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示:石齊平說,中國最近幾年開始較早地就把這個「子」打進去了,這個時候基本上用圍棋的話來講是取勢,取勢現在基本上已經取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在取勢之後,現在開始佔實力了,油也出來了,所以中國這個圍棋下得還是挺漂亮的。
鳳凰衛視1月14日《石評大財經》,以下為文字實錄:
萬俊:南海可以算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牽涉到的不止是法律、法理,可能更多的還是實力。
林秀芹:其實最近有兩條新聞是特別有趣,值得特別一提,一個就是「海王星」,另外一個就是潿四井,其實都跟中國海洋實力有關。石先生您有怎麼樣的觀察和評論呢?
石齊平:我講這個先講一個故事,2009年前後呢,美國有一艘電子偵察船,到了南海臺海不以為主,它跑到海南一個很重要港口前面,在那個地方,你幹什麼?
萬俊:偵察嗎?
林秀芹:刺探中國軍情?
石齊平:沒錯,當時就希望刺探中國軍情嘛。
萬俊:中國怎麼辦的呢?
石齊平:中國當然無可奈何,中國很火大對不對,明明知道刺探我軍情的,但是他又在公海上,他對我又沒有什麼真正明顯的敵意,我趕也不能趕它,我不能打它對不對。
萬俊:那最後怎麼辦啊?
石齊平:最後耍了一招很有意思,就是陸路派出了很多大型的漁船,大型漁船那個馬達聲音很響知道吧,啪啪啪啪。
林秀芹:聽起來算是來土法煉鋼,不過石先生你講的這個故事又和這個什麼什麼有關聯呢?
石齊平:對,我剛不是提到「海王星」嗎,「海王星」就是新一代的電子偵察船,這個偵察船差不多有六千噸,時速20節,最重要的是它上面有3個球形罩。
萬俊:所以這裡頭就是應該配備了的是電子設備了,主要就是來偵測敵方軍艦的電子信號的。
石齊平:對,還可以攔截所謂雷達的信息等等。
萬俊:所以美國這應該很防這件事了。
石齊平:我記得兩年以前,美國不是搞環太平洋軍演嘛,也邀請了中國軍艦去對不對,中國軍艦去了,但是有一艘是沒有被邀請的,不請自來的,就是前一代的「海王星」,它到那邊去也非常接近,所以美國。
萬俊:美國非常討厭吧。
石齊平:當然非常討厭,像個嗡嗡的蒼蠅一樣對不對。
林秀芹:但又無可奈何。
石齊平:這個所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萬俊:這個蠻有意思的,那另外還有一個,這個潿四井呢?
石齊平:這是另外一條消息,就是中國在北部灣,就是南海的北部打出一口井,第一口井,直噴的,然後呢是高品質的,而且產量很大,一天大概有一千噸以上。
林秀芹:這是一個好消息,就是南中國海這個油氣資源豐富,我們知道說越南已經先下手,還撈了不少好處,現在中國也想來了嗎?
石齊平:對,撈了不少油水,中國在這個地方疏於經營,坦白講對不對,但這個地方對中國來講,重不重要?重要,不僅是資源、航道,而且還有地緣戰略上的關係,軍事上的關係,還有「一帶一路」對不對,所以中國現在就像下圍棋一樣,本來這個地方很空的,所以中國最近幾年開始較早地就把這個「子」打進去了,這個時候基本上用圍棋的話來講是取勢,取勢現在基本上已經取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在取勢之後,現在開始佔實力了,油也出來了,所以中國這個圍棋下得還是挺漂亮的。
萬俊:是,好,剛剛石先生也說到了,其實中國經濟目前處在一個全盤結構大調整的情況當中,如果這次調整結束之後,不會出現一個所謂「V」型的經濟態勢反彈,那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形態呢?回來以後我們來聽石先生的詳細評論和分析,一會兒見。
林秀芹:歡迎回來,剛才說過了,今年一開年中國的股匯市場就迎來了巨大震蕩,也衝擊到亞洲和全球金融市場是波跌的走勢。
萬俊:就連投資大鱷索羅斯也說了,目前金融市場是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讓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石先生您覺得,這到底怎麼回事,突然一下這個經濟形勢就急轉之下了?
石齊平:我剛剛講了,現在全球市場裡面,人心確實是有點像驚弓之鳥,左防右防沒防到黑天鵝過來,卻飛來一隻紅天鵝。
林秀芹:確實,目前在全球經濟當中,大家最關注的,恐怕就是中國了。因為我們知道中國經濟體的量大,如果出現巨大呢,像是亞洲全球市場恐怕都承受不起。石先生,您又是什麼樣來看待中國經濟呢?
石齊平:你要問我的看法呢,不如先看看這權威人士是怎麼解釋的。
林秀芹:權威人士?
萬俊:哪一位權勢人士?
石齊平:這權勢人士就是,你看一開年很重要,第四天就是上個禮拜一,人民日報就來這個頭版,來一篇訪問權威人士的一個談話。這個我記得上一次是在去年的5月,當時權威人士針對的是怎麼看中國當時的經濟形勢,那這一次呢,更多的是在於解讀在中國經濟改革中,所需要的什麼樣的理論思路,這個理論思路究竟是怎麼演變過來的,一個內容。
林秀芹:所以中國官方媒體為什麼要這麼慎重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石齊平:沒錯。
林秀芹:可以介紹一下,到底主要要點是什麼呢?
石齊平:據權威人士的介紹,他認為當前的執政當局,最重要有三個部分,第一個就是說,執政當局現在的所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他的內容是什麼,他的理論思路是怎麼演變過來的。第二就大家很熟悉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第三個,也就供給側經濟改革,改下去的話,那麼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短期的跟長期的怎麼看,這就主要內容。
萬俊:這一聽的話,這三個問題就非常重要了。
石齊平:沒錯。
萬俊:而且是互相關聯的,越有這種一環扣一環的這種感覺,那石先生怎麼來分析?
石齊平:你比方第一個,理論思想演進過程,那麼在演進過程中,現在出現了一個供給側結構改革,那麼供給側結構改革如果落實下去,那未來經濟走勢又該怎麼怎麼看,確實是一環扣一環,所以咱們必須要先從第一個談起。第一個就是說,怎麼看當前的執政當局,他在經濟改革中那麼他的一個思路演變的一個過程。
林秀芹:這很有意思,到底是如何來演進的呢?
石齊平:要談如何演進的話,我們就要回想一下,他上臺的時候,2012年底,2013年,當時他看到的經濟形勢,後來我們很熟悉的概念,他告訴大家說新常態。
萬俊:沒錯。
石齊平:那你要知道新常態,你不如來一個對照,相對就是舊常態,舊常態是什麼你要搞清楚。
萬俊:那您說,我們說這舊常態,如果具體來說,應該就是2012年以前的這個時間了。
石齊平:理論上是這樣,這2012年時間很長,對不對,所以我今天用個形狀圖形來做個比喻的話,2012年之前大概有30年左右,中國的經濟基本上就是個拋物線,也就剛開始的時候,一段以外基本上都長期維持在一個比較高速增長的一個狀態,持續了很久,這就叫舊常態。
林秀芹:所以目前這一個長期的高速增長狀態,現在是難以維繫咯?
石齊平:沒錯。
林秀芹:那又是為什麼呢?
石齊平:這個權威人士就告訴你。
林秀芹:權威人士又來了。
石齊平:權威人士一上臺的時候,就告訴你,咱們現在中國面對三個疊加期。第一個疊加期就是中國的經濟的增長,增長的速度進行換擋了,第二個就必須要結構調整,結構調整就是一個陣痛期。那第三個,就在這麼一個過程中,你還得處理前一期,過大刺激政策產生的那些後遺症,你要把它消化,所以這個換擋期,這個陣痛期,還有消化期,三個期一疊加,理論上就想到中國增長速度,勢必要減緩下去。
萬俊:那所以呢?
石齊平:所以呢,到第二年,2014他就告訴你,咱們現在進入新常態了。這新常態有三個核心內容,也是他說的,第一個核心內容,就新常態就中國經濟增長,以前是高速,現在要變成中高速了。第二代過程中,我們會出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然後第三,你要注意,將來咱們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要更多的從要素驅動轉移到創新驅動了。
林秀芹:所以感覺起來,這個執政當局之所以會提這個新常態,感覺是要幫大家打個預防針,預告一下說,要做好經濟增長下行的心理準備了。
石齊平:沒錯,不僅是國家大家,他自己心裏面也在做好這個心理準備,也就是我不得不被動的去接受這麼一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但是你要注意到,他也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一個新的方向。
萬俊:這就是這個新常態後面兩個點了,一個是結構優化升級,一個是創新驅動要取代要素驅動。
石齊平:沒錯。
萬俊:那怎麼從理論上去理解呢?
石齊平:你要從經濟理論上來理解的話,你就可以注意到,這個優化升級也好,或者是創新驅動也好,基本上已經進入到所謂的供給側經濟理論的這麼一個範疇了。
林秀芹:所以呢?
石齊平:所以呢,接下來2015年年底,就是不僅前,正式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一個大方向,大思路。
萬俊:這一講就明白習近平他這樣一個理論思想了。
石齊平:對。
萬俊:那我們說了半天,這叫來龍。
石齊平:沒錯。
萬俊:那去脈又如何呢?
石齊平:好,去脈,過去來龍,去脈怎麼走,這個供給側經濟結構改革到底什麼內容,這個改革之下去,這個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短期跟長期的趨勢又如何呢?精彩內容,廣告之後見。
萬俊:歡迎回來,剛剛石先生在節目當中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叫供給側,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供給側的故事吧,石先生,特別是這個供給側和需求側,怎麼是區別它呢?
石齊平:這個詞對一般老百姓來講,甚至於對專家學者來講,都比較博深。因為從去年年底11月習近平才正式提出來,那麼也就說明這是一個中國經濟進行發展一個新的,很重要的一個思路。回答你剛才的問題,供給側跟需求側有什麼差別。我們要知道,一個國家的GDP就是最重要的,他究竟怎麼增加的,這基本上要看兩個形式跟條件。
首先我們先來供給側這個概念。所謂供給側的意思GDP為什麼會出來呢?顯然GDP是一個產出,要有產出,你要投入,投入是生產要素,就資源啦,除了生產要素跟資源能夠造成GDP增加之外,其實還有第二,第二個就是所謂的技術,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創新。這個創新跟技術為什麼幾乎相等呢,因為它可以讓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產出,所以呢,就這個概念來講,GDP一取決於資源,要素,第二取決於技術跟創新。
林秀芹:所以這有兩個條件決定了GDP,也就是當我們這個資源越多,技術越進步的時候,這個GDP就會跟著往上漲了對吧?
石齊平:一點沒錯。所以但是我必須指出,你剛剛講的那個資源增加,技術增加,技術進步有利於這個產出增加,在經濟學裡面,我們最多也指能把它看作是,它有這個能力,它的有關這個潛力,我們所以把這個產出叫做潛在產出。潛在產出也就是個最大產能概念,就是你充其量最多只能到這個水平,但是這個潛在產出,不一定是等於是你最後的實際產出,因為你最後會生產多少,不完全取決於潛在產出,還要看你的產出有多大的需求。那我們講的需求就是內需跟外需,內需跟外需加起來就是總需求。所以你多大潛在產出會變成一個實際產出,要看這個需求到底有多大而定,但這個需求不能夠跟這個潛在產出距離差的太多,太多就不太好。
萬俊:所以說,太高太低都不行。
林秀芹:所以當這個總需求太高的時候,就會造成所謂的物價膨脹,不過總需求如果太低的話,又導致供不應求,就經濟衰退了,所以如果總的來看的話,好像要涉及到進行調控了?
石齊平:沒錯,你看總需求太多的時候就供不應求,通貨膨脹,總需求太低的時候,供過於求,就經濟衰退,所以你講的沒錯,在這個時候,如果偏離太多了,就需要給他調控。
萬俊:沒錯,那調控之道,無外乎就是通過財政政策,或者貨幣政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宏觀調控了。
石齊平:這就大家非常熟悉了,有通過這個方式來宏觀調控,來總需求低的時候,那麼所以大家很熟悉,就過去經常在經濟開始走緩的時候,我們就想到,我們政府來了,這個搞刺激了,刺激宏觀調控的概念,就是拉動總需求,通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把總需求拉高,這就是過去我們非常熟悉的。
林秀芹:所以這樣結果呢,看需求面的刺激政策,卻造成了這個短期的高速增長,不過卻也帶來非常嚴重,一系列的後遺症了。
石齊平:對,這就2012年習近平上臺之前,我們已經看到的一個現象了,對不對。這就是為什麼他一開始告訴你,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到三期疊加,三期疊加第三個就是,要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一些東西。
萬俊:那現在看來這個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這些東西,是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石齊平:沒錯。
林秀芹:明白,所以意味著長期以來動不動就依賴需求面,刺激政策也不能再走下去了。
石齊平:沒錯。
萬俊:所以我們就要改行之後,再次回到這個供給側這個。
石齊平:一點沒錯,這就是為什麼人民日報權威人士,他告訴你說。
林秀芹:又是權威人士。
石齊平:對對對,權威人士說,我們現在不再能夠期待再向過去一樣,動不動就來一個需求面的刺激政策,來出現一個V字形的反彈,大家不要有這種期待。
林秀芹:所以不在刺激了對吧,那政府又要做什麼呢?
石齊平:那也不是無所作為吧,政府還是有很多事,就剛剛講改革就是要政府來做,改革也有很多供給側的改革,需求改革,都需要做,所以現在特別強調供給側的改革,也不是意味著我們就不要做需求側,因為需求側也要很多改革,所以兩者要同步進行。
萬俊:所以人民日報的這篇評論就是說了,我們不要太期待這個V形反彈,反而要期待一個L形這樣一個形似的意思了。
石齊平:沒錯。那麼但這個L形是不是將來長期來看呢?那也不一定,對吧。那你要看這個改革的一個成效,那我認為如果改革見效,我剛剛以前都講過,中國的需求面的潛力很大,有13、14億人口,中國的腦力資源又很豐富,人家改革這個資源同步調動起來,所以經過一段期間L之後,我估計中國還是會能夠上升,所以我認為一切正常,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應該是一個U字形。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官方微博@鳳凰私享會,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石評大財經》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石齊平
首播時間:周四 19:20—19:50
重播時間:周五 06:00—06:35 11:2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