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呢,看到了各種因疫情隔離,而居家自製的影片。
包括昨天介紹的《新喋喋人生》,前幾天推薦過的《舞臺劇》等等,都是非常出色的疫情期間自製劇。
但是呢,僅是從陣容角度,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無疑是迄今看過的各種居家自拍作品中的,最強陣容了。
這就是網飛新推出的短片合集影片:《居家自製》(Homemade)
感受下上面的陣容,導演包括保羅·索倫蒂諾、克裡斯汀·斯圖爾特、瑪吉·吉倫哈爾、拉吉·利、納迪·拉巴基 、河瀨直美、大衛·馬肯茲、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帕布羅·拉雷恩、馬楠等等,他們都帶來各自的居家短片,這樣的陣容,真的很厲害了。
而且,這次的主題也比較有意思,就是讓大家各自拍攝一部居家自製的短片。
所以,這17部短片,全是導演自己在家進行自我隔離期間拍攝的短片,也呈現了另一種原生態。
他們使用的設備都非常簡單,很多甚至就是手機拍的,場景單一(都是在自己家),也沒什麼演員(基本都是自己或者家人)。
不過呢,這樣的短片,其實對青年導演,或是有志從事影像製作的年輕人,倒是頗有啟發意義。我們可以一起去學習下,那些專業大導演、或是電影人,如何在極簡狀態下進行電影製作的。
因為,他們拍的這些短片,你們,真的是也可以試試的。
真正的,你行你也上!
那麼,接下來,就看看這些導演,都拍了些什麼吧。
第一部短片,來自法國導演拉吉·利,這也是去年大熱的一位年輕導演。
他去年曾執導了影片《悲慘世界》,入圍坎城電影節,並拿到評審團獎,也是很多人心裡去年的法國最佳影片。
而他的這部居家自製短片,其實,跟《悲慘世界》也是頗多關聯。首先,他們都是用無人機拍攝,環顧街頭。看疫情期間,受隔離政策影響的法國民眾。
這個小短片並不複雜,大概就是《悲慘世界》無人機設定的延續。
加上片子比較短,其實記憶點並不多。
第二個短片來自於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提到保羅·索倫蒂諾,喜歡義大利電影或者關注坎城的,一定很熟,也算是義大利中生代導演代表了,也算是這次合集中,最知名的一個導演吧。
他執導的《年輕氣盛》與《絕美之城》在豆瓣都頗有人氣,而他執導的劇集《年輕的教宗》和《新教宗》也都是豆瓣高分劇。另外,這兩年的人氣劇《我的天才女友》也有他參與製片人。
總之,就是很厲害啦!
而他這部小短片呢,也非常有保羅·索倫蒂諾的惡搞精神。
因為主角就是:
對的,女王以及教皇,當然,只是他倆的小雕像
然後,就是那這兩個全球知名的人物開始開腦洞。如果你們看過《年輕的教宗》,大概就知道保羅·索倫蒂諾的作品可以戲謔到什麼程度了。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一段是倆人一起看電視那段。然後,教皇帶女王看《教宗的承繼》(一部關於教皇自己的電影,去年網飛上映)
然後,女王想看《王冠》(關於女王自己的熱門劇),然後,被教皇拒絕了。
這種小幽默,還是非常保羅·索倫蒂諾的。
再有,女王說當下與世隔絕的隔離生活,與我們日常的生活又有什麼區別呢,不都是一直被禁錮麼。
然後,教皇再次吐槽。
總之,
這是一部看起來很簡單的小短片,但是,卻又有很多創意和劇情設計,這方面,保羅·索倫蒂諾確實很厲害。
而且,這個就是在自己家,用手機和家人一起拍攝完成的。回頭你們也可以感受下。
大導演的短片還有智利導演帕布羅·拉雷恩,他也是這個短片合集的製片人。他曾執導《智利說不》《第一夫人》《神父俱樂部》等片,也是當下智利比較知名的導演。
他新片還要合作克裡斯汀·斯圖爾特,拍攝黛安娜王妃的傳記片《斯賓塞》,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將出演黛安娜王妃。想來,這也是克裡斯汀絕對參與《居家自製》短片集的原因吧。
帕布羅·拉雷恩這個短片其實也挺好玩的。短片叫《last call》,是關於被隔離的老人,與他之前的愛人視頻聊天的故事。
實際上,視頻聊天也是居家隔離自拍的一個常見選題,這部就是,全程都以視頻聊天呈現。
主角就是這個老頭,在隔離期間,開始跟當年的愛人視頻激情聊天,基本全是各種黃話,我就不一一描述了。
反正全程是當初倆人在一起的各種細節描述,老頭也比較會撩騷,語言非常到位。
後面那個醫護就全程默默看著老頭裝逼。
不過,對面的奶奶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語道破。
是的,老頭子其實還先後給很多老太太發過視頻了,基本上每個都是一通花言巧語,堪稱老年的時間管理大師。
也非常符合當下網際網路的情感生態,一對多或是多對多的關係。
知名的導演還有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也就是之前的熱門電影《何以為家》的導演。
不過,她執導的這部居家短片,其實挺無聊的。屬於最常見的那種居家短片,也是最好模仿的。
就是她的小女兒梅郎,在父親辦公室自己玩的故事,講講故事,玩玩鬧鬧這種。其實挺隨意的,不過,也是最常見的居家短片。基本相對於大家在家無聊自拍的短片。
實際上,在這個《居家自製》合集中,另外一個短片,Natalia Beristáin的短片,也是這種風格,基本就是一個小女孩,自己在家的故事。自己做飯,自己玩的故事。
也會發現,在隔離期間,相比男性導演,女性導演會與自己的孩子關係更親密,所以,拍攝和製作短片,經常會以自己的孩子為主角。男導演基本不會拍孩子。
這也很說明問題,可能是,男導演大多不負責看孩子吧。
來自日本的導演河瀨直美,也參與執導了一部短片。說到河瀨直美,也算是日本藝術片導演在國際上的重要一員了,作品經常亮相坎城,比如《萌之朱雀》《沙羅雙樹》《殯之森》《朱花之月》
而河瀨直美的這部短片,其實比較難描述,因為稍微有點玩視覺了。
不過呢,因為日本沒有相對的居家隔離正常,是可以外出的,所以,這部短片有大量外景,這還是跟其他居家自製短片有不少區別的。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執導的這部短片,無疑是很多粉絲很期待的。當然,這也不是她第一次執導作品,2017年,她還有一部短片《來遊泳》
而她新的短片,大概是一個關於隔離期間,自己飽受失眠痛苦的故事。這個短片其實也不算太好玩,基本就是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各種自拍和翻來覆去。
片子大概稍微有幾個小的點還算好玩,整體意思不大。好在克裡斯汀的自拍還是很美的,尤其作為演員,她在鏡頭前的表現力,還是強過其他很多導演居家自拍。
所以,一路看得倒是很開心。
實際上,這批短片導演裡,還有個知名演員,也參與了居家短片執導,那就是瑪吉·吉倫哈爾,
人見人愛吉倫哈爾好姐弟。
瑪吉·吉倫哈爾一直有個長片在準備,那就是《失去的女兒》,主演包括達科塔·詹森、奧利維婭·科爾曼等人。所以,感覺這次她來《居家自製》拍個短片,也算是跟著長片練手吧。
她這個短片,應該是這所有短片裡,做得最不像居家短片的一個,還是蠻認真的一個片子。
感受下,這不就是正規製作麼
沒錯,主演就是彼得·薩斯加德,也就是瑪吉的老公。這也是這一系列短片當中,真正請了專業演員做主演的一部,看人家這夫妻檔。
這部短片團隊也稍微豐富一些。除了他老公,還有她兩個女兒幫忙。
故事相對也比較簡單,就是一個獨居男人,在疫情之下,獨自生活的故事。
反正給人的感覺,不是特別像居家自製的小片,顯然更用心了,也更專業一些。
華語導演有馬楠執導的一部短片。馬楠就是《活著唱著》的導演,這片之前去過坎城的導演雙周單元,還入圍過上海的亞新單元且拿到了最佳影片,還提名了金雞獎。
其實《活著唱著》我不算特別感興趣。但是他這回的短片還稍微有些小意思。
這是一封給母親的信,講自己的現狀,講與母親的關係,講母親包的餃子。大概就是借疫情,去講述對家鄉與母親的思念。尤其是,關於東方人不擅長直接表達愛這點,還是蠻觸動的。
算是有點走心的一個短片,也還不錯。
其他短片的話,尚比亞導演倫加諾·尼奧尼這部還挺有意思。她之前曾執導《我不是女巫》,入圍過坎城導演雙周單元,還拿到過英國那年獨立精神獎一堆提名和獎項。
她的新短片也挺好玩,就是那種類似於桌面電影,而且是手機桌面電影,整個劇情依靠手機小視頻和聊天窗口組成。
故事關於一對情侶在疫情期間分手,卻因為隔離,只能仍然住在一起的小故事。然後倆個人各自跟好友聊天吐槽,或者兩人兩天互相擠兌,最後又重新在一起的故事。
形式比較好玩,而且,聊的內容也相對有趣,看著也不錯。
另外,還有一個短片,也稍微用了些心思。就是安東尼奧·坎波斯執導的那部。這個導演之前拍過一些獨立片,美劇也拍過一些,比如《懲罰者》《罪人》《克裡斯汀》之類的。
他這次的居家短片,也是個類型小短片,而且是個神秘恐怖類。
大概,就是兩個女人,收留了一個神秘陌生的男人,然後家裡就開始有些奇怪的事情了。
畢竟,居家隔離短片,拍類型片的還不多,所以,這個倒是可以單獨拿出來說說。
其實這次導演陣容確實很強,比如印度導演,《我愛貝克漢姆》的導演顧倫德·查達哈,《赴湯蹈火》《在屋頂上流浪》的導演大衛·馬肯茲,也都很多人熟悉。不過,他倆拍的都是那種居家紀錄片的感覺,一家人在疫情期間的各種日常,相對沒什麼吸引力。
塞巴斯蒂安·萊裡奧曾執導過《普通女人》《葛洛莉亞·貝爾》,也算是智利重要導演了,這次他的短片也是在形式上稍微玩了一下,是女演員以唱歌的形式,一邊在家做家務,一邊唱出各種關於疫情的想法。
也許有些朋友會喜歡吧。
德國導演塞巴斯蒂安·席佩爾曾執導過一個長鏡頭到底的《維多利亞》,相信不少朋友還記得。
這次的短片則是一人分飾兩角的居家隔離故事,關於孤獨與生活日常,倒是也有些小想法。
總之,這次網飛的短片合集《居家自製》確實找到了不少大導演和熟悉的演員加盟,做到了陣容強大。
而且,這些導演在居家當中,拍攝各自的短片,也嘗試了各種題材。基本上,是努力做到了居家自拍小電影的各種可能。
相信,也會給不少朋友以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