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警新聞微信公眾號
連日來,颱風肆虐,強降雨帶來的山體滑坡等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災情發生後,武警官兵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點展開救援。
武警山東總隊
8月13日,淄博市孝婦河支流人字河水位暴漲、河水漫堤,導致淄博市桓臺縣馬橋鎮三馬社區20餘幢樓房被淹,近2000名群眾被大水圍困。
13日10時10分,在桓臺縣金誠集團廠區擔負加固堤壩任務的武警山東總隊淄博支隊官兵接到險情後,迅速出動40名兵力攜兩艘衝鋒艇趕往現場。
「武警同志!這裡有個孕婦!」「13號樓!13號樓有個生病老人,快點!」「這裡有兩個孩子快來救救!」救援官兵剛剛進入小區便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呼救聲,有的站在房簷邊,有的扶著窗戶口,有的甚至半個身子都在水下!現場一片狼藉,救援難度不小。
「別擔心!別擔心!這趟老人和小孩先上,我們最後才走,大家都不會有事的!」武警官兵們扯著嗓子回應著。
15時11分,武警淄博支隊盛安基副支隊長正帶領一支搜救分隊深入災區,突然接到一名群眾求救。一位八旬老人被困15號樓二樓,且身患疾病,喪失行動能力。
救援官兵聞訊後迅速確定方位,部署展開行動。到達救援地點後,由於水位高達1.5米,即將淹沒大門,且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從二樓窗戶展開救援,救援難度加大。
「留下一人固定衝鋒艇,其餘人員全部下艇,順著樓門口至衝鋒艇的路線成兩路縱隊,救援時必須將老人舉過頭頂!」現場指戰員隨機應變,果斷指揮官兵展開救援。就這樣,全體官兵列成「生命通道」,接力營救老人,最終將老人成功救出。
在返回途中,老人抓著戰士的手,含著淚花說:「孩子們,當心別著涼了。」
救援中,全體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遇到難題積極出謀劃策,科學指導部隊行動,以自身的榜樣力量感召激勵著廣大官兵。
戰士們不畏艱險,手拉手、肩並肩,頂著強勁的雨勢,趟過渾濁的泥漿,迎險而上,逆流而行,將被困群眾從危險中救出。
洪水無情人有情。為更快更多的轉移被困群眾,王裕鑫和他的戰友們把衝鋒舟全部讓給被困群眾坐。他們扶著衝鋒舟,半個身子泡在水裡進行救援,短短2個小時就轉移被困群眾200餘人。看到戰士們疲憊的背影,一名剛剛被救出的老奶奶眼含熱淚心疼地說:「孩子,你們歇歇吧,俺們能撐住。」王裕鑫攥著她的手說:「我們沒事,更不會讓老百姓有事!」
「父老鄉親別怕,我們來了!」在救援現場,這是筆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被解救的群眾都說,當時聽到這句話,心裡很溫暖、很踏實。
在全體官兵的努力下,馬橋鎮三馬社區的被困群眾已全部安全轉移並得到妥善安置。官兵們已經在水中工作了8小時,身體也在水中浸泡了8小時,但他們仍然不知疲倦地在災區循環往返。因為這八小時,值!
武警重慶總隊
2019年8月14日凌晨4時55分,重慶市城口縣龍田鄉四灣村發生山體滑坡,經初步確認,滑坡面積約7萬平方米,有兩間民房和一間工棚被埋。
事件發生後,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立即啟動應急搶險救援預案,於凌晨5時20分緊急出動城口中隊10名官兵馳援一線進行先期處置。支隊長袁建飛帶前進指揮組迅速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救援力量,展開搶險救援工作。支隊戰備值班分隊機動一中隊60名官兵機動待命,做好隨時增援的準備。
到達事故現場後,武警官兵迅速對事發地外圍進行封控警戒,防止發生次生災害,並利用搶險裝備迅速展開救援工作。
武警四川總隊
8月14日中午12點44分
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
成昆鐵路涼紅至埃岱站間
數萬方高位巖體突然崩塌
造成成昆鐵路再次中斷
現場部分搶險人員失聯
災情發生後
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甘洛中隊官兵
迅速攜帶專業救援器材趕赴現場
下午3點20分
救援官兵抵達現場
對埃岱二號隧道口
及周邊情況進行勘察
研判風險
搜救失聯人員
同時
派出警戒組擔負隧道周邊的警戒任務
維護現場秩序
防範次生災害發生
下午4點
在勘察過程中
武警官兵發現在山體崩塌發生時
附近的搶險人員和群眾躲在
緊挨著塌方點的三號隧道裡
為確保人員安全
武警官兵設置觀察哨
將隧道內的工人和群眾
轉移至安全地帶
截至下午5點
共轉移300餘人
經現場專家通過無人機航拍和技術勘察
目前垮塌山體仍然不穩
塌方上方出現裂縫
容易發生次生災害
當地武警、消防
礦山救援隊等力量
連夜配合現場指揮員和專家
密切觀察山體情況
進一步組織搜救和排險行動
14日晚
山體仍有滾石滑落
武警官兵持續擔負
隧道口的警戒巡邏任務
疏散塌方山體周圍的滯留群眾
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誰是最可愛的人
武警官兵用實際行動
向黨和人民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作者:曹峰、彭勇、李春陽、申力、陸勇明、吳梅林
▎本期監製:代 烽
▎責任編輯:張海華
▎值班編輯:張 丹
▎值班校對:王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