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全腦教育專家:12歲前是娃大腦發育期,多數家長忽略了8件事

2021-01-21 小寶寶的世界喲

你想要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好嗎?

相信很多家長的答案都會是: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為所有家長共同的心願,所以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們就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天都安排的妥妥噹噹,想通過各種興趣班學習班,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但卻忽略了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

眾所周知大腦似乎管理著方方面面,不管你想要幹什麼,都得經過大腦的審核和批准,所以要想你的教育起到有效作用,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智力,有效開發孩子的大腦

25歲之前人的大腦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孩子0~12歲之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換句話說12歲以前開發孩子的大腦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給孩子澆灌足夠的愛的養分,其大腦的發育速度將比父母冷漠的孩子高2倍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全腦教育專家丹尼爾·西格爾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兒童大腦的運作模式,提出了8件有助於兒童大腦發育的事情,這8件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卻也是多數家長忽略最多的事情

哭鬧時,記得給孩子一個擁抱

孩子的情感發展和對情緒的理解遠要比對語言的理解發育的早,所以很多時候,孩子能夠通過我們的動作和表情情緒做出判斷

我們與其說很多的話,倒不如在孩子的情感上及時回應,通過擁抱、輕拍後背、擊掌的方式來表達咱們對於他行為的理解與情感的建立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擁抱,緩和他激動的情緒,這樣一來避免孩子被情緒所控制,另外就是協調好孩子左右腦,畢竟3歲以前,負責寶寶情緒的左腦佔據著主導地位

複述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論是好的記憶還是壞的記憶這些都會充斥在孩子的大腦中,讓孩子陷入在情緒的旋渦中不能自拔

但是通過複述,能夠有效地讓孩子將這一天發生的好的壞的事情展現出來,變得清晰明了,抒發內心的開心和不開心

講出來遠要比憋在心裡好受,研究表明,僅僅是個真實的感受指定一個名字或貼一個標籤,就可以讓右腦中「情緒通路」的活動平靜下來

讓孩子複述一遍是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件事導致你有什麼情緒波動,讓孩子意識到情緒的產生以及如何平復這些情緒,進而清楚地了解自己,讓生活更明朗

暴躁情況下不要談判

不要說孩子情緒上來會做什麼過激的事情,我們看看咱們自己何嘗不是呢?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總是會忍不住的發火,看著和自己反抗的孩子,更是可能會做出過激行為說出不可挽回的話

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孩子處在暴躁情緒中時,我們說什麼都是對牛彈琴,白費口舌。孩子不聽,反而鬧得更大聲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冷靜,先讓孩子冷靜自己的情緒,如果他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拒絕談判,果斷走人

大腦除了分左右,還有分上下

來自上層大腦的脾氣目的性強,方向準確。來自下層的脾氣則會讓你覺得孩子莫名其妙,「完全失去了理智」

只要你拒絕為來自上層的脾氣讓步,不論孩子處於什麼年齡段,你都將看到孩子會越來越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多用疑問句,少用祈使句

控制孩子情緒的方式還有少用祈使句,多用疑問句

讓孩子自己做出一個選擇,而不是命令式的服從。比如說「明天學校有演講比賽,你打算穿哪套衣服?」

「周六的時候你想上午去圖書館還是下午去?」

讓孩子在做決定中,學會思考,也學會自己去判斷和權衡利弊,練習選擇帶來的後果

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

研究表明,身體的動作會直接影響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的分泌。當我們改變了身體狀態,情緒也就會得到改變

運動不僅僅是跑步、遊泳、打球等等,簡簡單單的一個個小動作,比如說深呼吸,伸展胳膊

讓孩子們在勞累的時候有一個緩衝,充分配合身體的機制,讓他們知道如何調節能夠讓身體更舒服

幫助孩子解決不安的記憶

小柚子前天說自己不想再騎自行車了,無論怎麼問孩子就是說不出為什麼來

這種表現是指孩子的大腦進入了一個「安全模式」,但是孩子不自知。小柚子可能騎自行車摔倒過或者被嚇到過,大腦自動經這種負面情緒歸類,通過產生負面情緒,來警告孩子不能再做這件事了,即便是孩子不記得了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神奇爸爸就是暫時不提及為什麼,等待孩子完全處於放鬆狀態時,然後試探性的詢問可能發生的情況

找到影響孩子,讓孩子不適的事情,然後採取辦法解決和幫助孩子,走出「安全模式」

這樣是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記憶,了解自己,直面一些問題,讓孩子變得更快樂

用「感到」表達情緒

情緒是從孩子一出生就具備的,而且發展也是最早的,控制好情緒對於以後的發展才有幫助

我們常常表達情緒都是「我不開心了」,但如果換做是「我感到不開心了」,就會找尋不開心的原因,解決這個問題,讓這個情緒停留的時間變得短暫

換而言之,就是不讓負面情緒佔據大腦,不讓情緒來主導我們,而是我們主導控制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

歡快的親子時光

眾所周知父母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家們最近幾十年發現:大腦是個社會有機體,是為關係而生的

所以我們在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各方面發展的同時,也別忘了幫助他們建立與其他人的聯繫

在親子互動中,增強孩子與他人相處的信心,給予他們社交的安全感

其實在哈佛全腦教育專丹尼爾·西格爾提出的這8件事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多數都是在強調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有一項這樣的理論:情商比智商更加的重要,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智商只能起得20%的作用,剩下的80%都是取決在情商

換句話說情商高的人都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在文中第一條中就講到,孩子3歲之前,主導孩子的是控制情緒的左腦,所以12歲之前,要想孩子大腦發育更好,就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控制情緒這一點神奇爸爸的做法是就是藉助育兒神器繪本來幫忙的,因為講道理對於孩子而言,是作用不大的,神奇爸爸也不喜歡講道理,希望孩子自己去領悟為什麼,所以就給孩子看《兒童情緒管理繪本》

這套繪本中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問題,將每個問題化做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通過場景再現,領悟為什麼

這一套有6個主題十個故事,每一個主題一個主人公,小柚子每天都可以讀到不一樣的童趣繪本,每一個繪本都符合小孩子的認知水平,加上形象生動的人物,簡短的語言很快就能夠讓孩子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繪本還是中英文雙語的,有附贈語音,純正的英文發音,讓孩子可以一邊學中文一邊聽英文,每天睡前和孩子講一講,在學習的同時也增進咱們的親子關係,一舉多得

這套繪本一共59.8元,一本書才5.98元,相當於爸爸一盒煙錢,就可以包郵到家,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家裡有三個地方亂,預示孩子大腦發育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
    哈佛大學對此做出過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更多刺激,對大腦開發和智力提升就更有益,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受到的影響更明顯。家裡有三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1、房間亂當孩子的房間是特別的亂,包括他睡覺自己都不是很老實,將疊好的被子散開,披在身上身上當鬥篷。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做好三件事,娃更聰明!
    文|西紅柿媽媽小暢暢一歲多了,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最近,暢暢媽媽給寶寶報了早教課程,花了一萬多塊錢。雖然挺貴的,但是暢暢媽媽說:「為了讓孩子聰明,再多錢也是值得的。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也就是這短暫的一兩年,千萬不能錯過。」孩子一生僅有的大腦發育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別讓娃贏在起跑線了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寶寶健康聰明。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哈佛行為學家「查理德教授」研究證明:人類一生的發育高峰期僅有3次高峰期,同時被稱為腦部神經系統發育的「黃金期」,我們要認真利用好這3個階段,一邊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
  • 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有三個年齡段,家長選對方法培養,娃更優秀
    家長在教養孩子時,要把握好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智力發育得更好。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的「黃金髮育期」哈佛大學兒科心理學家教授理察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在出生後有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分別為6個月~3歲,3~6歲,7~10歲。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能得到親戚朋友的認可,雖然這是家長的虛榮心,但也是很現實的事,畢竟,當父母的都比較喜歡聽這樣的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智商都是靠先天遺傳的,後天的開發也非常重要。孩子的智商發育高低,有60%是靠後天開發的,想要孩子將來能更有出息,家長們不要局限於讀書!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我們都知道要想寶寶聰明,前提是讓大腦發育好。大部分家長培養寶寶大腦發育,選擇的都是讓寶寶閱讀的方式,並且還會搭配讓寶寶識字等等。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此前美國兒童學會曾證明,孩子的成績和詞彙量有一定關係。所以,家長就會通過讓孩子閱讀讓寶寶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
  • 哈佛大學:寶寶智商受出生季節影響,出生在秋冬季節的娃更聰慧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寶寶出生之後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娃,其實寶寶智商的高低一方面受到遺傳基因的作用,另一方面還受到後天的一些因素影響。很多父母覺得既然先天的遺傳因素我們無力改變,那麼就更多的從後天可以操作的層面入手吧,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會有積極的影響。
  • 6歲前,多帶孩子做這5件事,有利於大腦發育,孩子越來越聰明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聰明、智力高的寶寶,雖然智力有70%是靠遺傳,但還有30%需要靠家長後天的培養。孩子出生頭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大腦發育就能達到成人的85%;而3-6歲是發展各種能力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孩子能接受到的外界刺激有多少,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能力發展。
  • 貴陽兒童全腦開發訓練
    貴陽兒童全腦開發訓練,下面貴陽七田陽光整理了一些有關貴陽兒童全腦開發訓練一些小知識給咱們分享一下。人的大腦有八大智能:語言文字、邏輯數據、空間、大運動、內省、人際交往、自然觀察及音樂智能。人的大腦分為左右腦,左腦是人類的理性腦,主管邏輯、理性、操縱語言、文字等。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的「黃金髮育期」,3方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贏在起跑線,變得聰明伶俐,從小就開始鍛鍊孩子,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學習書籍。其實,鍛鍊大腦不是盲目地報班,也不是強迫孩子去接受一些知識,而是要學會找到規律,利用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尋找科學的發展孩子智力和開發潛能的方法。
  • 哈佛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要抓住一次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家理察教授,經過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一生共有3個高峰期。 0-3歲 胎兒3個月至3歲左右,是寶寶大腦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 0~6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21世紀是一個更注重教育的時代,而教育的起點就是早期教育。那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為孩子做早期教育呢?腦科學研究發現。0~6歲是人類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很多能力在這個階段最容易獲得,並且這個時期神經系統可塑性較大,發展速度也快。
  • 男女6歲前大腦發育存在差異,父母差別教育,才能更好地開發智力
    其實身邊也有很多關於兒子女兒如何養育的例子,比如幸孕姐的閨蜜彤彤,她家就有一對龍鳳胎,平時教育起來可是說不盡的「麻煩事」,哥哥愛看的永遠是《超級飛俠》,妹妹則要搶著換成「冰雪公主艾爾莎」。看了網上這個兒子女兒差別養的事情就忍不住問,原來所有人養兒子女兒都有自己獨有的差異,她家的也是很發愁為啥都是孩子,反正他們現在也沒有性別意識,養起來還這麼費勁這麼多事啊。
  • 6歲前男女大腦發育不同,父母「差別教育」才能精準培養好孩子
    在對男孩女孩的教育時是否需要不同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開發智力呢?1.注重對空間認知的差別教育男孩和女孩對於空間的認知不同,自人類發展到文明時代後,男性經過一系列的野外大量鍛鍊已經形成了能自由轉換立體空間的能力,能夠看遠方事物後就立刻說出近似的距離。而女性說出的範圍則和正常的距離差異較大。2.女性的語言系統發育比男性更加成熟,更加優秀。
  • 研究發現:孩子這2個「怪癖」,其實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這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到底有哪些「怪癖」,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吧!一、對家長敢頂嘴我相信有許多家長都發現了,孩子隨著一天一天長大逐漸學會了頂嘴,經常和家長總是頂嘴,把家長生氣氣得牙痒痒,可是畢竟他還小總不能打,打也不是罵也不是,讓家長頭殼疼。
  • 娃6歲前,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期」,提升智力試試這5個生活小遊戲
    所以想要提升孩子的智力家長一定要慎重,正確掌握開發智力的方法。為什麼說6歲前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權威腦科專家稱我們人類大腦發育在6歲前有這樣的三個黃金階段:第一階段:懷孕3~6個月,這個階段,稱為大腦長數量的階段。
  • 孩子5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娃腦袋發育得快又好,智商一般不低
    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說是操碎了心,要擔心著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健康,還要想著,孩子的腦瓜發育得好不好。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孩子以後各個方面都能夠贏在起跑線。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在娘胎的時候,就會給孕媽吃各種補腦的食物,來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孩子出生後亦是如此。
  • 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暗示了孩子的智商高低
    然而很多寶爸寶媽都忽略了寶寶的體重這件事,常常覺得寶寶出生重還是輕都沒什麼關係,不過是在媽媽肚子裡吃多吃少的問題罷了。其實不然,體重是著孩子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智商高低。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暗示了孩子的智商高低《英國醫學雜誌》曾經對3900個嬰兒進行跟蹤調查,研究寶寶的體重與智商之間的關係。
  • 男孩幾歲才能「開竅」?大腦發育速度決定,家長不焦慮孩子成績更好
    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聽過或者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在小學階段,一般來說男孩都要比女孩開蒙晚,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差一些。那麼他們什麼時候開竅呢?在哪些階段會變得聰明伶俐一些呢?鄰居家兒子上初中前總班級倒數,上初中後卻突然逆襲,到底怎麼回事?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一旦錯過了教育孩子的好時機,後悔可就晚了,就像男孩卡馬拉一樣,7歲之前沒有受到任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