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決定我們遇見誰,三觀決定我們留下誰。三觀契合,相隔萬裡情相牽。三觀不合,話不投機半句多。
曾經有位朋友的經歷被我寫成了文章並分享給大家,至今有位網友的回覆讓我記憶猶新。她寫道:「丈夫也是位不折不扣的鳳凰男,我們在一起二十幾年,一起奮鬥,一起創業。從結婚前的一無所有,到現在有2套房子和2輛車,我們一家四口非常幸福。」
是的,沒有房子也不能成為阻礙兩人達到幸福彼岸的障礙。這名網友不也驗證了一句話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情的堅守不論最初是什麼簡陋的模樣,在夫妻精心的呵護下,婚姻總會被打磨出令人羨慕的光彩。嫁給無房的鳳凰男,一樣能收穫婚姻的幸福。
愛情不是神話,進入婚姻後總會遇到各種類型的挫折和磨礪。就像張愛玲所說:「愛情看起來很浪漫,很純情,可最終現實是殘酷的,因為它經不起油鹽醬醋的烹製。」然而不知為何,我們總是能從原本不被看好的結合中找尋到相反的例子。
比如說,看起來優秀又有城市戶口的女子嫁給無房無車的鳳凰男,兩人婚後舉案齊眉,白頭到老;比如,從外形到氣質並不登對的兩個人,卻在日常生活中卻能無話不談,親密無間;再比如,歲數懸殊的男女之間心有靈犀,終身只愛對方一人……
其實,這種種看似不和諧的情侶之間,都有著固定的規律可循——好姻緣,都有三個相似的理由。
心理層面的勢均力敵。
在多元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情侶之間的接納和認識已經不再拘泥於家世背景和門楣高低上了。男人或者女人在擇選伴侶的時候,更加看重的是心理層面對方能否和自己比翼雙飛。
網友詹妮弗小A:我和男友結婚時只租得起一間不到10個平方的小房子,最窮的時候每天吃一頓方便麵。但是我們同學一個專業,業務上能聊得來,也能相互扶持。目前我們自己創業開了一家網絡技術服務公司,公司走向正軌的同時經濟狀況也逐步好轉。家人也從起初的不看好到默許我們的婚事,我個人認為找老公,精神方面有共鳴點很重要。
錢可以掙,但是尋找一個精神上與自己相契合的伴侶,卻有一定的難度。人對了,結婚後無論怎麼過都不會太差。人不對,就算擁有再多的錢,幸福也會跟你失之交臂。
這麼簡單的道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心理層面上和伴侶的勢均力敵,簡單講來說就是夫妻之間能在婚內生活中對大的方向有共同的認識,同時也在三觀上保持同等的高度。
一個與你能聊得來的人,必定會被你潛意識認為是很重要的人,你也願意花費時間去傾聽他的想法。這在婚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傾聽和傾訴,是夫妻交流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婚後的日子大多都是日復一日而枯燥乏味的,兩性之間很難能讓起初的新鮮感和吸引力持續地保持下去,而破除這一界限最大的動力還是來源於你對對方精神世界的探索欲。
因為人都是有些小自私的,每人都會把有限的精力放於感興趣的領域內。只要你認為對方和自己有相似點、認同點,並且好奇伴侶會對這一領域提出什麼樣的建議,你們之間永遠不會缺少共同話題。
對婚姻的永不言棄。
人的一生中只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重複做一件事。
婚姻裡布滿的荊棘和坎坷,是圍城外的人永遠無法想像的。因為沒有誰能避免瑣碎和平淡給婚後帶來的衝擊。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最終遵守了「只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諾言呢?
答案只有一個:對婚姻永不言棄。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愛情天梯」的故事。一對男女相差十歲,女人是寡婦,男人是初婚,這對男女的愛情不被當地人看好,他們因為不堪忍受世俗的流言蜚語而躲到了深山裡。男人為了讓妻子下山方便,硬生生的用最原始的工具開鑿出6000多級石梯,耗費了他50年的時光。
這名男子最大的心願只有一個,那就是一輩子和他心愛的女人在一起,為了這段婚姻,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我們每個人,在婚姻裡都應該時刻問問自己當初的初心在哪裡,究竟可以為了愛走到哪一步。愛情不應該被柴米油鹽所埋沒,用溜走的時光當藉口的,都是因為惰性而順從了麻木的心。
能把婚姻過成一朵花的人,也許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本事,但對所愛之人,都有一顆永不言棄的質樸之心。
努力與伴侶保持同步。
在某個很火的小視頻平臺,我看到這樣一段話:
我剛跟女友分手,不是因為嫌棄她家裡窮也不是因為她對物質的渴求,是因為我發現和我在一起,她已經有九個月沒有出去工作了。我在公司裡發生的事情,她已經插不上話了。可以說我一大半的生活裡,她都留下了空白。
在尋找到優秀的伴侶之時,先別忙著沾沾自喜,先停下來問問你自己:你能給予對方什麼?或者說你有沒有持續輸出的東西能和對方同頻共振?
當伴侶努力向前奔跑的時候,我們不要躺在舒適圈裡安於享受對方的奮鬥成果,那樣不但會消磨自己的意志,同時也會不知不覺間拉開你和對方的差距。
人的思想會隨著世事的變化而改變,婚姻的相處模式也是如此。當你停滯不前而伴侶一直在向前奔跑時,你們之間的婚姻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即使對方沒有開口說嫌棄,差距也會讓相處變得尷尬和淡然。
因此,保持和伴侶的同步也就至關重要。沒有人會停留在原地等你,你不改變,你們的婚姻的本質就會自動改變。
有人認為,結婚後自己和伴侶的分工不同,貢獻都是一樣的,對方嫌棄自己就是忘恩負義。這種想法其實並不適合於婚姻。針對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來說,最現實的問題莫過於兩性之間的吸引力,而站在和配偶同等的高度,也就等同於一塊進入對方內心世界的敲門磚。
《白色月光》裡男主內女主外的婚姻沒什麼不對,讓女人心理不平衡的是,男子沒有拿得出手的事業,和自己無法比肩而站。當聽說丈夫摩拳擦掌準備創業的時候,她的表情是毫不遮掩的欣喜和讚賞的。
這,就是婚姻裡最為現實也最為無奈的一點。如果你不努力追趕伴侶的腳步,等待你的,也許就是家庭和情感上下風地位,甚至面臨被淘汰。
能讓一段婚姻長久的,不外乎這三個理由。人的主觀上保持持續的輸出,遠比物質和容貌上的吸引力更加能讓伴侶得到精神層面的滿足。
願意付出,並且為自己的付出甘之若飴的,那就不僅僅是愛,更是一種對婚姻的信念和執著。
房屋可大可小,能居就可,錢財可多可少,夠花就行。唯一不可將就的,是兩顆不對等的心靈。
-END-
我是水比天嬌,期待觀看往期原創的朋友們,請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