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花謝花開
曲麗娜
三樓女人把花搬出來的那天,很多人都看到了。
那些花一溜擺放在她的窗臺下,枯的枯,萎的萎,像打了一場敗仗。
喲,咋把花養成這樣?
可惜了這些花草了。
連澆點水的工夫都沒有嗎?
女人們雜七雜八的議論在三樓平臺上流動著。嘴裡說著花,眼睛瞟向三樓窗口,目光裡飛出長長短短的劍。只是三樓女人並不接劍,她的身影從窗前一晃而過,女人們看到了她的好身段,婀娜有致,娉娉婷婷,就像一朵正開著的花。
窗裡的花這麼好看,窗外的花卻這麼難看,女人們覺得三樓女人是個謎。這個單元裡怎麼能住著一個有謎的女人呢?女人們心裡極不舒坦。
再說那些花,自從被搬到窗外就成了棄花。沒有人看到三樓女人澆過一次水,施過一次肥。喜歡養花的女人們手痒痒著,尤其六樓女人,心裡急,真想把養花經驗親自傳授給三樓女人。
下班了,六樓女人「碰巧」在樓道裡撞見三樓女人。一個往上走,一個往下走。六樓女人的目光裡裝著一顆熾熱的太陽,正想暖暖地放射光芒,三樓女人卻看也不看,迅速低頭而過,快得輕巧得像一陣風。關於如何養花的理論就被生生擠回了六樓女人的肚子裡。
她是冰女人。她是有秘密的冰女人。女人們在三樓大平臺聊天時都這麼說。
咱們得找出線頭,一抖,秘密就暴露出來了,哈哈,看她還怎麼清高!
女人們越交流越開心,似乎已經輕輕鬆鬆打敗了三樓女人,讓她馴服地和她們站在了一起。
女人們開始尋找那個線頭。她們的目光從三樓女人半枯半萎的花,爬向她家的窗口,又從窗口滑向半枯半萎的花,往返數次,細細地過著篩子,卻總是徒勞而返。窗口靜悄悄的,女人的身影極少出現,不知道她在屋裡忙些什麼,倒是那些花,半死不活的,女人們看一次,眼睛就被刺痛一次。
還是六樓女人沒忍住,這些花就這麼死掉怪可惜的。她說。嗯,養花能比生孩子還難嗎?女人們附和著,一時忘了探尋秘密的事,都認為救活這些花才是當務之急。
六樓女人從家裡提了一桶水,五樓女人帶來了剪刀,四樓的拿了一袋養花的肥料,她們在三樓女人的窗外忙活起來。
六樓女人又在樓道裡碰到三樓女人,這一次的確是碰巧。六樓女人剛想送出一顆太陽,想想又覺得不妥,就楞楞地看了一眼三樓女人,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三樓女人卻一改往日的冰冷,唇角翹了起來,報以微微一笑。不等女人反應過來,三樓女人便低頭輕巧而過。
六樓女人迫不及待跟其他女人分享了這次經歷。沒想到五樓女人也說,三樓女人跟她點頭微笑了。四樓女人也說,冰女人的確比以前溫和一些了。
看來,三樓女人並非不好接近。既然有機會說話,那麼她的秘密很快就會像風一樣流散開來。她將要成為這個單元普普通通女人中的一個了。
想到這些,女人們不覺又興奮起來,那些花草就在女人們手底下愈加煥發出生機。其實養花跟尋找秘密一樣,都需要足夠的耐心與熱情。女人們憑著這股耐心與熱情,逐漸忘記了花的歸屬。誰有空了誰去澆點水,誰不忙了誰去修剪一通枝椏。十幾盆花逐漸枝繁葉茂,有了小花園的蓬勃氣象。
三樓女人的身影偶爾從窗前閃過,女人們抬頭時,目光碰撞,澆花的帶著詫異與探尋,看花的帶著感激與欣喜。剎那間,兩股目光交互纏繞,窗裡窗外的女人都不約而同地抿嘴而笑。
三樓女人竟也到平臺上散步了。六樓女人的孩子在練習跳舞,老師新教的一個舞蹈動作,她練習了很多遍還是跳不好。有些急了,小臉累得通紅。三樓女人走到女孩身邊,對她說,我做給你看。
女人們吃驚地看著三樓女人,她就像一隻天鵝,舒展著柔軟的腰身在平臺上緩緩起舞,高潔,美麗。女孩看明白了,女孩也扭著腰肢翩翩起舞,像一隻輕盈的小蝴蝶。
有人聽到三樓女人轉身回樓時,跟身邊的男人低語:要是咱們女兒還在,如今也這麼大了。
女人們如夢初醒。
她們忽然對探聽秘密失去了興趣,卻越發愛上三樓女人窗外的花草。甚至還從家裡搬了些來,反正一盆也是養,十盆也是養。
那天清晨,不知誰在窗外驚呼,快看,滿天星開花了。
一時間許多窗戶裡探出了女人的面孔,被花花綠綠的衣服映襯著,如同窗外的花一樣好看。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以枯萎的花製造懸念,著力描寫女人們的議論,並把她們眼中的怨怒比作利劍,來展現對三樓女人的不滿。
B.小說情節有前後抑揚的變化,儘管作者極力描寫眾人對三樓女人的幫助,但仍難以掩飾女人們人性中低俗的一面。
C.小說中三樓女人低聲對丈夫說起自己女兒的事,直接為開頭釋懸,讓讀者立刻明白那些花遭棄枯萎的原因。
D.小說選擇把一幢居民樓作為故事發生的環境,空間不大,更容易展開故事敘述,安排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
(2)小說圍繞三樓女人和六樓女人,在情節上多有呼應,請找出呼應情節並分析其作用。
(3)小說結尾別有韻味,請作簡要賞析。
閱讀答案:
2.【解答】(1)B.「但仍難以掩飾女人們人性中低俗的一面」表述錯誤。根據文意,女人們之所以會在一開始「目光裡飛出長長短短的劍」,或者想要探知三樓女人的秘密,其根本在她們覺得三樓的女太過清高,甚至連花都養不好,當她們對三樓的女人主動給予幫助並試探性接觸後,才驚喜地發現「她將要成為這個單元普普通通女人中的一個了」。作者筆下的女人們,是善良的、熱心的、想要和鄰裡和睦相處的,所以她們性格中並沒有「低俗的一面」。
(2)①後文寫「以六樓女人為主的女人們帶著詫異與探尋的目光與三樓女人帶著感激與欣喜的兩股目光交互纏繞時,窗裡窗外的女人都不約而同地抿嘴而笑」的情節,呼應前文女人們「目光裡飛出長長短短的劍,只是三樓女人並不接劍,她的身影從窗前一晃而過」的情節。②後文寫「當六樓的女人再次碰見三樓女人時,三樓女人『唇角翹了起來報以微微一笑』,然後低頭輕巧而過」的情節,呼應前文六樓女人熱情地想要和三樓女人說話時,「三樓女人卻看也不看,迅速低頭而過,快得輕巧得像一陣風」的情節。
③後文寫「女人們認為三樓女人既然願意交往,那麼『她將要成為這個單元普普通通女人中的一個了』」的情節,呼應前文「女人們越交流越開心,似乎已經輕輕鬆鬆打敗了三樓女人,讓她馴服地和她們站在了一起」的情節。④這樣前後呼應的情節,使小說的情節鋪展得更加緊湊,邏輯更加嚴密,使文本結構更完整;同時有利於凸顯人物性格,讓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情節環境中表現得更加鮮明;在一放一收、一呼一應中,解除誤會、消解疑團,更有利於為揭示小說主題服務。
(3)①從情節的角度看,結尾處以含蓄雋永的語言「女人的面孔……如同窗外的花一樣好看」,既是在展示一個「圓滿」的結局,又是留給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餘味悠長,有豐富小說內容的作用。②從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結尾處的描寫以花比人,凸顯了女人們身上的熱情、善良、熱愛生活的美麗人性。③從結構的角度看,小說全文均在圍繞「女人和花」展開敘述,故結尾處寫人花交映,既是在照應上文,又是在呼應開頭和標題。④從主題表達的角度看,小說結尾說「女人們的面孔」「如花一樣好看」,隱喻在熱情、善良、關愛的力量的作用之下,生活一定會歸於和諧和美好,有暗示小說主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