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年,就會有一些專家和有識之士站出來,對過去一年的商業進行一些回顧,對未來幾年展開一些預測。所以短期網絡上,類似內容較多,眾說紛紜容易讓人困惑。回顧過往此刻不討論,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擺脫商業預測的困惑,看看未來幾年商業成功,到底什麼是重要的東西。
大部分人預測商業,喜歡圍繞經濟環境、資本寬鬆、產業競爭等展開。記得馬雲說過,經濟環境好,不等於你好,經濟環境壞,不表示你壞,我覺得這話相當客觀。大環境要關注,但更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大環境下,你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確保不論環境如何變化,自己做的事情正確。
網絡上普遍認為,2020年顯露出很多拐點屬性。在談到未來趨勢時,暢想的思路很多。比如,新基建、5G、人工智慧、雲、物聯網等等。你有沒發現,所有這一切對商業的影響,基本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數位化」,未來商業變化存在著無數種可能,但唯有一點,數位化方向是確定無疑的。
很多人至今不明白,為什麼特斯拉市值飆漲,年銷幾十萬輛車卻把年銷千萬輛的車企甩出好幾裡地,馬斯克還一舉成為全球首富?其實邏輯非常簡單,就是因為傳統汽車進入了機械化商業的末端,而特斯拉則引領新能源汽車,打開了數位化商業的大門。豐田大眾精髓在製造,特斯拉精髓在智能,它們的本質區別,是機械化和數位化的區別。
擅長長期投資的高瓴資本,往年主要投資網際網路企業,近年連續投資了百麗、格力等傳統企業。它投資的邏輯也很清晰,就是發現了未來幾年,對今天傳統企業進行數位化改造存在巨大商業機會。在投資這些企業後,高瓴並沒有在品牌、資金、渠道等方面有什麼動作,而是組建一支數百人的數字團隊進駐企業,而且在百麗上,收穫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近日主要網際網路平臺,都受到了反壟斷的嚴厲審視。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些平臺,攜數位化創造的資源優勢,對傳統商業形態的影響過於猛烈,以至產生了一些不良後果。這就像兩個實力差別太大的孩子打架,家長出面及時制止。不管滴滴對計程車、螞蟻對銀行、美團對餐館、拼多多對菜場,如果沒有家長出面拉架,傳統商業的孩子,都可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結論相當明確。商業的數位化是未來幾年,唯一可以確認的絕對趨勢,是技術發展到某個時期的必然產物。不管大環境小環境如何,也不管家長如何拉架,所有從事商業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必須順應這個趨勢,並且儘早在這個趨勢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這才是未來幾年,商業成功真正重要的東西。別的預測可且聽且行,讓你的商業活動儘早融入到數位化體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