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拷問世界職業體育 昔日熱鬧只是「看起來很美」?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歐洲超級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利物浦通過點球大戰7:6戰勝切爾西,奪得本賽季歐洲超級盃的冠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6日電(王昊)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絕大部分體育賽事陷入停擺,隨之而來的,是無法避免的財務問題。突如其來的疫情,揭開了職業體育的華美面具,將各大聯賽背後「生意」的本質展露無遺。

  看著家大業大 其實也「差錢」

  4月初,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正式批准一系列F1相關規則的調整,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其中包括2021年繼續使用2020年的賽車底盤和其他部件以降低成本等規定。

  此外,邁凱倫、威廉士等車隊也先後宣布降薪來削減成本,以保住工作人員的長期崗位。

  被視為「最燒錢運動」的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在疫情衝擊下也開始想辦法縮減開支。這在從一個方面說明職業體育的現狀:很多看起來家大業大的俱樂部,在面臨突然的停擺時,也「差錢」……

當地時間3月13日,國際汽聯官網發布公告,決定取消原定於3月13日至15日在澳大利亞進行的F1新賽季揭幕戰。圖為賽道裁判在得知消息後收拾行李。

  在疫情影響下,英超利物浦俱樂部4月初決定將一些員工列為臨時停職狀態。根據相關政策,臨時停職的員工將從英國政府處獲得80%的薪水,利物浦支付另外20%,這些員工依然能得到全額薪水。

  不過這個決定引起了一些媒體和民眾的不滿,他們認為利物浦不該用納稅人的錢來減少俱樂部開支。尤其近幾年來,利物浦的經營蒸蒸日上,在2018-19財年,俱樂部總收入達到5.33億鎊,僅次於曼聯和曼城,排在英超第三位。

  最終,利物浦俱樂部CEO彼得-摩爾發布公開信,宣布撤回這一決定並就此進行道歉。

  當人們對動輒上億歐元的轉會費、隔三差五的包機出行以及越來越大越來越豪華的體育場見怪不怪時,職業體育已經不止是觀眾狂歡的海洋,也是一座浩瀚金庫。沒想到,一切喧囂因疫情而戛然止步,大家卻變得出乎意料地「拮据」。

資料圖:歐洲超級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利物浦通過點球大戰7:6戰勝切爾西,奪得本賽季歐洲超級盃的冠軍。

  職業體育 並不全是有錢人

  隨著近些年來轉播費、廣告費的水漲船高,人們對於那些影響力較大的職業聯賽印象離不開兩個字——有錢。而經常豪擲千金的體育明星們,似乎都在其中扮演著佐證者的角色。

  但實際上,在職業體育領域,還有很多盈利能力沒那麼強的賽事、知名度沒那麼高的運動員,和人數眾多的普通從業者。疫情衝擊下,平時遠離鎂光燈的小角色,被推上了矛盾聚焦點。

  北京時間3月30日晚,西甲豪門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表示俱樂部董事會與所有職業隊球員將降薪70%,此外巴薩一線隊足球運動員減薪幅度更大,以便保證俱樂部其他工作人員能夠繼續領到全額薪水。

資料圖:歐冠比賽,曼聯坐鎮主場對陣巴塞隆納。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可以看出,巴薩的降薪政策,是在疫情期間降低高收入員工的薪水,以避免俱樂部的財務危機,來保證低收入員工的收入。客觀來看,這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

  像巴薩這樣財力雄厚的豪門,可以通過內部的調整來緩解危機,但很多俱樂部很難模仿這樣的做法。

  外媒報導,在疫情導致聯賽暫停後,NBA爵士隊開始了內部裁員。消息人士稱,這次裁員主要針對非籃球相關人員,另外還有一些僱員也要接受降薪。而凱爾特人也解僱了上百名自己主場球館的兼職人員。

資料圖:美國波士頓,美國NBA聯賽凱爾特人隊主場對陣亞特蘭大老鷹隊賽前。

  疫情當頭,職業體育領域那些低收入的運動員、工作人員,正和普通工薪族一樣,被影響的不只是「生活」,可能還有「生存」。

  情義千斤 不敵「美元英鎊」

  職業體育由於其自帶的「中二」屬性,使得觀眾多以感性的眼光來看待。忠誠、熱血、友誼、奮不顧身,都是為人稱道的好故事。但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其本質不過是「生意」二字。

  斯洛伐克超級聯賽的日利納俱樂部在聯賽歷史上曾7次奪得冠軍,也曾站到歐冠的舞臺上。對於知名度不高的斯超來說,日利納可以用「傳奇」兩個字來形容。

  但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日利納出現生存危機。由於隊中共有17名球員拒絕降薪,俱樂部一怒之下宣布與這17名球員解約,並稱他們對俱樂部缺乏忠誠。

日利納官網關於俱樂部清算資產的公告。

  這次解約使得日利納幾乎在一瞬間崩潰,俱樂部宣布已經開始清算資產,而外媒甚至爆料說,日利納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因拒絕降薪而一拍兩散」這樣的劇情,並不是日利納的專屬。在賽季暫停後,NBA正積極尋找方法應對疫情的衝擊,其中很可能包括縮減球員的薪水。

  但籃網隊球員丁威迪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真的發生降薪這種情況,那麼球員們將不會回歸。

  據了解,NBA勞資協定中有末日條款,規定在遭遇不可抗力時,球員們將無法得到全額薪水。丁威迪認為,如果老闆們打算使用這一條款,那這個賽季就已經結束了,沒有球員願意在收入縮水的情況下繼續比賽。

資料圖:2018年11月21日,2018-2019賽季NBA常規賽:邁阿密熱火92:104負布魯克林籃網。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如此特殊的時期,出現此般尷尬情況,作為局外人其實很難對此做出是與非的判斷。歸根結底,不少人行為的出發點,都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按合同辦事 並非是萬能的

  隨著各大職業體育聯盟的日益成熟,各類合同也越來越規範,而契約精神成為衡量運動員行為的重要標準。但在這次疫情期間,人們發現有時合同、規定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在各項職業體育賽事的日常運轉中,幾乎所有合同糾紛都可以用法律的手段解決。但眼下,賽事直接停擺,收入約等於被攔腰斬斷。NBA的球員合同中,有末日條款,但其他的體育聯賽、其他類型的合同中,是否都有類似的條款,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比如日利納俱樂部,假如當初和球員籤訂合同時在這方面的規定足夠詳細,那麼在要求球員降薪時或許不會如此被動,球隊也可能不會因解約球員一事,讓自己陷入破產危機。

資料圖:美國,18/19NBA總決賽G6,多倫多猛龍Vs金州勇士。

  而即使是合同中有相關條款,極端情況下,也很難完全做到「鐵面無情」。畢竟職業體育的「核心財產」是運動員,換位思考一下,在最困難的時候管理層鐵腕降薪,等賽事恢復了,運動員還能心無芥蒂在賽場「拼命」嗎?

  或許可以如此理解,來勢洶洶的疫情,打亂了職業體育的原有秩序。現在,各方所持立場早已不能用平日裡的慣性思維判斷。所以,疫情期間的降薪操作,基本都在雙方協商的前提下開展。

資料圖:1月14日晚,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汾酒股份隊球員莫蘭德(白)在比賽中上籃。當日,在2019-2020賽季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CBA)常規賽第27輪比賽中,山西汾酒股份主場以119比109戰勝浙江廣廈控股。

中新社

記者 韋亮 攝

  14日,CBA公司宣布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將採取降薪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CBA公司說,希望帶動全聯盟友好協商降薪,「確保CBA大家庭每一個參與者平穩度過疫情」。

  這應該代表了大多數職業體育從業人員的心情——希望疫情儘快散去,他們不用糾結彼此之間的「舊帳」,而是攜手展望未來盈利的「新帳」。(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體育大會將於4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但在疫情...
    2020-03-15 09:51:33來源:FX168 【2020年世界體育大會取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在北京舉辦、後易地到瑞士洛桑的2020年世界體育大會宣布取消。
  • 世界體壇虛位以待 象棋正在搶佔C位
    原本有可能忙得團團轉的體育大年2020,因為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什麼奧運會、歐洲杯、英超、NBA等等都靠邊站了,世界體壇名副其實地走進了一個虛位以待的時代。沒錯,就連C位都已經空出來好久了,這樣的場景恐怕連先知先覺的諸葛孔明都未曾想過吧。
  • 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體育戮力同心、迎難而上,經受住了複雜嚴峻形勢的考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工作,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顯著成績,展現了體育精神、體育力量、體育擔當。  而在國際上,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原因推遲到2021年,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延期舉行,國際其他大型賽事如歐洲杯等也都紛紛延期,科比和馬拉度納的相繼辭世更是讓這一年顯得愈發悲情。但同時,萊萬多夫斯基首次獲得世界足球先生,漢密爾頓和納達爾各自追平舒馬赫以及費德勒的奪冠紀錄,多項中長跑世界紀錄被打破等事件,也為這一年續寫了體育挑戰極限永不止步的精神。
  • 農曆新年,NBA同樣「猴」熱鬧
    原標題:農曆新年,NBA同樣「猴」熱鬧   後勤部·場外   哈登用筷子林書豪舞獅   去年2月21日,NBA賽場首度出現了中文球衣,勇士球員在和馬刺的比賽中穿上了一件黑色球衣,金門大橋的標誌上用紅色的漢子寫著「勇士」,看起來十分新奇;隨後,火箭球員也在比賽中穿上了寫著中文字「火箭」的球衣。
  • 2020中國體育十大新聞 國內體育大事件體壇風雲盤點
    2、方艙變身 賽事重啟  6月20日,2019-2020賽季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在東莞和青島以空場賽會制方式複賽,開啟疫情防控阻擊戰後體育賽事複賽序幕。作為曾經的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也變回運動館,在10月4日舉辦了姚基金慈善賽。
  • 2020年,「體育圈」有這些大事兒!
    2、方艙變身 賽事重啟6月20日,2019-2020賽季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在東莞和青島以空場賽會制方式複賽,開啟疫情防控阻擊戰後體育賽事複賽序幕。作為曾經的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也變回運動館,在10月4日舉辦了姚基金慈善賽。
  • 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體育健兒用勝利為全國抗擊疫情加油,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各支國家隊防疫情、保備戰,及時調節奏、補短板,有序組織訓練和比賽。  七、中國成功舉辦國際乒壇重要系列賽事  11月8日,國際乒聯女子世界盃在山東威海揭幕,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國內舉辦的首個有境外選手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此後,國際乒聯男子世界盃和國際乒聯總決賽(圖②)相繼在山東威海、河南鄭州成功舉行。在世界乒壇停擺8個月後,中國率先邁出重啟國際賽事的第一步,彰顯出桌球大國的擔當。中國選手在比賽中也取得佳績。
  • 美國媒體人:美疫情失控給世界帶來恐怖效應
    原標題:美國媒體人:美疫情失控給世界帶來恐怖效應   隨著美國疫情的不斷惡化,美國各界都表示了深深地擔憂。
  • 八一正式退出,從此CBA再無八一隊,昔日八冠王落幕!
    北京時間10月20日,關於八一男籃解散一事,終於落下帷幕,今天中國籃協官方發布公告,宣布八一男女籃將不再參加CBA和WCBA聯賽,這也就意味著CBA從此再也沒有八一男籃,昔日的八冠王正式落幕,不過這也將成為CBA的歷史一刻。
  • F1電競、馬術、半馬……約20項體育賽事今年有望落地浦東
    聚焦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宏大目標,一系列因疫情而停擺多時的體育賽事,即將回歸申城。近日,上海市體育局發布了《2021上海市國際國內體育賽事計劃(第一版)》(實際舉辦賽事以當月賽歷為準)。113項賽事赫然在列,其中20項有望落戶浦東,令人振奮。
  • 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20年國際體育十大新聞
    3、田徑多項世界紀錄被打破 瑞典運動員杜普蘭蒂斯於2月兩次刷新男子室內撐杆跳高世界紀錄。9月17日,他又在鑽石聯賽羅馬站上創造新的室外世界紀錄。2月21日,委內瑞拉名將羅哈斯在世界田聯室內巡迴賽總決賽女子三級跳遠比賽中打破世界紀錄。
  • 疫情衝擊下 一項看似生不逢時的賽事卻被追捧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體育賽事造成了巨大衝擊,特別是對於需要人員跨國流動的國際賽事,衝擊更大。看起來,今年並不是一個創辦國際體育賽事的好年景,但機會還是有的。一項名為東亞超級聯賽的籃球賽事正是在今年醞釀從邀請賽升級為主客場制,預計明年10月正式推出。這項東亞地區的跨國籃球俱樂部聯賽,目前已經得到日本、韓國、菲律賓三國聯賽的積極響應,與中國CBA公司的接洽也在推進之中。
  • 女排精神重千金 中國體育迷途需知返
    在看顏值、重娛樂的當下,中國體育慢慢在失去一些東西,男足,男籃,越來越富有,但也越來越娘。職業體育不職業,專業體育看金牌,中國體育和中國體育產業都在走著一條「康莊的小路」上,一切以利益來調動的體育盛宴,堅守了32年,輝煌過,振奮過人心,但體育本身和奧運本身的精神內涵卻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被淡化。
  • 2021年體育賽事完整時間表!奧運會、大運會、全運會接踵而至
    文/梅長蘇若是沒有疫情的影響,對於體育賽事來說,2021年原本並沒有重大的國際比賽,隨著東京奧運會、歐洲杯、美洲杯等重要賽事扎堆延遲一年進行,2021年成了世界體育賽事舉辦最忙碌的一年。除了上述三項大賽之外,在中國進行的國際大賽還有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洲青年運動會,另外對中國運動員來說,全運會的重要性絲毫不比奧運會低,可以說2021年是體育「大年」,中國體育運動健兒將在賽場上為爭奪好成績努力奮鬥、頑強拼搏。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七月份將會是世界體育迷最關注的,延期一年進行的奧運會將會在7月24日開幕。
  • 從商管到體育 萬達退市路中王健林的傲嬌與落寞
    緊接著,萬達集團又以6.5億美元併購世界鐵人公司100%股權,收購了法國拉加代爾公司運動部門和擁有搖滾馬拉松IP的CGI公司。這一系列的收併購動作之後,萬達體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家體育公司,盈方體育傳媒、世界鐵人公司是最核心的資產包。在2018年年會上,王健林再度提出萬達體育開展資本運作的想法。
  • 2017年,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哪些大事?
    體育即生活。2017年,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哪些大事?2017年,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無數次想要改變目前的現狀,希望能夠尋找遠方……但最終,詩和遠方依然是夢裡的模樣,我們還在沿著既定的生活軌道呼嘯前行,在平淡的日子裡,為中國體育忙碌著、奔走著、記錄著、吶喊著。一年,365天,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很多事,卻似乎又沒有什麼事兒能令我刻骨銘心。年度回眸,從何說起,這是個問題。幸好,還有朋友圈。
  • ...我的金牌職業經理人」3V3籃球俱樂部,與110餘名學子共感體育...
    「我的金牌職業經理人」3V3籃球俱樂部,是青藤書院攜手智能工程學院體育部開展的系列活動,本學期開展5期,通過職業經理人職能培訓、營銷技能掌握、聯賽比拼、經理人答辯等環節,從競技體育到答辯現場,角色的轉換讓每位參與者感受「體育營銷」魅力。
  • 中國體育產業:新變局與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中國體育產業:新變局與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公兵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歐洲足球錦標賽等世界大賽紛紛延期,中國體育產業難以置身事外,產業變局已然產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尋找新機遇,是中國體育產業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 2019中國體育大事件解讀 十大新聞串起難忘體育記憶
    但中國男籃在家門口沒能直接晉級東京奧運會,讓人清醒看到了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失利給了中國籃球反思與討論的空間,一個共識也越辯越明:不能以競技領域一時的勝敗否認籃球改革的方向,著眼於聯賽建設、青訓、體教結合等夯實基礎、謀劃未來的改革,腳步仍然堅定。  競技賽事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2019年的夏天對於中國球迷來說仍然收穫滿滿,為技術之美驚嘆,為成王敗寇唏噓。
  • 體育,是一種魅力 也是一種力量
    在那大疫彌國、萬家閉戶、滿城空巷的日子,我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通過各種媒介了解全國乃至世界的疫情變化。不久後,收到了第十四屆冬運會延遲舉辦的消息,又看到東京奧運會延遲舉辦的消息,緊接著就是暫時停辦各類賽事活動的消息……一時間,似乎所有的比賽和期待都離人們遠去。但體育有著它特殊的使命和凝聚力,艱難時期,它以特有內質給予人們的歡樂和信心不可替代。宅家不出,也能參加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