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一縷入心間——讀《陳雲家風》《陳雲書風》

2021-01-17 黨史頻道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 為紀念陳雲誕辰110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會同陳雲紀念館編輯了《陳雲家風》、編撰了《陳雲書風》兩本書。《陳雲家風》一書通過對陳雲的夫人于若木、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採訪資料進行整理,把陳雲家風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多角度呈現給讀者。《陳雲書風》選取了陳雲不同歷史時期的題詞、文電、報告、批示和書信等70 多幅手跡,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手跡背後陳雲的生平故事、情趣愛好,解讀他的思想主張和品格風範。這兩本書有助於讀者學習陳雲的崇高思想、品格和風範,從而集聚起更多的正能量,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開拓前進。

[關鍵詞]《陳雲家風》;《陳雲書風》;道德情操;生活情趣

今年是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會同陳雲紀念館編輯了《陳雲家風》、編撰了《陳雲書風》這兩本書,以表達對他的深切緬懷之情。

陳雲是我們黨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經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和精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但他始終保持共產黨人和人民公僕的本色,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常以「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自勉,從不居功自傲。陳雲具有堅強的黨性,是我們黨清正廉潔、嚴以律己的典範。陳雲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也一貫嚴格要求。他給家人訂下「三不準」規矩:不準搭乘他的車;子女不準接觸他看的文件;子女不準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他對身邊工作人員非常關心愛護,但同時要求他們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告誡他們要公私分明,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陳雲家風》一書通過對陳雲的夫人于若木、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採訪資料進行整理,把陳雲的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多角度呈現給讀者,真實可信。

翻開《陳雲家風》這本書,我們看到,在妻子眼裡,陳雲是一個偉人,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妻子欣賞他的智慧和工作的果斷,敬重他像水晶般透明的黨性和政治品格。在子女們的眼裡,父親對他們充滿慈愛,但要求也十分嚴格。他指導孩子們讀書學習,教導他們

做正派的人、心態平和的人、普通的人,不搞特殊化,要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無論到哪裡,都要遵守當地的規矩和紀律,絕對不能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絕對不能炫耀自己的父親。

書中整理收錄的陳雲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通過親歷者、見證者講述陳雲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向讀者生動真實地展現了陳雲崇高的精神風範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重視家庭,認為家風與世風緊密相連,故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共產黨人的家風,是與我們的理想信念分不開的,是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家庭問題上的體現,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風氣具有重大影響。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更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關係到黨風、政風的大事。在這方面,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率先垂範,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其中,陳雲的嚴正家風,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人民日報》2015 年2 月18 日。)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好的黨風,也離不開好的家風。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領導幹部「五個必須」的要求中,專門提出:領導幹部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陳雲家風》這本書,能夠幫助黨員領導幹部學習陳雲的家風美德,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牢固樹立和踐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公私觀、是非觀、義利觀,確保清風長在,堅守住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陳雲的人格魅力,不僅展現於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展現於他高雅的生活情趣,二者互為映襯,相輔相成。陳雲愛好廣泛,格調脫俗。他自幼喜歡寫毛筆字,練就了紮實的書法功底。投身革命後,雖然無暇專門練習書法,但從他的題詞、批示和書信以及親擬的文電、報告等各種手跡中,仍然能領略到底蘊深厚的書法藝術之美。他的書法清秀雋永,結構嚴謹莊重,行筆流暢自然。到了晚年,從鍛鍊身體的角度考慮,陳雲重操筆墨,從80 歲開始,每天懸腕習字,一直寫到90 歲,10 年如一日。書法技藝又有了長足進步,心手相應,字如其人。

《陳雲書風》選取了陳雲不同歷史時期的題詞、文電、報告、批示和書信等70 多幅手跡,100 多幅照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每個主題手跡配以短小精煉的文字,講述手跡背後陳雲的生平故事、情趣愛好,解讀他的思想主張和品格風範,以小見大,從一個個側面,生動反映出陳雲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突出貢獻和高尚的精神品質。

陳雲晚年不僅把練習書法作為一項很重要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藉以表達思想、抒發情懷。他經常書寫一些書法作品贈送給同志、親友或應邀題字題詞。《陳雲書風》一書對此也作了較多反映。比如,他從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教訓中,總結出領導與指導工作應該採取「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交換、比較、反覆」的辯證的科學方法。這「十五字訣」,他說了一輩子,做了一輩子,並反覆書寫,把它贈給熟識的同志。再比如,改革開放新時期之初,陳雲注意到我們的幹部隊伍年齡老化,文化偏低,青黃不接,與現代化建設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強調必須成千上萬地培養提拔中青年幹部。為此,他經常書寫唐詩名句「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並把它贈送給有關同志,以表達他對黨的事業繼往開來、後繼有人的殷切期望。

陳雲88 歲時為陝西黃帝陵碑的題詞「團結奮鬥,振興中華」,是《陳雲書風》一書的收尾。這是他畢生的理想追求,也是他70 餘年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

陳雲的崇高品德和偉大人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矗立在黨和人民心中的不朽豐碑,希望這兩本書讓更多的人了解陳雲,學習陳雲的崇高思想、品格和風範,從而集聚起更多的正能量,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開拓前進。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編審,本文是作者在《陳雲家風》《陳雲書風》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略有刪節)

來源:《黨的文獻》2015年增刊

相關焦點

  • 11月,一縷清風,喚醒夢中人,幾番情意,終難捨棄,願共結連理
    11月,一縷清風,喚醒夢中人,幾番情意,終難捨棄,惟願共結連理的水瓶座。水瓶座總是那麼地理智,哪怕是面對自己心儀的另一半,他們依舊還是把理性放在第一位,基本上不會感情用事。11月,清風徐徐,喚醒真情,水瓶座終於明白,愛情沒有對錯,彼此都應該包容,舊愛回首,相邀共結連理,餘生不棄。11月,一縷清風,喚醒夢中人,幾番情意,終難捨棄,惟願共結連理的獅子座。
  • 陳雲在歷史關鍵時期的七大貢獻
    我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以陳雲在歷史關鍵時期為主題進行學術研討,以此紀念陳雲誕辰110周年,很有意義。這次會議在陳雲的家鄉舉辦,感到非常親切。 陳雲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擔任中共中央的領導工作,當時只有25歲。
  • 陳雲與中共七大
    2020年也是陳雲同志誕辰115周年紀念日。在兩個紀念日交匯之時,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黨的文獻及陳雲生平研究的工作者,想從陳雲與七大關係的視角,在人物與歷史結合的分析中,對黨的七大歷史有所研究,側重闡述對黨建具有重要啟示的思想、經驗和智慧。一、 陳雲在中共七大籌備期間的貢獻黨的七大是黨史上全國代表大會籌備時間最長的一次。
  • 入了心的你,在不在身邊,都是我心中最近的人
    ——那一年,我獨行陌上,不知這世上還有一個你;那一年,你清風為伴,灑脫不羈,亦不知這世上還有一個我。在一個明朗的季節裡,陌上花開嫣然,蝶花相戀,暖風在天地間徐徐地吹著,陽光在天空中暖暖地照著,鳥兒在叢林中清婉的鳴唱著,花香在空氣中芬芳的流淌著,在這樣一個暖暖的時光裡,我邂逅了你。
  • 淡墨三分小字,素秋一縷書香
    文/一縷茶香枯酒殘羹月正高,臨窗迎風雲帶飄。憐燭燃盡春蠶老,斜輝散落秋色嬌。作者簡介:一縷茶香,阮豔萍,(筆名:一縷茶香)喜歡詩詞,愛喝茶,以詩、茶結交墨客朋友。文/語絲如茵淺秋初晴天湛藍,清風徐來拂佳顏。雲捲雲舒多變幻,氣勢磅礴掃漳嵐。
  • 一縷花香風送遠,玉染芳心幾瓣痴;詠花七絕十二首,詩情入夢遲
    相思老,心未還。孤鴻逐雲路,煙光遠流年。殘燭冷淚伴紅顏,清夜苦纏綿。飲孤情,醉孤盞。前塵往事若飛煙,心痕落,墨溼箋。思情逾天涯,歸夢不知年。若相逢,可否是隔世又千年?一縷花香風送遠,玉染芳心幾瓣痴。淡墨素彩,潑灑時光。執一念入筆,寫意水遠山長。柔思若絮,夢築芳華。入韻承情,點染胸臆。吻心痕,念疏狂。歌盡春花秋月,吟遍雨落風涼。古韻流芳,千思飲罷,夢裡夢外不為殤。
  • 【警廉清風】評論之窗 | 節日「三句話」與君共勉守「廉關」
    第二句話,「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作風建設無小事,破紀破法大都是從吃吃喝喝、收禮送禮的小事小節開始的。這些事情看上去都不大,但針尖大的窟窿能透過鬥大的風,「小節不守、大節必失」的教訓深刻、令人警醒。
  • 清風送|兩袖清風 來去無塵
    向上滑動閱覽清風,即清涼的風,輕微的風,本是一種自然現象。清風無形,盛德有形,當古人用「兩袖清風」來比喻清官廉吏的操守時,清風成為有形之物,至重至大,值得為官者付出一生的心血去追求。但運用這個意象最為著名的當數明代于謙,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納賄,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在入京前,被同僚所勸,你雖然不獻金寶,但也該帶一些土儀,權作人情呀!于謙卻舉起兩袖,笑言,帶有清風!並作《入京》詩一首以明志,詩曰:「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絹帕、蘑菇、線香等雖不是貴重之物,但這些土產皆是民脂民膏,豈能遭人禍害?
  • 七首江城子,願化作你指尖的一縷相思
    今夜,不想為你捻指成文,只想化作你指尖的一縷相思,伴你朝朝暮暮,歲歲年年。——慕乃伊題記楊柳春風在耳際悄悄行走,窗外,一縷白月光從夜空中汩汩流瀉,似你微醉的眼。一支幽幽的歌從深處傳來,似我思念的箋,說的都是無奈與無眠。《江城子·詠柳》逢春爾必舞妖嬈,岸邊瀟,苑前飄。只教花紅,掩面赴迢迢。些許愁煩些許事,傾與你,也能聊。
  • 「家風家訓」10句話,50個字,說透中國古代家風家訓
    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 「歲寒女史」千華己亥年詩詞|長沐頤和仙氣裡,清風寫意遠塵埃
    南風古灶觀微雕有感滿目琳琅復古風,微觀世界奪天工。嘗聞命運如雕塑,不過刻刀於手中。絕句夜思 今宵思念更彷徨,獨步西池夜色涼。縱使心中詩百首,嘆無半句動君腸。清明思父懷感又到清明人未還,心牽孤冢淚潸潸。姊言一切均安好,父臥青山綠水間。
  •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立冬日,讀古詩,邂逅時光裡的立冬時節
    不知不覺間詩人已經醉眼朦朧,低頭看月下硯石上的墨漬花紋,恍惚間還以為是大雪落滿了山村。雖然詩未成行,可那一幅雪滿山川冬日靜好的清麗畫卷已經徐徐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了,雖然那只是詩人的想像。在這個寒冷的立冬之夜,詩情畫意一直在詩人心中熱切地流淌,原來,凍住的只是案上的筆墨而已。
  •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 | 勤儉,我家的一大家風
    大舅、小舅有著大山一般的堅韌頑強,兄弟倆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對家中唯一的小妹(我的母親)更是寵愛有加,單是讀私塾就讀了將近10年。大舅膽大心細,與外界打交道的各類事情都是由他出面完成,大舅還有經商頭腦,山裡人單靠地裡收成,那只能維持生活而已,大舅就到寧波去批些布匹以及其他日用雜貨,到大展、螺門一帶去販賣,還把自家地裡收穫的稻穀番薯之類的農產品到漁村換來黃魚鯗、風鰻等魚貨,家裡生活搞得紅紅火火。
  • 1973年陳雲對美元的三個判斷
    中美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雙方同意為逐步發展兩國間的貿易提供便利。同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國內形勢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使中國對外工作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西方國家發展貿易往來不僅成為可能,而且發展的勢頭很好。周恩來及時指出:「外交發展了,外貿也要發展。」
  • 你若不傷,時光無恙,心有暖陽,何懼歲月寒涼
    是心有暖陽,風住塵香,不懼歲月寒涼!望穿紅塵次第,憔悴一紙淺殤,誰的紅顏傾城,痴了流年?誰的胭脂紅淚,葬了花魂?又是誰的輕風梅瓶,心字成灰?歲月情深,淡煙疏柳,清歌皓腕,一闋青詞,揉進心間,寸寸錦墨,於歲月流白中,盈盈綻放。紅塵有夢,夜月無眠,光影流年,一曲情殤,落入眉間,絲絲成纏,於指尖紛飛裡,落落翩躚。
  • 30句柔情溢屏的話:相信八月的風,會吹來很多好運氣
    8、世界上,唯獨騙不了的,是自己的心,它總在你最沒提防時,暴露你的歡喜憂愁。9、青春,如同一場盛大而華麗的戲,我們有著不同的假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演繹著不同的經歷,卻有著相同的悲哀。10、我用固執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了那布滿荊棘的他鄉。11、玫瑰和西裝隨時為公主準備,淚與婚紗隨時為王子殿下等待。
  • 明月千裡寄相思,借問清風,兩處相思,何時月圓,人圓?
    月圓相思無盡頭,兩處情牽歸何處,借問清風誰懂我,靜夜飛花冷寄心。——題記【一】一思故人不見影凌晨一刻,深夜已將所有聲音隔離,習慣性的打開八寶音樂盒,再翻開那些為你寫下的斷章碎語,一遍又一遍細細讀著,仿佛恨不得能把你從文字中讀出來,期盼你能從案卷裡翩翩獨舞,出現在眼前,以解相思之苦。
  • 備戰2020高考:關於「家風」主題的滿分作文
    寫在前面當代領路人非常重視家風。他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本期,我們匯集了兩篇關於「家風」的文章。
  • 陳雲紀念館舉辦「穿透歲月的光芒」文藝匯演
    人民網上海11月20日電(葛俊俊)  11月20日,「穿透歲月的光芒——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5周年」文藝匯演活動在陳雲紀念館銅像廣場舉行。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龔心瀚,陳雲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吳瑞虎,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調研員俞真,上海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吳新伯,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中共青浦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沈旖婷等領導及上海政法學院的師生代表,顏安小學、顏安中學
  • 原創對聯61幅,滿船明月漁鄉畫,兩耳清風子夜歌
    滿船明月漁鄉畫;兩耳清風子夜歌(艾曉東)2. 滿船明月漁鄉畫;萬點星辰水底天(鄧元發)3.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曲清簫江上秋(花花)4.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水長天野渡秋(鄭玉玲)5.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串駝鈴瀚海琴(陽春巴人)6.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棹清風處士家(人面不知何處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