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飛行員就是司機,覺得又高又帥還是特殊職業就是個誤區。
— 飛行員何亦如
還記得賀中平吧?不久前珠海飛北京的某航班遇意外故障,正是擔任機長的賀中平和副駕駛沉穩鎮定的表現讓飛機成功備降廣州,他不僅贏得飛機上200多名乘客的稱讚,還徵服網友獲評「中國最美機長」。
飛行員到底什麼樣?都是高富帥、純爺們兒嗎?常年翱翔在天際、與白雲星辰為伴的他們,生活是否如外界想像那般神秘又刺激?南都記者採訪三位中國民航飛行員,帶你揭秘飛行員的真實朋友圈。
A
怎麼煉成的?
體檢要查207項,一味耍帥是「神經病」
「(《衝上雲霄II》)最後一集不是飛機襟翼故障,副駕駛很慌嗎?那個在我們的訓練來說就是一般科目,如果副駕駛做成他們那樣是要被開除的。」
「廣州那個備降,機型應是空客330,大概能在單發(動機)的情況下維持兩三個小時。即從理論上說,飛到目的地沒有問題。我們有這種應急情況程序:找就近的合適機場備降。這點業內的飛行員都是嚴格訓練過的。」同樣駕駛空客330的東航資深機長喬唯說話時語速平緩、聲音低沉有力,他多次提到飛行員訓練嚴格,不禁讓人想起賀中平告訴副駕駛、副駕駛廣播告知乘客的那句,「本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控制好狀況,有能力將大家安全送到陸地上」。
航校在讀4年,當機長6年,從業14年,累計飛行12000多個小時的喬唯現在已從飛行員小鮮肉一路「拼殺」當上了機長。這一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1996年,喬唯還在山東讀高三,因為覺得飛行員看起來酷酷的,他參加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招飛。當年山東省內報名的人有兩三千,他是最後入選的十六人之一。對於這點,他倒沒什麼特別感受,覺得純屬機緣巧合。說起入圍後的體檢,喬唯輕描淡寫,「視力、五官、外科、神經啊,各種胸透CT、雷射矯正能看出來的,反正身上長的都得查一遍。」另一位經歷了207項體檢項目的飛行員何亦如說,「除了婦科,都要檢查。」
而據中國民航飛行學院2013年招飛自薦標準,涉及的18項不能報考情況,其中就包括「顏面五官明顯不對稱」、「久治不愈的皮膚病,如頭癬、溼疹、牛皮癬、慢性蕁麻疹等」、「慢性腸胃道疾病」等。民航招飛條件之嚴格可見一斑。
飛行學院的課程其實並不好玩。喬唯說,2年的基礎工科課程加專業課程,2年理論加實際飛行課上下來,第一次開飛機他就把課上學的忘得一乾二淨。儘管在地面上教員已講足了整套程序,但一緊張他啥都忘了,「教員肯定罵,但我臉皮比較厚」。
2013年香港和日本分別拍攝飛行員題材電視劇,前者是有「萬人迷」Cool魔機長的《衝上雲霄II》。說起這部劇,喬唯傲嬌地說,「最後一集不是飛機襟翼故障,副駕駛很慌嗎?那個在我們的訓練來說就是一般科目,如果副駕駛做成他們那樣是要被開除的。」還有一部日劇《M iss Pilot》(《飛行員小姐》),取材自日本全日空飛行員培訓生故事,雖然劇情沒有《衝上雲霄》精彩刺激,但其中飛行員艱苦、長時間培訓的情節得到了喬唯的認可,他認為這部劇的真實度較高。
和喬唯不同,湯紹當上飛行員更像是「半路出家」。2012年,學英語專業的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海航「大改駕」(即大學畢業改學駕駛飛機)的行列。先是在國內的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了三個月理論知識,後轉去美國佛羅裡達奧蘭多學習實操,全部費用都由海航包,「他們出錢,我們賣命嘛。」湯紹在美國培訓了13個月,前後歷經考飛行私人執照、儀表執照、商用執照、高性能飛機訓練四個階段才回國。
讓湯紹印象最深的一次飛行是在美國的首次單飛。那天教練不在機上,他開著螺旋槳小飛機,看見儀錶盤速度到80節(約等於148.16K M /H ),飛機一抬頭他忍不住興奮地尖叫了一聲,「想去哪兒飛就去哪兒飛!不過得計劃好加油和路線。」但興奮之外更多的是「特別痛苦」。湯紹說,飛行員有個標準操作程序,即SO P(Stan-dardO perationProcedure),「基本兩禮拜改一次,對飛行員來說很痛苦。」飛行員需要不斷根據改變的SO P來調整自己,學習新規則,一些開了二三十年飛機的老機長對一些新細節調整就特別頭疼,「比如前段時間南航和東航那個刮蹭事故,我們就要從中分析飛行員是怎麼出錯的,以後怎麼預防等。」
航空公司的慣例是飛行員飛到3500或4500小時才算「及格」。湯紹現在開的是波音737機型。他說這樣的中小機型一般需要開2700小時才能升機長,按普通人8小時工作制計算,波音737副駕駛至少需要不間斷連續工作337 .5天才有資格申請當機長。喬唯開的空客330是重型機,升機長更難一些。喬唯2000年畢業,8年之後才當上機長,他認為現階段是自己技術、心理、層次及承受能力協調較好的時期。南都記者了解到,申請當機長只設最低飛行時間,不設上限,載客幾十人的小飛機機長飛行時間只需要達到1500-1800小時即可。
而類似南航飛機單發飛行的情況則屬於飛行員平時的「特情訓練」,空中停車、重新啟動、燃油洩漏、空中失壓都屬於其中內容。由於中國民航的飛行訓練嚴苛,每年兩次的復訓考試也很嚴格,據稱國內民航業內曾有個流傳甚廣的冷笑話,說的是外籍飛行員常常在中國因為考試嚴格而掛掉,最後轉去印度航空。
《衝上雲霄》裡張智霖扮演的C ool魔機長曾帶領機組人員帥氣地穿越了雷雨雲,南都記者問喬唯有沒有這樣耍帥過,結果他犀利地回應了一句,「那是神經病」。
作為機長,喬唯掌握著整架飛機的「生殺大權」。他和幾百個副駕駛合作過,每次合作前,都要互相介紹培養默契。儘管副駕駛可隨時對機長提出建議,但他們並不用對此負責,機長才是最終決策者。
飛行員圈裡流行「奶酪原理」。他們把飛機比作一塊奶酪,或大或小的故障是這塊奶酪上的小孔,機長必須確保奶酪不會形成一個小孔,使「電筒光線」穿過所有奶酪層,最終形成事故鏈。喬唯還沒有像賀中平一樣,遇到過單發落地的驚險情況,但他也稱,飛機落地是飛行中最講究的。因為每次跑道環境、天氣狀況都不一樣,尤其是像在西藏、九寨黃龍、武夷山、釜山等高原或曾發生事故的地帶落地。他印象裡最深的一次飛行是飛往昆明,時間在半夜,又下著雨,機場停機坪燈光也不是很好,自己還有點高反,好在最終他駕駛的飛機順利落地。
前段時間北京霧霾最嚴重時,網上曾流傳一個段子,說一名機長在北京上空盤旋了四十分鐘也沒見著停機坪在哪兒。喬唯笑說,「飛行員至少得看得見,不能閉著眼睛往下停。」儘管是有盲降資格(飛機儀表著陸系統能在低天氣標準或飛行員看不到任何目視參考的天氣下,引導飛機進近著陸,人們就把儀表著陸系統稱為盲降。一般來說飛行員都會盲降,資質共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等級越高證明在越惡劣的環境中可以安全落地)的飛行員,但他每次落地仍然小心謹慎。
B
日子怎麼過?
苦中作樂的另類「司機」
飛行員給國內各家航空公司都起了暱稱。東航國際代碼是M U,拼音念出來就是「木」,圈裡俗稱大木航;國航代碼C A,簡稱擦航;南航logo形似一顆大白菜,俗稱菜航;海航代碼是H U,logo形似螃蟹,簡稱呼航或者蟹航。
「北京向上飛800米,天藍得和美國一個樣。」一位飛行員曾這樣描述他所看見的天空。但除了比平常人看過更多次數的雲、飛過更多地方的橋,他們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光怪陸離。多位飛行員自述,他們就是普通人,只是工作地點換成了天空。年薪百萬、制服誘惑、情迷空姐,基本是只能在電視劇裡出現的情節。
和喬唯一樣,大部分飛行員所飛航線都無法自主選擇而是公司給派。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裡曾有人提問,「飛行員看到的雲是怎樣的?」一位來自上海的飛行員詳細地Po上秦嶺的雲、北方平原的雲、珠三角的雲、長白山的雲和上海浦東的雲的照片。網友回復,「這充分證明飛行員在途中好無聊。」另一位波音737的副駕駛也曾很文藝地在網上上傳了多張峽谷、黃昏及朝陽雲圖,籤名則是「天氣不似如期,但總要走,總要飛」。
跳槽前在上海航空服務的飛行員何亦如說,他的朋友圈「都是飛行員」。來自海航的湯紹說,飛行員善於苦中作樂,「人家的日子一天一天過,我們一周一周過。」在圈裡,飛行員給國內各家航空公司都起了暱稱。東航國際代碼是M U,拼音念出來就是「木」,圈裡俗稱大木航;國航代碼CA,簡稱擦航;南航logo形似一棵大白菜,俗稱菜航;海航代碼是H U,logo形似螃蟹,簡稱呼航或者蟹航。
就在採訪前夜,湯紹剛經歷了兩天長途飛行,從蘭州飛浦東,浦東飛長沙,長沙過夜,然後從長沙飛西安,西安飛烏魯木齊,烏魯木齊飛北京,最後才在北京基地休息。不過湯紹也承認自己有小小「虛榮心」,有時他從乘客上機的廊橋過時,看到路人崇敬的目光,心裡「覺得自己還是挺帥的」。
除了機長,喬唯的另一重身份是知乎的大號「Jovi」。在這個以高質量問答著稱的網絡社區裡,他擁有23024個粉絲,被點讚4928個,被送1183個感謝。喬唯自稱是知乎的元老級網友,勤懇地回答了274個問題,其中一大半是關於飛行知識科普。他用「Jovi」這個ID,給無數人解釋了「什麼叫滑行」,偶爾也回答些情感問題。關於飛行之外的生活,他答得很乾脆,「就是平常人,該幹嗎幹嗎」。
何亦如對南都記者說了類似的話,「其實飛行員就是司機,覺得又高又帥還是特殊職業就是個誤區。」身為遊戲愛好者的他每月大概花100個小時打遊戲,飛行時間則在七八十個小時左右,空餘時間跟女朋友吃喝玩樂逛一樣不缺,最近還在追美劇《行屍走肉》第五季。
C
愛人都是空姐?
雙飛夫妻不到10%
一位飛嫂說,丈夫年薪30萬出頭,在一線城市沒什麼可驕傲的,再者因為生活圈子窄,基本與社會脫節,「如果有其他選擇,最好不要嫁給飛行員。」
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曾在電影《貓鼠遊戲》中扮演一位冒充泛美航空飛行員的騙子。片中小李瀟灑的墨鏡和制服,以及情挑窈窕空姐的戲碼令不少人印象深刻。但何亦如乾脆利落地擊破了人們關於飛行員可輕鬆泡空姐的幻想,「來上航後一個的下午,領導命令我們二十幾個新來的去倉庫搬鹽汽水,經過乘務樓時好多空姐看到灰頭土臉滿頭大汗的我們笑,然後坐上了路邊各種保時捷。」曾有位南航飛行員在知乎裡替自己徵婚,「當機長單身的比較少,還有很多副駕駛是,樓主需要嗎?」
喬唯說,飛行員和空姐成對兒的確實不少,他身邊就有很多,因為雙方圈子太小,工作太忙。他說常年在外,家庭是很多飛行員心裡的傷,因為不能陪伴在父母、妻兒身邊。而事實上,因為「雙飛」無法照顧家庭,飛行員和空姐的搭配並不是所有人眼中的標配。知乎上的一位飛嫂(飛行員妻子)告訴南都記者,丈夫年薪30萬出頭,在一線城市沒什麼可驕傲的,再者因為生活圈子窄,基本與社會脫節,「如果有其他選擇,最好不要嫁給飛行員。」果殼網航模飛行隊小組一位飛嫂也總結說,飛行員的另一半不是早年就定下來,就是後期相親的對象。
湯紹和女朋友就屬於前者。他們相識於高中,至今已戀愛七年。戀愛至今,他每次落地都會給女朋友發微信「平安落地」,日常回基地睡前通電話,相處默契。但湯紹也承認,「內心強大」的女朋友偶爾也會擔心自己會受到誘惑。
「其實飛行員和空姐結婚的並不多,不到10%吧。」湯紹說,飛行員跟空姐有點「相愛相殺」。尤其是還沒當上機長的副駕駛,和空姐基本屬於「互相瞧不上」。用他的話說是,「飛行員覺得空姐不就長得漂亮點兒嘛,有啥;空姐覺得你不就一司機,有啥。」大部分空姐自己掙得也不少,所以更崇拜喬唯那樣成熟穩重的機長,而不是年輕氣盛的副駕駛湯紹或何亦如。
何亦如之前在上航任副駕駛,最近剛剛跳槽到東航。他說,「雙飛」家庭非常不穩定,離婚率超過60%,很多飛行員找的第二任妻子比女兒還小。儘管何亦如覺得還是副駕駛的自己工作並不十分忙,但還是選擇了工作穩定的教師當另一半。湯紹的女朋友未來也有可能回到他的老家西安,選擇一所學校當老師,因為比較穩定。湯紹說,「大部分機長和空姐結婚後,空姐都在家做了全職主婦。」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飛行員均用化名)
時間軸:飛行員的一天
●下午6點,人在北京的湯紹得知第二天要從蘭州飛浦東,在公司安排下飛到蘭州過夜。
●晚上10點,到達機場做第二天的飛行準備,熟悉兩邊機場環境。
●第二天早上,提前95分鐘籤到,領當天飛行材料,做酒精測試。
●提前50分鐘坐車到飛機底下。上機例行檢查,油車加油,輸入航路,等艙單,了解航班飛機配載,頭等艙旅客數量,重心在哪裡等。
●乘務長和機長溝通是否可以上客,旅客上機後關艙門。機長詢問地面管制是否可起飛。確定後起飛,飛行速度至140節時抬頭,副駕駛湯紹拉起操縱杆。
●正常情況下,兩個多小時後飛至目的地,等乘客下完,湯紹坐機組車到基地休息,籤派完當天飛行數據,和同事到市裡吃點當地特色菜。
Q & A
Q:飛行員都很帥嗎?
A:得看人,有些胖得扣子都系不上。
Q:如何泡到飛行員?
A:看運氣。
Q:飛行員不能有恐高症和近視嗎?
A:不是一定不能飛,但同等條件下,會優先選擇各項指標更好的人。
Q:駕駛艙裡都有誰?
A:一共四個座位,機長、副駕駛坐前排,觀察員(一般由另一副駕駛擔任)坐後排。安全員是打醬油的,坐外邊。
Q:為什麼機長廣播英語都怪怪的?
A:有的航空公司沒有機長廣播,有的則會在乘客下機前廣播,但大多數都是在背,Chinglish你懂的。
Q:飛機延誤時,飛行員在幹嗎?
A:在駕駛艙裡監聽信號或在休息室休息,一般不出來,怕被乘客圍觀。
飛行員行李箱裡有啥
●湯紹(海航飛行員,23歲,副駕駛,駕齡1個月)
飛行箱淘寶:登記牌、飛行執照、飛行記錄本、體檢合格證、飛行帽、計算器、高度表、耳機、反光背心、筆和本子。
●何亦如(跳槽前為上航飛行員,25歲,副駕駛,駕齡4年)
飛行箱淘寶:登記牌、飛行執照、飛行記錄本、體檢合格證、耳機、杯子、巧克力或餅乾、充電寶、iPad。
●喬唯(東航飛行員,35歲,機長,駕齡14年)
飛行箱淘寶:登記牌、飛行執照、飛行記錄本、體檢合格證、手電、墨鏡、零食。
解密:登記牌、飛行執照、飛行記錄本和體檢合格證為飛行員飛行行李標配,其餘為自選行李。空姐飛行行李箱則不同,裡面通常有體檢合格證、訓練合格證、乘務員登記證、艙門操作口令單、《客艙乘務員手冊》、手電筒、筆和本子、絲襪、圍裙、平底鞋、常用化妝品等。
出品:南方都市報朋友圈新聞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何潤萱
南都記者 趙騄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