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探(23):伏羲先天八卦是宇宙密碼植入華夏文明的原點

2021-01-12 一夫之

「先天八卦」是宇宙密碼華夏文明發端的基點

山海經

華夏文明肇始於伏羲女媧人文始祖時代。

文明肇始有二個方面:一是護佑人類生息繁衍擴大種群;二是將深層的宇宙智慧植入下界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這個肇始由帝俊的應化身伏羲女媧來完成。伏羲女媧雖然是人文初祖,實際處於神明(宇宙文明)與人類智慧的移植銜接階段,是人類社會早期「神主」時代的開始(《山海探幽(8):同步架構立體思維模式方可釋讀<山海經>》及《山海探幽(7):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對世界形成狀態的記憶傳承》),所以伏羲女媧處於亦神亦人的過渡狀態。在神,伏羲女媧是有文獻記載的華夏最早的創世神;在人,伏羲女媧是華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本身就是天帝——帝俊的化身。

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一切都歸於「數」中,一切都有一個「定數」,這個數就是0和1。整個宇宙世界就是0與1組成:0與1是易經初始天地陰陽抽象符號與二進位,如果沒有0與1陰陽的概念就不會「誕生」;也是數字的始祖基數,如果沒有0與1,數字也不會誕生;也是邏輯的基石,沒有0與1,邏輯不會誕生……

0與1之間陰陽之道

這個宇宙之「數」有誰知道,天知道——而且只有天知道。宇宙誕生138.2億年 (直徑: 930億光年(可觀測),1600億光年(預估完全直徑) )都是按這個定「數」在運行,人類只有到了現代「數位化」時代才發現了一點點軌跡——通過0與1的二進位組合發明了計算機(編程)並以此為基點來窺探整個數字世界,以至於雄心勃勃探索宇宙蒼穹。

太極

而這個宇宙密碼,從地球人類文明肇始,宇宙智慧就通過特殊的方法和途徑植入到地球上。【說明:不要糾結於一個、或者幾個發音不同的詞語上不能自拔,宇宙密碼、昊天上帝、天帝、帝俊、上帝、佛、真主、耶和華等等都是宇宙智慧不同層面的結晶和體現,僅僅由於地球人類所處不同區域的不同發音而已,也不要用狹隘的現代人類生存壽命來理解宇宙智慧的時空定義——因為「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宇宙智慧在創造這一方地球世界時,就用宇宙密碼0與1組成了人類的天「10」,另用一個特別的定義來標註宇宙中的這個地「12」(12月是宇宙中地球世界的獨立特徵)。這本「無字天書」在「地書」《山海經》裡留下了最初的痕跡(天書《易》、地書《山海經》、人書《黃帝內經》,參見《山海探幽(6):<山海經>是本太陽紀人類文明傳承的宇宙密碼》):

《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15.27),帝俊妻子羲和生了十個太陽。

《大荒西經》「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16.30),帝俊妻子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

宇宙

十日和十二月奠定了地球華夏文明的基礎,但是這樣的「無字天書」不是還處於襁褓時代的人類的思維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即使到現代人類還糾結和拘泥在「10個太陽」和「12個月亮」上無法開解),所以還需要由神明的化身來進一步開解和植入,完成這個宇宙智慧移植的任務。

於是有了這樣一個事件(故事):相傳上古時代,華胥國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傳說雷澤中的腳印是雷神留下的,這位雷神長著龍的身子人的頭(與女媧、盤古等的神一樣是人頭蛇身),這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本來就是一個龍身(蛇身)人首的「龍種」——華夏的創世神都是一個系列——龍。

伏羲八卦

【如果用平面思維去思考多層宇宙空間的奇妙,永遠不會理解和採信。感應怎麼能出生?生了怎麼是龍身?浩瀚的宇宙永遠不僅僅是地面人類的一種生存續方式——這種感應化生在多維的神系空間是平常事】

這個巨大的「腳印」就是神跡、就是宇宙智慧、就是帝俊之靈,感應神跡而降生,伏羲是帶著宇宙文明傳播的重大使命而來。

[釋讀]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華夏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併,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 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宇宙運行的過去、未來都遵循一定之內在規律,在人類尚處於還未完全脫離野蠻的時代,語言還沒有完全成形、文字還遠沒有產生,伏羲將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運行的宇宙密碼用八種最簡單的刻劃符號——先天八卦,展現在世人面前,開啟人類文明最初的「神啟」時代。

帝俊所生的「十個太陽」就是十日,在文字還沒有產生完備的時代,記為符號「—」,陽性、陽;帝俊所生的「十二個月亮」就是十二月,記為符號「——」,陰性、陰。

八卦圖

「先天」——是遠在地球人類產生之前就早已存在的宇宙智慧——宇宙形成的過程。

[釋讀]先天八卦數是先天存在的,是被後人發現並推演出的,遵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下往上,先陽後陰」的規律。先天八卦,俗稱連山易。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確定天地方位,對大自然的總體描述。

[釋讀]先天八卦乾坤定南北,坎離定東西,是天南地北為序,上為天為乾,下為地為坤,左為東為離,右為西為坎。故先天八卦數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它的中間數為0,以代表五或十。0象徵著宇宙的元氣。它的序數對宮相加之和為九數。先天八卦演變過程中,首先是太極,其次是兩儀,接著是四象,最後是八卦,它們是宇宙形成的過程。

先天八卦圖

至於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明創造」了先天八卦,僅僅是一切都絕對「唯物」化的理解罷了。現代探索宇宙的「高科技」都不出「八卦」的數理認知範疇。即使以現代已經高科技武裝的人腦都無法完全解讀出「先天八卦」的內在原理,更莫說尚在蒙昧階段的人腦如何發現宇宙規律發明八卦圖說了?除非是神人——沒錯,伏羲就是宇宙智慧神明的化身。

先天八卦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宇宙智慧的再現、構成中華文化的原點。

八卦圖

待到後期語言、文字發展成熟階段,先天八卦被進一步演繹成為人類所能運用的「後天八卦」(文王演易)和幹、支陰陽五行,完成帝俊「生十日」(10天幹)和「生月十有二」(12地支)的宇宙運行密碼的圓滿釋讀(為什麼月亮恰好圍繞地球12個月的周而復始,思考)。

十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日升而九日浴」——十日當中始終有一個「值日」;

十二月: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浴月」——十二月當中只有一個「值月」。

[釋讀]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六十甲子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一甲子),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幹地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宇宙運行密碼在於「0」與「1」構成的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組合;人類地球運行密碼在於「10」與「12」構成的天地之間周而復始的無限輪迴;華夏文明的一切皆從無字天書「先天八卦」中發端。

相關焦點

  • 《山海經》探(33):《大荒經》二十八山是宇宙密碼的八卦示現
    伏羲演先天八卦是華夏文明之淵源,先天八卦則源於《河圖》。上古傳說,「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伏羲八卦源於陰陽判分,是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有。
  • 《山海經》探(40):一萬年前的「五方」概念和「五行」原始
    華夏文明的源泉是八卦精髓「陰陽五行」,「無極生太極」之後宇宙萬有隨之產生(參見《一般認為:華夏的「五方」概念最初萌芽於商代,因為在甲骨文中有「四方」之說,不難看出,商代崇尚的是中央,所以就有五方的觀念,四方加一個中央,就是五方。也就是說,「五方」概念起源於大約四千年前。其實不然,華夏的「五方」概念遠產生於大約一萬年前的伏羲時期(參見《<山海經>探(23):伏羲先天八卦是宇宙密碼植入華夏文明的原點》)。
  • 先天八卦算法與後天八卦算法
    為了更好地對宇宙奧秘進行探索,月球人傳授給人類高科技算法(如《易經》這種文字形態的算法和公式),讓人類推演未來,用來和現實數據及宇宙模擬器的推演數據進行比對,以改進宇宙模擬器及其算法……外星人化身為伏羲,教給人類的,是先天八卦算法,前身是河圖算法。算法?
  • 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什麼關係
    伏羲的八卦圖先於周文王的八卦。據說周文王在被關押失去自由期間,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從而推演出新的文王八卦來。兩者本質的不同在於一個是先天八卦,一個是後天。  我們去看他們兩人的八卦內容就能得知這兩者的區別具體是指什麼。
  • 燈下讀易:伏羲,先天八卦的解析
    天地間有八個大的現象,稱為八卦。那八卦呢?包括:代表天的乾卦、代表地的坤卦、代表太陽的離卦、代表月亮的坎卦、代表雷的震卦、代表風的巽卦、代表高山的艮卦、代表河流的兌卦。天地日月、雷風艮兌,一共八個卦。就方位上來說,南方是乾卦,北方是坤卦、東方是離卦、西方是坎卦、東南是兌卦、東北是震卦、西北是艮卦、西南是巽卦。八卦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伏羲八卦,又名「先天八卦」。
  • 探秘宇宙規律——簡說河圖洛書,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伏羲八卦方位圖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圖又名「後天八卦」。以哲學的觀點說,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謂的先天,有了宇宙萬物,那就是後天了。先天八卦所講的,是宇宙未形成物質世界時之物理法則。後天八卦所講的,是物質世界形成後太陽系的物理法則。
  • 伏羲作八卦
    《周易·繫辭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於是始作八卦。」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餘聞之先人曰:伏羲之純厚,作易八卦」;班固《漢書·律曆志》:「伏羲畫八卦。」古人多持此說。傳說上古之時,伏羲氏因風而生,草生月、雨降日。河汛時,龍馬負圖,「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太平御覽》卷九《王自年拾遺記》)。
  • 解密《山海經》:上古大神伏羲的真實身世,真的是雷神之子嗎?
    伏羲是華夏史上最偉大也是最早的大神之一,即便是在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他也位列黃帝之前,與女媧齊名。其實在最早的時候,《山海經》中還只有女媧,沒有伏羲,伏羲這個形象是後代文人根據很多民間傳說拼湊的,就像盤古神話那樣。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立八卦的意義
    忽然有一天,伏羲破解了天地的秘密,從此人類就不得安寧了,這都是伏羲畫八卦造成的。」成語「一畫開天」就是典出陸遊這首詩。伏羲創造了八卦,八卦的首卦是乾卦,乾卦是由三個陽爻組成的。陽爻相當於一橫,也就是「一」,三個「一」組成的乾卦代表「天」,所以是「一畫開天」。在中國古代先賢們看來,宇宙天地一切奧秘都在八卦中儲存著,破解八卦的奧秘就是破解宇宙天地的奧秘。
  • 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的作用
    文王的八卦次序圖與伏羲八卦次序圖的排便與含議都不同。伏羲八卦次序圖演示的是陰陽,反映的是宇宙誕生初期的萬物萬象之形。
  • 盤古後人伏羲:吊打所有神仙,靠的竟是創造了八卦和五行關係的能力
    可能你不知道伏羲,但是你一定聽說過八卦陣法和五行關係。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化,中華文化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中華文化的出現影響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人類,也給世界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那麼你們知道五千年歷史五華的起源是誰嗎?歡迎大家收看"走近科學"(拿錯劇本了),今天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傳說中滴神——伏羲。
  • 連山易之根——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古人類從漫長的歷史演化中,為了生存繁衍,運用最樸素的唯物觀,對浩瀚宇宙自然現象進行不懈地觀察探索認知初步創建了先天八卦。開始探索天時運轉規律,以適應人類生存與發展。乾坤互聯互索,各得三共六,即乾坤生六子。陰陽互連所生六子加上「老父母」即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連三(山)爻八卦方始成。八卦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
  •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正神
    2、主要成就從歷代典籍的記載看,伏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二、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 古鄄擷珍之五:雷澤——華夏文明的源頭
    古鄄擷珍(五)雷 澤華夏文明的源頭雷澤是上古時期著名的大澤之一,其遺址在今鄄城縣引馬、閆什和彭樓鎮一帶。雷澤遺址和圍繞雷澤而生的華胥、伏羲、女媧的歷史故事,在中華民族文明探源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價值。雷澤和伏羲的誕生雷澤和伏羲的誕生以及堯舜的活動密切相關。
  • 伏羲女媧圖與DNA圖完美「撞臉」,《山海經》中隱藏了什麼秘密?
    提到伏羲和女媧,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國神話故事中的兩位人物,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至於這樣的故事是如何流傳下來的,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任何線索,所以這樣的神話人物是否存在也是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的。著名科學藝術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基因組學科學家於軍教授,他曾經在全國各地博物館瀏覽過不下百十件形態各異的《伏羲女媧圖》。例如:莫高窟壁畫、山東武氏祠漢代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形象、以及河南南陽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媾圖等等。於軍教授就這些千姿百態的《伏羲女媧圖》從基因組學的角度講述了女媧交尾形態與人類DNA雙螺旋線結構的相似性的來源和體現。
  • 伏羲與先天八卦,傳說結合歷史,八卦才是遠古先民的智慧結晶
    那麼大家就隨著小編一起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故事吧,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伏羲和他的先天八卦。眾所周知伏羲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神話人物,具體是否存在目前還不能考證,但是在遠古三皇時期就存在了伏羲這個人物。《春秋緯》、《白虎通》、《通鑑外紀》等諸多史書上面都寫過伏羲是上古三皇之一。那麼伏羲又是怎麼來的呢?
  • 濮陽首屆人祖伏羲祭祖大典:將《易經》八卦排成了這樣
    濮陽首屆人祖伏羲祭祖大典:將《易經》八卦排成了這樣《易經》文化是古老而又燦爛的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有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稱。幾千年來《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吸引著人們在各個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龐大的易學研究與應用體系。
  • 先天八卦在說什麼?我們梳理一下
    伏羲發現自然規律與天體運行驚人的一致性,這種思想被稱為「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導下,易學應用到各個領域,我們的先人開始經歷了很多探索,伏羲建立了「先天八卦」世界,文王建立了周易的「象」世界,孔子建立了周易的「德」世界。不僅完成了對宇宙的總體認識,還完成了對人類的思考,成為指導中華民族行為思想的指南。
  • 伏羲創建的八卦圖有多牛?西方科學家認為這是外星人的生物密碼
    其悠久的歷史幾乎和我們文明的起源同步,根據傳說,八卦圖是古代聖人伏羲創造出來的。《易經》中記載著在我國遠古的伏羲氏時代,一匹龍馬馱著一幅奇怪的圖案遊出黃河將它獻給伏羲,這就是《河圖》。後來又有一隻神龜從洛水中爬出來,龜殼上寫著些神秘的符號,這就是《洛書》。伏羲氏得到《河圖》和《洛書》後苦思冥想,恍然大悟後畫出了八卦圖,用以推算曆法、預測吉兇等。
  • 為何是伏羲創造了先天八卦,而不是別的人類祖先?
    這似龍似馬的怪物在山間時走時停,似在引逗伏羲及眾族人。伏羲藝高膽大,上前仔細觀察;發現這似龍似馬的怪物身上,有些許黑白相間的旋毛圖案。便急忙上前,細探究竟。因追趕急促,使得這怪物受驚。四蹄奮飛,竟飛入空中。這似龍似馬的怪物在空中盤旋三周,向天飛去,很快不見蹤跡。眾族人看到這似龍似馬得怪物,竟然能白日飛天,驚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