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為什麼?

2020-11-28 酋知魚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體形動物比如松鼠有可能進化出智慧嗎?

這個問題我把它換一個形式可能會更好解釋——智慧生命的體型重要嗎?

先說答案再分析——體型很重要,而且足以支持智慧的最小體形可能與我們現在的體形差距不大,大約在50公斤左右。

腦的體積重要嗎?

我們的大腦當然不是最大的,但是真的是最強的。體型越大的動物,控制身體所需的神經元也越多,因此單純的腦容量不能反映什麼。經過反覆地探究,人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比較客觀反映大腦與體形的參考數值,稱為腦指數,是動物的腦容量與模擬預期腦容量的比值。貓的指數恰好接近1,而老鼠只有0.4,人類是7,在所有動物中無出其右者。

為什麼說這是經過反覆探究的呢?因為之前出現過很多比較方法,但是都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也就是人類沒有拿第一,哈哈……)。譬如腦質比——用腦的質量比上體重,這個方法看似非常符合直覺,但是第一個問題就出在小體型動物上,我們人類的腦與體重的比例大約是2%,可是……老鼠也是這個值,還有些鳥類的腦比重甚至可以達10%,更是遠超人類,所以用這個數值衡量智力肯定不行。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因為無論是老鼠還是大象,它們的神經元細胞都是差不多大的(雖然準確來說人類比小鼠的更大,但至少沒有到體型這麼誇張),在體形縮小的情況下,神經元相比於體形的單位數量當然會變小了,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小型生物只有100個細胞,那麼它只有兩個神經細胞,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智力了。

量變產生質變,這句話既有哲學道理,在現實世界中也得到了充分證明,在神經元中更是如此。人類的每個神經元有數千個小分支叫突觸,用以與其它腦細胞連接。每個腦細胞可以與大約104個其它腦細胞相連(我記得小鼠每個只能連接10個左右,但是找不到來源了,所以可能存在錯誤)。人類的大腦皮層擁有大約160億神經元,它們之間相互連接的方式是數千億級的。

那麼想像一下,如果將腦細胞隨機減少一半,那麼會缺失多少神經連接呢?是一半嗎?當然不是,每個細胞的消失都意味著有100個連接消失,當然考慮到連接是相互的,差不多也會減少大約10倍,可見神經元的數量堆積產生的收益不是簡單的加法。

為什麼大塊頭有大智慧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腦容量是一個剛性指標,是不能隨著體型的縮小而縮小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的第二個問題是,相對較小體形的動物可以擁有巨大的大腦從而達到智慧的水平嗎?

部分鳥類的腦質比可以達到10%,是不是說我們的最小體重可以達到10公斤,一隻小體型狗的重量?

也不行,因為智慧生命是進化出來的,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果是在實驗室裡或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活下來當然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在純野生環境中,這個物種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活下去。

人類僅佔體重2%的大腦消耗了差不多25%能量供給,大腦每一秒鐘都在瘋狂地消耗著氧與葡萄糖,所以只要缺血數秒,人就會立即暈厥。不僅如此,腦還與其它任何器官都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它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是的你沒有聽錯,無論你是在解奧數題還是在睡夢中,腦的功耗都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出現食物短缺,那麼你無論想如何通過減少運動來節約能源都是徒勞的,你的腦門上就像開了一個水龍頭一樣在瘋狂地傾瀉著你寶貴的能量。

而在野生動物的自然界中,可沒有固定的一日三餐,就算是頂級的掠食者,也常有捕獵失敗而餓肚子幾天的現象。這也就意味著,一個物種若存在向更高智慧進化的可能性,就必須要有相當強的營養供給。事實上人屬動物正是在掌握了用火之後,才大大提高了營養的攝入效率,助力了大腦的發展,黑猩猩在有猴子吃的情況下,每天要花10個小時咀嚼肉,可見差距之大。

想變聰明?先變大呀!

而小體形動物的生存就比較堪憂了,首先因為體形的劣勢,幾乎不太可能捕捉大型動物,而且還會受到10倍於自己體重的掠食動物壓制。這弱小的身體,夾縫中未生存的狀態,恐怕還沒有進化出真正的智慧就滅絕了。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進化也是如此。沒有一步一步的有利條件積累與正向反饋,智慧也不可能出現,小體型動物當然有可能進化出智慧,但一定要完成巨大化(我們靈長目的祖先也是如同老鼠一樣的小動物),否則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都不太現實。

我是酋知魚,一條70kg的科學作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食草動物們確實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它們整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甚至有些食草動物剛生下來,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成為了食肉動物的食物。那麼,為什麼食草動物沒有進化到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最原始靈長動物化石顯示人類祖先像松鼠
    最原始靈長動物化石顯示人類祖先像松鼠最原始靈長動物化石顯示人類祖先像松鼠(圖)  北京時間10月25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公布了對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靈長類動物的新見解
  • 人類祖先像松鼠?研究發現:我們的眼睛5000萬年來都沒有變化
    提到人類的起源,就需要從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出現開始說起了。化石研究發現,大約在白堊紀末期,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就已經出現了,而當地球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後,靈長類動物從5000多萬年前開始,進入到飛速發展時期,那麼,最早的靈長類動物長什麼樣子呢?人類祖先長得像松鼠?
  • 幾種可愛又好養的小松鼠,你更喜歡哪一種?
    很多人可能會選擇飼養一隻倉鼠,但是和松鼠比起來,松鼠會更加的習慣親近人,也可以主動的和主人玩耍,但作為倉鼠,這些就不會了。有很多喜歡松鼠的人,都害怕,飼養了一隻脾氣暴躁,又不好飼養的松鼠,那可怎麼辦啊。事實上就是這樣,小動物們都有它自己的性格特點,但大多數的松鼠,性格還都是很好的,不會經常的吵鬧或者跑來跑去。
  • 全世界長得像松鼠的奇怪猴子,且是唯一不具犬齒的靈長類動物
    其骨瘦如嶙的手指長得十分奇特,中指既靈活,又柔軟無力,不適於握物,卻適於刺探和抓挖,指猴的另一個不尋常的特徵在於牙齒,僅有18枚,不僅比其他靈長類動物要少得多,而且是唯一不具犬齒的靈長類動物。它也沒有一般原始猴類所特有的梳齒,但門齒高度發達,與齧齒動物的門齒很相象。
  • 印度現彩色巨型松鼠 體型是正常松鼠的兩倍大
    來自印度喀拉拉邦的攝影師考希克維賈揚(Kaushik Vijayan)拍下了這些美麗靈動的松鼠。巴拉馬巨松鼠毛色明亮,身上大致有黑色、褐色、棕色和鐵鏽色。這些體型龐大的異國松鼠令英國灰松鼠和紅松鼠相形見絀。巨松鼠體型是灰松鼠的兩倍大,身長36英寸(約91公分),跳躍距離可達20英尺(約6米)。出於安全考慮,它們喜歡在樹梢活動,尋找食物。
  • 為什麼動物的體型都是左右對稱?
    如果你足夠細心,或者直接找任意動物作為參照體:小貓、小狗或乾脆從身邊拉過來一個人,用鏡子擋住對方的左邊,你會發現右邊身子做成的鏡子倒影,與左邊幾乎一致,當然右邊同理。除此之外,當下雪時,你可以看一下天空中飛舞的雪片,落在手心時你也會發現,雪片的左右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類似的情況還能出現在自然界很多場景中,甚至我們可能印象中沒有多少動物不是左右對稱的,但為什麼呢?
  • 4種動物的冷知識,第1種像失戀,第4種讓人哭笑不得
    動物們有專屬於它們的語言,人類總是對它們充滿了好奇了,經過了漫長的觀察和研究,終於得出了一些讓人驚訝的事實。了解了之後不由得感慨,原來動物們是這樣的啊!犬羚體型細小可愛,加上兩隻大大的眼睛,讓犬羚看起來像小精靈一般招人喜歡。
  • 有些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更大,為什麼它們被捕殺時不會反抗?
    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雖然有些動物是食肉動物,但總體上說,食草動物還是佔有更大的比例。雖然動物界體型大意味著戰鬥力強,但有些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要大得多,可當這些食草動物被食肉動物捕食時,食草動物卻不會反抗。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草動物打不過食肉動物嗎?
  • 村民家中現稀奇動物 像貓像松鼠又像考拉(圖)
    瀘州古藺村民發現的「紅白鼯鼠」「我抓了一隻奇怪的動物,有點像貓,又有點像松鼠,不知道是啥子動物。」日前,瀘州市古藺縣桂花鄉的村民吳龍傑,打進鄉政府電話稱他抓到一隻受傷的奇怪動物,並帶回家中救治。
  • 嚙齒類動物的顏值擔當馬拉巴爾巨松鼠,豔麗的大尾巴相當炫酷!
    一般要說起嚙齒類動物,大家肯定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老鼠!雖說現在有的嚙齒類動物已經作為迷你寵物漸漸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比如說:倉鼠、荷蘭豬、龍貓之類的。但是要說起「驚豔」這個詞,還是和它們不沾邊的。除了這一隻。
  • 十大神奇動物機器人:機器松鼠勇鬥響尾蛇
    其實,近年來科學家們不僅僅研製了這些最酷最萌的寵物動物機器人,還有其他專門用於科學研究的動物機器人。美國《連線》雜誌網站近日盤點了全球近年來最新研製的各類動物機器人,其中包括機器毛毛蟲、機器蜘蛛、機器水母等。  1.
  • 重大發現:第四種會用石器的靈長類動物,巴拿馬猴子能進化成人嗎
    可以說,黑猩猩是最接近人類的動物了。而最近科學家發現,在世界某地的猴子們竟然做出與我們人類祖先類似的事!猿到智人的轉變在談論那群神奇的猴子前,就必須先了解一下人類的祖先是怎麼做、做了什麼才進化成如今的模樣。約五千萬年前,靈長類動物演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而到了一千萬年前,猿類中就產生一種被稱為「南方古猿」的猿猴類,它們被現代歷史研究認為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 松鼠能否代替老鼠在生肖中的形象?
    不要急於回答,先明白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鼠會排在十二生肖中第一位? 有以下解釋。1、明-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 重慶步行街驚現神秘動物 腋下有翅膀長得像松鼠
    重慶步行街驚現神秘動物 腋下有翅膀長得像松鼠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4-05-28 09:24:43    來源:重慶晚報
  • 人類的 「遠親」體型賽大象,「直系表親」小且像鼩鼱
    這種超大體型食草動物令古生物學家十分震驚,並改變著我們對動物進化史的認識。這種難以置信的動物被命名為「二齒獸」是哺乳動物的遠親物種,這們生活在2.37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這是恐龍生活的三個時期中的第一個時期。二齒獸考古發現證實,除了恐龍之外,其他動物也能形成龐大體型,但是該物種最終滅絕消失。對於原始哺乳動物遠親物種,事實剛好相反。
  • 家中竟現奇怪動物,嘴巴像豬身子像松鼠,竟是野生保護動物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贛州新聞綜合頻道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3月26日中午,一隻頭部像豬,嘴巴尖尖的小動物,闖入了江西贛州羅女士家中的柴房裡。南康區市民羅女士:「今天中午1點鐘左右,三個小學生跑來告訴我說,我的柴火間有一隻動物,攻擊性很強。我走進去一看,確實是它的嘴巴尖尖的,然後還在咬木棍。我就趕緊打了110。」值班民警趕到現場之後,發現這隻小動物個頭還不小,它的頭部像豬,身子、尾部如松鼠,爪子鋒利、叫聲悽慘。
  • 人類的"遠親"體型賽大象,"直系表親"小且像鼩鼱
    這種超大體型食草動物令古生物學家十分震驚,並改變著我們對動物進化史的認識。這種難以置信的動物被命名為「二齒獸」是哺乳動物的遠親物種,這們生活在2.37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這是恐龍生活的三個時期中的第一個時期。
  • 小狗一般大小的松鼠,要是染成黃色會不會像是比卡丘
    松鼠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很多人都想養一隻松鼠當寵物,因為這種小可愛,有著大大的門牙,萌萌的小耳朵,還有小巧精緻的身體,走起來一蹦一跳的,很是可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松鼠都像你想像中的那樣小巧,比如廣西省有一種巨型松鼠,體型非常大,當地人把這種松鼠稱為樹狗。樹狗成年以後體長40釐米,然而尾巴卻長60釐米,看起來就像一隻掃把琴一樣。這種松鼠在外形上與其他的松鼠也有著顯著的不同。
  • 孔雀開屏突然瘋了一樣到處跑,小松鼠見了上去就咬,讓你臭顯擺
    導語:孔雀開屏突然瘋了一樣到處跑,小松鼠見了上去就咬,讓你臭顯擺在逛動物園的時候趕上了一個非常驚險刺激,但是又很好笑的一幕,可以說這一趟動物園沒有白來。孔雀開屏突然瘋了一樣到處跑,小松鼠見了上去就咬,讓你臭顯擺,事情是這樣的,來到孔雀區的時候,本來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的想要隨便看一看,但是沒想到非常幸運的看見了孔雀開屏,讓人感覺非常的開心,但是正當孔各種擺造型耍帥的時候,突然就嚇得撅著屁股像瘋了一樣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