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今年再次為南京玄武門撰寫了春聯:「欣澄湖水暖,駘蕩風中,燕剪幾雙輕織柳;喜福地春回,巍峨樓上,鼠須一管好題詩。」筆意穩健舒放,結體莊重優美且富變化,很好地體現了對聯的寓意。
孫曉雲,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國文聯第九、十屆委員,全國書法展、蘭亭獎評審委員,南京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首批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獎章」「江蘇省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先進個人」等。
「媽媽91歲會用微信」「盡孝心有很多種方式」
近幾年來,晨報記者每年都要為南京城門掛春聯的事去聯繫著名書法家孫曉雲。從春聯評選結果新鮮出爐以後,第一時間告知孫曉雲等江蘇書法名家,預約撰寫城門春聯,到取聯製作成為城市文創品的大春聯,邀請參加掛聯、參與揭聯儀式等,都與孫曉雲溝通頗多。其間,記者聽孫曉雲說得比較多的,卻是家中的老人。剛寫好春聯,「下午要去醫院看96歲的老舅。」參加完揭聯儀式,「明天想去老年公寓把媽媽接回來,要過年了。」這些家務事穿插在孫曉雲書法活動的忙碌裡,聽起來沒有任何煩躁焦慮,卻有一份溫潤寧靜的親切。「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孫曉雲說,她喜歡買菜、做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她做的菜,在她心裡是最美的風景。
和現在很多人整天為兒孫輩們的生活瑣事操心不同,孫曉雲提及更多的是家中老人的生活,言談中充滿了關愛與溫暖。她家中最多時生活著三位老人,都是高壽。「我從小就圍著老人轉,三四十年來家裡一直都有老人一起生活。」孫曉雲每年過年寫福字,都是最先給家中老人留一些,給他們送送自己周圍的老夥伴。現在她媽媽住的老年公寓,一進去都是孫曉雲寫的春聯福字,看著媽媽拿這些福字送給她周圍的人,孫曉雲說,「老人開心,健康長壽有尊嚴,作為子女也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我是他們的孩子,親情永遠是我生活和事業的動力。」
「老人都是孤獨的,子女也不可能24小時陪著老人。」但是,「只要心中有愛,你就一定會想盡方法。」孫曉雲說,包括為老人請護工、安排老人的生活,寫了福字有時候自己沒時間,就安排人送去。給老人理髮、剪指甲,她都會擠時間去做。91歲的母親也學會了用微信,自己參加活動的照片經常發給老人看,而母親也會用微信文字和她互動。
「生活最重要」「喜歡買菜做菜」
孫曉雲喜歡買菜、燒菜,一下做十幾個菜,看著家人一起吃,在她看來是最美的風景,每次都要拍張照片留念。前幾天女兒回來,孫曉雲上午下午都有事,晚上趕回去燒了一個糖醋排骨,家裡人一起圍著吃。「說好吃,好吃,一頓就吃光了。」孫曉雲覺得特別開心。雖然家裡有阿姨,「只要我在家、我有空,菜都是我燒」。女兒經常星期天回來,「我特別喜歡全家一起吃飯,我燒,他們打下手。現在我女兒也能燒幾個像樣的菜了!」有空買菜逛菜場在她看來都是一種生活的享受。孫曉雲現在的家已經住了十幾年了,又小又擠,她拖著不搬家的原因之一,竟然是因為「樓下就是南京市最大的菜場」。
每年春節,阿姨回家了,年夜飯都是孫曉雲自己做,因為家中有老人,幾十年來,他們春節都是在南京過,從來不出去旅遊,最多開車在附近轉轉。因為老舅牙不好,菜都是做得爛爛的,方便老人吃。現在經常會聽到有人反映小輩和老人難相處,但是從孫曉雲嘴裡說出來都是開心好玩的,「只要你心中有愛,他們的各種狀態都是自然可愛的,你都覺得像演小品一樣豐富」。她白天忙完,晚上寫福字寫春聯,將成千上萬個新春福字送到千家萬戶。書法創作,買菜做飯,照顧老人,有時候買了衣服不滿意自己還動手改一下,這一切孫曉雲都是十分和諧地融為一體。孫曉雲曾說她視書法為女紅,無論在學校、在農村、在部隊,在任何時候,只要能安靜地動手幹活,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筆誤立即修改,火車上寫字辦公分分鐘發到晨報
南京的十二副城門春聯,每一副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副春聯書法裡都透露著書法家的個性與溫度。孫曉雲在寫今年的玄武門春聯時,旁邊的小字題款「郭××撰」,筆誤成了「劉××」,第一遍的校對也沒有校出來,等到發現時,已經是掃描好準備出紅樣製作的環節,十分緊急,記者立即聯繫孫曉雲,不料她此時正在出差的火車上,怎麼辦?那可不可以單獨寫一個「郭」字,用手機拍圖發來給設計師修改?這行字剛剛在微信發出去,孫曉雲手書的「郭」字竟然已經發過來了,「從未這樣緊急辦公」,原來她剛好手上帶著籤名的軟筆,在包裡找到一張小紙,很快就解決了問題。設計師修改後發去效果圖,孫曉雲欣然點讚。
這就是現在完美呈現在玄武門的大春聯。
孫曉雲曾說,「織毛衣時,我不允許自己有一針一線的錯誤,如果哪一針錯了,我寧願全部拆掉重來。」對書法更是如此。她寫了20萬字的小楷,不允許有一個錯字。但筆誤總是不可避免。寫春聯也是一樣,如果發現寫錯了,她就一句話,「重寫!」
她實實在在的敬業精神,贏得了包括校對在內的城門春聯工作團隊的一致點讚。
「鼠須」是庚子春節特定「吉祥物」,用得巧妙
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 谷萬祥 評點
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谷萬祥已經連續多年參加了「城門掛春聯」的評審活動。他表示,今年的城門掛春聯來稿總體水平比之往年最高,來稿特別整齊。而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們也常常是「英雄所見略同」,爭論的焦點總是集中在那麼兩三副對聯上,並最終很快能達成一致。順利評出了12副2020南京城門春聯。
「春聯是一種大眾文學,也是一種極為凝練的傳統文學樣式。因此撰寫者總力求用最少的字,表達出最豐富的意境。在寫聯時,固然可以用典,但卻要用得通俗淺白,讓別人一看就懂。」
谷萬祥表示,玄武門的這副對聯,也正好合乎這條規律。
他細細品讀:「玄武門城門春聯的上聯主要狀景。寫碧清澄澈的玄武湖水帶著暖意(春意),使人自然聯想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詩句。駘蕩之風,是讓人心情舒暢的風,燕子的尾翼如剪如梭織著湖邊的柳枝,已然是一幅春天的美景。下聯偏重抒情。寫南京這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福地春光復甦,作者身居高處—— 巍峨樓上,這裡沒有指明究竟何樓,它可以是古雞鳴寺的觀音樓,可以是現代化的玄武飯店甚或紫峰大廈,總之是置身高處,騁目放懷,憑一管鼠須筆正好題寫讚美之詩。」
對於下聯中極為應景的「鼠須一管」四個字,谷萬祥表示,史載鼠須筆挺健尖銳,書法大家張芝、鍾繇喜用之,更有書聖王羲之以之寫出了絕世佳作《蘭亭集序》,可見鼠須筆專寫好字大文章也!這副聯上聯柔美,下聯豪放,通篇則氣韻生動。其細微處亦見功力,燕剪、鼠須正是庚子春節的特定「吉祥物」,借用得恰到好處;欣、喜兩個領字更是準確而凝練地表達了春聯這一主題的喜慶氣氛。
谷萬祥表示,「一副好聯要有精妙的構思,有優美的文字,有獨特的個性,作為春聯還要具有喜慶色彩和春的元素,這副聯是幾個方面都很好地達到了。」
古典文學愛好者 無人不知「城門掛春聯」
玄武門楹聯撰寫者 郭守華 點讚
「欣澄湖水暖,駘蕩風中,燕剪幾雙輕織柳;喜福地春回,巍峨樓上,鼠須一管好題詩。」這一副詩情畫意的庚子年玄武門春聯,由來自江蘇連雲港的郭守華所撰寫。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郭守華目前已退休,曾擔任市商企黨委書記。他是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曾多次獲中國對聯創作獎,也獲過各級徵聯賽事獎項。
得知自己在今年的「城門掛春聯」活動中獲獎,郭守華顯得非常興奮。他表示,自己這是第二次參加城門春聯徵集活動,「去年也投了,但是沒評上,今年再戰,一共寫了三個門的春聯,終於中了一個!」
提到該活動在圈內圈外的影響,郭守華表示:「活動影響太大了!古典文學愛好者無人不知。南京這個城市不愧為『世界文學之都』,名副其實啊。『城門掛春聯』活動對於這個稱號的評定,我覺得絕對也是個加分項!這個活動也讓我們楹聯界非常興奮,我認為對於楹聯和古典詩詞的發展繼承,是一件大好事。」
說到自己的創作思路,郭守華表示,玄武門一帶在自己印象中,是古城牆、湖水、遊人和柳樹共同繪織成的景象,因此他也把這些意象都寫進了對聯中。另外,春聯,自然是要寫春景,因此他用了「駘蕩風中」「燕剪幾雙」「輕織柳」這幾個詞來寫春天來臨時的情景。
「鼠須一管好題詩」一句,在評審過程中就深得評委們的喜愛。說到這一句,郭守華表示,鼠比較「小」,不但體積小形象小,「名聲」也不是那麼好。那麼,如何在春聯中緊扣庚子年特點,他也的確作了一番思量。最終打算以「鼠須一管」入聯。讓「名聲不大好」的老鼠,搖身一變,成為了風雅之物。
最後,郭守華表示,身邊有許多朋友已經對他表示了祝賀,並且南京的朋友也為他拍攝了玄武門春聯的照片,「有機會一定要來親眼看看」。
沒幾天就要過年了,雖然雨後的南京帶著冬日的凜冽,作為南京地標之一的玄武湖公園門口依然人來人往,連停車場都排起了長隊。不少遊客正在玄武門前合影留念,城門上鮮豔的大紅春聯格外醒目,為照片的背景增添一抹亮色。
老南京盧先生與玄武門春聯合影。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李曉婕 攝
玄武門,是南京明城牆的後開城門,開闢於1908年,原名豐潤門,位於神策門和解放門、太平門之間,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為玄武湖公園的西門。
玄武門開闢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舉辦南洋勸業會,為方便中外來賓遊覽玄武湖,決定在該段城牆上開闢城門。端方調走後工程尚未完工,由次年繼任總督張人駿負責,因張人駿籍貫河北豐潤,故命名為「豐潤門」。豐潤門的開闢,是玄武湖的一大轉折點,標誌著玄武湖正式成為近代歷史意義上的公園。
1928年4月,當時的國民政府將豐潤門易名玄武門;1929年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先生應邀題匾「玄武門」三字,沿用至今;1931年玄武門由單孔券門改闢為三孔券門;1988年1月,包括玄武門在內的南京明城牆全段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牆(京城)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欣澄湖水暖,駘蕩風中,燕剪幾雙輕織柳;喜福地回春,巍峨樓上,鼠須一管好題詩。」(撰聯者為郭守華)年俗中的生肖文化都是楹聯愛好者巧用的元素,今年鼠年,這一生肖形象也被文學化地嵌入了聯文之中,為城門春聯增添了濃濃的年味兒。
路經此處的盧先生是標準的老南京人,從小就住在附近,不少親戚至今還生活在周圍。雖然如今全家都搬到了河西,但是熱愛運動的他因為每周都會去爬紫金山順便來玄武湖「溜達」一圈兒,所以對附近格外熟悉。「你們這個掛春聯的活動好幾年了吧,之前就有看到過,很好看很喜慶。」盧先生說,去年和父母經過這裡時,熱愛書法的父親還評點了一番,今年一定要帶上他們再來看看。「今年春聯的內容也很有意思,鼠須一管好題詩,看多了各種中規中矩的祝福型對聯,沒想到還能把鼠年元素這樣加進去,很有趣。回頭還要帶上小學的女兒也來看看,給她也拍張照片。」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常芬 仲敏 李曉婕
編輯: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