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好語文要抓好課堂和基礎
(一)抓住每一堂課
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主要靠課堂。學生上好語文課要做到四動:動耳、動腦、動口、動手。
動耳: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看戲時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上課也要能聽出門道,要抓住要點和重點,要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
動手:上課要邊聽邊記,畫出課文的重點詞句和疑點,記下老師補充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以便使聽課過程系統化和複習。
動腦:上課要高度投入,充分調動思維,多思考、多分析、多設疑、多問為什麼,達到專心致志的程度。
動口:就是敢於舉手發言。舉手發言是與動腦密切相關的,舉手之前你已動腦思考了。舉手發言益處多多,它使你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能鍛鍊思維、膽識和口才。
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效率,關鍵在於思考。我們要用心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抓牢雙基
雙基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語文基礎知識主要是字音、字形、詞義、成語運用,語法修辭,文學文化常識等。對待語文基礎知識,我們應「處處留心,時時在意」,比如「汨」和「汩」二字,粗心者會混淆,還有不少人因為粗心讀錯、寫錯一些常見字。學習語基不能「不求甚解」,遇到生字、生詞應隨時查看工具書或向他人請教。
語文基本技能主要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
「說」,即說話,要說普通話,閒談、讀書、回答問題都應講普通話。
「寫」,指寫字和寫文章。
寫字,應寫規範字,書寫字體端正、美觀大方。同學應趁著年輕練好鋼筆字,有條件、有興趣的同學最好練一練毛筆字。俗話說「人是衣裳馬是鞍」,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
年級現利用下午課前的二十分鐘,發放字帖給學生臨摹,學生應認真對待,努力堅持,長此以往定可練成一手好字。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不僅能使你在中考中得高分,更會使你終身受益。
會寫文章,是每一個中學生都應有的能力。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文章,就得有東西可寫,這要像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走萬裡路」,留心身邊的人和事,觀察世態萬象,也就是說要有素材,同時要掌握一些詞語、名言警句、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要寫好作文,首先是立意和語言,其次才是結構。人們常說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煉意,是強調寫詩要重意境,寫文章也要注重「意」。
二、學好語文重在「三多」
(一)多積累
語文知識可謂浩瀚無邊,這就要我們不斷積累,集腋成裘。方法如下:
①多背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誦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詩文,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極好方法。詩聖杜甫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宗師也得益其書讀得多,背得多。初中三年要默寫的古詩詞共有89首。我們除了必須完成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詩文,還應主動地去背誦課外的詩文。
②勤記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是幫助記憶、積累知識的好方法。平常讀書看報、看電視與人交談,碰到有關文學、文化常識方面的知識和好的詞句、對聯諺語、名言警句等,應隨時記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語文知識自然會豐富起來。要做到不動筆頭不讀書。
另外,也可做知識卡片,或用電腦建立個人知識庫等方法。
(二)多讀課外書
人們常說「語文的功夫在課外」,就是說學習語文僅靠課本還遠遠不夠,這就要去廣泛閱讀,多方汲取。
廣泛閱讀課外書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拓寬我們的思路,豐富和提高我們的思想,那麼讀哪些書、怎樣去讀呢?
初一學生本學期必讀、必考的名著有三部:《繁心?春水》(9月完成)、《伊索寓言》(10月完成)、《格列佛遊記》(11月完成);另外,學校向學生推薦以下刊物:《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意林》、《小故事大智慧》、《中華活頁文選》(初中版)、《閱讀世界》(初中版)、《創新作文》(初中版)。
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可謂至關重要。首先可使基礎知識更加紮實,其次可提高理解能力,第三可提高寫作水平,最後是開闊眼界。
(三)多練筆
語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要想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①多做摘抄,每天一則,可摘抄好詞、好句、好段,字數要求200字以上。
②多作讀書筆記,我們在看書讀報之時每每有所感悟,深受啟迪。這時可將看書的感受述諸文字。這樣做既鍛鍊了自己的思維,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③多寫隨筆,每周一篇。學生在平時可以多寫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際靈機一動之時,有感而發,欣然動筆,往往能寫出感情真摯的好文章。
④多寫文藝性作品。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個臺階,我們就要多參加作文競賽或向報刊雜誌投稿。各類體裁的文章都應有所涉及,童話、故事、小說、散文、雜文、評論、詩歌等,我們都試著寫一寫,雖然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作家,只有寫得多了,你才會才思如泉湧,才會達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總之,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細心的過程,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無捷徑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恆,才能學好語文。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