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90後婚戀調查:單身、晚婚、大齡剩女……有錯麼?

2021-01-08 西安撲通

今天是2021年1月5日,農曆十一月廿二日,也就是說,再過35天,回到老家坐在新年餐桌上的你,將要以一人之力抵擋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熱情連環問:「對象帶回來了嘛?啥時候結婚?打算啥時候要孩子……」

前不久,一則《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作為千萬級人口城市的西安自然也佔據了不小的比重。而珍愛網調查數據圖則驗證了這一定論。

珍愛網數據報告

西安90後婚戀觀

沒有經歷八零後的特殊歷史背景,不像千禧寶寶零零後的跳脫,90後是曾經充滿爭議的一代,當年被冠以叛逆不羈標籤的他們,也終於進入了而立之年。

時代最終還是沒打算放過他們,作為適齡青年的90後們,如今的戀愛和婚姻恰如當年,又一次成為時下的熱議話題。

「單身狗、大齡未婚、90後空巢老人」等詞彙漸漸成為了社會流行詞,曾經叛逆、自我、被貼滿標籤的90後又因為婚姻問題被時代的浪潮推向了風口浪尖。

近幾年,身邊越來越多的適齡結婚青年陷入了被催婚危機,因為在父母心裡,只有看著子女結婚成家,才算真正完成了對孩子的交代。

而作為和網際網路一起成長的新人類,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這些再老一輩看來順理成章的事情在90後身上卻遭受重挫,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對於婚姻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獨立且自恰,對感情好像少了一份非他不可的依靠,多了一份悅己的從容。

於是,很多西安90後的婚姻大事開始在父母手中劍走偏鋒,時而在革命公園樹杈的簡歷上,時而在八仙庵算命的大師手中,時而在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親局裡……

是要求太高還是根本不想結婚?西安九零後單身貴族們對待婚姻,到底是怎麼想的?

1

愛情是錦上添花,有了更好,沒有也無妨

隨著女性經濟和思想愈發獨立,城市裡越來越多的姑娘並不把結婚當做人生的必選項,91年出生的婷婷就是其中一個,大學畢業後她憑藉優秀的資歷在高新做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朝九晚五,平時放假就跟朋友出去溜冰、玩耍、旅遊……盡情地享受著一個人的自由。

但自從過完29歲生日,父母再也坐不住了,她沒對象這個事似乎已經變成全家的恥辱,好像女孩子過了30歲,就是水果店挑剩下的舊水果,超市貨架上的臨期食品,父母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將你打折出售。

爸媽隔三差五就要換著花樣跟她鬧一場,時不時就聽到媽媽到處託人給她介紹對象,最近的業務範圍似乎已經拓展到了革命公園。

婷婷其實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也知道,自己肯定敵不過世俗的眼光,不可能永遠一個人。只是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通過努力去解決,唯獨感情還得靠緣分。對待感情婷婷一直堅信:寧缺毋濫,相比有錢,三觀匹配更重要。

2

雖然你不是我最愛的,但你是最合適的

自從和談了4年的大學女友分了手,阿力好像就失去了再去愛一個人的能力,家人只要提到對象他就瞬間爆炸。

雖然沒談戀愛,但不影響阿力做自己喜歡的事。一說出去玩,他永遠積極參與,打麻將更是隨叫隨到的三缺一鐵腿子,平時做飯、洗衣、換被套……生活技能max!但好像就在近一兩年之間,身邊的同學接二連三地開始結婚交卷,阿力才開始意識到,好像該結婚了。

他不再抗拒父母安排的相親局,在30歲那年,他決定向處了半年的相親對象求婚,婚禮上,阿力的媳婦兒說:「雖然你不是我最愛的,但你是最合適的」……全場譁然。

3

戀愛是風花雪月,婚姻是柴米油鹽。

有的人覺得自己一輩子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嫁了好老公,有的人覺得最驕傲的是養育了一個優秀的孩子,但96年的丫丫則認為人生短短幾十年,自己開心最重要。

丫丫有個談了三年的男朋友,倆人在長安路同一家遊戲公司上班,日常一起逛賽格,玩cos,晚上回去一起打遊戲……

雖然年紀不大,但思想卻特別成熟。逐年上漲的離婚率,也讓他們對未來越發慎重。

戀愛是風花雪月,婚姻是柴米油鹽。享受談戀愛的過程,但還沒做好結婚的準備。或許有一天突然單身夠了就想結婚了,或者這樣一直談戀愛……總之,活好當下,及時行樂才是正解。

4

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小魚說:愛情就像密碼鎖,真愛更是個概率事件,有的人一次就成功了,有的人須得歷經幾次試錯,才能碰到那個對的。

而大多數普通人都屬於後者,從27歲到29歲,小魚見過的相親對象手拉手可繞鐘樓一圈,約會地點更是遍布西安東南西北,光請相親對象吃飯都花了好幾萬。

可是自己好像被月老遺忘的存在,要麼他看上人家人家沒看上他,要麼就是互相不對眼,草草說再見。

也遇到過幾個不錯的,短暫相處後,還是有林林總總的問題。今年他29了,說不恐慌是假的,但他並不打算妥協。

正如他所說: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人生就是不斷試錯過程。他相信,那個對的人一定會在未來突然出現,和等待良久的自己撞個滿懷。

5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94年的小米最近準備結婚了,但新郎不是他談了5年的大學男友。

學生時代總以為愛情可以抵擋所有的風雨,小米和男友去過彼此家裡,見過雙方父母,打算畢業兩年後就結婚。然而現實卻給了她重重一擊,男友在南方的城市裡對另一姑娘動了心,5年感情抵不過1年異地。

痛苦萬分的小米,懷疑過自己,也否定過自己,但性格裡的不認輸告訴她,與其在痛苦中掙扎,不如早點充實自己,於是開始痛下決心,她刪了關於他的所有聯繫方式,考了研究生,如今已經是長安一個中學的英語老師。

傷過痛過,但依舊相信自己值得遇到更好的,終於在她所在的學校裡,遇到了現在的真愛。小米也開始明白:能錯過的,都不算對的人。

6

日益增長的結婚成本,讓男性對婚姻望而生畏

很多時候,我們過多地關注女生對愛情的觀念和要求,卻忽略了男生的。而這個時代,給與男生的經濟壓力似乎從來不曾減輕,在西安,房子已然成了談婚論嫁的首要前提,但日益上漲的房價對普通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一點都不友好,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靠自己那點工資買房,估計得向天再借五百年100年。

來自陝南農村一個普通家庭的龍哥就陷入了這樣的危機,觀望了兩年的房子一路水漲船高,三環內終於高攀不起,原本家裡拼湊的首付款現在只能去鹹陽或涇河新城。

一套房子幾乎掏空了父母,如今戀愛成本又那麼高,後期結婚、彩禮,還有部分地方的「萬紫千紅一片綠」……每一步都需要人民幣撐場。乾脆就順其自然吧,先全力以赴搞事業。

90後的順其自然,有時候只是求而不得的無奈之選。

7

每次看到家庭矛盾引發的新聞,日常恐婚指數+1

——為什麼不想結婚?

——因為想不到結婚有啥好處。

95後夢夢說,25歲以前,或許還會因為男生的甜言蜜語而感動,但過了25歲,自己已經到了男生騙不走的年紀。

從小思想獨立的夢夢,太清醒自己要做什麼。夢夢說,大多數走上相親道路的90後,早已不像學生時代的戀情,可以給你七八年去了解彼此,更多的是同學朋友介紹,而成年人的相處法則,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耐心,基本流程已經簡潔明了:能結婚麼?不能就拜拜~

可是人是最複雜的生物,婚姻裡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更是對人性的磨合和考驗,但仍有部分人在這些考驗裡亂了方寸,這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加上媒體的助推,讓很多負面的案例暴露在了公眾視野裡,每次看完這些,夢夢都直言自己的恐婚指數又直線上漲。

或許是看多了別人的故事,更沒有做好應對出軌、離婚、背叛、七年之癢等各種風險的準備。雖然渴望婚姻,但又在下意識地抗拒婚姻。害怕遇人不淑,更沒有勇氣用一生去做賭注。

8

在愛情面前,男生或許比女生更現實

聽很多男生說過「現在的女孩子越來越現實了」,女生考慮物質就是金錢至上的現實,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男生比女生更現實。

他們會考慮女生的家境、工作、收入,還會看有沒有兄弟姐妹,以防日後成為扶弟魔或樊勝美。

感情這種東西,來的時候猝不及防,無法控制,兩個人好的時候是真的好,讓你有種今生非他不可的錯覺。布布和前男友剛在一起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布布在西安某電視臺有份不錯的工作,月入過萬,而男友新工作上任,性格直爽的布布也從不去計較感情中的得失。在一起一年多,布布習慣了吃飯付錢,主動給男朋友買各種日用品……

而前不久當她因為健康問題不得不辭去工作在家休養時,男友就開始了作妖,先是字裡行間開始嫌棄布布有個弟弟,再後來直接冷暴力逼她說分手。

你看,就是這樣,到頭來好像一切都是你的錯,他並沒有對不起你。

9

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結婚,結婚成家生孩子

之前熱播的《三十而已》中有句臺詞說道「人有權選擇安穩又平淡的生活,那我也有權不選吧」?看完這部劇,終日忙著工作、旅遊、享受獨身主義的快樂……的樂樂終於找到了陣營。

樂樂從小就是個嚮往自由的女孩,19歲那年,她遇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女朋友,對,女朋友。在一起5年,她們沒打算結婚,更不想要孩子,現在好好上班,享受隨心所欲的自由灑脫,攢足夠的錢,然後盡情享受生活。

人為什麼非要結婚呢?今年過年,她們就打算對父母坦白。

樂樂說,戀愛的目的不該是為了結婚,不是為了脫單,也不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在戀愛你就要戀愛,而應該是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過快樂的生活。

每個人來世界一遭,就有權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每一種人生也都值得被尊重。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單身或者同性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屆90後一如當初,清醒又灑脫。或許這些只是這座城市千千萬萬個單身男女中的一小部分。

或許夜深人靜的時候,心裡也會莫名難過,感覺自己可能要孤獨終老了。但沒辦法,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因此,90後漸漸地開始佛系,婚姻全靠緣分,朋友全靠介紹。

或者,很多90後並不覺得單身是罪,然而每個人都不是單一存在個體,當「不婚被冠以自私、不孝、不正常」時,它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引發全民討論。

家長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孩子早日成家,開花結果。子女覺得婚姻自由,自己的人生不是活給父母看的……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婚姻問題,而是兩代人、兩種思維方式、兩種生活的激烈碰撞,而90後要以一個時代的選擇去扭轉流傳千年的傳統思想,以涓涓細流朝著驚濤駭浪逆流而上,並非易事。

希望這個城市的每對準夫妻,都是因為相愛才結婚;也希望每一位暫時一個人的朋友,都能找到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的法則,然後用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

相關焦點

  • 珍愛網發布《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30歲
    3· 8 婦女節之際,國內知名婚戀網站珍愛網(zhenai.com)發布《 2018 單身女性調查報告》,針對單身女性婚戀狀態、婚戀態度進行抽樣調查。     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 30 歲  近7成單身女贊成晚婚    我國現行計劃生育政策規定,女性周歲達 23 歲仍未婚,即為晚婚。事實上,第一批 90 後早已步入晚婚年齡。
  • 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2014年1月10日,百合網聯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共同發布《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採用網際網路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歷時2個月,獲取的有效樣本近10萬份。調查對象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 90後已進入晚婚年齡 盤點各地晚婚婚假
    看著某些80後同事還在為找誰結婚夜不能寐的時候,作為一個90後,小編不禁長長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我還年輕……孰料,在小編刷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時候,被下面這個消息震驚了(前方高能預警,90後快撤):「按《婚姻法》規定,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的初婚即為晚婚。」掐指一算,今年,也就是2015年,1990年出生的男♂孩♂進入25周歲。而早在2013年,1990年出生的女♀孩♀就已23周歲。
  • 晚婚的宋朝,「大齡剩女」比比皆是,百姓:真的嫁不起
    但也不是所有朝代都這麼早結婚,就有一個朝代,不僅結婚遲,甚至都出現了大齡剩女,這個朝代就是唐朝之後的宋朝,那麼宋朝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當時官方也規定了嫁娶年齡,男子要在15歲以上,女子要在13歲以上,司馬光曾提出,男子只要不過三十歲,女子不過二十歲都不算失時,意思就是說男子三十歲以前結婚就不是大齡剩男,女子二十歲以前結婚就不算大齡剩女。一方面是醫學上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官方規定,宋朝人也漸漸接受了晚婚的思想,甚至為後期女子不婚,男子不娶埋下了伏筆。
  • 「我研究生畢業,憑什麼嫁給你」大齡剩女拒絕鳳凰男,寧願單身
    慢慢覺得,那些回不去的日子,無法留在身邊的人,都有它的道理。我們都曾經憧憬過美好的愛情在自己的身上降臨,也曾期待生命裡都充滿幸運,但並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能如意,遇見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如願,就像是過河,總要蹚一蹚才能知道水有多深,不斷地嘗試,不斷的遇見,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大齡剩女背後的閒言碎語,真是她們的眼光太高還是另有原因?
    導語:大齡剩女的婚姻問題,無論是她本人還是父母,甚至是朋友。去相親過,也聽過太多的閒言碎語,也面臨著父母的壓力。有些事情,是我們不得不去妥協於現實的,但有些事情,我們大可不必。因為她們總覺得,人這一輩子只有嫁給愛情,才能算得上是一個真正值得過的人生。
  • 這5種性格特徵的人,很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結婚也好,單身也罷,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雖然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突破兩億,雖然中國的結婚率每年都在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婚姻仍是人們的主流選擇!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女性,她們並不抗拒婚姻,但由於種種原因,讓她們成為了大齡剩女。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 39歲大齡剩女的窘態:「相親男和我同歲,娶離婚女人都不娶我」
    文|雙魚說情感在婚戀市場中,很容易被女人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對於相親這件事,女人年齡大真的比男人年齡大要吃虧的多。其實年齡本來和結婚沒有多大關係,但女人的生育年齡和自身年齡是掛鈎的,這就導致很多男人很重視女人的年齡。也有些大齡剩女說了,我可不是為男人生孩子的。
  • 為何現在女人寧願當剩女,也不願結婚?難道真是男人配不上?
    小瀟今年30歲了,但是一直單身,其實小瀟的個人條件還是不錯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收入也很可觀,身高長相雖然不突出,但在平均水平上。為了脫單,小瀟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他追過幾個女孩子,但最後都沒有結果。面對著父母的催婚,小瀟心裡也很鬱悶:我也很想結婚啊,但問題是找不到結婚對象。小瀟作為大齡剩男,一直有一個困惑:為何現在的女人越來越難追了?
  • 大齡剩女很難嫁,而大齡剩男卻很好娶?只因女人和男人這3點不同
    在中國,年齡處於25歲到28歲是一個婚配的好年紀,但仍然有很多男人在面對結婚時所需的房子、車子、彩禮這些無法達標。不過也有這樣一個情況,在婚戀市場上30歲以前往往都是女人在挑男人,但是等30歲往後,情況就會反轉過來,出現男人挑女人的局面。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挑慣了的大齡女開始出現很難嫁的局面,再回頭看看之前被挑選的大齡剩男,大多都已經結婚了。
  • 熬成30多的大齡剩女了也沒找到有房的男朋友怎麼辦?還沒人追了?
    因為男生都怕大齡剩女!原因有以下三點: 刻板印象裡,大齡剩女的性格都比較高傲,要求也相當高 男生怕高齡產婦帶來的風險 男生怕跟你相處一段時間後不合適,耽誤了你 針對第一點,很多男生都反映過大齡剩女往往太過於獨立主見,性格也相當孤傲,男生會感覺有壓力,男人都希望一個順從自己的女人。
  • 2017年度婚戀指數報告:晚八點到十點成最佳脫單黃金時間段
    報告指出,最早一批90後已成相親主力軍,晚八點到十點成最佳脫單黃金時間段,擇偶標準越明確成功率越高,100天可完成婚姻大事。  脫單行為:每五個單身男女就有一人選擇通過婚戀網站脫單  伴隨著單身人口的不斷增長,如何脫單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
  • 最易成為大齡剩女星座Top3!處女眼光比天高 第一名不意外
    編輯/Ann 現代人普遍晚婚,雖然婚姻不是唯一途徑,也並非就是幸福的代名詞,但對於總是在自己的圈子裡打轉的大齡女子來說,結婚絕對是難事一件,從星座角度來看,以下3大「最易成為大齡剩女」星座,看看你上榜了沒?
  • 調查揭剩男剩女星座傾向:金牛男天蠍女中槍
    調查揭剩男剩女星座傾向:金牛男天蠍女中槍   道標準   男愛女子俏女愛男子貴  根據該網站對擇偶配對搜索關鍵詞統計,男性搜索單身女性「賢良淑德」已非關鍵詞,漂亮佔到了19%,高挑佔到了10%,而氣質、溫柔僅佔到6%。
  • 90後單身原因TOP3: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90後對待婚戀的看法也在發生著變化。七夕之際,為更好地了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 晚婚之命格
    「剩男剩女」目前在中國是很普遍的現象。下面,就從命理方面,來探析這類人群遲婚晚婚的命理特徵。從大的環境來講,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傳統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傳宗接代的意識開始淡化,並由於人的婚戀觀的變化和影響,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單身自由,從而形成單身以及晚婚的一面;下面再從四柱命理信息方面,談一下遲婚晚婚命理的一些信息特徵。
  •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最近珍愛網徵婚調研數據表明,越是發達的社會,年輕人越傾向晚婚,他們會在無意識當中延遲結婚的年齡,隨著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年輕人結婚的年齡也在延後。而這一代90後雖然已經漸漸地踏入了法定結婚年齡,不過大部分90後對婚戀很是佛性,對婚姻持不慌不忙的態度。在珍愛網徵婚調研當中,49.43%的90後表示,自己已經單身三年以上;10.34%的90後表示自己單身時間已經長達2~3年1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單身已經長達兩年。
  • 婚戀調查顯示金牛男與天蠍女天生不好找對象
    昨天,世紀佳緣婚戀交友運營平臺在全國發布了首個 《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婚戀「大」數據的報告。報告對世紀佳緣9000萬單身會員在2013年的交友行為進行總結分析,「漂亮」、「事業有成」搶佔會員搜索排行第一名,顯示「男性求貌」、「女性求財」成為當前網絡交友關注的熱點。
  • 分析成為大齡剩女的因素
    社會越來越多的未婚女性走上了剩女之列,其實剩女並非自己不想擁有婚姻,而是真的很無奈。具不完全統計,現在的剩男剩女比例是3:7,在一些大城市中,可達到1:9也就是說,大齡未婚青年10個人中就有9個是大齡剩女。下面從命理的角度分析下成為大齡剩女的因素有哪些?
  • 婚戀調查顯示金牛座男與天蠍座女天生不好找對象
    今日,婚戀交友運營平臺世紀佳緣發布全國首個《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調查在對交友行為總結分析的同時,還特別融入了2013年熱點話題。其中,隨著年齡增長單身男在成長為大叔的道路上越來越偏愛年輕的「蘿莉」妹,而單身女在升級為阿姨的同時希望配偶與自己年齡差距越小越好。  擇偶:單身男傾向對方年齡差距4-8歲  此次調查主要從交友偏好、高校風雲、星座男女三大板塊入手,分析在新的法律、文化等背景下,受公民道德等因素變動的影響,中國男女婚戀觀正在悄然發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