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碼(id:luanma4 ) 授權轉載
作者|Musagetes
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喜劇作家阿里斯託芬解釋了不同的性取向在人類中的形成。說人類原來有三種不同的性取向,決定三種不同的性別:雌雄同體、雌雌同體及雄雄同體。
無論哪一個性別皆極強而有力,後來人類膽敢挑戰奧林帕斯諸神,便被宙斯一分為二,以此為懲罰。所以我們通常會把愛人,稱為自己的另一半。
下面那段原文翻譯我都不愛看,不看也罷
當我們最先的形體切割為二,每一半都因為盼望另一半,願意在和他/她一起;而那時他/她們必將以雙臂抱向彼此,而在彼此相擁之中,企望重新結合在一起,一直到他/她們開始因為拒絕彼此分離,去進行任何事,造成飢餓以及無所事事,而開始毀滅殆盡。
相逢即是緣,為了能有效的開導一下提問的小姑娘,我決定先做下功課,結果發現還挺有意思,不僅有秀恩愛的假小子:
其實假小子一詞,以前在咱們漢語語境裡跟短髮、男裝、中性風等等這些特徵並沒啥聯繫。
《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裡曾這麼寫道:「這是一個28歲的姑娘,由於她工作潑辣、勞動賣勁,群眾都喊他『假小子』。」由此可以看出,早些時候假小子一詞還是偏指潑辣好強有能力的女孩子。
《人民文學》是我國第一份文學期刊,創刊於1949年10月
而現在語義中的「假小子」一般指女孩身著男性化服飾,表現出一般男性特有的行為,被認為是不具備傳統女性魅力……也就是沒有女人味的女人,通常我們也習慣稱她們為男人婆。
都市輕喜劇《粉紅女郎》中的「男人婆」
《摔跤吧爸爸》
▼
而英文單詞「tomboy」更接近於我們現在口語中所說的「假小子」的含義,當然「tomboy」一詞同時也是漢語語境下女同性戀關係中T一方的全稱。
男默女淚
「tomboy」一詞最早來源於美國畫家約翰·布萊恩1873年的一幅作品,畫中一個戴著帽子蹬了男靴的姑娘正扒著柵欄張望,而這幅畫名字就叫「The Tomboy」。
該作品被認為是原始女權主義的代表作品
如今tomboy一詞更多被用來表示一種……中性風格中融合進女性的細膩柔美的表達風格,並不是說要「打扮得像個男人」,而是不被性別符號固有的穿衣打扮觀念所束縛,T可以這麼穿,直女也可以這麼穿。
比如「卡抽」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早年上維密秀的時候是這樣的:
呼吸吐納心自在
氣沉丹田手心開
代表人物還有黛安娜的同班同學,「古一法師」的扮演者蒂爾達·斯文頓:
除了姬圈大佬外,和丈夫育有三個兒子的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也常有撩妹的扮相:
電影《瞞天過海2美人心計》中就講了8個女人的故事
▼
當然作為「萬物起源」的二次元,吶,也塑造了很多成功的tomboy風的人物,深受許多直男的喜愛,國外某「不知名」論壇中就有人這樣振聾發聵:
這類「假小子」角色通常很中性,但既不是「男人婆」也不是「T」,既不小鳥依人,亦不矯揉造作,她們既有傳統意義上女生溫柔的一面,也有男生開朗的一面,而用喜歡「假小子」的阿宅們的話來說「開朗是屬於全人類的」,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假小子」而言,重要的是個性而非外表,tomboy也可以有「長發」「裙子」「女人味」。
對於這些「假小子」角色的喜愛,已在ACGN圈內形成了獨特的「偽郎」萌屬性。
顧名思義「偽郎」和我們熟悉的「偽娘」相對,指那些先天或後天擁有接近於或等同於男性的外貌、性格的女性角色。
「偽郎」往往同時擁有男女兩性魅力,既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又在男性眼中則有著特殊的女性魅力,「偽郎」一詞下包含有「正莉」一詞,顧名思義,特指那些有著正太外表的蘿莉,也就是年紀比較小的偽郎。
在「偽郎」屬性下又細分出 三種類別,第一種是女扮男裝型,比如童年回憶,時淚作品《騎士公主》(《藍寶石王子》)裡的奈特:
左邊那個
同樣還有許多非女扮男裝,但外表長相偏男性化的角色,比如《名偵探柯南》裡的世良真純:
不好意思放錯了,是這張:
當然,如今的春哥兒早已不同往日:
糟糕,是心動的感覺
還有與穿著和外表都沒什麼關係,只是性格有些中性化,活潑開朗、率真,亦或理性冷靜、毫不做作的「偽郎」,比如吾王:
當然還有也有人將《彩虹小馬》裡的雲寶黛西歸為此類:
▼
在動漫之外,世界名著《小婦人》裡的喬是這類別的典型,喬喜歡賽跑、爬樹、吹口哨、把褲管卷得老高、坐在樹上看書,歷來在文學史上提到假小子時總有會有喬的一席之地。
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項和提名的2019版《小婦人》由西爾莎·羅南主演
一時分不清誰是男主誰是女主
從歷史角度來說,如果僅僅是作為一種ACGN圈屬性,「偽郎」已經是很晚近的事物,而上文提過的《小婦人》中喬這一文學形象的誕生,是西方文明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以及工業革命後女性主義的覺醒。
在《小婦人》一書誕生的19世紀中期,英國剛廢除了奴隸制,開始關注白人女性因為過緊的衣裳和缺乏運動導致的健康問題。
《鐵達尼號》
而如果要論中外「假小子第一人」,還得是咱先秦時期夏朝末代國君夏桀的寵妻妹喜,這位元妃不僅「末喜冠男子之冠」,喜歡穿男人的衣帽,還「女兒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過問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男性專有物的政治。
▼
既然都說了「偽郎」那咱也順口嘮嘮「偽娘」,男人被豬油蒙了心,色慾燻瞎了眼,愛上/被騙了偽娘屢見不鮮,但正如有男同誌喜歡假小子一樣,當然也會有女同誌喜歡假姑娘:
「偽娘」這個詞同樣也是個現代詞彙,但偽娘本身可能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尤其是魏晉時期,可以被稱作偽娘的「黃金時期」,除了潘安等「容貌整麗」「有美形」「面如凝姿」「妙有容姿」的「玉人」外,上到魏明帝「好婦人之飾」,就連我們熟知的大書法家王羲之走路的時也模仿女子來回搖擺,至於後來,小生扮花旦,已經形成文化傳統。
動漫中的偽娘角色也是數不勝數,比如《黑執事》裡的夏爾:
《暗殺教室》裡的潮田渚:
至於影視作品、現實生活中的偽娘就更多了,某度琳琅滿目的搜索結果就是最好的證據:
CC醬
軒墨寶寶
艾比Abbily
當然相對於「偽郎」來說,「偽娘」對於真正性別問題的解決以及LGBT認同普及的作用更加微乎其微,大部分作品引入偽娘是只是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偽娘更大程度上不過是娛樂化的產物。
某偽娘團
其實吧,不管是男生喜歡「偽郎」,還是女生愛上了「偽娘」,消解掉一切性別符號後,都只剩下愛罷了。
而更小眾點的「藥娘」、「扶他」或者是「無性別」,或者是更奇葩的「偽偽娘」、「偽偽郎」什麼的這樣那樣的名詞、屬性也都不重要,只是圈地自萌,自主自願,那麼一切不違法違背公序良德的行為都是可以容忍的,存在不一定合理,但一定有它的道理。
更深,更精彩,本號後面幾條內容更有料!
商務合作聯繫方式:12771477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