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以社會調查為載體,把愛國主義教育、「四個自信」教育融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調查育人品牌示範作用,提高學生在調查實踐中的獲得感。不斷引領我院廣大青年學生在切實感受新中國成立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經研究,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2021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助力鄉村振興,投身強國偉業
二、參與對象
西安財經大學全體師生
三、活動開展時間
2021年寒假期間
四、活動報名
報名時間:2021年1月12日-2021年1月15日12:00
五、活動原則
防疫為先,安全至上,自願進行。按照「確保安全、立足屬地,遵循自願、個人為主、線上優先」的原則開展實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十分複雜,為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組織單位要清醒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以保證師生健康安全為首要前提,嚴格遵守學校及當地疫情防控要求開展實踐,中、高風險地區不得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低風險地區在條件允許且切實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應以線上實踐為主要形式,非必要不得開展線下實踐。活動開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勢,做好安全預案。嚴禁組織大規模、大範圍人員聚集活動,不得跨地區域進行。根據學校防控要求及地方疫情形勢發展動態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如遇突發情況,要立即暫停相關地區的社會實踐活動,妥善做好有關安排,堅決杜絕麻痺思想、僥倖心理。
六、調研項目要求
(一)「五位一體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成就觀察專項實踐活動
結合專業所學和興趣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個領域任選其一,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五大領域政策舉措、發展現狀和歷史成就開展雲調研。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網絡文化新形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開展社會觀察和國情調研,通過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在切身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成就中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
(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
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線,引領青年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團結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建功立業。通過學習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新發展階段的時代特徵,系統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本質要求,準確理解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並將學習成果帶到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重點宣傳「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深刻理解建設科技強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與青年關係密切的重大戰略、重點項目,深刻感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青年一代的歷史責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激發使命擔當。
(三)「學『四史』、悟初心、踐使命」社會實踐活動
聚焦「四史」學習教育,重點圍繞英雄、復興、創新、信念四個主題,深入開展研學實踐工作。黨史重點突出「英雄」主題,用好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這一「教科書」;新中國史重點突出「復興」主題,全面展示中華民族走上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的偉大曆程;改革開放史重點突出「創新」主題,深刻領略黨經過 40 多年的艱辛探索,靠創新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的偉大轉折;社會主義發展史重點突出「信念」主題,了解社會主義在磨難和淬鍊中奔湧向前之路,引導師生講信念、講信心,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四)「知黨愛黨跟黨走」建黨100周年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為核心,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以弘揚延安精神、西遷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傳承為重點,開展「知黨愛黨跟黨走」建黨100周年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中國發展的歷史性成就、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為內容,開展國情調研、學習體驗、調查研究、政策宣講等新時代社會實踐活動,在切實感受祖國發展變化的生動實踐中升華愛國情懷,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真切把「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貫徹融入到實際行動中。
(五)「我為西財大代言」 高中母校行寒假專項社會實踐
以「感恩母校情,愛在西財大」為主題,通過座談會、宣講會以及諮詢會等方式,鼓勵廣大同學回到高中母校,感恩母校培養,宣傳我校教學、生活、環境、服務等各方面工作,發揮朋輩傳遞作用,幫助高中學子提前了解大學生活,感受大學氛圍,建立起高中母校與西財大有效溝通的橋梁。
(六)「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疫情防控專項實踐活動
以學生專業技能為依託,貫徹「疫情尚未結束,防控不可鬆懈」的理念,在科學精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勵學生參與社區疫後心理疏導、醫護子女輔導、便民利民服務等活動,持續做好防止疫情反彈相關工作,為戰勝疫情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開展戰疫故事雲分享活動,用黨領導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生動實踐,引導廣大青年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進一步堅定製度自信。
(七)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結合自身專業特色,發揮學科優勢,結合「博學杯」「挑戰杯」「網際網路+」等創新創業類競賽和各類科技學術課題項目等,進行學習調研、創新創業實踐等活動,啟發學生創新創業思維,激發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創新創業精神,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為各類學科競賽做好調研與數據整理工作。
(八)「助力脫貧攻堅,聚焦鄉村振興」脫貧成果調研與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活動
通過政策解讀、電商帶貨、醫療扶持、雲宣講、雲培訓、雲推廣、雲支教等活動,形成調研成果,深化「網際網路+扶貧」模式,助力地方產業發展,了解服務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思路、具體舉措、存在的問題,探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好辦法、好措施,提出合理的意見建議,為制定未來發展規劃建言獻策。
(九)「凝聚時代青春力量·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秦嶺生態環保社會實踐活動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我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部署,組建秦嶺生態環保實踐團,通過新媒體等手段,對黨中央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和秦嶺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生物基因庫、天然博物館等的重要地位進行宣講,就當前秦嶺保護現狀、生態系統修復、垃圾分類等方面開展在線調研、方案設計、環保宣傳教育等活動。
(十)「傾聽禁毒聲音·共創綠色家園」青少年法治禁毒防艾宣傳教育專項實踐活動
開展法治禁毒防艾在線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及融媒體等,開展《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線上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開展禁毒防艾線上調研和公益宣講,推送相關宣傳教育信息資料,拍攝創作和廣泛傳播漫畫、動畫、微電影、海報、微視頻以及舞臺劇、藝術小品劇本等文創產品。
(十一)「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專項實踐活動
以個人實踐為主,鼓勵返鄉同學們圍繞學業輔導、安全自護、心理疏導、文體活動等內容,開展公益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等提供幫扶關愛。鼓勵部分實踐支教隊繼續對已經建立長期支教幫扶機制的學校開展雲支教活動,重點面向留守兒童開展在線課程教學、疫情防控健康知識普及、戰疫故事宣講、人文藝術教育等主題雲支教活動,助力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十二)志願點亮青春·奉獻寫入生活——社區服務學習活動
自1993年共青團中央決定實施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以來,志願服務日益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社會治理發展的重要力量和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渠道。同學們可以利用返鄉機會,在城鄉社區參與志願服務活動,關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群,傳遞愛心和溫暖,將志願服務融入假期生活;也可以圍繞公益志願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的作用、面臨的問題開展調研,知行並進,在服務中學習。
七、活動管理要求
為減輕各組織單位及實踐團隊負擔,寒假實踐成果驗收,採取「以宣傳代總結」的方式進行,無需提交活動總結報告。
具體要求如下:
(一)各級媒體對實踐活動的相關新聞報導至少1篇,需提交新聞連結及截圖;
(二)音頻、視頻、圖片材料(至少10張有代表性的活動場景照片,要求JPEG格式且解析度在1280×960以上);
(三)如有自行拍攝的DV短片,可以電子文件形式或將DV母帶刻碟後提交;
(四)社會實踐團隊實踐體會、個人體悟,不少於3000字(格式要求:標題小二號黑體、正文小三號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