、成都市市長羅強:將推動設立數字資產交易中心
8、交通運輸部: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公路工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應
9、經濟參考報: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10、中國智慧財產權報:法定數字貨幣專利助力我國數字金融發展
事件解讀:
1、區塊鏈將推動產業變革,專家建議建立技術標準和行業規則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民政協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最近聯合主辦「雲」座談,探討產業區塊鏈的機遇與挑戰。專家認為,區塊鏈技術將推動我國產業變革,但當前還要著重解決標準問題,建立技術標準和行業規則。
2、人社部發布公告,擬新增職業信息包括區塊鏈相關技術人員
5月11日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對擬發布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其中擬新增職業信息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為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為運用區塊鏈技術及工具,從事政務、金融、醫療、教育、養老等場景系統應用操作的人員。
3、《上海市重點領域(產業類)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發布,涉及區塊鏈行業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科委、市金融工作局編制《上海市重點領域(產業類)緊缺人才開發目錄》(滬經信人[2020]308號)。5月14日,該目錄發布。《目錄》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14個重點領域,提出175類緊缺人才,特別涵蓋了由於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水平提升與信息化技術應用等催生的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包括工業網際網路、5G應用研發、大數據分析挖掘、區塊鏈系統開發、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數字設計等。
4、湖北: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產業
5月11日,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王曉東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所需,對推動我省疫後重振、搶抓技術革命機遇、搶佔高質量發展制高點,具有重大意義。要搶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新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產業,推動工業、農業、服務業數位化轉型,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5、江蘇省將加快建設以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
5月11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根據《政策措施》,江蘇將加快建設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和以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
6、雲南2020年將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雲平臺
2020年雲南發展的16個關鍵字中包括「數」,以更大力度推進「數字雲南」建設。加快布局5G網絡、數據中心、區塊鏈技術雲平臺、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基建。制定財稅政策,建設普惠性服務平臺,營造數位化生態。
7、成都市市長羅強:將推動設立數字資產交易中心
5月14日上午,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正式開幕,成都市市長羅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羅強表示,成都將提速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深入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推動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加快建設。加快推進區塊鏈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推動設立數字資產交易中心,紮實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試點。他還指出,將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積極推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發展區塊鏈、5G、8K、人工智慧等產業,培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無人經濟等新興業態,謀劃實施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8、交通運輸部: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公路工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應用
5月1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深入推進公路工程技術創新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推廣智慧公路技術。深化BIM信息化技術、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自主研發及在公路領域的應用,在特大橋、特長隧道等基礎設施推行精細化設計、施工、養護和運營。加大不停車收費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推動不停車支付技術的多場景應用。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公路工程信息管理、災害預防、應急救援等方面的應用。
9、經濟參考報: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經濟參考報刊文《新基建夯實中國高端智造》。文中提到,無論是以5G、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還是以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新基建都在拓展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強化中國經濟的韌性,為科技創新賦能,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10、中國智慧財產權報:法定數字貨幣專利助力我國數字金融發展
5月14日,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發表文章《法定數字貨幣專利助力我國數字金融發展》。文章指出,目前,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主要由央行下屬的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三家機構承擔。截至2020年4月14日,根據中國專利文摘資料庫的檢索結果,這三家機構已分別為數字貨幣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專利申請涵蓋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文章寫道,從專利角度分析,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研發進展迅速,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法定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下的一種大趨勢,它的推出勢必給現有的貨幣體系帶來巨大改變,給我國的金融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值得翹首以待。
聲明:
1、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2、我方無意侵犯某方的智慧財產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