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針鋒相對的「媒體戰」不僅在繼續,而且更加惡化。美國將「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拉入「黑名單」後,俄羅斯近日連出狠招反擊。
分析人士認為,美俄大打「媒體戰」反映出雙方在意識形態和宣傳鬥爭領域的較量升級加碼。這再度為美俄關係的改善蒙上陰影,雙方相互制裁的狀態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美國政府打響對俄「媒體戰」
今年9月,美國司法部要求「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在美國開設的分支註冊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否則將對其在美員工採取嚴厲措施,包括凍結銀行帳戶和逮捕主管。儘管「今日俄羅斯」堅決反對這項要求,但為維持公司運作,還是不得不在近日完成這項註冊。
「外國代理人」代表外國政府等實體,在美國從事與政治相關活動,需要定期向美方報告與外國委託人的關係,以及在美國的活動和財務等情況。這也意味著「今日俄羅斯」在美國的公司今後將受到更多限制。
註冊為「外國代理人」的法律依據,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該法案的目的是嚴控「外國勢力」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在當時被認為是為了遏制納粹在美國的宣傳攻勢。
此前,美方曾指責俄羅斯官方媒體涉嫌幹擾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今年1月解密的一份美國情報部門評估中就指出,「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及其網站持續開展反美宣傳,並曾污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等。
見招拆招 俄羅斯「組合拳」反擊
針對美國的不友好舉動,俄羅斯很快打出「組合拳」作為回應。
俄羅斯國家杜馬11月15日通過一項議案,要求外國媒體登記為「外國代理人」。這項議案將交由聯邦委員會表決。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籤字後,成為法律正式生效。根據這項議案,被俄羅斯政府認定為「外國代理人」的媒體或組織將受制於俄羅斯2012年通過的一項法律:在向俄羅斯公眾發布任何消息時,都必須提及自己「外國代理人」的身份。
此外,「外國代理人」必須向俄羅斯政府登記,定期上交報告說明資金來源、花銷情況、要達到何種目的以及管理人員等情況。同時,俄羅斯執法部門還可以對「外國代理人」進行抽查,以確保對方遵守法律規定。
不僅如此,俄新網17日稱,俄羅斯國家杜馬計劃通過一系列旨在阻止外國幹涉俄內政和總統大選進程的法案,包括「不受歡迎的活動」和「不受歡迎的合作」等法案。這些法案預計將於明年初在國家杜馬獲得通過。
事實上,俄羅斯官方近來多次對美幹涉俄大選發出警告。普京上周出席活動時,稱俄運動員興奮劑醜聞是美國用來影響俄大選的「發明」,用以回擊所謂「俄幹涉美大選」。
俄國家杜馬議員10月討論了俄聯邦委員會維護國家主權和防止幹涉俄內政臨時委員會的初步報告。該報告稱,美國和北約正試圖對俄國內政策施加重大影響,美國對俄國家主權的威脅在加劇,呼籲所有防範美國相關行動的立法提案在總統選舉前通過。
舊恨未解 新仇又結
川普在去年競選時曾多次發表親俄言論,但過去一年,兩國關係不僅未能緩和,反而繼續惡化,甚至一度因互相驅逐外交人員降至冰點。「外交戰」尚未偃旗息鼓,如今「媒體戰」又驟然升級。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認為,俄美大打「媒體戰」反映出雙方在意識形態和宣傳鬥爭領域的較量在持續不斷地升溫。儘管川普跟普京在參加APEC峰會的時候有過短暫交流。但是從現在來看,俄美之間相互制裁的狀態還會持續較長時間,雙方的國內政治氣氛對於改善雙邊關係缺少良好基礎和氛圍。
隨著「通俄門」調查進入深水區,普京指認美國意欲幹涉明年大選,此次「媒體戰」無疑為美俄關係再度蒙上了一層陰影。
(新華網國際頻道 慄一星 文字綜合新華網、央廣網、解放日報、環球時報)
(責編:朱欣(實習生)、劉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