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5句話,看清一個人的品行,一看一個準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的溝通交往是在所難免的。為了不讓我們在交往中吃虧。我們需要對這些人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千年之前的鬼谷子對人心人性有了深刻的研究,看透一個人的本質正是鬼谷子所擅長的。
第一句:居觀其所親
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本性,可以從了解他周圍的朋友入手。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喜歡同哪樣的人交往,那他自己大概也就是這樣的人。因為性情大相逕庭、玩不到一起去的人,是很難做朋友的。如果這個人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小混混或者地痞流氓,那他自己大多也不是什麼好人。有多少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大多情況下只是「同流合汙」罷了。
孔子就說過「入靈芝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同化矣」,這裡的靈芝,指的就是那些品行高尚的人,與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聞不到香味了,因為自己身上也帶滿了香氣;鮑魚指的就是那些品行惡劣的人了,與那些品行不好、工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小偷小摸行為的人呆的久了,就不覺得這樣的行為有什麼問題了,因為自己也沾染了這樣的行為。
第二句:聽觀其所行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通過耳朵去聽對方的表達,還要去用眼睛觀察對方的行動。一個內心的真正想法,與嘴上所表達的是有差異的,如果僅僅是通過一句話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行,得出來的結論大多是有偏差的。
俗話說「刀子嘴豆腐心」,況且誰還沒有生氣的時候呢?人生氣的時候講出的話,沒有經過大腦思考,顯得衝動暴躁。如果通過這時的語言,來判斷他本性,就是非常的不準確的。因此,還要通過他的行為來判斷。
第三句:習觀其所言
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我們信賴,還要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觀察他言行是否一致。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大家都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此第一次見面時的言語,可能是有所偽裝的。但長久相處下來,他的本性就會暴露出來。如果他後面的言行,與第一次交談時的言行一致,他就是一個言行一致,值得我們信任交往的人;但如果他顛三倒四,言行差別非常大的話,我們就要遠離這種人。
第四句:窘視其所不為
想要觀察一個本心,那就看他陷入困境時的所作所為,人陷入困境中時大多是慌亂的,因此他的本性也很容易暴露出來。如果在困境中他依然能堅守本心,利用恰當的方式,出路走出困境,那麼這樣的人,正是我們所說的君子,他的行為正印證了那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但若果一個人陷入困境之後,被眼前的困難迷住了雙眼,不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自暴自棄;或者為了走出困境,不惜出賣朋友和家人。這樣的人是不值得我們深交的。
第五句:貧觀其所不取
貧窮與困難,是最能考驗一個人本性的。處於貧窮的狀態下,如果為了生存下去收受不義之財,那麼他番貪婪的本質,其實就被暴露出來了;但如果一個人在貧窮的狀態下,仍能堅守本心堅、守道德底線,那麼它的本質是非常好的。
孔子弟子3000,其中不乏一些王侯將相、貴族公子,但最令孔子喜歡的,是他的弟子顏回。顏回並沒有什麼好看的背景,他只是出生在貧苦農家的孩子。他家裡非常貧窮,連吃飯的碗都是竹子做的,但他雖然窮卻有遠大的志向。在貧困的狀態下,仍能堅守道德底線,正所謂人窮志不短。所以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
有次顏回問孔子:我雖然出身農家、非常的貧窮但,我並不因為貧窮而羞恥,並不會因為貧窮在富人面前低三下氣,我能夠安分守己地做好眼前的事。在我富貴之後也不會忘了自己的初心,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會拋棄朋友這樣待人處事的方式您覺得可以嗎?孔子說:好呀,貧窮時不自卑,富貴仍謙和,能做到這幾點的,其實就是聖人了。
結語
在困境中能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在貧窮的狀態下仍然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收不義之財,這樣的人才是值得我們交往的。讀懂鬼谷子,教我們的五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看透一個人,在摸清對方的本性之後,與他們交往就遊刃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