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尋子卻拒絕相認:什麼是親人,這就是答案

2021-01-10 家庭雜誌

01

兩個月前,一段感人肺腑的尋子視頻在網絡上炸了。

一對在上海打拼並站穩了腳跟的夫婦,高調尋找19年前被自己遺棄的孩子:

「親愛的寶貝,爸爸媽媽太想你了,馬上你就20歲了,20年裡我們一直在找你,盼著我們一家能早日團聚。我們一定還會找下去,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事情經媒體報導後的第二天,喜訊就傳來,兒子找到了。

對於盼子心切的家庭,如果得知消息,可能會按捺不住直接來找孩子。

然而兩個月過去了,當初千方百計尋子的夫婦卻遲遲未到河南濟源與親生孩子相認,甚至不曾主動聯繫,這也是最讓人疑惑的。

#親生父母高調尋子後不相認#的話題迅速登上當日的熱搜,引來600萬人圍觀。

孩子的養父猜測問題可能出在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的身體有疾。當年高燒肺炎,藥物的傷害造成孩子後天聽力障礙,現在的他是一名聾啞人。

孩子的養父非常氣憤:「高調尋子,事後又態度消極,究竟是找人還是找事?」

不管是找人還是找事,這場尋子徹底打破養父母一家平靜的生活,也讓孩子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真正身世。

一個隱藏了19年的秘密就這樣被打破了。

然而,一場關係孩子何去何從的尋親,此時卻似乎成了一場鬧劇。

在DNA鑑定結果出來後,孩子的親生父親一度置疑結果的準確性,態度也與之前判若兩人:

「從渴望一家團圓」到「孩子是好是壞,我們都不會領到身邊,以後可以當親戚走動」。

甚至還拉黑了河南養父母的微信。

很多人同情這個出生7天就被遺棄,如今也才剛剛成年的孩子。

本來因為藥物傷害,世界已經讓他不幸,當真相被捅破,他面臨二次遺棄所帶來到傷害,甚至要遠遠超過19年前。

並且,這種傷害就來自於自己的親生父母。

先是被遺棄,後是被嫌棄,這才是最扎心的。

但是孩子的態度與養父的態度卻大相逕庭。

面對自己傾注了全部希望的兒子,養父心中都是充滿了矛盾與不安。

既想讓他過上好生活,又不想讓他離開。

而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尤其是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在上海之後,這個從小長在河南的孩子對陌生的上海充滿了嚮往。

有網友直接評價:白眼狼養不熟的。

在養父的眼中,他開始變得不好管教,幾次三番鬧著要回上海去。

近20年的親情一夕被血緣打敗。

02

面對孩子一心想回上海的念頭,養父只能無奈一句:

「籠中的鳥要飛,阻擋不了,你能把翅膀折斷?」

兩家人又重新加上微信,並約定將於下周一同到鄭州採血做DNA鑑定。

如今兒子的興奮和躁動,已讓養父最初的心態也發生改變。

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甚至已經在擔心兒子到上海後能不能開心生活和工作。

「在我這裡被當成個寶貝,到那裡久了,是否會被視作眼中釘?」

養父的擔心並不是全無道理。

因為孩子的生活習慣、語言、性格都受養父母的影響,他已經習慣和養父母的生活。

離開的時間越長,回歸的難度越大。

電影《親愛的》裡,黃渤扮演的田文軍歷經生死,備受煎熬,終於找回了孩子。

但此時,孩子對這個親生父親已經感到無比陌生。

他不認識他,不讓他抱,甚至打他、踢他。

兒子說話,不時夾雜著安徽口音,無奈的父親告誡兒子,不要說方言,要說普通話。

這只是電影中的場景,卻又簡單直白地道出了:多年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讓回歸後的融入變得異常艱難。

回家,有時並不都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還記得那個被保姆抱走的重慶孩子劉金心嗎?

1歲3個月的時候,他被自己家的保姆偷走。

因為保姆時常在外打工,劉金心從小就沒有得到好的照顧。

在他的童年記憶裡,只有被養父暴打的傷痛。

別的孩子童年裡有歡笑,有陽光,但他有的只是恐懼和陰影。

在這樣缺乏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的他,變得越來越敏感、自卑。

人生也變得頹廢,15歲就輟學, 18歲開始酗酒,20歲已經是一個胃穿孔老患者,還曾患過抑鬱症……

這樣的他,讓「養母」嫌棄,就想甩掉這個「累贅」,於是告訴了他真相,讓他回到自己親生父母身邊。

但,此時的劉金心,卻早已無法融入那個優秀的原生家庭,他像長滿了刺的動物格格不入,對親生母親充滿了誤解和排斥。

最終,他還是回到了養母身邊,再也無法回到他原本應該擁有的美好人生裡。

生活從來都無法預料下一場會發生什麼。

從事業有成的親生父母高調尋子而言,或許他們背負了19年的心理煎熬,確實是想找到孩子。

但從他們的種種作為來看,孩子的回家之路註定不會太順暢。

畢竟親生父母家還有一子一女,而孩子本身還需要人照顧。

一直都被保護得很好的他如何面對這一切?

03

《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萬名兒童被遺棄。而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各地設立的嬰兒安全島接收的棄嬰,99%是病殘兒童,這些重病重殘兒童被遺棄,主要與家庭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有關。

在開篇中,濟源這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其實是幸福的。

儘管家境一般,面對長成聾啞人的孩子,養父母自學手語和孩子交流,並帶孩子到醫院做了人工耳蝸手術。

在平日生活裡,夫婦倆也是一如既往地寵愛孩子。

為給孩子營造美好的未來,除了為他在市區購買了三室兩廳的房子,但凡孩子的生活用品,都力求把最好的給予。

從小到大,孩子在養父母的護翼下健康成長著。

雖然孩子並不知足,但養父母的確也是能力範圍內盡了最大的努力。

有的人卻遠沒有這麼幸運。

今年45歲的宋先生, 12歲時父親患病去世了。

原本生活勉強能過得去,一下變得捉襟見肘。

一家六口,母親就決定把當時最小的宋先生送人當了養子。

但12歲的孩子已經懂事,他知道自己被母親放棄了,說不恨是假。

在養父家的日子對一個孩子而言,太苦了。

平時只能吃剩飯剩菜,勉強吃飽。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得好些,但也只是比平時的饅頭加鹹菜好一點。

有一次宋先生被冤枉偷了錢,差點被打斷腿。

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小小年紀就獨自離家去別的城市打拼。

期間,宋先生也不是沒有想過回到自己的母親那裡,可任憑宋先生怎麼敲門如何絕望的痛哭,母親就是不開門......

既然孩子回來,一定是在那邊過得不好,可是寧肯聽著孩子絕望的哭泣也視而不見,只能說一個母親能心狠到這般地步,確實太過自私。

最終,宋先生經歷了萬千磨難,慢慢站穩了腳跟,並且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可當年被親生母親遺棄卻像一根針,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內心。

當年的遭遇,到今天都無法釋懷。

知乎曾有人問:幼時被遺棄,長大找回的人為什麼拒絕見親生父母?

其中一個回答扎心:「恨」。

一個字,讓人一言難盡。

04

曾有人感慨:「這世上唯有做父母是不需要考試的,有的人雖然身為父母,但並不合格。」

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卻又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拋棄。

而更令人可氣的是等孩子長大後,卻又試圖用孝道來要求孩子撫養自己。

曾看過這樣一檔節目,當年被拋棄的小女兒成了射擊世界冠軍後,一家人趕來認親。

當年為了生兒子,把一歲多的小女兒直接送人。

幸好養父母一家待孩子視如己出,平時靠撿垃圾、幹零活供女孩讀書、訓練。

親生父母雖然知道女孩人在何處,卻從來不聞不問。

而在女孩獲得了世界冠軍之後,一切發生了轉變。

親生父母三天兩頭上門,要求認回這個女兒,因為不堪親生父母的頻頻叨擾,一家人選擇了搬家。

而對方並不肯就此放棄,高調找媒體來尋人認親,甚至打出「世界冠軍不贍養親生父母」這樣的話。

節目中,兩個姐姐和父母不斷對女孩哭窮、下跪,試圖讓她妥協。

幸好女孩站得直、拎得清,她說:「他們沒有對我履行做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我不會認他們,但我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很多人紛紛指責女孩冷血。

就在這時,一位調解員說:雖然她是世界冠軍,但獎金只有8000塊,後續她還需要很大一筆費用來療傷和上大學。

這時,打著團圓幌子的一家人遲疑了,在經過一番商議後,他們決定不認回女孩。

醜陋的面目一試便知,不惜以道德綁架,其實只為分上一羹。

常說血濃於水。

可是長久的分離,彼此之間只是長得很像的陌生人而已。

而真情的陪伴比血緣更親。

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

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親人。

或許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諸多無奈,但在關愛孩子這件事,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都不應該缺席孩子的童年。

童年僅有一次。

可對於那些被遺棄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是灰色的。

人生的軌跡在被遺棄的那一刻已然定格。

而這,對他們太不公平。

不要讓自己留下一生的遺憾。

所以,當你決定將孩子生下來的那一刻,請好好盡父母的責任。

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陰暗。

但只要心有陽光,就不畏寒冷。

願每一個還在路上的人早日回家。

因為,親人在等著我們。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家庭雜誌新媒體特約作者 紫蘇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親生父母高調尋得失散19年兒子後不相認 養父:或因孩子聾啞
    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他懷疑,問題的原因在於劉義功夫婦得知了孩子為聾啞人而心生嫌棄。事件背後究竟真相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 親愛的寶貝,你在濟源的哪個地方?
  • 親生父母高調尋得失散19年兒子後不相認 河南養父:或因孩子聾啞而心生嫌棄
    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他懷疑,問題的原因在於劉義功夫婦得知了孩子為聾啞人而心生嫌棄。事件背後究竟真相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親愛的寶貝,你在濟源的哪個地方?
  • 尋親事件引爭議,尋子19年發現失聰,拒絕認親,養父:你不要我要
    尋親事件引爭議,尋子19年發現失聰,拒絕認親,養父:你不要我要對家長來說,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哪裡,都會是他們最大的牽掛,有許多孩子在失去後,苦苦追尋幾十年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有的人卻違背社會倫理道德,苦心孤詣地尋找兒子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他們又拒絕相認,只是因為兒子患有殘疾,有耳聾等缺陷,這樣的人看起來不太適合當父母,更不能稱之為人,應該說是禽獸也不過分。事件發生在濟源市,韓平軍父子的遭遇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親生父母苦心經營19年,發現兒子身體有殘疾就拒絕相認,甚至拉黑了韓平軍的聯繫方式,簡直是刷新人們的三觀。
  • 尋找失散19年的兒子,找到後卻遲遲不相認,養父:嫌棄孩子聾啞人
    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找到失散19年的兒子,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但是這對父母在孩子找到後遲遲沒有和孩子相認,和找孩子之前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尋子之心十分迫切劉義功與妻子在上海打拼,劉義功是安徽人。夫妻倆一直以來都惦記著自己失散19年的兒子。劉義功向媒體求助,高調地尋找孩子,並表示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夫妻倆提取了DNA,將信息輸入了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
  • 韓國「孤死」人數近年激增 去世時無親人相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3日報導,越來越多韓國人孤零死去,沒有親人相認。韓國「孤死者」從2011年682人劇增到2014年1008人,足窺韓國人悠久珍視的傳統家庭結構變遷之巨。韓國人大多從最近數十年的旺盛經濟中受益,但經濟與人口動蕩也對家庭造成壓力。47歲的宋仁植7月份去世,死後三天,遺體才在租住的小房間裡發現,被發現時已經開始腐化。
  • 濟源「尋子事件」衝上熱搜,孩子養父再次接受採訪:要與不要,給我一...
    面對如今處境父子倆心情複雜活潑陽光的韓全欣向記者展示他的自拍照韓平軍位於玉陽村的家□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巖實習生鄧豔飛文圖一起尋子事件演變成全國熱點,河南省濟源市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平軍父子的遭遇引發社會關注。12月23日,這起尋子事件點擊率突破2000萬,登上熱搜。
  • 記者手記:回首20年前兩岸親人首次電視相聚
    ,通過電視的首次相見相認,這也是大陸和臺灣媒體的首次直播合作,我成為了中央電視臺第一個趕赴臺灣尋找失散親人的記者。在張佩清老人家裡,老人拿出了自己和弟弟相認的信物——一串別針,那是兄弟倆在孤兒院的時候,弟弟貪玩把國際救護人員身上的別針取下來送給他的。這幾個小別針老人一直保存在身邊,最讓我吃驚的是經過幾十年,這幾個別針居然沒有一點鏽跡。老人還說出與弟弟相認的標誌,他記得弟弟在孤兒院的時候把自己的腿摔傷,一塊石子嵌入了弟弟的腳中,老人確信憑這兩點就可以認出弟弟。
  • 17歲少年流落廣東9年和母重逢 相認已有些生疏(圖)
    9年前,她的8歲兒子離家出走,張海蓉曾輾轉廣東、湖南多地尋子。沒想到,兒子就在幾十公裡外的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生活了9年,並已成長為一個英俊少年。  12月23日,一個從廣州打到華西都市報的熱線成為轉折點。24日中午,當劉俊傑見到前來認親的張海蓉後,他沒有經過太多的辨認和猶豫就喊了一聲媽媽,眼圈通紅的張海蓉張開雙臂,母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 15年的尋子之路:兒子曾見過尋人啟事 但沒想過自己就是被拐的孩子
    那天以後,申軍良跑遍大半個中國,開始長達15年的尋子之路。 重逢以後,父子倆復盤這消失的15年,申聰說,騎車出去玩的時候曾見過這樣排版的尋人啟事,但是沒上去細看,也從沒想過自己就是那個被拐的孩子。申軍良說,在尋子的15年裡,他堅信兒子就在不遠處,「可能數次擦肩而過」「就差一點點就找到了」。
  • 女童走失父母福利院相認 孩子丟失這個關鍵步驟一定要做
    這一刻,他喜極而泣。這個電話是夫妻兩年多的守望——女兒童童(化名)找到了!2014年2月21日,8歲的女兒童童去樓下超市買水後再也沒回來。兩年多,他們找遍了整個成都都沒找到。女兒走失的日子讓他們度日如年。張偉說,他們夫妻夜裡經常做噩夢,醒來後經常抱頭痛哭。華陽的那一次相認失敗後,絕望的張偉把童童的玩具和衣服全部扔了,「睹物思人,我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 女警尋子第20年:夢見兒子來到身邊 夢醒又什麼都沒了
    11月23日凌晨4點多,輾轉難眠的何樹軍起床開始收拾行李,那個24寸、箱體印有尋人啟事的白色行李箱裡,除了幾件衣服,其餘都是與尋子有關的宣傳單頁、海報旗幟。 看到視頻 90多歲的母親做夢笑醒 何樹軍已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去廣東尋子,但每次出發時她都一樣滿懷希望,這次更為憧憬。 接到「蘇大叔」提供的信息後,何樹軍第一時間打開比對軟體,初次比對,李飛的相貌特徵與兒子的接近度達78%,以往這一數值大多為50%左右。
  • 經常夢見「去世」的親人,到底有什麼寓意?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那麼為何有人常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有什麼寓意?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雖然有道理,但是事無絕對。有時候有一些朋友卻覺得,夢裡發生的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白天想過的事。尤其是一些去世多年的親人,白天不曾想到過,但是卻在夢裡出現了。
  • 人最大的錯誤,就是對外人友好,對親人苛刻!
    可是在面對自己的親人時,大家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多人都會把最糟糕的情緒發洩在親人面前。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少人在對待自己父母的時候特別沒有耐心,但是在對待外人的時候卻特別有耐心,這就是一件讓人覺得非常奇怪的事情。
  • 濟源「找人還是找事」尋子追蹤:養了20年的孩子隨親生父母走了
    孩子的生父母、養父母等親人相聚濟源,起立者為生父劉義功,與養父韓平軍握手。韓全欣與兩位媽媽在一起(左為生母時紅蓮)。韓全欣的奶奶,捨不得孫子離開。她說,連續多日來,因為擔心孫子的離開,她夜不能寐、茶飯不思,日日以淚洗面。□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巖實習生鄧豔飛文圖濟源尋子「找人還是找事」事件持續引發關注。
  • 剛出生就被領養 大馬「巫裔」女子尋華裔親生父母
    剛出生就被領養 大馬「巫裔」女子尋華裔親生父母
  • 6月4日小雞正確的答案是什麼 正常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
    6月4日小雞正確的答案是什麼 正常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時間:2020-06-04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健康的手指甲是每個手指都有月牙還是平整光滑呈粉紅色? 一般來說健康的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有些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
    有些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睡覺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人生中會有1/3的時間會在睡夢中度過,而在睡覺的時候做夢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做夢時,夢到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但為何有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
  • 夢見去世親人的墳墓 夢見去世親人的墳墓是什麼寓意是什麼意思
    〖宜〗:宜熱茶,宜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宜拒絕求婚,宜苦瓜,宜健身,宜群發簡訊;〖忌〗:忌遇大臉不掐,忌溼紙巾,忌走光,忌互捏肚皮,忌靜音震動,忌麻辣香鍋。夢見親人墳墓的解析夢見親人墳墓的吉兇:得境遇安全,能逃災厄,成功運佳,順利成功發展,配置良好,但只怕人、地兩格,若有兇數者:家庭變成諸多不幸,因之導致失敗之慮,若無兇數,則可免憂也。
  • 不主動也不拒絕,其實就是拒絕你的星座
    但是在這之前至少都是男生追女生的比較多情況是比較多的,女生也都希望能夠給自己喜歡的人追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也是很正常的了,之前都有什麼「女追男隔層紗」的說法,現在看來應該什麼都沒有了吧。之前喜歡一個人都會說,女生說了有些男生不拒絕也不同意沒有什麼回應也不會主動,這樣的男生在星座裡面都會是哪些星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