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月的最後一天,對於農村人來說,冬月還是比較清閒的,到了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碌著準備過年了。此時的農村,雖然已是三九天,陽光依然很燦爛,三五成群的老年人也喜歡坐在一起閒聊,偶聽的一句俗語叫做:「丟馬才上炮,賊走關大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丟馬才上炮
其實這句話對於喜歡下象棋的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可以說象棋是以前人最喜愛的一種遊戲,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在一個小小的棋盤上,紅黑各執16子相互搏殺,直到把對方「將死」就算贏了,當然也有平局。
古人認為「二龍不能相見」,因此在棋盤上「將」和「帥」也是不能相見的。紅黑雙方都是16個棋子,以「將」或「帥」在中間的九宮格內,兩邊分別是士、象、馬、車,前方兩個炮,最前方就是各自五個兵或者「卒」,然後雙方都在相應的規則內開始行走。
當然誰先走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是紅方先走,不過在農村如果與老者或長輩下棋,一般是年輕人先走,表示對老者的尊重,自認技不如人是來學習的,有奉承的意思,這也體現了古人謙卑的思想。
那麼象棋在棋盤上該怎麼走呢?有這麼幾句口訣叫做:「車走直路跑翻山,馬走日字象走田,士象伴駕不出宮,小卒一去不回頭。」意思是:車可以吃掉前後左右四條直線上的對方棋子,炮在同一直線上只能中間隔一個棋子才能打到對方,馬可以踏死以「日」字為對角上的對方棋子,而小卒只能往前進,過河之後可以往左往右或往前,一次一格不能後退,士和象主要是用來防守的,將和帥就是一個擺設,只能在中下方的田字裡面前後左右移動,一次只能移動一格。
由此可見,馬在前跑在後是很有威力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後炮,雖然在生活中人們常用「馬後炮」來形容事後才出主意的人,但是在棋盤上,特別是兩人對弈到最後階段,馬後帶炮的威力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如果雙方士象都已經沒有了,把炮放在馬後,用馬來限制對方「將帥」左右移動,背後的炮又會翻過馬,直接打到「將帥」,也就把對方「將」死了。所以「丟馬才上炮」這句話的意思是,馬已經丟了才開始上炮,沒有馬作為炮架子,炮的威力就小了很多。
賊走關大門
其實這句話與「亡羊補牢」有些形似,意思是家裡的東西已經被賊偷走了,這時候才想起關大門,是不是有些晚了?所以任何事情都要防患於未然,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就應該想到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因此應該在賊還沒有來的時候,就要把大門關好。
「丟馬才上炮,賊走關大門」這兩句話放到一起,就是提醒人們要提前做好準備,不能等馬丟了才上炮,也不能等東西丟了才開始關門防賊,比喻事情發生後才採取措施,這樣往往會讓人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