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地圖排查人口、AI匹配復工人員,杭州人社用上「黑科技」助力...

2021-01-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佳晨 通訊員 章建 駱樂「從1月23日到2月26日,杭州人社大數據分析達1.3億次,運用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為城市迅速建立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提供技術保障。科技防疫和精準復工同步進行,企業復工復產提上來,更離不開大數據的共享和應用。」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主任、防疫工作信息化專班組長馮士心說。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人社PB級的數據資源,數百億條信息,在疫情防控築牢壩,不見面辦事不打烊,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走在先等方面,體現了「科技硬核」和巨大力量。

人社數位化地圖提供排查信息1500萬餘條杭州是典型的人口輸入型城市,疫情來臨,即將面對數以百萬人的返程返崗,如何切斷輸入型疫情,這個題杭州如何破?對此,杭州人社運用了大數據資源,網格化劃分,應對流動防疫,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杭州外來參保人各省分布圖

杭州是疫情防控人社數位化地圖(截至2020年1月27日)

正月初三,1月27日上午,杭州人社信息中心大屏上出現了一張全市防控的人社數位化地圖,這張地圖詳細記載了每個城區的企業數、參保人員及其他勞動力數量,精準布控,網格化劃分。

地圖背後的模型是1100萬參保人、勞動力和近40萬家企業數據信息的重新編組,加入了各省份、地區疫情發展動態。杭州人社將地圖信息下發到各城區,為城區全面滾動排摸所有相關人員提供了精準信息。

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杭州人社為各城區提供各類排查信息1500萬餘條,定製各類數位化地圖20餘批次。

招聘會搬到線上

10小時點擊量超50萬

1月29日,正月初五上午9點,杭州公共招聘平臺上線了新春網上招聘會預告,短短10小時,預告點擊量超50萬。

訪客IP顯示,點擊來自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顯示了杭州作為「數字城市第一城」無與倫比的魅力。

疫情防控期間,不見面辦事能有效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杭州人社暢通群眾辦事服務渠道,用好數據信息資源和網上辦事平臺,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和電話辦等不見面辦事服務。

利用大數據分析,選取與企業百姓關聯性高的事項,改進網上辦事服務體驗,主動提高網上辦事並發量和算力,實現7*24小時可觸達、可響應、無等待的服務體驗。

據統計,截至2月24日,杭州人社改善網上辦事(包括掌上辦等)服務體驗8項,通過不見面辦事為企業和個人提供20萬餘件服務。

浙江政務服務網辦理人社業務

付寶辦理人社業務

「杭州人力社保」微信公眾號和「浙裡辦」app辦理人社業務

用大數據和AI「搶人」

每一名復工乘客都是信息匹配的結果

2月16日晚上10點07分,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專列由始發站貴陽北抵達杭州東,近300名貴州籍復工乘客順利返杭。

企業復工復產爭分奪秒!怎麼辦?大數據助力,支撐列車運行的是精準數據和AI分析。「杭州要從全國搶工人,每一名復工乘客都是信息匹配的結果,我們要做到彈無虛發。」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建立AI模型的基礎是大數據分析,杭州人社引入多個變量因子,包括來杭就業人員的地域分布、各省疫情情況、「參保人數——疫情情況」 中位線、企業擬復工數及勞動力缺口數、杭州重點對口幫扶省份、地區等因子。

基於精準數據,杭州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在研判工作

通過人社、公安等大數據碰撞後,給出分析結果

「各省參保人數——疫情情況」因子,反映的是各省現實輸出勞動力能力(截至2020年2月21日)

「要用好數據,用活數據,讓大數據讓復工復產更有底氣。」杭州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葉茂東強調。

精準的數據,精心的組織,杭州開展了系列「暖企」行動,助力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25 日 18 時,杭州市復工企業 31.6萬 家,復工人數 468萬,復工率 94.9%。

保障醫保系統正常運轉

健康通行一「碼」當先

1月23日,浙江省成為全國首個決定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份。

當日,杭州醫保12小時結算量73.6萬人次,居歷年前列。杭州人社成立了醫保信息系統保障專班,明確疫情期間做好系統監控,將重點放在醫保實時結算性能和確保使用電子社保卡掃碼結算功能上,落實專人專崗現場值班,以分鐘為基礎進行性能比對、動態趨勢分析。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工程師朱家驊在緊急處理數據

在疫情防治的特殊時期,系統平穩就是防控病毒的一張盾牌,是一條重要的生命線。據悉,2020年元月以來,杭州醫保系統運行正常,結算平穩。

醫保結算系統實時「心電圖」,把脈系統運行健康狀況

既要嚴格防控疫情,又要科學有序復工復產,杭州市將健康碼應用到市民出行、市民健康、復工復產、城市運行等領域。

「我們通過企業調研,僅憑查看健康碼和現場測溫進企業上班,一旦發生疫情,不利於復工復產,而進行手工登記,又使得物品交叉觸碰,有感染風險。我們推出了企業健康碼。」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負責人說。

企業健康碼詳細記錄了人員進出場所的時間、地點,用碼守好村社、單位、企業的每扇「小門」,做到精密智控,精準服務。

2月20日,杭州拱墅區金通汽配城工作人員在卡點查看返杭商家的升級版健康碼—企業健康碼

能入城、能進家,疫情期間,杭州顯得很平靜。」杭州拱墅區祥符街道的社區工作人員深有感觸。一個月來,杭州市內交通正常,實施封閉式管理的社區、小區人們生活沒受大的影響,最近企業復工復產都在科學有序推進。杭州有如此良好局面,得益於大數據的充分運用,顯示了科技防疫的強大威力。

相關焦點

  • 這種成都造戰疫黑科技已投用
    不論進出小區、地鐵,還是超市、菜市場,工作人員用測溫槍衝著額頭「滴」的一下進行測溫排查,已是必備環節。網友戲稱,電影《無間道》裡劉德華與梁朝偉在天台對峙的經典場景最近在生活裡頻頻上演。近日,成都一街道開始使用的「黑科技」測溫設備,就引起了市民網友的關注。這一設備乍看起來很像企業進出打卡時使用的人臉識別鏡頭。行人經過時,只要屏幕掃到人臉,即刻會顯示體溫數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所研發的「5G智慧雲紅外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目前正在成都永興街道試點投用。
  • 實在智能推出AI+RPA「數字普查員」,助力政府統計調查
    實在智能推出AI+RPA「數字普查員」,助力政府統計調查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發展戰略,要求各級政府快速適應數位化社會環境,更好地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建設數字政府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年初疫情期間,我們每天都會從各種專題地圖中瀏覽到最新的病例人數、活動場所、出行管控等消息,依靠百度地圖緊急上線的「疫情小區」專題地圖、「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報」聚合頁、人口流量熱力圖等服務,實時安排好出行計劃,讓防疫生活變得簡單有序、不再惶惶;復工復學的旅程中,也是依靠百度地圖上線的復工返程攻略、境外出行防疫指南、地鐵公交客流量查詢服務等,放心地安排返程和通勤出行。
  • 警務前移 祥安大街派出所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在焊接研究所一樓大廳,為防止員工集中到崗引起聚集,祥安大街派出所民警早早地和衛生防疫部門工作人員開闢多個測溫通道,同時用大喇叭不斷維持秩序,讓大家保證「2米間隔的安全距離」。面對民警的到來,員工劉女士表示:「警方實施這樣的措施是為了我們的安全,真的很有必要,很感謝!」據了解,按照復工的需求,哈爾濱市焊接研究所已復工人員有185人。
  • 豐潤達|解碼酒店數位化營銷,助力酒店數位化轉型
    而豐潤達科技酒店智能系統,將AI大數據等智能設施服務酒店行業,把酒店轉變為一個全新的消費體驗場景,助力酒店向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多樣化發展,實現酒店業務多元化,激發新的利潤增長點,為酒店營收賦能。主動擁抱新營銷模式,豐潤達科技將重點通過科技創新,以行業數據分析、智能用戶洞察與策略化運營,幫酒店商戶提升場景運營效率,提高增值收益,通過精準的商旅信息的推薦,提升用戶體驗,數據智能化為旅遊業帶來賦能。豐潤達科技將影音娛樂同步引入酒店場景,基於5G的高速穩定視頻內容傳輸和高質量放映,以及酒店商旅客房內的物聯網IOT設備應用和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研發。
  • 基因測序「黑科技」 給生命來完整「數位化解讀」
    6月21日,2019測序技術和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表示,在高通量測序技術自主化的基礎上,不斷有新的「黑科技」跟進,這使得人們將獲得更加準確的基因序列,作為生命數位化的「藍本」。吐口唾液就能測序,但基因組序列不完整吐口唾液郵寄,一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就會得到分析。「目前從全世界範圍來講,大概有接近2000萬人有自己的基因信息。」
  • 一男子疫情排查時支支吾吾,一查竟是16年前失蹤人口
    在民警上門進行疫情防控排查時,核查一名男子身份時對方有些支支吾吾,民警經過大量調查後發現男子竟然與老家親人已經失聯了 16 年。
  • 中興通訊屠嘉順:用通訊行業成功經驗助力多行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中興通訊屠嘉順:用通訊行業成功經驗助力多行業數位化轉型   5G作為一條信息高速公路,連接到每個人,甚至是有CPU的終端。
  • 政協委員關注老年人資訊時代現狀 多招助力「銀髮族」跨越「數字...
    在此次兩會上,不少委員也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這一問題上,在進行了詳實地調查後,委員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全社會動員起來,助力「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關注現狀:數字鴻溝、新技術「失能」使老年人背負心理負擔政協委員張鴻俊在提案中說,「健康碼」所折射的不僅是一場關於時代進步的「快慢之爭」,更是一個多數大眾利益和少數弱勢群體權益如何平衡兼顧的問題。
  • 京東數科激活數字科技生命力
    藉助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市經開區) 「戰疫金盾」平臺上的「鳳河大食堂」,王光輝與區內居民的消費需求進行快速匹配,截至目前,平均每月線上收入超2萬元。「戰疫金盾」是北京市經開區政府主導搭建的智能大數據防控治理平臺,集政策傳導、企民服務、數據分析、監測預警、指揮調度、輔助決策於一體。
  • 大房東打造房產金融生態圈 踐行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理念
    在本次年會上發布的2016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中,知名房產金融科技平臺大房東榮獲「年度融資服務平臺」榮譽稱號。大房東CEO陳序明先生受邀蒞臨現場並圍繞「金融科技改變金融生態」話題發表了觀點。陳序明先生認為,通過大數據科、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在房產金融領域的應用,可以幫助房產金融企業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讓個人和企業能以合適的利率貸到合適的資金,即實現了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發展的願景。
  • 公元2020年 百度AI的「戰疫」小記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做了報導。2/社區排查是防止疫情擴散重要一環。百度為此推出智能外呼平臺。也就是AI撥入居民電話。自動詢問、採集信息、回答提問、再生成統計報告。這節省了基層醫護的人力、時間、並免受感染風險。在延安該系統1月31日投入三天內外呼20萬餘個電話。在北京上地街道科技園社區。一秒直呼500個電話。在福建福州倉山區。一小時外呼5000個電話。
  • 感動常在|普瑞益生向開創集團捐贈5000瓶消毒液 保障復工安全
    普瑞益生是開創集團數位化創新中心的優質合作夥伴,是一家專業從事系統健康管理的生產企業,擁有豐富的線下營銷經驗,2019年,開創集團數位化創新中心與普瑞益生達成戰略合作,依託開創集團數位化創新和豐富的網際網路思維,雙方實現互利共贏。
  • 奇志科技聯合創始人李秉駿:在地產數位化革命中,如何用三維數據...
    奇志科技亮相 CIOC 2020現場,奇志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產品負責人李秉駿發表了《在地產數位化革命中,用三維數據打通企業任督二脈》的主題演講,通過三個故事,分享了無人機數據如何實現工程管理的數位化升級3:數位化升級是房地產行業歷史進程中的一個章節,奇志科技會不斷引入 IoT 技術,用合理的數位化手段抹平信息差,為房企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4:未來的房地產公司,一定都是科技公司。以下為演講全文,Enioy:大家好,我是奇志科技聯合創始人李秉駿,同時也是公司的產品負責人,換句話說,就是奇志科技的產品經理。
  • 盤點《碟中諜》系列的「黑科技」
    原標題:盤點《碟中諜》系列的「黑科技」 虹膜及面部識別技術 影片中,伊森·亨特每次接受任務後,只有去某個地方掃臉才能解鎖新任務。事實上,這個神奇的掃臉技術,綜合運用了虹膜識別以及面部識別技術,通過獨一無二的紋理結構實現快速準確的身份確認。
  • 華為攜手聯通推出「黑科技」,農村人有福了
    建設一座基站的成本,僅僅服務那麼幾家人口,根本換不回成本。所以導致農村通訊不發達,沒有網絡信號都是常態。農村通訊現狀就是沒有網絡,沒有信號。可能一座大山只有幾戶人家,崎嶇的小路很難運送建設設施,主要還是靠微弱的基站信號,保持和外界的聯繫。或者用有線電話保持溝通等等。
  • 愛分析·中國房地產數位化行業趨勢報告
    3.1.3 施工建造施工建造環節涉及複雜的人員管理、物料管理、設備管理、進度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業務流程,需要在工期要求內保證工程按質按量交付。而建築業仍然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效率提升空間巨大。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帶來建築勞動力供給的減少和人力成本的剛性上升,以及安全生產、節能環保重視度的日益提升,推進建築業的工業化和數位化是必然趨勢。
  • 解鎖工地「黑科技」,看這家公司如何讓建築業變得更聰明
    廣聯達將以「數字建築」為引領,持續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力爭用科技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AI數鋼筋只是廣聯達助力建築行業數位化的一個縮影。智慧工地、雲計價、BIM(建築信息模型)建造、建材供採平臺……這家致力於讓建築變得更簡單的數字建築平臺服務商,正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建築行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 極飛科技與北大荒達成科技戰略合作
    極飛科技高級副總裁徐連雲(左)與北大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彭榮君(右)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北大荒股份公司總經理賀天元對合作寄予了厚望,他表示:北大荒股份公司期望構建以大數據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管理平臺(即」農業大腦」),依託農學理論與農藝技術,堅持以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通過構建生產模型,利用智能裝備,來實現生產裝備化、裝備數位化、監管網絡化、管理智能化、作業無人化,最終以「無人化農場
  • 你求職我用工 綏化大數據智能匹配搭「鵲橋」
    工作人員在進行大數據分析。   「企業將用工需求信息通過網格就業協理員實時更新後,平臺會自動匹配符合其要求的勞動者。」今年國慶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綏化市人社局就業創業科科長韓波一邊操作,一邊熟練地講解著局裡新建成的「勞動力人口就業統計分析平臺」。   「全市勞動人口的信息與全社會的用工需求信息,這兩類信息的實時化管理很重要。只有實時化,才能更精準地落實政策,所有的就業工作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