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50年摩爾定律:完美契合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當工程師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的時候,電腦還像冰箱那樣笨重。然而,這條定律最終成為了整個矽谷的基石。50年後的今天,摩爾定律究竟還能撐多久呢?

  以新CPU的發明年份為橫軸,CPU可容納電晶體數目的對數為縱軸作圖,所有的點近似成一條直線,意味著電晶體數目隨年份呈指數變化,每兩年翻一番。圖片來源:Wikipedia

矽谷50年:摩爾的奇蹟

  當工程師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的時候,電腦還像冰箱那樣笨重。然而,這條定律最終成為了整個矽谷的基石。

  摩爾當時36歲,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研發主管。他在一本行業雜誌上發表了篇文章,稱在未來的10年內計算機晶片的複雜度每年都會翻一番,而不需要附加成本。1975年,根據工業的研究進展,他把自己的預測更改為每兩年翻一番。

  而在這過去的50年中,晶片製造商大量湧現,整個矽谷由此而生,無疑是對他的話的最好證明。

  「摩爾定律就是矽谷的脈搏,它帶領著矽谷以史詩般的速度前進,並成為全世界的先驅。」技術顧問Rob Enderle如是說。

  摩爾的預測迅速地變成了晶片公司們的金科玉律:忽視摩爾定律的公司紛紛被淘汰,緊隨它的公司則越來越強大富有——摩爾本人參與建立的英特爾公司(Intel)就是其中之首。

  多虧有了摩爾定律,我們今天才能把智慧型手機放在口袋或錢包裡,今天智慧型手機的性能比1965-1995年裡最大的電腦還要強勁。沒有摩爾定律就沒有超薄筆記本電腦,也不可能產生足以繪製整個基因組、或是設計複雜藥物的高性能計算機。流媒體視頻、社交媒體、搜索功能、雲——沒有摩爾定律,這些都不可能產生。

  「摩爾定律是整個資訊時代的驅動力,」著名高速存儲器生產開發商蘭巴斯公司的首席科學家Craig Hampel說,「沒有摩爾定律,就沒有如今廉價的處理器,如今矽谷99%的公司也就不會存在了。」

要麼跟隨摩爾定律,要麼就死

  1964年,《電子學》雜誌邀請摩爾為他們1965年4月刊寫一篇文章,討論集成電路的未來。

  集成電路是承載著很多小「開關」(即電晶體)的矽片,它是數字時代的基本構件。集成電路上能承載的電晶體越多,就意味著它們的性能越好。

  摩爾觀察了半導體製造業中電晶體逐漸小型化的趨勢,發現每隔固定的一段時間集成電路上的電晶體數目就能加倍。他找了張坐標紙,畫了一條線代表每張晶片上電晶體的數量,這條線像飛彈一樣直升而上,在至少10年內每年都能翻番。

  在那一瞬間他明白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哪怕別的人對此還無知無覺。

  在文章中他寫道:「集成電路會帶來一系列的奇蹟:家用計算機(或者是連接到中央計算機的終端)、汽車自動控制系統,以及便攜的通訊設備。」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Carver Mead把這條定律命名為摩爾定律。隨著各大公司爭相生產最強勁的晶片,摩爾定律逐漸成了鑑定晶片公司能否存活的標誌:要麼每年把晶片上的電晶體數提高一倍,要麼就死。

  如今已86歲的摩爾在接受英特爾公司的採訪時說:「一開始我只是想記錄一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沒想到它漸漸受到業內各大公司認可,每個公司都得想辦法達到這樣的速度,落後就要挨打。」

  摩爾定律也降低了電子設備的價格。隨著科技的進步,把越來越多的電晶體做到晶片裡也不再昂貴。若非如此,現在集成電路也只是軍方和有錢人才能擁有的產品。英特爾的第一代微處理器(又叫單片機)包含2 300個電晶體,價格超過500美元;而現在的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包含超過10億個電晶體,價格才276美元。

  「那才是我的真正目標:告訴大家我們的技術能讓電子設備越來越便宜。」摩爾說。

  而摩爾定律所涉及的領域,遠遠不止個人科技產品。

  「摩爾定律最神奇之處並不是它帶來了iPhone,」加州聖克拉拉市VLSI Research公司的G. Dan Hutcheson說,「在最近的20年裡,每開發出一種新藥都需要計算機來對分子進行模擬。如果沒有計算技術的幫助,我們絕無可能合成這麼多藥物,DNA分析、基因組學也都不會存在——你根本就沒法做基因檢測。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電晶體的功勞。」

  Hutcheson認為,摩爾的這個預測並不僅僅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他已經預見到隨著時間推移,光學、化學和物理學會通力合作,在不提高附加成本的情況下把電晶體變得越來越小。

摩爾定律還能撐多久?

  當電晶體小到如今的程度,遵守摩爾定律就越來越困難了。

  10年之前,電晶體尺寸的縮小帶來了過熱的問題,導致每一代新晶片出現時性能不再有顯著的提升了。對此,公司採取了「多核計算機」的方法來應對,即往每臺電腦中裝多個處理器。

  「很多人也開始在矽晶片上尋找其他新方法來提高性能,以延續摩爾定律的預言。」這是IBM阿爾馬登研究中心的科學技術主任Spike Narayan說的。

  在一年半之前,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連接電晶體的導線越來越細,以至於它們的電阻過大,無法承載足夠的電流。Narayan說,「這可真是個大問題。」

  「所以現在的材料研究和創新才這麼熱——大家都在尋找新的材料和結構用來製造晶片呢。」

  而阻擋摩爾定律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晶片縮小,它們消耗的能量也隨之上升。「極光」(Aurora)超級計算機的首席設計師Alan Gara也說:「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能效問題。」該超級計算機是英特爾公司為芝加哥附近的阿爾貢國家實驗室而造的。

  英特爾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一種新的途徑,以在接下來的10年裡延續摩爾定律所預言的增長。英特爾公司的資深研究者Mark Bohr說,下一代處理器正處於「完整開發模式」,Bohr帶領的團隊正是決定每一代英特爾晶片如何製造的那一群人。Bohr正在緊鑼密鼓開發的下一代晶片,其中的電晶體已經縮小到了7納米——要知道人類頭髮的平均直徑足有25 000納米。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家胡正明(Chenming Hu)說,摩爾定律所預言的指數增長到某個時間點必定會放緩。他是一代電晶體結構設計的領軍人物,也為摩爾定律的延續作出了貢獻。

「公司為了掌握更高的市場份額、擊敗競爭對手,必須要拼命把產品性能翻一番甚至翻兩番,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正是他們的努力使得電子產業取得了如此的高速發展。」胡正明說,「然而,沒有哪一種指數增長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

  胡正明表示,很可能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就會放緩到每四年到五年翻一番。

  「而那可能是個更好的結果——與其燦爛無比又一閃而逝,穩定而緩慢的增長顯然是更好的。」

http://cpu.zol.com.cn/531/5312726.html cpu.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cpu.zol.com.cn/531/5312726.html report 5132   當工程師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的時候,電腦還像冰箱那樣笨重。然而,這條定律最終成為了整個矽谷的基石。50年後的今天,摩爾定律究竟還能撐多久呢?  以新CPU的發明年份為橫軸,CPU可容納電晶體數目的對數為縱軸作圖,所有的點近似成一條直線,意味著電晶體數目...

相關焦點

  • 這次真想要了摩爾定律的命
    一、一篇頂刊論文引出的新型賽道隨著摩爾定律滯緩,矽光子技術成為超越摩爾定律的研究方向之一。2017年,來自英國艾克塞特大學、牛津大學和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了其類腦光碟機動晶片研究成果。他們用特殊相變材料和光子集成電路模擬人腦神經突觸,使得這款晶片在測試中的數據傳輸速度達300Gbps,比當時現有標準處理器要快10-50倍,同時功耗大幅降低。
  • 「Nature重磅」「超級晶片」或在十年內誕生,摩爾定律再續一命!
    目前,摩爾定律為「半導體晶片中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約18個月增加一倍」,其中的「元器件」主要為CMOS電晶體,目前主流看法是在5nm節點後電晶體將逼近物理極限,導致摩爾定律終結。研究人員用「自旋電子學」技術可以讓現在常見的晶片元件尺寸縮小到五分之一,並降低能耗超過90%,一旦商業成功,有望研發出「超級晶片」,為摩爾定律「續命」。
  • 回歸中芯後蔣尚義正式發聲:摩爾定律已不適用!
    這一次,蔣尚義主要提出了五個要點:1、摩爾定律的進展已接近物理極限,目前的生態環境已不適用。2、封裝和電路板技術進展相對落後,漸成系統性能的瓶頸。3、只有極少數需求量極大的產品才能使用最先進的矽工藝。4、先進工藝一定會走下去,先進封裝是為後摩爾時代布局的技術,中芯國際在先進工藝和先進封裝方面都會發展。
  • 一圖帶你看懂東方紅漫遊50年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標識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由此拉開,宇宙第一次聽見中國聲音。50年來,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300多顆中國印記羅布星河;宇宙浩瀚,星空燦爛。致敬夜空中最亮的那些星!
  • 優質年代劇鑑賞定律:天地人完美契合
    優質年代大劇正是有了天、地、人的完美契合,年末歲初的螢屏,不乏《打狗棍》、《一代梟雄》這樣的成功例子,引發了諸多好評。   天即天時:年代劇的時代坐標   如何能給傳奇敘事提供更加深入的歷史背景和更加宏大的時空坐標,如何能對所要表現的歷史內容作出更深刻的精神發現,於是將傳奇故事置於怎樣的時空坐標裡是關鍵。
  • 摩爾定律全靠它 CPU光刻技術分析與展望
    歷經50年,集成電路已經從上世紀60年代的每個晶片上僅幾十個器件發展到現在的每個晶片上可包含約10億個器件。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半導體技術的集成度每3年提高4倍。半導體光刻的工藝高低,決定了在單位圓晶片上能夠集成電晶體的數目。我們通常所說的90納米45納米是指在圓晶片上能夠刻蝕的電晶體的最短溝道。溝道越短則晶片的速度越快,時鐘的上升沿就越短,進而提高集成晶片的系統時鐘。
  • 人性內涵圖:看懂2張你已經不再單純,最後一張成年人才能看懂!
    人性內涵圖:看懂2張你已經不再單純,最後一張成年人才能看懂! 小編真的沒有看懂這個是什麼意思,看來我還是個寶寶,有沒有懂的大神解釋一下呢!?
  • 打破定律不換裝 《刀劍笑》神武契合系統
    另外,《刀劍笑》特有的神武契合系統,裝備將伴隨玩家一路成長,升級一定要換裝的定律,不再適用! 一八八 神武系統的導入,可讓玩家與自身慣用的裝備武器產生互動,玩家在打死怪物之後,除了可提升自身的經驗值之外,也能同時獲得各部位裝備的熟練值,每當熟練值累積滿100%,裝備就會自動提升一個契合等級,並使裝備的基礎數值獲得成長
  • 一張圖看懂型號意義,你也算是個浪琴表骨灰級玩家了
    一張圖看懂型號意義,你也算是個浪琴表骨灰級玩家了在手錶的表背上,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串特殊的數字,它是腕錶的「身份證」,通過讀懂每個數字背後的含義你便能輕易獲得這枚腕錶的基本信息。
  • 一文看懂電磁感應定律右手定則
    打開APP 一文看懂電磁感應定律右手定則 發表於 2018-03-16 09:05:03   電磁感應定律中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來確定
  • 「電子菸」第一股思摩爾首日上市漲幅150%,政策是其「命門」
    思摩爾的資本盛宴在深圳寶安區沙井、福永兩個偏遠街道有上百家電子菸生產商,全球有約90%的電子菸都誕生於此,這片區域因此有「霧谷」之稱。2009年成立的思摩爾,正是深圳市寶安區那一批代工廠中最成功的一家。十年下來,思摩爾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2019年佔總市場份額的16.5%。
  • 杯賽之王再次完美契合一神奇定律
    本場勝利,不僅展示了利物浦近來火熱的狀態,也完美契合了杯賽之王利物浦在歐冠歷史上的一項神奇定律。那就是利物浦在歐冠歷史上之前兩次在葡萄牙客場取勝,而取勝的兩個賽季,利物浦都奪得了當賽季的歐冠冠軍。這兩次客場取勝分別是,1977-1978賽季的歐冠四分之一決賽中,利物浦2-1戰勝本菲卡,以及1983-84賽季的1/4決賽,利物浦4-1再次戰勝本菲卡。
  • 讓電子小製作更簡單 教你如何看懂電路圖
    一張電路圖通常有幾十乃至幾百個元器件,它們的連線縱橫交叉,形式變化多端,初學者往往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開始,怎樣才能讀懂它。其實電子電路本身有很強的規律性,不管多複雜的電路,經過分析可以發現,它是由少數幾個單元電路組成的。好象孩子們玩的積木,雖然只有十 來種或二三十種塊塊,可是在孩子們手中卻可以搭成幾十乃至幾百種平面圖形或立體模型。
  • 盤點公元2000年前的計算機歷史(圖賞)
    可有誰想到,即使是50年前,一臺計算能力還不及我們目前普通計算器的計算機需要佔用一間屋子的空間呢。更不用說幾百上千年前,人們又是用怎樣的計算工具來幫助我們來簡化計算的呢?下面,筆者就將帶你領略一下2000年來計算機的進化史!
  • 風水的玄機,關鍵是要看懂一張圖
    一、八卦圖與八個方位關係 我們一起看看八卦圖,這張圖是全息的,包含著天時、地利與人和。八卦圖代表八個方位,這是風水的入手點。 震卦,方位在正東,於時為正春,卯月卯年。
  • 一張這樣的50元紙幣,最新報價1350元,你手上有嗎?
    有人說圖中這樣的一張50元紙幣,最新報價1350元還不算貴,真的嗎?一起來看看。 據喜歡收藏紙幣的人介紹,圖中這樣的50元紙幣,因背面年號為1980年而屬於1987年發行的80版50元紙幣,據了解,這種80版50元紙幣雖然發行了24個冠號,但它的流通消耗量巨大而導致它的存世量是第
  • 布拉德利:我一直都感覺自己與熱火完美契合
    布拉德利:我一直都感覺自己與熱火完美契合
  • 如何遇到契合的另一半,這要看看吸引力定律,男生會被什麼樣的女生...
    什麼是吸引力定律?總之,當你的想法都喜歡上了某一個領域的時候,你會對這一範疇的人、事、物十分感興趣。 引力定律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同頻共振和同質性引力。具有相同頻率的事物將產生共振,引力會把這兩個共振體帶到一起。
  • 真「50年一遇」!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竟一模一樣
    上最近幾天流傳著  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  引發了網友熱議  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    大家在感嘆  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  也產生了好奇心:  這種巧合難道是50年才能一見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