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國內手機市場上,華為和榮耀算是一對兒「難兄難弟」。因為美國切斷了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導致華為極度缺少手機晶片。從去年9月15日後,華為的晶片庫存只出不進,用一顆少一顆。
無奈之下,華為在10月下旬宣布出售榮耀品牌的整體資產,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擴充現金流。華為公司沒有上市,不能從股市融資圈錢,衝破打壓求生存的資金只能自籌,出售榮耀可以獲得大量的現金,不用擔心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二是給榮耀品牌一條生路。在缺少晶片供應的情況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給榮耀團隊和渠道商一個更大更自由的空間,打出一片天下。
榮耀團隊都是由原華為人組成的,保留了華為員工超強的戰鬥力和組織體系,華為出售榮耀,就是播撒一顆希望的種子,也就是薪火相傳。
經歷了兩個月的動蕩,單飛後的新榮耀逐漸走上正軌,也即將交出新的成績單,就是年度旗艦V40。按以往的新品發布節奏,榮耀V系列一般在12月份發布。今年因為特殊原因,榮耀要搭建新公司的組織架構和供應鏈,V系列的發布時間就推遲了一些。
最近榮耀正式官宣了V40的發布時間,1月18日舉行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榮耀V40系列。這是新榮耀第一次與廣大消費者見面,所謂先聲奪人,預計這次的新品發布會將有不少的亮點,比如榮耀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V40有什麼樣的突破等。
除此之外,新榮耀還有一個好消息和兩個懸念,預計也會在發布會上給廣大粉絲透露。好消息就是獨立後的榮耀不再受美國「實體清單」的管制。
原因有兩點,一是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實體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而榮耀獨立後新成立的公司實體是榮耀終端有限公司,與華為已經是完全獨立的兩家公司了,也就脫離了「實體清單」的管制範圍。
二是美國也樂見其成。美國的目標只有華為,榮耀從華為分離出來,既削弱了華為的整體實力,也讓美國企業多了一個客戶。基於此,美國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不受美國「實體清單」的管制,也就意味著榮耀與美國供應鏈企業的合作不需要審批,榮耀能夠藉助全球供應鏈的優勢資源快速補齊短板。據了解,榮耀已經正在跟美國晶片巨頭高通洽談合作,採用高通5G晶片的榮耀手機正在研發當中,預計今年五六月份就能面世了。
當然對於廣大老粉絲來說,榮耀未來發展路上的兩個懸念更令人關注。懸念之一:新榮耀還會不會採用華為的鴻蒙OS?筆者推測,榮耀在國內市場使用鴻蒙OS的機率是很大的,國外市場則使用基於安卓系統的Magic UI。
因為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對手又強大,新榮耀從頭再深度開發一款系統UI事半功倍,還將拖慢榮耀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
另外鴻蒙OS是一款開源的系統,開放性類似於安卓,榮耀和華為師出同門,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而榮耀已經發布的機型升級鴻蒙系統是沒有懸念的。
懸念之二:榮耀以後能採購麒麟晶片嗎?這個要看華為能否解決晶片供應鏈的問題了,如果麒麟晶片量大管飽的話,那麼本著相互扶持的精神,華為或許會允許榮耀採購麒麟晶片。
榮耀CEO趙明在新年致辭中表示,榮耀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的第一名。榮耀和華為既是守望相助也是互為對手。而V40作為新榮耀的首款機型,承載著榮耀的「先聲奪人」。大家覺得榮耀未來的發展怎麼樣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