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關注了閨蜜微博,被別人甜甜的戀愛有點酸到。閨蜜微博沒有熟人,也沒有多少粉絲,日常更新內容都是關於和男友的點滴,開心的聊天截屏、日常瑣事,每條微博下都有男友的回覆。
閨蜜平時也是低調內向一人,從未見過她朋友圈秀恩愛或者在我們聊天時頻繁提起男友。我開玩笑問她,「為什麼不去朋友圈呢,不是抖音上都說男孩子應該在朋友圈發自己女朋友嗎?」
閨蜜笑了笑,回復到「沒有必要呀,戀愛都是自己的事情,哪來那麼多需要模仿的模板,如果女孩子缺乏安全感到需要通過男友的朋友圈來感受到愛意,那她的戀愛狀態是不是也有點問題?」
見過閨蜜男友,不善言談卻也溫柔體貼。一起吃火鍋時特意為閨蜜要了不辣的清湯,閨蜜和我聊天他在一旁細心的放菜,關火,和姐妹自拍時還會問需要他幫忙嗎等。
我相信戀愛的安全感都是來自於平時,日常的點點滴滴都是女孩子判斷愛的根據。
前段時間抖音上有一些關於細節很火的梗,我能理解女孩子關於細節的執著,基於男女生性格上的差異,女孩子往往比男孩子要細心感性的多,所以對於日常的一些細節的關注會比男孩子更加細心。
但是過度的追求一些細節就真的很沒有必要了,「我吃藥時看到一個新聞」「趁著男友打遊戲時打視頻」「男友舍不捨得給自己花錢」……
愛情本身沒有固定的模板,每段感情都有其特殊性,又為什麼要用一些別人所謂的「細節」去考驗去衡量自己的男朋友呢?
我一直覺得每段感情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這就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個道理,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感情。每段感情的我們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問題,我們自己的面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態度也直接決定了這段感情的最後結局。
女孩子沒有必要一味的去參考別人的感情,更沒有必要去用別人考驗自己男友的方法去試探自己的男友。
有很多值得欣賞的模範愛情,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感情裡兩個人的相處之道,但是卻沒有一種模子裡的愛情讓我們一味地去模仿,再去用這種方式去衡量自己的感情。
很喜歡《鐵達尼號》裡的一句臺詞「我喜歡早上起來時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會遇見什麼人,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充滿未知並且以後發生的一切與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值得期待的事情。
如果愛情有固定的模板,豈不是也少了那一份未知?少了逐漸探索的一個互相了解的一個美好過程?
沒有模子裡的愛情,別用別人的愛情公式來套用自己愛情,對自己的愛情充滿期待,用自己的方式去寫自己的愛情故事不是更讓人值得開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