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被告人袁某某獲刑三年,並處罰金八十萬元人民幣。這一消息頓時引起廣大網民的熱烈討論,其中不少言論達成了高度一致,比如說——「好人一生平安」。
被告人袁某某為國內知名網站「BT天堂」的站長,該站點憑藉數量龐大的盜版影視資源,長期佔據國內搜索排行第一位,高峰時期日均訪問量超過了60萬。以龐大的流量為基礎,袁某某憑藉廣告植入的方式非法牟利達140餘萬元,堪稱是當代中國在線盜版影音市場的「龍頭老大」。
隨著2016年國內大範圍打擊盜版產業,袁某某於同年9月因涉嫌侵犯他人影視作品著作權、非法牟利被公安機關抓獲,中國盜版影音市場「最後的輝煌」也隨之落幕。
「第九區」DVD:扭曲而昌盛的盜版市場
20世紀80時代初,日本的錄像機曾大量引入國內,掀起錄播電視節目的風潮。但和日本延續至今的錄播文化相比,國內的錄播熱潮卻在一段時間後就開始消退,較高的錄製成本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電視節目資源的匱乏,才是推動國內影迷另尋觀影手段的主要成因。
來到20世紀90年代,日本索尼株式會社在全球範圍內普及了CD格式這一全新的影視載體,俗稱「鐳射光碟」的VCD有著容量大、便攜性好的優點,並且在畫質上也足以和錄像帶抗衡,迅速成為新的影視主流載體。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對影視作品的審批進度緩慢、審批流程嚴格,正版影視資源的引入和發行速度不盡人意,直到1993年VCD引入國內,這一問題才得到改善。相比起電影上映,VCD的審批制度更加寬鬆,使得原本許多無法出現在電影院大熒幕上的影視作品,也有了正規途徑走進影迷的家庭。
但問題只是得到了改善,卻沒有徹底解決,諸如賈樟柯的《站臺》,其VCD正式在國內發行時,距離首映已經過去了足足六年時間。諷刺的是,真正「解決」這一問題的依然是VCD,因為它低廉的製作成本成為了盜版行業最為牢固的基石。
在遊戲玩家口中,我們偶爾會聽到「鎖區」這一說法,意指某些在線遊戲商店因應各國匯率及經濟市場差異而實行的分區政策,甚至某些遊戲只會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上線出售。
實際上,對於接觸過正版DVD的消費者來說,鎖區並不是什麼陌生的東西,由美國八大影業共同制定的「DVD區碼」就是更早期的鎖區政策。在DVD區碼政策下的DVD機,只能有限次數地變更自己的所在地區,當次數用完之後,就會永久鎖定在最後變更的地區上。
在DVD區碼的八大區中,中國大陸地區被單獨列為第六區,第七區為預備的留白,第八區則是國際航班、遊輪等地方使用的國際區,所以DVD區碼又常常會被稱為六大區。然而,在國內的影迷口中,除了空白的第七區和甚少接觸的第八區,還有一個更為神秘的「第九區」——也就是盜版DVD。
「九區」DVD是國內影迷口中的一種暗語,這些DVD的本體就是現在人們也很熟悉的「破解版」,它們可以在任何區塊的DVD機上使用,在單一影視作品上的內容甚至比正版更加豐富,因為它可以涵括所有區塊的特色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字幕、特效、花絮、以及各種加長版。
如今二十多年時間過去,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國內的盜版市場漸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盈利方式從直接出售變成植入廣告,盜版用戶獲取資源的成本越發降低,獲取途徑也越發便捷。在這種盜版橫行的「大環境」下,國內消費者的正版意識極為稀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2016年,也就是國內展開大範圍打擊盜版行業行動的那一年,在全球綜合數據資料庫Statista的公開數據中,中國盜版軟體比例高達70%,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87億美元,這還僅僅只是軟體行業中的數據。
PSP「破解事件」:扭曲的盜版觀念
盜版行業裡都是一些唯利是圖的人嗎?他們的目的全都是為了賺錢嗎?這還真不一定,但盜版行業近乎扭曲的昌盛,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好幾代人的消費和道德觀念,這從一些事件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在長達十數年的遊戲機禁令時期裡,所有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都被禁止生產和銷售,但卻有一款掌上遊戲機成功大範圍普及,那就是索尼的PSP系列。
PSP之所以能在盜版橫行外加政策打壓的雙重壓迫下推廣開來,完全是得益於它在完美破解前提下所產生的超高性價比。一位ID為liquidzigong的A9VG(電玩部落)論壇會員對PSP破解工作的貢獻,就在整個PSP時期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Liquidzigong製作的普羅米修斯系統完美破解了索尼的PSP,可以讓用戶在無需任何插件的情況下運行所有PSP遊戲,因此被國內眾多玩家親切地稱為「大神」。然而,最後讓這位大神黯然隱退的,卻也正是其中一部分盜版玩家。
2010年11月24日,在PSP著名大作《怪物獵人P3》發布一周前,Liquidzigong就發帖表示破解該款遊戲以及6.35系統不成問題。
11月28日,例行的偷跑iOS系統流出,Liquidzigong第一時間著手破解,並於5小時後的11月29日凌晨完成破解工作,其中包括了比預期更高版本的6.36系統。
破解工作完成之後,Liquidzigong為了不影響正版遊戲的銷量,決定在《怪物獵人P3》的首周銷量公布後再發布破解補丁,這一決定頓時讓翹首以盼的盜版玩家們十分失望,一時間竟然口誅筆伐不計其數。
12月1日,《怪物獵人P3》的正式發布,面對海量的實機畫面和情報,盜版玩家對Liquidzigong的負面輿論達到了巔峰,認為他損害了廣大玩家群體的「根本利益」。
12月2日凌晨,Liquidzigong發帖宣布永遠退出PSP破解工作,隨後破解補丁就被提前洩露,由於Liquidzigong分發給各大論壇漢化組的破解補丁均有打上標記,洩露源頭馬上就被查明。
Liquidzigong自始至終沒有用自己的破解技術賺取盜版玩家一分錢,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公布的普羅米修斯系統和破解遊戲,最後「破解大神」卻被盜版玩家以「維護自身利益」為由趕走了。破解機和盜版遊戲並非國內獨有的情況,但「正常」的盜版玩家理應清楚自己處於道德低谷的位置,而不是四處張揚自己的所作所為,更不會去「維護」自己並不存在的「根本利益」。
這只是國內盜版環境下的亂象之一,類似的還有2008年微軟針對國內盜版XP系統的「黑屏事件」,而方才提到的PSP「破解大神」隱退事件,甚至還催生出一條國內遊戲玩家群體的「鄙視鏈」——玩正版機的看不起玩破解機的,玩破解機的看不起玩山寨機的,玩山寨機的看不起玩網遊的。
這條「鄙視鏈」看上去就十分滑稽,手裡玩著盜版遊戲的卻看不起手裡拿著盜版機器的,而網遊玩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遭黑的事情。
在遊戲機禁令期間,PSP破解機確實為掌機文化在國內的推廣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這種傳播到底有多少正面意義卻不好評論,因為它也從根本上扭曲了國內掌機消費者的觀念,讓必然到來的正版市場在起步階段就顯得一蹶不振。
2007年7月,PSP在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了2000萬臺,其中有多少最終流向了中國?當時上海的一個數碼廣場櫃檯,平均每天可以售出15臺PSP,按照這個銷售情況,一年就可以售出接近5500臺,這還只是中國一個城市裡一個櫃檯的銷售數量。
要知道,廣州的PSP銷售情況就比上海更為火爆,不少店家還專門設有為PSP刷機的工作室,當時甚至就連網上下載的各種視頻,都附帶有PSP專用格式的資源。
根據各地的銷售情況來推測,2007年累計發行的2000萬臺PSP中,大約有超過四分之一最終流入了中國,而當時國內還處於遊戲機禁令時期,也就是說這些數量驚人的PSP無一例外都是水貨,這意味著光鮮亮麗的銷售數量本身,並沒有為索尼帶來原本所預期的利益。
正版市場已經走上正軌,只是仍需等待
面對世界範圍內的盜版問題,各國都出臺了不盡相同的政策,對正版產業的扶持,對盜版產業的打壓,都是最為常見的直接手段。至於廠商方面,即使他們沒有強硬的手腕,也同樣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並且取得了相應的成效。
相信《魔獸世界》的早期玩家都還記得,九城代理時期的《魔獸世界》遊戲帳號並不是免費的,每個帳號都要先花15元來購買CD-Key用以激活,簡單來說就是,第一張30塊4000分鐘遊戲時間的點卡,只會有2000分鐘遊戲時間到帳。
但《魔獸世界》作為一款網遊,需要花錢購買帳號,又和推動正版市場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就在於這種消費觀念。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主機或PC單機遊戲開始支持聯網,比如從PSP的線下聯機到PSV的網絡聯機,單機遊戲也逐漸開始加入網路遊戲的功能。
其中上文提到的《怪物獵人》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攜帶版的續作中加入網聯功能之後,聯機伺服器就成了制約盜版產業的一大關鍵,因為當伺服器檢測到破解機接入時就會將其帳號永久封禁。這樣一來,即使無法根治,但極高的使用風險仍然會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除了市場因素之外,消費者的年齡層變遷也開始逐漸改善盜版橫行的問題。
許多盜版市場的消費者是以80後和90後為主體,如今這批消費者已經全面步入社會,收入的提升使得他們開始願意「花錢省事」,比如說省去找盜版資源的時間,省去配置盜版遊戲環境的時間,省去升級破解系統的時間,這些都是推動正版市場發展的積極因素。
但無可否認,憑藉現階段普遍的消費水平,在很多方面都並不允許國內的消費者全面支持正版。比如說家庭版888元的WIN10系統,又比如說498元一年的家庭版Office辦公軟體「使用權」,這對於國內絕大部分的消費者、甚至是公司而言,都不是一個可以讓他們拒絕盜版的價格。
就和消費觀念一樣,經濟現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但已經走上正軌的正版市場,同樣是一股不可阻擋的風潮,問題只在於這個過程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走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