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平天下——秦的統一」主題展覽在貴州省博物館亮相,本次展覽匯聚了全國20家文博單位的153件(組)精美文物。行駛1057.7公裡、歷時15小時,從西安順利抵達貴陽。
「平天下——秦的統一」展是一場全國巡迴展,第一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貴州省博物館於2020年初開始籌備此次展覽,在2021年1月1日作為第二站在省博物館的6號廳開展,一直持續到4月7日。
展覽裡的兵馬俑、銅車馬、秦公鎛等重要文物
是如何運輸到貴陽的?
1月5日,記者採訪到了負責此次文物運輸的順豐特種物流珍品項目組負責人張璐。
運輸文物的車輛並不是普通的貨運車,而是溫控氣墊車,貴重文物需要放置在一個恆溫恆溼的環境裡。
溫控氣墊車車底有氣囊,氣囊會根據車輛的顛簸程度改變大小,防止車身產生震動。「一般的貨車會感覺到顛簸,但是在溫控氣墊車上就像坐船一樣,非常平穩。」張璐說。
張璐向記者介紹兵馬俑的運輸過程
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為了保障安全行駛,順豐會安排押運車隨行,預防其他車輛靠近文物運輸車。
原則上文物不允許夜間運輸。一是因為司機夜晚視野不清晰且容易疲勞,運輸過程中風險加大;二是夜晚交通事故發生率要高於白天。
不同材質的文物,在運輸車上的放置位置也很講究。張璐說,文物很怕顛簸。因此,陶製品、瓷器、青銅器等易損文物,包裝好後會放在車廂最內側,相對結實的文物會被放在車廂尾部。
此外,文物的包裝和普通物品的包裝也不同。文物的包裝要儘可能地減少包裝材料和文物之間的觸碰,遇到不規則形狀的文物更要格外小心。
針對此次運輸最有難度之一的文物兵馬俑,張璐表示,兵馬俑在出土時基本都是肢體,現在展現在觀眾視野中完整的兵馬俑都是通過修復拼接而成,所以包裝和運輸過程需格外小心謹慎。兵馬俑的包裝大多採用定點固定法進行包裝,即將兵馬俑最堅固的地方——肩膀和臀部作為支點進行固定,使其在木箱中不會晃動。其他如手等突出部位,則用綿紙進行包裹固定在胳膊上。最後封箱、標貼,整個包裝過程才算完成。
經過一年的籌備來到貴陽,
作為2021年的新年第一展,
一定會讓市民在家門口大飽眼福。
票價公告
1月1日至4月7日售票;
成年人:定價120元/人、線上90元/人、線下96元/人。
套票售賣;
2大2小:定價360/人、執行票價:252/人。
2大1小:定價300/人、執行票價:210/人。
1大1小:定價180/人、執行票價:126/人。
【免費】
兒童:6周歲以下或身高1.4米以下,一名成年人限帶一名免費兒童,額外超出兒童購買半價票。
現役軍人:持軍人有限證件可享受免費。
殘疾人:持殘疾人有效證件享受免費。
老人:70周歲以上憑居民身份證、護照享受免費。
記者:憑記者證免費。
導遊:憑導遊證免費。
【優惠】
未成年人:7周歲—18周歲未成年人憑身份證原件享受五折優惠。
醫護人員:為所有醫護人員開展專題活動日(日期另行通知)
Tips:
參觀諮詢及團隊預約電話0851-84811809/84811830,接聽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或參觀當日直接到館,於取票廳憑個人身份證在自助取票機上領券參觀,外賓及港澳臺觀眾可在人工取票臺登記相關信息後領票參觀。
開館時間:每周二至周日(節假日不休)9:00—17:00(16:00停止入館)歡迎廣大觀眾前來參觀。
閉館時間: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行政辦公室電話:0851-86822214(接聽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9:00—17:00)
內容來源:多彩貴州網 百姓關注 貴州省博物館
原標題:《揭秘 | 省博物館展出的西安兵馬俑是怎樣運到貴陽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