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好嗎?
相信很多家長的答案都會是: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為所有家長共同的心願,所以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們就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天都安排的妥妥噹噹,想通過各種興趣班學習班,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但卻忽略了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
眾所周知大腦似乎管理著方方面面,不管你想要幹什麼,都得經過大腦的審核和批准,所以要想你的教育起到有效作用,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智力,有效開發孩子的大腦
25歲之前人的大腦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孩子0~12歲之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換句話說12歲以前開發孩子的大腦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給孩子澆灌足夠的愛的養分,其大腦的發育速度將比父母冷漠的孩子高2倍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全腦教育專家丹尼爾·西格爾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兒童大腦的運作模式,提出了8件有助於兒童大腦發育的事情,這8件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卻也是多數家長忽略最多的事情
哭鬧時,記得給孩子一個擁抱
孩子的情感發展和對情緒的理解遠要比對語言的理解發育的早,所以很多時候,孩子能夠通過我們的動作和表情情緒做出判斷
我們與其說很多的話,倒不如在孩子的情感上及時回應,通過擁抱、輕拍後背、擊掌的方式來表達咱們對於他行為的理解與情感的建立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擁抱,緩和他激動的情緒,這樣一來避免孩子被情緒所控制,另外就是協調好孩子左右腦,畢竟3歲以前,負責寶寶情緒的左腦佔據著主導地位
複述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論是好的記憶還是壞的記憶這些都會充斥在孩子的大腦中,讓孩子陷入在情緒的旋渦中不能自拔
但是通過複述,能夠有效地讓孩子將這一天發生的好的壞的事情展現出來,變得清晰明了,抒發內心的開心和不開心
講出來遠要比憋在心裡好受,研究表明,僅僅是個真實的感受指定一個名字或貼一個標籤,就可以讓右腦中「情緒通路」的活動平靜下來
讓孩子複述一遍是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件事導致你有什麼情緒波動,讓孩子意識到情緒的產生以及如何平復這些情緒,進而清楚地了解自己,讓生活更明朗
暴躁情況下不要談判
不要說孩子情緒上來會做什麼過激的事情,我們看看咱們自己何嘗不是呢?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總是會忍不住的發火,看著和自己反抗的孩子,更是可能會做出過激行為說出不可挽回的話
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孩子處在暴躁情緒中時,我們說什麼都是對牛彈琴,白費口舌。孩子不聽,反而鬧得更大聲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冷靜,先讓孩子冷靜自己的情緒,如果他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拒絕談判,果斷走人
大腦除了分左右,還有分上下
來自上層大腦的脾氣目的性強,方向準確。來自下層的脾氣則會讓你覺得孩子莫名其妙,「完全失去了理智」
只要你拒絕為來自上層的脾氣讓步,不論孩子處於什麼年齡段,你都將看到孩子會越來越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多用疑問句,少用祈使句
控制孩子情緒的方式還有少用祈使句,多用疑問句
讓孩子自己做出一個選擇,而不是命令式的服從。比如說「明天學校有演講比賽,你打算穿哪套衣服?」
「周六的時候你想上午去圖書館還是下午去?」
讓孩子在做決定中,學會思考,也學會自己去判斷和權衡利弊,練習選擇帶來的後果
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
研究表明,身體的動作會直接影響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的分泌。當我們改變了身體狀態,情緒也就會得到改變
運動不僅僅是跑步、遊泳、打球等等,簡簡單單的一個個小動作,比如說深呼吸,伸展胳膊
讓孩子們在勞累的時候有一個緩衝,充分配合身體的機制,讓他們知道如何調節能夠讓身體更舒服
幫助孩子解決不安的記憶
小柚子前天說自己不想再騎自行車了,無論怎麼問孩子就是說不出為什麼來
這種表現是指孩子的大腦進入了一個「安全模式」,但是孩子不自知。小柚子可能騎自行車摔倒過或者被嚇到過,大腦自動經這種負面情緒歸類,通過產生負面情緒,來警告孩子不能再做這件事了,即便是孩子不記得了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神奇爸爸就是暫時不提及為什麼,等待孩子完全處於放鬆狀態時,然後試探性的詢問可能發生的情況
找到影響孩子,讓孩子不適的事情,然後採取辦法解決和幫助孩子,走出「安全模式」
這樣是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記憶,了解自己,直面一些問題,讓孩子變得更快樂
用「感到」表達情緒
情緒是從孩子一出生就具備的,而且發展也是最早的,控制好情緒對於以後的發展才有幫助
我們常常表達情緒都是「我不開心了」,但如果換做是「我感到不開心了」,就會找尋不開心的原因,解決這個問題,讓這個情緒停留的時間變得短暫
換而言之,就是不讓負面情緒佔據大腦,不讓情緒來主導我們,而是我們主導控制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
歡快的親子時光
眾所周知父母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家們最近幾十年發現:大腦是個社會有機體,是為關係而生的
所以我們在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各方面發展的同時,也別忘了幫助他們建立與其他人的聯繫
在親子互動中,增強孩子與他人相處的信心,給予他們社交的安全感
其實在哈佛全腦教育專丹尼爾·西格爾提出的這8件事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多數都是在強調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有一項這樣的理論:情商比智商更加的重要,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智商只能起得20%的作用,剩下的80%都是取決在情商
換句話說情商高的人都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在文中第一條中就講到,孩子3歲之前,主導孩子的是控制情緒的左腦,所以12歲之前,要想孩子大腦發育更好,就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控制情緒這一點神奇爸爸的做法是就是藉助育兒神器繪本來幫忙的,因為講道理對於孩子而言,是作用不大的,神奇爸爸也不喜歡講道理,希望孩子自己去領悟為什麼,所以就給孩子看《兒童情緒管理繪本》
這套繪本中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問題,將每個問題化做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通過場景再現,領悟為什麼
這一套有6個主題十個故事,每一個主題一個主人公,小柚子每天都可以讀到不一樣的童趣繪本,每一個繪本都符合小孩子的認知水平,加上形象生動的人物,簡短的語言很快就能夠讓孩子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繪本還是中英文雙語的,有附贈語音,純正的英文發音,讓孩子可以一邊學中文一邊聽英文,每天睡前和孩子講一講,在學習的同時也增進咱們的親子關係,一舉多得
這套繪本一共59.8元,一本書才5.98元,相當於爸爸一盒煙錢,就可以包郵到家,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