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文
當各種條件具備時,當血腥味騰起時,資本的本能就不可抑制地發狂了,你叫它壞的資本也好,說它惡意做空做多也可,罵它滿臉橫肉也罷,反正索羅斯們拼了命地要賺錢,反正監管當局無法用中國內地的法律或紀律去阻止索羅斯,唯有以資本說話。
中國大媽把索羅斯稱為國際金融大鱷,對他是又怕又恨。1月21日,索羅斯在達沃斯接受美國彭博電視臺採訪時說,中國經濟正走向硬著陸,這將加大全球通貨緊縮的壓力,他要做空亞洲貨幣。
什麼是「硬著陸」?索羅斯沒細說,但彭博社認為,中國的債務負擔和資本外逃是硬著陸的兩大信號。據彭博信息研究公司估計,2015年前11個月,中國資本外流大約8430億美元。2015年12月一個月,中國外儲創下單月最高下降的紀錄,減少1079億美元。資本外流的一大顯現就是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所以許多中國大媽被嚇壞了,緊忙著換美元。
火藥味越來越濃了。新華社1月23日發表英文評論文章稱:中國經濟轉型檢驗全球投資者智慧和勇氣,肆意投機和惡意做空將面臨巨大損失,憑轉型陣痛做空中國不明智。1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題為《做空中國者終將敗於市場》的文章,認為:輕易在中國經濟新舊動力加速轉換的過渡期做空,最終難免被市場所淘汰。
1997年索羅斯曾重兵突襲亞洲金融市場,那次逼著許多韓國大媽貢獻出自己的首飾。18年了,此次這條大鱷是否又要捲土重來?
但今日的亞洲與1997年又有很大不同,中國3.3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使央行的彈藥庫重裝待發,令其他國家難望項背,不戰自慚。實際上,在這之前的1月12日已有一場多空大戰。有報導稱,央行在香港市場大筆買入人民幣之後,曾高企的香港隔夜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放利率(Hibor),由66.8%大幅回落至8.31%,終於暫歸平靜,《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大呼「北京亮出了肌肉」。
這次中國央行的動作,與18年前港府大戰索羅斯的故事如出一轍,當時港府挾高港元拆借利息,令索羅斯為首的大鱷資金成本暴漲,遂知難而退,吃了回癟子。
那次與大鱷交戰是港府財政司司長曾蔭權主導的,戰事將完,曾蔭權寫給在加拿大弟弟的一封信在1998年8月30日公開了:「今次政府在股票和期指市場有所行動,是迫不得已的決定。但我和我的同事,卻因這政策決定被判上了破壞自由經濟的罪名。面對種種指責,我當然不好受。你知道我向來奉行自由經濟,因為我認為這是香港成功的基石。香港是投資者的天堂。但試問一句,如果這個自由市場受人操控,令利率和資產價格與經濟基調脫軌,更令市民、本地企業和國際投資者終日人心惶惶,擔心港元會因承受不起衝擊壓力而脫鉤,這是我們所願意見的自由經濟嗎?」
確實,索羅斯所代表的是市場的力量,當各種條件具備時,當血腥味騰起時,資本的本能就不可抑制地發狂了,你叫它壞的資本也好,說它惡意做空做多也可,罵它滿臉橫肉也罷,反正索羅斯們拼了命地要賺錢,反正監管當局無法用中國內地的法律或紀律去阻止索羅斯,唯有以資本說話。於是,在以自由市場經濟著稱的香港,港府不得不動用行政手段去組織資金與索羅斯們對抗,曾蔭權們也被迫承擔著執政道德的譴責。
但是,在內地,官員們就沒這麼多的心理負擔。1月25日,國際油價再次大幅回落,但內地油價不會降,因為發改委制定的新的成品油調價機制規定,國際原油在40美元/桶的價格之下,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何止不下調,1月25日還傳出消息,說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正在醞釀成品油消費稅將再次上調,也就是說,油價會再漲。
中國大媽們,就是這樣在領導的呵護與管制中生活,在市場有形和無形的手之間掙巴。
(責任編輯:李治華 H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