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大西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今年的雙12,蘇州人民購物悄然出現了本質的變化。因為央行的數字貨幣將要在雙12這天在蘇州測試。屆時,蘇州將成為繼深圳之後第二個參與數字人民幣測試的城市。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已經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什麼要弄一個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真相
要解答上述問題,先要從現在全球最強勢貨幣——美元的發家史說起。
一樁神秘的自殺案
2012年9月10日,日本郵政改革和金融事務擔當大臣松下忠洋在家中離奇上吊自殺,震驚日本朝野。大西瓜特別查了一下當年的新聞,居然說的是「很可能是自殺」!坊間傳言松下的死是因為羞恥於被媒體曝光與地下情人的關係,大西瓜認為這種事算是島國政壇的家常便飯,人家的風俗,犯不著自殺;另一說是因為被診斷出癌症,要知道松下死前一天還在公務活動中對家鄉同仁說「要和我一起堅定地幹下去啊」。
還有更離奇的。
在松下死後的第二天9月11日,剛剛被任命的駐華大使西宮伸一在東京自己家外面的路邊突然昏倒,隨後被送醫急救。救了5天,最終病逝,年僅60歲。要知道9月13日西宮就要赴任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兩起日本政客之死貌似冥冥中存在某種聯繫。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看,松下當時極力推動《中日貨幣互換協定》,而西宮也是大力推進中日韓三國合作的重要官員。2012年,日本右翼石原慎太郎跑到美國華盛頓發表演講,抨擊日本政府軟弱無能,公然叫囂購買某魚島,雙方民族情緒被激發,自貿協定自然沒法談下去。在西宮死後2天,爆發918大遊行,中日關係降到冰點。而同年日韓間的竹島(獨島)爭端爆發,李明博還親自登島,等於是直接宣告了《中日韓自貿協議》徹底流產。而自詡李明博也在3個月後引咎辭職。
李明博登島
中日韓自貿區屢屢流產背後仿佛有雙看不見的黑手。
再結合2012年中日韓GDP總量15.489萬億美元來看,一旦籤成協議必然威脅到彼時全球經濟一哥美國的地位,因為2012年全美的GDP總量是15.684萬億。中日韓自貿區看起來是貿易為主,其實結算體系是要放棄美元結算體系(SWIFT),也就是動了美元的奶酪,不,確切的說是動了美元的剪刀。
那麼,美元的霸主地位是如何確立的?山姆大叔又是如何揮舞美元這把剪刀進行全球薅羊毛的?
美元霸主地位的確立
01
一場改變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會議
眾所周知,一戰二戰把歐洲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打窮了。但恰好這兩次世界大戰都沒在美國本土冒煙,所以美國不僅沒有因為戰爭返貧,反而大發了一筆戰爭財。二戰後美國其黃金儲備已超過其他所有國家之和。
但是,歐洲的那些親戚們日子不好過,領土都炸爛了,百廢待興總是要重新修房子修路,也就是要花錢。花錢就涉及全球採購,那麼國際貨幣結算怎麼解決?於是貨幣體系重建是當時迫在眉睫的問題。英國財政大臣凱恩斯(學過《西方經濟學》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凱恩斯大爺在宏觀經濟學發展史上的一哥地位)拋出了凱恩斯計劃,而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哈裡·懷特則提出了懷特計劃。經過多輪談判,最後財大氣粗的美方佔上風,懷特計劃得以落地。
這個懷特計劃的主要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鈎,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雙掛鈎);美元與黃金固定一個匯率,即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各國貨幣與美元固定一個匯率(允許有1%的上下浮動空間,也稱雙固定)。
由於各國財長討論該協議的地點是在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小鎮華盛頓山酒店,因此形成的這一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又被稱作「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會議參會人員合影
美元確立了全球一哥地位後,就大搞援助各國計劃。無論是白給的援助還是低息貸款都必須用美元結算。看起來山姆大叔是搞了把慈善,其實是通過貿易結算讓美元在西方各國流通起來,成為國際貿易中的剛需貨幣。最終,西歐變成了一個沒有內部關稅壁壘,依靠美元流通的統一市場。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各國都需要用美元進行結算,美元的需求量變大,因此各國都不約而同的「囤貨」——把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對美國而言,國際收支呈逆差,長此以往美元會貶值。誰願意儲備一個註定會貶值的貨幣呢?美元國際化會因這種掛鈎黃金的機制而被反噬,學術上叫做特裡芬悖論。於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必然會走向瓦解。
02
石油美元體系的建立
一般有錢人都愛作,山姆大叔也不例外。
1955年越戰爆發,70年代又出現全球性的石油危機,搞得美國政府債臺高築,通脹高企加上貨幣超發、黃金外流,許多國家意識到發出的美元已遠遠多於其背後的黃金。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宣布美元與黃金固定價格脫鉤,美元兌黃金價格一瀉千裡, 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
仍然,美元霸權並未終結。
尼克森時期的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想到了一個幫助美元翻身的妙招。1975年基辛格親自去沙特遊說皇室,使得沙特同意所有的石油交易都要用美元結算,作為交換條件,美國同意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軍火和保護。由於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產油國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其他國家也很快採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石油美元體系」從此確立。
基辛格與沙特國王費薩爾
任何群裡總有一些不聽話,喜歡和群主叫板的激進分子,OPEC自然也不例外。比如,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委內瑞拉等。不過,國美暗中成了OPEC的管理員,誰不服就去揍誰。聽話的給錢,不聽話的斷水斷糧搞制裁,或者打到聽話為止。
東亞三國一直是石油進口國,所以必須被動使用美元結算。由此可見前面說的日本倆政客的離奇死亡原因並非捕風捉影。由於要買石油所以各國都會儲備美元,當做石油兌換券。而賣石油的OPEC各國就收到大量美元,再把這些美元買了美國國債,換句話說就是借給美國人花。一來二去,美元與石油的綁定關係得以確立。
03
數錢太麻煩,美國人給你們做個系統
1973年,美國和歐洲牽頭搞了一個名為SWIFT的系統。不,確切的說SWIFT是一個協會,一個群,主要用於國際結算,全稱為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簡單來說,SWIFT就是貨幣的物流。打個比方,如果從北京的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匯一筆人民幣到英國倫敦的滙豐銀行,在客戶眼裡,就是他在中國銀行的帳戶少了一筆錢,在滙豐的帳戶多了一筆錢。但是在銀行系統裡面卻不是這麼簡單。匯款必須要有匯款路徑,也就是匯款通道,銀行需要有這個通道的許可才能完成匯款。我們稱這個通道為全球支付系統,目前全球最通用的支付系統就是SWIFT。
該組織已經發展到200多個國家,8000多家商業銀行加入。但是天下真的有免費的午餐嗎?聽上去這個貌似中立的國際組織實際早就被美國控制。人家山姆大叔的算盤是:
1
可以充分了解各國的交易數據,簡單的說,就是誰和誰做了什麼生意,多少金額;2誰不聽話,就把誰拉黑,讓他無法和其他國家做買賣。比如,為了制裁朝鮮,山姆大叔就曾經在SWIFT上把人家朝鮮的國家代碼刪了。制裁伊朗也是用這招,搞得明明靠賣石油賺錢的伊朗人民無法出口原油。那麼,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我國,總被別人揪著小辮子能舒服嗎?日本、韓國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就有了開頭那起兇殺案的背景,中日韓打算搞自貿區饒開美元交易系統。如果美元霸權就這點本事,怎麼在國際黑澀會上混?美元霸權還可以間接操縱其他國家的經濟,從而實現讓別人打工自己賺錢的目的。
美元霸權必殺技——剪羊毛
上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成為全球高光地帶。然而,四小龍所謂的一度經濟繁榮背後,離不開給美國人打工(出口商品和服務)賺了充足的美元。那會兒,吸引外資是個響亮的口號,換句話說就是有大量的資本投資到亞洲,而這種投資正是以美元的形式進來的,也就是美元瘋狂湧入亞洲。在亞洲人民歡天喜地數美元的時候,對岸正醞釀著一場剪羊毛的陰謀。在剪羊毛之前,先要燒一壺開水。
01
99℃
1997年,在美元指數走低10年後,美聯儲啟動縮表,主動減少美元供應,美元開始走強。也就是人為地創造了美元的稀缺性,使得很多企業資金鍊鍛鍊,出現了危機前的徵兆。但這並不足以掀起區域性危機。
02
最後1℃
這時華爾街的金融巨鱷們聞到了久違的血腥味,湧現了如索羅斯這樣的資本大鱷,主動出擊做空泰銖。使得泰國這種外匯儲備不高的國家遭遇經濟重創,泰銖一瀉千裡。而泰國的災難逐漸傳導至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後北上傳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美元的這壺水燒開了,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因做空泰銖而名聲大噪的索羅斯
03
水開了
全球的投資人判斷亞洲的投資環境惡化,便紛紛從亞洲撤出自己的資本。而美聯儲則又一次不失時機地吹響了加息的號角。跟著號音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
04
剪羊毛之後
當美國人掙夠了錢以後,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這和抄底買股票是一個道理。
正是美元霸權地位使得其可以輕而易舉地薅全球羊毛。同樣的套路美元也在上世紀70年代製造了拉美危機。由於我國一直以來試試外匯管制,因此沒能太受牽連。而從2002年開始美元又開始走弱,不過這次10年的周期裡趕上了次債危機,也就是山姆大叔自己把自己玩脫了,至今美聯儲也沒能從上輪量化寬鬆(QE)中走出,也就是說美元一直強勢不起來。
起來,不願做美元奴隸的人民
明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是要被美元收割,全球人民會舒服嗎?當然不會。特別是給希望打工數年後,腰包鼓起來的中日韓三國。要說日韓主動性不強,主要因為軍事上受美牽制,可咱們國家軍事獨立,而且目前是全球工業化總規模最大,自然想跳出這種被人收割的死循環。
於是,中日韓打算組團搞個自貿區繞開美元結算體系,就出來前面的那樁離奇的自殺案。
儘管中日韓自貿區被山姆大叔背後捅刀攪黃了,但今年11月15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成。RCEP是第一個同時囊括了中日韓三國的自貿協議。美國也同樣試圖通過牽制印度來設障礙,所以說RECP來之不易啊。
人民幣以前一直是小幣種,人家炒外匯11個貨幣對都沒有人民幣的事。然而,為了跳脫被美元剪羊毛的宿命,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推人民幣國際化。啥叫國際化?簡單的說,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使用人民幣來進行國際結算和匯儲備,讓他未來有一天能和美元一樣成為全球硬通貨。圍繞著人民幣國際化,我們這些年做了這些事:
2015年
3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也就是「一帶一路」,其中包括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鼓勵在沿線國家使用所籌資金。(看到這個內容有沒有聯想到上文中提到的「馬歇爾計劃」)
2015年
11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組成,此次人民幣成了國際儲備貨幣,向國際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5年12月
亞投行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加入亞投行,這是中國在金融領域爭奪話語權的重要裡程碑。它的成立將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
2018年3月
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簡稱「上期能源」)正式掛牌交易。採用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突破。
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籤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授權中國銀行東京分行任日本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2020年11月
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15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個亞太國家正式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
大西瓜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拐點是與2018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人民幣結算的原油期貨。因為你要擴大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範圍,就必須與大宗商品交易掛鈎。石油貿易是當今全球最大的買賣,所以美元掛鈎原油。
薩達姆童鞋想用歐元取代美元來買石油,結果被栽贓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弄死了;
卡扎菲同學想直接用黃金結算石油,結果其政權被推翻,最終私刑處死;
歐洲建立歐盟,歐元問世,威脅到了美元地位,結果發生了科索沃戰爭;
我們2018年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對岸懂王發動XX戰。
那麼人民幣國際化的下一個拐點是啥呢?我想就應該是數字人民幣了。
數字人民幣能否扭轉乾坤?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什麼是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是可以當錢花的。除了深圳和即將試點的蘇州,大多數人還沒搞懂這和支付寶、微信掃碼支付有何區別?簡單的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支付平臺,是網際網路公司,而數字人民幣是貨幣,是要使用的錢。一般斷網用不了支付平臺,然而數字人民幣類似一組優惠券代碼,你只要保存在手機上,不用網絡也可以實現支付。網上說這是為了支付安全,把消費信息都匯總到人民銀行,大西瓜只能說這是數字人民幣優勢的一部分,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是用於國際結算,方便結匯,直接繞開美元。所以,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的推進一直在加快:
1月
央行在 2020 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要繼續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4月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數字貨幣錢包內測圖片曝光;蘇州相城區企事業單位試點;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稱中國版數字貨幣項目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會先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7月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央行正計劃在美團點評運營的平臺上測試其數字貨幣。
8月
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指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8月底建行 APP 上悄然上線了數字貨幣。
10月
深圳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稱深圳市人民政 府近期聯合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通過搖號抽籤的方式,向5萬名中籤人員發放紅包,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10月12日,數字人民幣紅包正式發放,中籤人員可在羅湖區轄內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系統改造的3389家商戶使用。
那麼咱們再來看看,人民幣在其他國家外匯儲備中佔比的變化:
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數據來源:IMF官網)
可以看出,近年來人民幣在世界各國央行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有很明顯的提升趨勢,在2018年第四季度超過了加元,成為第五大外匯儲備貨幣。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在世界外匯儲備中的佔比超過2%,達到2.02%。雖然和第四名的英鎊(4.43%)仍然有明顯差距,但進步勢頭明顯,人民幣在世界各國央行中的認可度明顯呈上升趨勢,但依然排在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後。
人民幣在SWIFT系統中用於國際支付(不含歐元區內的國際支付)的佔比,在2020年7月之前,一直是八大國際貨幣中的墊底,今年7月則首次超過瑞郎,成為第七大跨境支付貨幣。在這個指標下擺脫了國際貨幣中的墊底地位,也算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突破吧。
不過,這些進步對於霸主美元而言,只是蟲子。
回到之前的問題,數字人民幣能否扭轉乾坤?當然不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法定貨幣背靠的是國家信用,美元信任是通過歷史積澱,多層信任疊加上去的,包括經濟體量、黃金儲備、軍事實力等。央行數字貨幣目前的設計並不增加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信任,而是提供使用上便利的。因此央行數字貨幣對挑戰美元霸權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待貨幣體系實現了全面性的排他性的數字貨幣化,才有可能能對世界現有的貨幣體系造成最大的衝擊。尤其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 「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性,讓跨境支付繞開美國主導的SWIFT體系成為可能。當所有法定主權貨幣利用區塊鏈技術在體系內可自由兌換,美元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削弱。我想美國會極力阻撓這一天的出現,而中國,會極力推動這一天的到來。
我命由我不由天,於一國而言更是如此。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星空財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