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正式接盤力帆,用來生產電動車_易車網

2020-11-22 易車網

一個月前,如果說,吉利入股重組力帆可能有點為時過早,畢竟那個時候只是宣布其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而一個月後的今天(11月10日),力帆股份也正式對外發布了重整計劃(草案)。至此,市場期待許久的結果終於浮出水面:吉利入股重整力帆。




那麼吉利入股力帆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據相關媒體報導,力帆股份近日在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現場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力帆股份將首先量產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換電型純電動MPV楓葉80V,同時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換電業務也將很快注入力帆股份。


11月10日,力帆汽車發布公告稱,2020年8月21日重慶五中院依法裁定力帆股份重整一案,並於當日作出(2020)渝05 破 193 號《決定書》,指定力帆系企業清算組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負責開展重整各項工作。在本次重整中,管理人通過公開招募方式,確認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邁捷」)、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江基金」)以聯合體身份成為意向重整投資人。



公告指出,產業投資人將向力帆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協助將上市公司打造為吉利科技集團換電車型製造唯一的上市平臺,並擇機將中高端智能網聯換電業務注入,通過資產重組為公司導入國家重點鼓勵的換電新能源汽車生產、汽車與摩通產業整合機遇、產業技術支撐等。


對于吉利而言,將進一步搶跑新能源市場,並加快換電模式的試點推廣。從重整計劃中可以看到,吉利將協助將力帆打造為吉利科技集團換電車型製造唯一的上市平臺,並擇機將中高端智能網聯換電業務注入。



因此,吉利接手力帆,瞄準的便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風口——換電模式。此外,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換電站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疇;7月份,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將繼續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11月2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換電風口已然來臨。


據悉,吉利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到2023年重慶計劃落成200餘座換電站。在打造重慶這個完美樣板之後,換電模式進而可以快速複製到全國,完成新能源板塊的重要布局。


力帆 力帆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於1992年,以開發生產汽車及摩託車及發動機、車輛配件為主營業務,2010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作為力帆股份的創始人,尹明善一直被外界視為「傳奇人物」。



而力帆汽車就沒有過「傳奇」。據2016年力帆股份的財報就顯示,其扣非之後的淨利潤首次出現了2.61億元的虧損,這也意味著從2016年開始,力帆股份的主營業務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到2018年全年,力帆的扣非利潤虧損繼續擴大至-21.5億元,2019年扣非利潤繼續翻倍虧損至-44億元。2019年力帆汽車營收為74.5億元,同比下跌32.36%,實現營收兩連降,歸屬利潤更是近幾年來的首次虧損,達到-46.8億元。



今年,*ST力帆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84億元,同比減少69.42%;淨虧損25.9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47億元,同比擴大173.99%。總資產約為169.6億,淨資產僅剩1.06億人民幣,同比大跌96.12%,負債高達167.7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高達98.87%。


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財務數據,另一方面力帆的債務逐步高企,愈加糟糕的財務數字,將這家最早的民營上市車企推向了生死邊緣。據今年8月的公告顯示,力帆涉及訴訟(仲裁)1178件,涉及金額50.37億元。而到2020年9月18日,已有62家債權人向力帆控股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高達68.95億元。


如果說債券出現兌付風險、5.3億元債券餘額不能到期償還是造成力帆現狀的直接原因,那麼產品技術與管理則是力帆走向末路的根本原因。靠模仿,沒有核心技術,盤踞在低端市場,不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力帆最終自食其果。


總結,力帆旗下子公司移峰能源就是專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需要而籌建的,以建設和運營能源站、電客棧為主營業務,與吉利未來換電業務的發展方向契合。不過,針對媒體的相關報導,吉利科技集團方面回應「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相關焦點

  • 尹明善造車夢斷 吉利成力帆「接盤俠」?
    力帆是否真的已「無路可走」,而吉利又能否看中力帆,這些問題正成為關注焦點。  傳聞發酵  早在今年6月,吉利收購力帆的傳聞便已出現。該消息顯示,吉利控股計劃向力帆股份的控股股東力帆控股注資,成為後者最大股東。但當時吉利和力帆雙方均否認該傳聞。
  • 將在重慶新建電動車工廠?吉利控股和極星回復來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冰)10月26日,有消息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計劃新建一家電動車工廠,以生產極星
  • *ST力帆「組閣」 吉利控股副董事長楊健有望出任董事長
    原標題:*ST力帆「組閣」 吉利控股副董事長楊健有望出任董事長   完成易主的*ST力帆進入「組閣」階段。
  • 吉利汽車成立全新數字科技公司,經營範圍涉獵區塊鏈、人工智慧等
    記者 | 侯卓鎧1年初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也正式拉開了各大製造業公司回歸A股的序幕,尤其是對於具有極強科技屬性的企業而言,國家相關部門更是給予了最大的政策性支持。
  • 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被雪鐵龍起訴,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被雪鐵龍起訴,原因讓人啼笑皆非視頻地址:>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被雪鐵龍起訴,原因讓人啼笑皆非猜你喜歡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被雪鐵龍起訴,原因讓人啼笑皆非再到2017年10月17正式成立。總部位於瑞典哥德堡,成為一個全新的獨立電動高性能汽車品牌。在中國的成都和台州都有生產基地,主攻歐洲市場。這個品牌的車型還大有來頭,早在極星汽車品牌成立之初,就發布了首款車型極星1,售價高達145萬,全球限量500臺。 其實能不能賣出去,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給消費者展現這是一個高端汽車品牌。首先發布一款普通人消費不起的超豪華車,再推出相對平民化車輛。
  • 200億資產門檻、「報名費」5000萬 重慶力帆的白衣騎士會是誰?
    當帆不再有力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力帆汽車創始人——82歲的尹明善還希望力帆的汽車板塊能儘快恢復元氣。但僅僅2個月後,力帆便陷入破產危機,直到8月份戴上了「ST」的帽子。8月25日,力帆被正式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從「力帆股份」更改為「ST力帆」,漲跌幅限制為5%。自那以後,力帆的股價「跌跌不休」。從25日到28日的4個交易日內,連續跌停。
  • 寧波市電動車行業大咖聚在一起開了個座談會
    會議現場    昨天是電動自行車新的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滿月的日子。當天,寧波市電動車行業協會召開理事會,來自全市的電動車銷售、生產廠家會聚一堂,對如何更好地貫徹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銷售、生產以及職能部門展開座談。    記者採訪發現,「新國標」大限已到,大家都認為對行業良性發展有很大好處,不過可能還會引發一些問題,需要接下來逐步完善。
  • *ST力帆換屆人事調整 楊健或任董事長
    楊健系吉利控股副董事長   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力帆股份董事會非獨立董事換屆選舉的議案》。   提名楊健、徐志豪、朱軍女士、鍾弦女士、王夢麟女士、周充先生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提名任曉常、肖翔女士、竇軍生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 吉利旗下高端電動車品牌極星被雪鐵龍起訴,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說起"Polestar極星"(下文簡稱極星)這個汽車品牌,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品牌是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擁有的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其實這個品牌很有意思,極星一開始是就存在於沃爾沃,2015年沃爾沃收購極星,隸屬沃爾沃高性能改裝部門。再到2017年10月17正式成立。總部位於瑞典哥德堡,成為一個全新的獨立電動高性能汽車品牌。
  • 傳吉利擬在重慶建廠 生產極星品牌電動車
    【EV視界報導】近日有消息報導稱,吉利集團計劃在重慶建設的一座電動汽車工廠將生產Polestar極星品牌的高端電動汽車。吉利官網上的文件顯示,該公司正計劃在重慶建設一座年產能達3萬輛的電動汽車工廠,由一家新註冊的全資子公司運營。
  • 吉利計劃在重慶建廠生產極星 預計年產能3萬輛
    10月27日,據媒體報導,吉利控股集團計劃在重慶建立工廠,用於生產Polestar極星品牌的電動汽車,預計年產能為3萬輛。報導稱,該工廠將由一家新註冊的全資子公司運營。此外,兩位知情人士稱,該工廠將生產吉利控股集團旗下Polestar品牌的高端電動汽車。
  • 吉利給它換上「極星」車標,每天僅生產3臺,如今終於要量產
    高端品牌的豪華電動車一直被特斯拉獨霸,而且隨著model3的基礎版價格的公布,特斯拉進一步把豪華電動車的價格下探。不過沃爾沃不甘人後,發布了自己的豪華純電動車Polestar1.
  • 百度正式宣布造車 吉利控股為戰略合作夥伴
    網易財經1月11日訊 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 再見2020丨力帆們已去,華晨們能「自救」成功嗎?
    它曾被冠上了「李嘉誠造車」的名頭,也是最早一批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不過自2018年開始,長江汽車即出現了資金流緊張的現象。  長江汽車此前官網顯示,公司旗下共有四款車型,包含「奕閣」「奕勝」「益眾」「逸酷」,其中前三款為電動商用車,「逸酷」為小型純電SUV。
  • 通用加速電動車戰略 2025年投資將超200億美元_易車網
    ​1,通用加速電動車戰略 2025年投資將超200億美元【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汽車將於美國時間11月19日推出一項電動車擴張和加速戰略,旨在使投資者相信,通用是可以與特斯拉較量的有力競爭者。
  • 又一國產車倒下,吉利花14.7億接手,到底是虧還是賺?
    而如今時代變了摩託車已經不再是大家出行代步的首選了,更多的人願意去選擇一輛汽車,而在摩託時代叱吒風雲的力帆,如今也是黯然落寞,非常的令人唏噓,前段時間力帆也是發布了破產重組的公告。又一國產車倒下,吉利花14.7億接手,到底是虧還是賺?而這一次吉利出資14.7億,購入了力帆14.7%的股份,也使得它最終免於破產的結局。
  • 吉利富士康協議成立合資公司 代工全球整車及零部件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 與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