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到名人明星,廣州「利是封大王」 收藏6萬多紅包封

2021-01-15 廣州日報

今年59歲的陳海萍,收藏了6萬多紅包封,從明清時代開始,各年代都有。由於收藏頗豐,他也被稱為廣州第一紅包封收藏家。

由於多次前往東南亞國家進行收藏的紅包封展示,便有當地的媒體將他稱為是「紅包封王」、「利是封王」。

在他家中,各式各樣的紅包封被他逐一分類,有裝滿米的,裝滿水的,會變魔術的,3D的,這些被劃為「特色封」,明星、電影海報等有被劃為「名人明星廣告封」。

同樣,也有根據年代劃分的「年代封」。他說,自己的願望就是能夠建成一個個人博物館,叫「封王府」或「封王殿」,裡面放滿了自己收集的紅包封,作為廣府文化的一種補充,與現代人、後代人分享「精神財富」。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

「麻煩你一定要出下我的人像照片呀,我這個名字在網上一搜,除了我幾乎都是女的。可我卻是個男的呀!」59歲的陳海萍剛剛見到記者,就拿自己的名字開著玩笑。

陳海萍身穿著一身白色的襯衣,將襯衣掖進西褲,打著一條藍色的領帶,出現在拉車年輕人的巷子中,頓時引來其他人詫異的目光。他絲毫不介意別人的表情或目光。

身住「紅包路」耳濡目染

廣州一德路,是小商品批發的一條街,而紅包之類的小禮品也是在此轉運、批發。陳海萍就住在一德路旁的小巷子裡。他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旁邊就是著名的一德路,有著各種各樣的小商品,那個時候更是他心中的「紅包路」。

上了幾層樓梯,穿過一個已經生鏽的柵欄門,就來到了陳海萍的家中。除了兩個臥室,最大的就是這片不超過十平米的「客廳」了。客廳內只能容得下一張雙人的木質沙發椅,和一張窄小的摺疊桌,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紅包封」。

在他客廳的牆上,大部分掛著的是各色各樣的「紅包封」,以及幾張陳海萍與其他人的合影照。

1958年出生的陳海萍,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可能真的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你看,我從小住的地方都在『紅包路』,我自己」又是『紅包封』的收藏者。」陳海萍說,自己從小就比較喜歡繪畫,特別喜歡那些色彩鮮豔的小物件。一有時間就會自己到一德路的各種門店去看,他說,這可能就是他藝術方面的啟蒙。

197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陳海萍在一個電子儀器廠工作。「在工作之餘就去上業餘大學。」陳海萍說,從高中畢業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幾年裡,他先後在業餘大學裡學習了「五金」和「鉗工」,甚至還專門在廣美學習了油畫。這總算完成他自己心裡的一個願望。「從小我就喜歡繪畫,但是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學習,一直想學美術。」

因為學習了美術,陳海萍之後還到廣州民辦的職業中學去應聘「美術老師」。他回憶說,當時他就跟學校負責招聘的老師說「唐伯虎有本科學歷嗎?齊白石有本科學歷嗎?藝術這個東西不是以學歷來衡量的。」兩句反問他至今仍記憶猶新,情緒也猶在昨日。最終,他的誠意打動了學校的老師,被錄取。

但是美術老師這個職業並沒有長久,陳海萍還是選擇了自己更熟悉的其他領域,他又回到工廠打工了。「藝術只是我愛好,業餘的調劑。」陳海萍說。

陳海萍收集的紅包封

收藏利是封30年

「我將自己與紅包封的經歷,分為『收集』和『收藏』兩個階段,主要的分界點,就是有沒有花錢。」陳海萍笑著說,當他開始為紅包封主動花錢的時候,就是他「收藏」的開始。

辭去美術老師的工作,到東莞的工廠打工,他覺得自己還是開了眼界的。在1000多工人的大廠中,他是人事後勤方面的主管。

陳海萍回憶說,老闆就是想要員工拼命為工廠掙錢,員工也希望在掙錢的同時能夠有自己的生活,而他也就成為中間的「調和劑」,一待就是15年之久。

陳海萍頗為謙虛地說,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收入已經很高了。他舉例說,在1989年前後,當自己的妻子工資還只有300元每月的時候,自己月工資已經超過了1000元。

從那時起,他開始將「收集」轉為「收藏」了。當時,他是什麼紅包封都收,在一德路的老闆們都知道,有一個收集紅包封的「怪人」。「一個紅包封也就5分錢,但是我會給5角錢,讓他下次還給我留著。」陳海萍說,因此,幾乎所有的老闆都會給他留著各種各樣的「紅包封」。

陳海萍早期收集的紅包封

20年前花300元買一個「紅包封」

大概20多年前,有一個「最普通」的「紅包封」,讓陳海萍開始「花錢」搞起了「收藏」。

陳海萍指著一個印有幾位明星的「紅包封」說,正是這個「紅包封」讓他開始了「收藏」之路。他回憶說,當時也是在過年期間,他的一個香港的親戚,給他包了一個「紅包」,紅包封面上就是當時最火爆的「明星」——周潤發、張國榮等。在紅包的封面上還寫著四個字——「縱橫四海」,也是當時最流行的電影。紅包封面實際上就是電影的海報。

「我當時一看到的這個紅包封,就眼前一亮。」陳海萍說,當時他在一德路上看到的,都是「福」、「壽」、「祿」等傳統的紅包,像這種明星海報印成的紅包封還是第一次見到,很新鮮。」

隨後,他就萌生了購買紅包封搞「收藏」的念頭,讓在香港的親戚為他帶各種各樣的紅包封。這讓對方也感到了驚訝異常,一個小小的紅包也要從香港帶?對方還不忘「潑冷水」,讓陳海萍至今記憶猶新,「你的錢很多嗎?要包這麼多紅包?」

對方的問話也讓陳海萍頗為尷尬,他只好回答說,是自己為了研究美術才讓對方帶的。「親戚還是從香港帶來了許多紅包封,也是花錢託人買的,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不等。」

當時,收藏的一個最貴的「紅包封」是300元。「本來是200元的,我多給了他100元喝茶,讓他以後有了紅包還找到我。」陳海萍說。

「利是封大王」陳海萍

「漁翁撒網,什麼都收」

從那以後,他「利是封大王」的美名就傳開了。經常會有來自香港、北京的朋友,給他送來年代久遠的「紅包封」。他則稱自己是「漁翁撒網,什麼都收」,只要是沒有見過的,就會花錢收購。

他告訴記者,紅包封的價格並不高,最高也不過是100元左右,只有少有的幾個紅包封是200元甚至300元。當時他收購的300元的紅包封就是一個「1930年」的紅包封。此後,也花了200元收購了一個「光緒三十年」的紅包封。

「如何判斷紅包封的真假或年代?花這些錢收購到底值不值?」對此,陳海萍則「嘿嘿」一笑說,其實人們更關注的是紅包封裡面的東西,誰還會要紅包封呀,都是隨手就扔掉了。

那枚「光緒三十年」的紅包封,他當時也曾詢問過這個紅包封的來歷,對方則告訴他,是廣東開平的一個大戶人家,在清理垃圾的時候,有個清潔工撿回來的。「為什麼清朝的東西會留到現在?我覺得很大的一種可能,是當時有人看書的時候,順手將紅包封作為書籤,夾在了書裡,直到再次整理的時候才發現。」

對於紅包封年代的判斷,陳海萍說,其實每個時代還是有那個時代的工藝,所以製作出來的紅包封也有所不同,具有時代的「烙印」,比如當時的紙質、圖案、印刷技術等。

「關鍵是這個東西又不值錢,偽造沒必要。」陳海萍說。

每年春節翻垃圾桶找紅包封

如今,陳海萍收藏的紅包封已經超過了6萬個,經常會受到邀請到東南亞國家,港澳、內地城市等展示收集的紅包。很多媒體將其稱為「紅包封王」、「利是封王」。

「這些不是我自己說的,是媒體封的。」陳海萍說著,向記者展示著報紙上白紙黑字的「紅包封王」、「利是封王」。

他告訴記者,作為「紅包封王」壓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寶座」就會拱手讓人了。

所以,他也並不介意彎下腰去撿路邊被丟棄的紅包。

他並不覺得在路邊撿紅包是什麼丟臉的事情,畢竟是自己收藏喜歡的東西。他告訴記者,每逢大年初二,他都會到廣州到出去轉,看到有被人隨意丟棄的利是封、紅包封,都會撿起來。到了晚上的時候,為了搶時間第二天不被清潔工將垃圾桶中的紅包封燒掉,還會連夜去翻垃圾桶找紅包封。

而到了正月十五之後,路邊就會有不少人丟棄的桃花、桔樹等,上邊經常會掛著紅包封,陳海萍也會到路邊去「收集」。

「文化應該留下點東西」

收藏紅包封已經超過了30年,偶爾,妻子也會「嘮叨」幾句。

儘管如此,陳海萍還是堅持自己的收藏。他現在是「以藏養藏」,將紅包封的文化與商業相接軌,利用將收藏的紅包封展示,收回收藏的成本做其它方面的收藏。

他告訴記者,他現在的工作是「企業管理、品牌策劃、美術家教」,儘管生活不算富裕,但還過得去。

「我打算將我的紅包封收藏將成一個個人的博物館,叫『封王殿』甚至叫『封王府』都行。」陳海萍笑著說,紅包封文化是廣府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嶺南人,希望能夠將利是封作為一種文化的補充,與市民人分享。

他笑著說,有人這樣和他比較,「我開的豪車,你開的什麼車?我經常去全球旅遊,你去過哪裡?」他總是回答說,「我不會開車,但是坐的是價值幾億元的高鐵。國外經常有不少人請我去旅遊,包吃包住還給錢。」

他說,自己已經馬上60了,不但看東西要戴老花鏡,白頭髮也不得不染黑了,但是只要精神世界是豐富的,就會一直覺得很年輕。

趕快掃描加入人物在線讀者群,參與我們的互動吧。

相關焦點

  • 《紅包》:利是封的演變
    》書內收錄的十八款以花紋紙搭配各式加工製作的利是封,創意十足  不少香港人都有收藏利是封的習慣,而成長於不同年代的市民,對利是封有?這些用語記憶猶新;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則很可能會收過以塑膠物料製造的利是封;而八、九十年代的一輩,又對利是封上的「神奇自貼膠口」有了印象。由香港著名設計師ERIC CHAN(陳超宏)與近利紙行聯合撰寫的《紅包》,這本書講述了利是封的歷史、設計和印刷技術的發展,通過訪問香港歷史專家鄭寶鴻,以及相關收藏專家等人,於書中分享利是封設計的構思和心得。 文 偉森  「紅包」,泛指包?
  • 利是封 利是錢
    近年市面興起了利是封專門店,長年營業,改變過去新春前出售的習慣,專門店著重門面裝飾,擺設齊整,各式各款陳列出來,方便選擇。  以專門店的形式出售利是封,是新興的一門行業,港島方面,灣仔及銅鑼灣較多,羅素街、恩平道、駱克道、鵝頸橋約有四五間,平日出售生日封、結婚封、滿月封、商號開張封、賀禮封,舖租負重仍能生存,可見社會大量需求。
  • 手繪封:信封上的名家書畫值得收藏
    近年來,由於集郵愛好者逐漸發現手繪封是研究郵票設計及設計者的重要依據,且是對郵票原圖的再創作或內涵補充,手繪封逐漸在收藏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集郵收藏界新一輪的熱點。上月12日,中港澳臺馬年手繪封在廣州首次聯袂發行。
  • 有創意的創痛 利是封的故事
    「紅包」,又稱作「利是」和「壓歲錢」,廣東話的「派利是」也就是「發紅包」。無論是新年、結婚、喜宴、升遷、新店開張,均不乏「派利是」這個習俗;而紅包的設計也沿著不同時代及社會文化而演變。一部濃縮的利是封發展史 也是設計印刷 紙業變革史《紅包》是一本書,也是一份禮品──除了精美的裝幀外表,內藏暗格,放置18個不同款式的利是封,全部皆由香港十大設計師之一陳超宏(Eric Chan)設計,每一個利是封都對應書中的介紹,將文字化為實物。最後還附上超過30張花紋紙樣辦,質感、顏色、重量各異,只要稍加心思,即可撕下來 DIY變成獨一無二的賀卡或信箋。
  • 廣州的利是和紅包到底有什麼區別?
    廣州日報記者 莫偉濃 攝歌手歐陽靖說,常常有人問我:「廣州的利是和紅包有什麼區別?」我會答:「紅包容易玩『鬥大』,利是不玩『鬥大』。」利是,表面上和紅包一樣,都是一個紅封套包著若干紙幣,在新年時用以傳遞祝福,祈願平安。
  • 常平:創意利是封受歡迎 價格實惠
    常平:創意利是封受歡迎 價格實惠 2017年01月17日 11:37
  • 來不及淘寶了 教你3分鐘做出高顏值紅包封
    【PConline 雜談】新春臨近,作為家中長輩的你,不知不覺又到了派發紅包(南方稱為:利是)的日子。紅包袋(利是封)內所包含的也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厚重的年味和一縷親情,今年你準備好紅包袋(利是封)了嗎?
  • QQ炫舞利是封有什麼用? 利是封兌換方法介紹
    QQ炫舞利是封有什麼用? 利是封兌換方法介紹時間:2017-01-03 13:0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QQ炫舞利是封有什麼用? 利是封兌換方法介紹 QQ炫舞利是封有什麼用?利是封可以換什麼東西?在寒假活動中會產出該卡片,作用大家還不清楚吧,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們。
  • 好看的利是封了解一下
    轉眼就到12月中旬啦!新年也就是在半個月之後,而農曆的新年也就還有一個月左右。每年這個時候吧,喜事還不少,除了要準備新年的利是封之外,可能還會有一些親朋好友結婚喬遷各種,反正我已經收到請柬了, 不知道你們收到沒?所以我的利是封就已經準備起來了,今天順便就分享一下。
  • 這些創意利是封很不錯
    現在實用的湊單好物應該就是利是封了吧,過年還是很需要用到的。現在是各大平臺年貨節,大家都在入手自己需要而且喜歡的年貨產品,可能是衣服、食物或用品,想要買的東西超多的。有沒有跟我一樣選好之後發現差一點點就可以用津貼的,所以又去找湊單的東西了?現在實用的湊單好物,創意利是封應該會上榜。
  • 番禺一小區保安每年收業主上百利是封,有人7天收入逾千元
    又到春節派利是的時候,在廣州卻有這麼一個約定俗成的「傳統」:春節期間不僅會給親朋好友派利是,甚至會給並不認識的小區保安、清潔工等發利是。「10元不多,5元不少」,在廣州人看來,派利是是吉祥如意的好意頭,同時對加班服務的人們也是一份敬意,除了小區小區保安、清潔工之外,甚至還有不少街坊向平時常去的茶樓服務員派利是。番禺一位小區保安稱,因為他所在小區比較大,每年春節他收到的紅包都多達兩三百封,以平均每封5元以上計,收入可達上千元。
  • 利是封創意展新魅
    圖:蘇子揚今年用網絡潮語開拓內地市場\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盛載親友祝福的過年利是,是春節「必需品」:長輩開心地派出,晚輩歡喜的收下;不管是看中它的意義(新春祝福)與實際(利是錢),有無人留意「利是封」這載體?
  • 微店訂利是封 教你粵語俚語
    傳統的利是封的設計,總是寫著
  • 一德路海味年貨漲價 小豬佩奇利是封搶手
    通訊員供圖信息時報訊 (記者 許浩程 通訊員 胡文光) 臨近春節,作為廣州知名年貨置辦點的一德路,連日來車水馬龍,十分繁忙。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今年的海味市場不少單品因為產量少、市場供求大等原因應聲上漲。另外,小豬佩奇系列利是封受熱捧。
  • 回收利是封 小朋友做手工
    南都訊 記者田玲玲 通訊員葉健鋒 莊雲香 春節已過,拆完之後的利是封該如何處置?近日,東莞市樂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各駐點社工開展了各類型的利是封回收創意製作環保行動。社工組織社區小朋友用利是封製作燈籠、手工作品等。
  • 社工回收利是封做「元宵燈籠」
    利是封回收做的燈籠  「逗利是」是中國春節的一大傳統活動,每逢春節,小朋友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到利是,得到新年祝福。但拆完之後的利是封該如何處置呢?2月7日-10日,東莞市樂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各駐點社工正在開展各類型的利是封回收創意製作環保行動。  駐石碣鎮水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工與志願者開展的是「年年有餘」舊利是封回收活動,社工在水南社區四條村設置回收點,小志願者們向路過的居民宣傳環保觀念,展現小朋友們製作的利是封手工燈籠,鼓動居民將家中的舊利是封拿出來。
  • 猴賽雷們跳上 深圳人的利是封
    這次由彥辰設計和字在共同出品的呆萌南粵猴利是封系列一面世就因其活潑新鮮又有地方特色而大受歡迎,網友爭相在網上傳播。猴賽雷是廣東話「好犀利」的諧音,來源於一名90後女性在網上發帖,大秀自己的照片和找男朋友的標準,引來不少網友嘲諷。猴賽雷於是走紅,設計師們也由此開了腦洞。
  • 【爆款】嘉峪關利是封定製-佛山市南海羅村賢生紙類製品廠
    嘉峪關利是封定製4、然後每個紅包都對摺捏出一個中間點,每2個紅包在中間點釘一下,使頂部收回;(圖10—圖14)5、利是封燈籠釘好的上、下兩層合起來,紅包與紅包之間間隔釘回起來,穿上中國結就完成啦!   立體的、布質的、姓氏的、動漫的、盞鬼粵語的……哪一才是你的真愛?  過年派利是,是有年味的年俗之一。
  • ...各地「寄回」你的祝福,皇包車旅行與漫遊超人聯推旅行「利是封」
    在2月的假期到來前,境外包車遊平臺皇包車旅行攜手移動wifi漫遊超人,推出新春特別款「利是封」,即日起在北上廣深漫遊超人的租用平臺可以免費領取。     據悉,這款特別的「利是封」——壓歲禮包,由皇包車旅行精心設計打造,掃描禮包背面的二維碼,可以向你的好友發出百種不同語言的定製祝福。
  • 全國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
    在12306購票網站搜索從深圳出發的多個車次,從15日開始,很多車票都售馨了,聯想到深圳火車站的人來人往,今年的「返鄉潮」真的提前來臨了。公司幾個同事本來打算2月10日放假在回家的,現在都打算提前半個月回家,公司老闆也同意了,允許大家回家後在網上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