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8日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2020-11-15 搜狐網

  1983年4月18日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死61人,傷100多人。

  1982年6月,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佔領黎三分之一的國土,重兵圍困貝魯特。此間1000多名巴勒斯坦難民於9月18日遭到以色列軍隊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殺。這一暴行激起了世界公憤。事件發生後,9月20日,美、法、意三國政府根據黎政府的要求,重組多國部隊,10月2日進駐貝魯特及其郊區。

  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發生爆炸事件。19日援救工作全天候進行,援救人員使用推土機和起重機瘋狂地搜尋生還者。罹難人數達60多人,其中包託10多名美國人,警方說爆炸是由一部裝載300磅烈性炸藥的汽車引起的。

  有3個組織都說這件事是他們做的,其中一個是伊斯蘭教聖戰組織。多國部隊根本無法阻止黎巴嫩各派間的混戰,他們不得不躲起來以免被弄不清楚的敵人所殺。即使這樣,1983年10月23日,仍有300多名美國和法國士兵死於自殺式攻擊。這兩起同時發生在美、法軍隊駐貝魯特總部的慘劇震驚了西方世界。其中,美國基地發生的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達到260人。當時,一輛卡車載有5000磅炸藥衝過了基地周圍的圍欄,在基地裡的人群中爆炸。一名海軍發言人說:「除了在越南以外,我從沒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屠殺。」

  1984年9月,又一起爆炸案發生在美駐黎大使館附近,上百人傷亡,包括美、英駐黎大使。頻繁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使美國不得不於1984年撤離了這個是非之地。

  (人民網資料)

(責任編輯:UN912)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2013-08-26 10:4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為什麼遭美國轟炸?
    1999年5月8日北京時間早上5點45分,當地時間5月7日晚23點45分,一架美國B-2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密蘇裡州起飛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到達目標上空,經過和指揮部的再次確認,投下了5枚「靈巧炸彈」,其名稱為「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JDAM ),音譯為「傑達姆」,標準彈重908公斤,準確命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後美國官方咬緊牙關堅持聲稱是「誤炸」。
  • 1999年,美國轟炸南斯拉夫大使館,究竟是何種原因?
    那是悲慘的一刻,無數國人不願回想,那瞬間無辜的了邵雲環、許杏虎、朱穎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令有二十多人受傷,六人重傷,慘重代價讓無數人想起至今淚雨先下,這起事件便是以美國為首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美國在轟炸結束後迅速發表聲明,表明改其事件純屬「誤炸」不是有意而為之,事後我們從種種情況可以分析出美國所提出
  • 歷史上的今天1983年10月25日216名美軍官兵在貝魯特爆炸事件中死亡
    歷史上的今天1983年10月25日216名美軍官兵在貝魯特爆炸事件中死亡 2013-09-10 17:4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美國駐越南大使館玩了一招陰的,越南網民的反應亮了
    近日,美國駐越南河內的大使館在其社交帳號上發布了一則慶祝美國和越南建立雙邊關係25年關係的貼文。但許多越南網民注意到,美國大使館在這則貼文中使用了一張越南的地圖,而且還將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劃給了越南,這與越南官方的地圖一致。
  • 黎巴嫩驚天大爆炸後,回望歷史上與之相似的9次「毀城之災」
    當地時間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突發爆炸,截至目前已造成超100人死亡、超4000人受傷。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證實,一名中國公民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中受輕傷。使館方面說,傷者是一名在黎中資企業員工,被碎玻璃劃傷,目前已接受救治。
  • 撤回中國留學生:美國包機4月11日起飛,西班牙12日啟程
    北京時間4月11日、12日,由中國大使館組織的兩架包機將分別從舊金山和馬德裡起飛,撤回在美國、西班牙兩國的數百名留學生。根據之前中國駐美國、西班牙大使館發布的信息, 美國飛回的包機將僅限未成年留學生乘坐,而西班牙回國的包機則允許成年留學生乘坐。此前,按照中國外交部部署,中國駐英使館已於4月2日組織181名包括留學人員在內的在英中國公民乘坐東航的MU7072航班回國。4月6日,駐美大使館曾官方發布通知,調查留學生臨時包機回國的意願。
  • ...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中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發布關於在剛果...
    【中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8月24日起 赴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中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發布關於在剛果(布)實施赴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具體做法的通知。
  • 【中國駐英大使館:#從英國回國需48小時內雙陰性證明#】10月30日...
    【中國駐英大使館:#從英國回國需48小時內雙陰性證明#】10月30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網發布《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顯示,從英國時間2020年11月7日開始,自英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在登機前48小時內在完成核酸和血清IgM抗體各一次採樣、檢測,憑檢測陰性證明(
  • 黎巴嫩驚天大爆炸,歷史上相似的還有九次
    圖上部的紅框為爆炸海港碼頭位置 畢竟,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遭到伊斯蘭聖戰者的汽車炸彈襲擊,2.5噸炸藥造成260人死亡,成為當時著名的國際事件。 不過一點開視頻,巨大威力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通常所見的汽車炸彈襲擊。
  • 12月24日國際軍情報告!川普公然警告:不要再殺美國人了
    美國官員明確表示,這是一次對伊朗的直接威懾。這兩架大型B-52H「同溫層堡壘」轟炸機,是在不到一個月內的時間內,第二次執行這樣的任務。  川普在中東地區重兵壓境,說白了就是已經在伊朗家門口準備好了刀槍,甚至發射按鍵已瞄準伊朗重要軍事打擊目標。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川普才敢就其巴格達大使館被炸一事如此公然發出警告。
  • 中國留美博士被槍殺,美國駐華大使館回應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芝加哥發生連環槍擊案,一名32歲非洲裔槍手南丁格爾(Jason Nightengale)開槍射擊,導致3死4傷。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軼然(音譯,Yiran Fan)不幸遭槍殺,槍手已被警方擊斃。
  • 獨家:中國駐美使館7月20日遭炸彈威脅電話騷擾
    獨家:中國駐美使館7月20日遭炸彈威脅電話騷擾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2020-07-22 18:40 來源:澎湃新聞
  • 參考快評 | 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該照一照這三面鏡子了!
    向來喜歡插手他國事務的美國又坐不住了。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8日在推特上發文稱:「黎巴嫩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難,他們理應擁有聽取他們意見並改變方針的領導人,以回應民眾對透明度和問責制度的要求。」美國大使館還稱,美國支持黎巴嫩示威者「和平抗議的權利」,並呼籲警方及示威者「避免暴力」。美國總統9日也呼籲黎巴嫩對爆炸進行「全面和透明的調查」,並對黎抗議活動表示支持。
  •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連發兩條重要通知
    每經編輯:畢陸名北京時間11月7日深夜,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布關於實施韓國赴華航班乘客憑兩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暫行措施的通知。登機前兩次核酸檢測,你關心的都在這兒此外,為方便赴華人員準確理解和操作,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特製作以下問答集錦,供參考。1、Q:為何要對赴華航班乘客核酸檢測登機措施做出調整?A:近來海外疫情惡化。
  • 歷史上的今天1983年4月4日美國挑戰者號首次飛行獲得成功
    歷史上的今天1983年4月4日美國挑戰者號首次飛行獲得成功 2013-09-10 17:4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距剛果(金)總統大選一個月,美稱因安全威脅暫時關閉大使館
    在離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總統大選一個月左右的背景下,美國選擇關閉了其駐紮該國首都金夏沙的大使館。據非洲新聞網11月26日報導,美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11月25日發表聲明稱,由於近來不斷收到「美國駐當地相關設施會遭到安全威脅」的報告,美國大使館在綜合考量之後宣布暫時關閉。
  • 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該照一照這三面鏡子了!
    在剛剛經歷舉世震驚的大爆炸後,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近日又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抗議者一度衝入外交部、經濟部以及能源部大樓。向來喜歡插手他國事務的美國又坐不住了。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8日在推特上發文稱:「黎巴嫩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難,他們理應擁有聽取他們意見並改變方針的領導人,以回應民眾對透明度和問責制度的要求。」
  • 政變、反目、謀殺:回顧美伊愛恨情仇60年-虎嗅網
    按照美方的說法,巴列維國王在1979年前往美國接受醫療救治。但伊朗國內的學生認為,巴列維應返回伊朗接受審判,並且美國政府要為幹涉伊朗內政道歉。為了實現這些訴求,當年11月4日,一群伊朗學生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劫持館內美方外交人員作為人質。
  • 1983年4月份黃曆 1983年4月農曆陽曆表
    1983年4月是個特別的月份,有不少人在關注1983年4月份黃曆,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1983年4月黃曆,包含1983年4月份黃曆禁忌注意事項及1983年4月農曆陽曆表,快點來看看吧。結網 畋獵 理髮公曆1983年4月3日農曆1983年二月二十星期日 衝兔(乙卯)煞東【宜】:破屋 壞垣公曆1983年4月4日農曆1983年二月廿一星期一 衝龍(丙辰)煞北【宜】:祭祀 出行 訂盟 納採 裁衣 合帳 冠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