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牆哥、牛角哥們還會帶著滿腹怨恨和一腔孤勇,走向更極端的不歸路。
(當地時間1月8日,推特宣布已經在其平臺永久關閉川普的個人帳戶。)
三月春獵,最後時機,孤注一擲,前途盡毀。《琅琊榜》裡譽王蕭景桓的結局和美國總統川普有得一拼。譽王原本可以在儲位之爭輸給靖王之後保存實力,從長計議,卻非要在最後上演一出起兵謀反直搗獵宮,結果兵敗命隕。而川普原本可以休養生息,四年後再戰,但前兩天演的這齣搶佔國會山成了他精確計算的政治棋局上最大的敗筆,眾叛親離中直接斷送了自己和子女重返白宮之路。
《琅琊榜》在譽王兵敗後又拍了十集,而現實生活裡這部驚心動魄的實景美劇接下來會上演什麼樣的內容呢?我只能說,我能猜到的一個情節想想都叫人不寒而慄。這段極可能發生的劇情,對於即將上任的總統拜登應該也是個惡夢。
1月6日國會認證大選結果那天發生的情節其實已經夠驚心動魄了,堅信大選投票舞弊的川普鐵桿粉絲們湧入首府華盛頓,總統對他們發表講話說永不放棄、絕不認輸,「我們要阻止盜竊,我們要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走下去,我們要挺進國會。」 結果,如他所願,真的挺進國會了。
接下來的事都被記錄在鏡頭裡了,有人扒在國會外牆上往上爬有如殭屍圍城,有人身披獸皮頭戴獸角在大廳裡仰天長嘯有如牛魔王再世,有人衝進眾院議長普洛西的辦公室,腳蹺上辦公桌假裝自己是玉皇大帝,有人搬走了議員們講話用的演講臺,抱在懷裡笑得好像搶到了覬覦已久的獵物。我最喜歡的是路透社記者Lean Millis拍的那張照片:天已擦黑,穹頂國會山被人群層層包圍,人群中間一顆催淚彈炸出的硝煙被燈光一照,好像地獄開了個口子,讓人想起《麥克白》裡三女巫用來煉毒藥的大鍋。
這起事件造成5人死亡,目前已有幾十人被逮捕,抓捕還在繼續,美國成了全世界吃瓜群眾眼裡的笑話。這齣劇得以上演其實並不奇怪,川普上任第一天,就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只不過可能所有人,包括川普自己都沒料到,在他屢屢任性乖張地挑戰美國政界心理承受力且屢屢得手之後,在美國政壇看似已經成為他手裡的一隻陀羅的時候,他終於多邁了半步一腳踩空,觸到了這個政壇的底線。
當天議會復會後,一向對總統忠心不二的副總統彭斯宣布拜登勝選,被他視為盟友的國會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譴責他煽動暴亂,麥康納的太太交通部長趙小蘭、川普的好友教育部長迪沃斯(Betsy DeVos)、美國駐北愛爾蘭特使慕瓦尼(Mick Mulvaney)、第一夫人辦公室幕僚長格瑞珊(Stephanie Grisham)、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一個接一個撂挑子,跟他劃清界限。保守派媒體《華爾街日報》也發表社論勸他主動引咎辭職。
川普也認慫了,7日發表講話譴責暴徒並承認敗選。現在他正忙著給自己搞特赦,以免卸任後被秋後算帳。而眾多國會議員已經開始鬧著要對他二次彈劾。對於還有一個多星期就要離任的總統,彈劾更重要的意義並不是終止其任期,而是讓他永遠失去再次出選總統的機會。無論彈劾是否成功,有一點已經明確,造反失敗的川普,連帶著特家子弟,今後都將被美國政壇視為洪水猛獸,無望再重返白宮。
(繼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後,西方各國元首表態譴責華盛頓發生的暴行。美國國會連夜認證選舉結果,副總統彭斯凌晨3點40宣布拜登勝選。)
但這次「川粉」們搶佔國會山給美國蒙上的陰影,不僅不會在川普離任後煙消雲散,反而會因為他的離任而更加濃重和令人不安。因為我敢打賭這次衝在前面的爬牆哥、牛角哥們,不僅不會因為這次行動引起的公憤和大統領的出局而心灰意冷卸甲歸田,而是會在憤憤不平中更加熱血上頭,帶著滿腹怨恨和一腔孤勇,走向更極端的不歸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雖然這起事件之後,美國右翼統一口徑把事件的責任推給左派,說是極左陣營Antifa派來奸細混入和平示威的隊伍,然後帶頭衝進國會給示威者栽贓。怎奈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川軍」大都響應總統號召,寧可戴牛角也不戴口罩,沒多久就被一一指認了出來。比如牛角哥真名Jake Angeli,朋友圈裡貼的都是QAnon的陰謀論和譴責大選舞弊的貼子。一個在國會大廳裡叼著煙玩自拍的是白人至上組織「驕傲男孩」成員Nick Ochs。一個在國會裡玩直播的是被一些民權團體列為「白人種族主義者」的Tim Gionet。那個闖進普洛西辦公室的叫Richard Barnett,是一直堅稱大選舞弊的堅定的擁槍枝持者。再看看現場,有人舉著南北戰爭時南方的邦聯旗幟,有人穿著上書「奧斯威辛集中營」字樣的T恤衫,有人穿著上書「QAnon 1972」的夾克衫,這支隊伍主力是誰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別看他們扮相好像在開玩笑,但他們是認真的。事件發生的當天,警察在國會裡清場之後,電視臺隨機採訪一個在朋友懷中哭泣的年輕女性。記者問她:「你怎麼啦?」,她說:「我衝進國會,結果警察朝我噴了辣椒水。」記者又說:「你為什要衝進國會呢?」她邊哭邊說:「為了革命啊,這是一場革命。」
白人至上主義者在美國古已有之,他們革起命來有多恐怖,早年間黑人的屍體吊在樹上夢魘般的照片可做參考。但川普四年中迅速死灰復燃的白人至上主義,卻與當年以黑白衝突為基礎的那股力量有所不同,他們的矛頭更多指向現存的體制和維護這種體制的政府。這也是為什麼川普的離任反而會使這股力量更加活躍,也註定會因此引發更多國內恐怖事件的原因。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貝羅(Kathleen Belew)在她2018年出版的《家裡的戰爭:白人權力運動和半軍事化的美國》(Bring the War Home: The White Power Movement and Paramilitary America)一書中指出,在60年代民權運動之前,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和政府站在同一個戰壕,他們可以明目張胆地欺壓少數族裔,但民權運動之後,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的法律逐漸推出,白人至上主義者感覺自己受到了打壓。
這種情緒與越戰之後老兵群體將戰爭失敗怪罪於政府無能的不滿情緒合二為一,推動了白人至上團體與地方擁槍民兵組織的結合,他們將政府視為敵對,用槍枝炸彈製造恐怖事件引發混亂,發洩對政府的不滿。這股風潮的代表事件就是1995年的奧克拉荷馬爆炸案,兇手麥克維正是參加過海灣戰爭有推崇白人至上的老兵。此前的兩三年裡,美國先後發生了走私槍販子維沃爾(Randy Weaver)在自家木屋前持槍與前來逮捕他的警察對峙,結果導致妻兒在亂戰中被警察射殺;和警方圍剿邪教組織戴維迪斯營(Branch Davidians)遭到對方武裝抵抗,結果導致幾十人在槍戰中死亡的事件。麥克維因為這兩件事對政府的憎恨達到頂點,直接引發了他在1995年4月19日於奧克拉荷馬聯邦政府大樓引爆炸彈,導致168人死亡的慘劇。
(當地時間1月7日晚,仍有大批遊行人員逗留在美國國會大廈外。)
在川普上任之前,美國政府對這些白人至上的組織和個人的態度大抵都是堅決譴責,但到了川普這兒口風就變了。在反政府人士的眼中,喊著「抽乾沼澤」的口號殺入白宮的川普不是他們痛恨的政府而是自己人,而在他的眼中,他們是「愛國者」,是「好人」。2017年佛吉尼亞Charlottesville一場示威中,右翼極端分子與左翼示威者發生衝突導致一人死亡的事件之後,川普說:「兩邊都有好人。」 去年10月的總統辯論中,被問及是否會譴責白人至上和民兵武裝組織時,他點名極右團體「驕傲男孩」,讓他們「退後待命」(stand back and stand by)。這些都被看成是對極右和白人至上團體的官方認可,使這些原本只能在暗地裡活動的團體開始大搖大擺地登堂入室。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去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發現,2019年美國國內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中有三分之二與右翼極端分子有關,而2020年1月1日到5月8日之間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中有90%是右翼極端分子所為。這份報告的開頭聚焦去年六月份發生的幾起事件:6月3日,三名與鼓吹內戰的「boogaloo」運動相關的嫌犯,因企圖自製爆炸裝置在拉斯維加斯製造混亂被逮捕;幾天以後,維吉尼亞一名三K黨成員企圖開車衝進和平示威的人群而被捕;幾乎同時,紐約的一個組織正在號召其成員採取行動對抗政府。
幾起事件如此密集前後腳發生已經很令人震驚了,但報告並沒能囊括進6月之後那些更為驚險的橋段。比如10月份在密西根州,警方逮捕了六個試圖綁架州長的嫌犯。他們不滿州長在疫情期間發布的關店避疫和戴口罩的政策,從六月開始籌備,並跟當地武裝民兵組織一起訓練射擊和策劃細節,到最後即將行動前向臥底探員購買炸彈時落網。
這樣的一股勢力,在這次總統大選之前尚且如此,如今又發生了他們眼中「大選被偷走」「領袖被放逐」這樣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再加上從政幾十年的新總統拜登在他們眼裡不僅不可能給政府帶來改變,而根本就是腐化的體制本身。在今後的四年裡,他們會如何發洩心裡的這股邪火,真的很難預料。
拜登臨危受命來收拾美國現在的爛攤子,當然絕非易事,抗疫、恢復經濟、修補千瘡百孔的國際關係,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要務,但抗擊很可能會迅速升溫的白人至上主義和這種思維主導下的國內暴力事件也必須被列入當務之急。否則,在搶佔國會山的荒誕劇之後,下一集的美國很可能就變恐怖片了。
(榮筱箐,紐約媒體記者,AliciaPatterson Fellow,普利茲中心新聞資助金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